在尊崇儒术之后。
………
秦念出戏了。
这一连串刘姓真的太让人出戏。
咦?
刘秀怎么不参与接龙,难道是因为西汉和东汉有壁?
………
刘秀不言,是因为此时的大汉百家已然凋零。
纵然于天幕求贤,亦不能得。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好一个儒家董仲舒。”
此时百家已然凋零,道家虽存却已无治国之志。
刘秀虽怒,却已无可奈何。
不,并非完全无可奈何。
刘秀看向民心榜首。
秦念时期,百家不也只剩下儒家?
………
嬴政似笑非笑地看向惶恐的儒家博士。
“李斯。”
“臣在。”
李斯恭敬下拜,等候陛下对儒家的决议。
“朕欲建咸阳学宫,容百家学派。”
李斯惊异,但不敢多言,当即领命。
咸阳学宫,自是效仿齐国的稷下学宫。
嬴政本倾向于齐思想,但观秦念多次言及“百家”一词。
大秦一统,若只重法家,亦有百家凋零之弊。
秦亡于二世,或许与此有关。
如今百家中纵然多有诋毁他的人,也无法再蒙蔽煽动黔首。
居于声誉榜榜首,嬴政的民心一直在缓慢上升。
即便依旧是十三人中最低。
【李世民:汉武帝时期,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盗贼四起,这不是与民争利引起的祸端吗?】
这问题还真是越来越难以回答。
秦念码字码了又删。
汉武帝后期到处爆发起义,确实是因为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了。
这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刘彻晚年发癫。
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他就算不发癫也很难支撑持续数十年的对外作战。
更别说后期多次战事失利带来的高额损失。
所以还是得怪卫青霍去病死得太早?
………
李世民是刻意转变话题。
大唐以儒治国已经成为定局,再兴百家需从长计议。
让秦念继续讥讽儒家之弊,只会引发社稷动荡。
………
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盗贼四起。
刘邦从这十二个字中看到了秦末的烽烟。
刘彻的民心也随着这十二个字飞速下滑,隐有与始皇帝相汇之势。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真千金会亿点点技能怎么了+番外 已婚,勿扰 不近春色 重生流放,搬空仇家扶持小叔称帝 谁给他调成这样了 离婚后,我爆红 不经宠 青山归杳处+番外 向哨陷阱 我怀了妖王的崽 先婚后爱:陆少的乖软小娇妻+番外 被迫成为魔王的魅魔情人 谁拉她进来的?公路世界被薅秃了 原来皇后不爱朕 末世之热血烬途 氪金变强?爹,你到底有多少资产 别跑,我是你的书啊! 舔狗终得大house[娱乐圈] 和联邦S级少将订婚了 千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