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内禅,但李旦决定依旧把控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及重大刑狱事务,其他政务才会全权交给李隆基。
等他成为太上皇,依旧是他称“朕”,身为皇帝的李隆基自称“予”。
说是禅让,实则是李旦制衡太子与太平公主的手段。
自己声誉排名不高,李旦并不觉得有多奇怪,他自觉就是平庸之君。
令他大惊失色的是李隆基竟然位列昏君之列!
………
与此同时,李隆基位列第二的民心降到十名开外。
开元二十八年,此时连年丰收,京师的米每斗价格不满二百文。
天下太平安定,即使行走万里也不用携带兵器。
正是大唐极盛之时。
天降双榜,当大唐百姓看到当今陛下那标红的名字竟然位居昏君之列,凡是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心生恐惧。
但大多数的百姓并不了解历史,故而李隆基的民心排名下降得不多。
李隆基脸色极其难看。
此时正值朝会,随陛下走出大殿看到天幕的百官亦皆震恐。
………
李治猛然看向自家的皇后。
武照倒是想要为自己辩解,但在此刻她已明白没有辩解的必要。
如果只是武姓族人篡位,相关皇帝中就不应出现李显,甚至还出现了李旦李隆基二人。
从此前的话题来看,“相关皇帝”皆为至亲。
武曌、武照,甚至还同音。
今日是天幕十日之变,已经返回长安的李治于大殿外召开朝会。
大唐的文臣几乎全是儒生,二十日前见秦念道出儒家种种弊病后,众臣皆还在茫然之中。
茫然于不知儒学中还有多少谬误。
倘若以往得知皇后竟然篡位称帝,他们此刻必然已经皆在死谏。
可如今儒学错谬未清,再见皇后之声誉竟然还在陛下之上,甚至是能与先帝一般位居前九的皇帝——
他们就不得不想到秦念所言“万民与后世不在乎皇帝是怎么上位”。
一时间竟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
李世民原本对武曌极为欣赏。
认为如王莽一样仅一人的帝王,还能有如此高的声望实为不易。
但前提是武曌篡的不是唐!
看到雉奴之名从“观众组”回到“嘉宾组”,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必是武曌篡了雉奴的皇位!
难怪秦念说武曌的处境与雉奴相似,竟是这么个相似法?!
要不是雉奴的声誉排名摆在那,李世民都要怀疑秦念是对大唐有嫌隙,故意骗他立雉奴为太子!
雉奴既然不是昏君,这武曌究竟是怎么篡的位?
当然,李世民也并非没有注意到疑点:
汉高祖的话题没有胡亥,赵匡胤的话题也没有被他篡位的皇帝,为何武曌的话题却有雉奴?
又为何还有三个李姓皇帝?
但此刻李世民已无暇顾及这么多。
“陛下毋怒,相关皇帝皆为李姓,必是如汉光武帝一般已然复唐!”
病情好转,故而未缺席此次朝议的杜如晦连忙劝导。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能娶到老婆,全靠他又争又抢 [崩铁同人] 罗浮将军!我当定了 庸俗恋人 牧紫筝 权谋帝王心 路明非和林怜的性福生活 小熊抱星星(電競)H 渺尘 从写小说开始 医武天尊 摆烂后,招惹了一堆疯批 路明非喜欢的清冷师姐,绝对不可能是他叔叔的淫荡娇妻 办公室的情人让我成为她的女婿,从此母女双修 很好睡 红楼之宝钗重生 我选择了画修这个职业 水浒,猎国之武正 不完美的协奏曲 心中的一头兽 快穿之我被系统攻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