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天幕]皇帝聊天群 > 150160(第1页)

150160(第1页)

第151章

【刘庄:唯!】

【刘炟:唯!】

骤然见到高祖之言,两人连忙答道。

天幕能给出对策,这再好不过。

两朝的世家皆惊恐,开始派人去与其他世家串联。

………

刘秀一朝的世家没有试图串联。

无法煽动流民,世家在皇权面前不堪一击。

事实上,早在一个月前,命权贵豪富徙边的诏令就已经从洛阳传向各郡县。

最先迁徙的就是于朝中有重臣的世家豪族。

阴氏、郭氏两大外戚家族率先迁徙。

绝大多数世家都知道大势已去,有世家试图联络各方,很快就被告发。

驻留各郡县的使者有先斩后奏之权,这个世家被诛首恶,举族徙往西境。

陛下有令,此次迁徙,关中只容纳十万人。

第二批迁徙的目的地将是地多人少的荒凉之地,到第三批迁徙,就将是边疆。

此令之下,朝中无大臣的世家豪族不得不尽快贱卖土地给官府,只求被列入第一批迁徙名单,列入第二批也好过去边境面对异族。

【秦念:王莽妄想用井田制迫使权贵豪富把兼并的土地吐出来。但面对以武建国的刘秀,地主都敢“群盗并起”逼他妥协,王莽这井田制必定无法成功推行。】

王莽的井田制是将全国的田都定为王田,归皇帝所有,不得买卖。

将土地分割成像“井”字的九个方块,共九百亩,周边八百亩由八家各自耕作,属于私田。

中间的百亩是公田,由八家一起耕作,产出的粮食归国家所有。

“其男口不满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乡党”——这句话就是说族中男子不满八人,土地超过九百亩的,就要将多余的田地分给九族乡亲。

于是很多人因为王莽的托古改制,传言他是穿越者。

但这就是周朝的井田制。

秦念可不觉得穿越者会妄想地主阶级能主动把多余的田地分给别人。

这反倒说明:王莽是真信儒家克己复礼的空想主义者,也真是儒家将王莽推上皇位。

【秦念:那问题来了,儒家编纂的《汉书》又是如何描述井田制的失败?】

秦念正想着点谁的名进行回答,却见已经有人主动作答。

正是非常听话的刘炟。

【刘炟:“犯令,法至死,制度又不定,吏缘为奸,天下謷謷然,陷刑者众。”】

班固:“……”

永平五年,他被告发私修国史。

他的弟弟班超骑快马入京上书,得到先帝的召见,先帝对他写的《汉书》很是赞赏,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参与编撰《世祖本纪》。

如今他已快要完成《汉书》的撰著,预计明年就能功成。

陛下所言,正是他所写。

而此刻,作为史官的他,就在宫中。

【秦念:刘炟,你问问这位史官,他为什么这么避重就轻,只字不提世家兼并土地才是问题的根源,反倒归咎于吏缘为奸?】

秦念相信按照剧本逻辑,这时候的班固肯定就在刘炟身边。

史官跟在皇帝身边,非常合理。

【秦念:刘秀当年只是一个得自己种地的偏远宗室,他臧亡匿死的时候,官吏都不敢上门。王莽推行井田制,最大的阻碍怎么会是这些地方官吏?】

秦念并不是说王莽是个政令不能下乡的傀儡皇帝。

王莽能够征发三十万军队攻打匈奴、还能用各种名目收税,被杀的那年还能以百万军围昆阳,显然有实权——即便这“百万军”充满水分。

只是王莽征兵也好加赋税也好,都是在损害百姓的利益,对大地主的影响有限。

而土地是地主的命根子,连刘秀度田都面临“群盗四起”,王莽想施行井田制纯属做梦。

更别说井田制早已过时,完全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可《汉书》既没有将过错归咎于井田制本身,也略过土地兼并这一根本问题不谈,反而归罪于吏缘为奸。

【刘秀:……】

刘秀没想到自己当年藏匿亡命之徒的事情,居然被秦念当众揭露。

这事秦念是怎么知道的?

史官都不知道的事情,为什么会流传到后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被迫成为魔王的魅魔情人  重生流放,搬空仇家扶持小叔称帝  先婚后爱:陆少的乖软小娇妻+番外  青山归杳处+番外  已婚,勿扰  和联邦S级少将订婚了  别跑,我是你的书啊!  原来皇后不爱朕  谁给他调成这样了  舔狗终得大house[娱乐圈]  离婚后,我爆红  我怀了妖王的崽  氪金变强?爹,你到底有多少资产  不经宠  千岁欢  谁拉她进来的?公路世界被薅秃了  不近春色  末世之热血烬途  向哨陷阱  我真千金会亿点点技能怎么了+番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