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历史同人] 皇帝聊天群 > 第137章(第2页)

第137章(第2页)

秦念不觉得武则天恨王皇后二人能恨到这种地步,李治还活着,这时候的武则天肯定不能为泄愤表现得如此残暴。

——刘邦活着的时候,吕雉也不可能将失宠的妃子做成人彘。

【秦念:这个史官为了描述武曌的恶毒,说她杀婴、菹醢王皇后萧淑妃,其实这时还没有说她杀的婴儿是自己的女儿。】

【李治:皇后未行菹醢后妃及杀婴之事!】

武照本该极为愤怒,但看到陛下比她还生气,这怒意就降低些许。

未来的自己都还没出言否认,倒是陛下先沉不住气。

【秦念:赵匡胤时期修订完成的《唐会要》则记载“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李治,你是因为武曌说女儿是王皇后所杀,于是决定废皇后吗?】

【李治:不是。】

秦念也觉得《唐会要》这段记载挺可笑的。

唐高宗废后,既是因为武则天是他的真爱,也是因为废王立武关系到李治集权。

王皇后无子,李忠舅父柳奭劝皇后亲近唐高宗庶长子李忠,又联合褚遂良、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请唐高宗立李忠为太子。

显然王皇后和太子李忠的利益与关陇集团强绑定。

此时是永徽三年,唐高宗必然在此时就有废后的想法。

唐高宗怎么可能是因为武则天用安定公主的死栽赃王皇后,才有废后的打算?

《旧唐书》关于王皇后被废的缘由是“密与母柳氏求巫祝厌胜”,事发后唐高宗想要废后,被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阻止。

没错,又是长孙无忌这帮人。

但他们也没能阻止多久,唐高宗在永徽六年废王立武。

【李治:赵匡胤!】

【赵匡胤:朕错了,朕这就让史官王溥修正《唐会要》!】

这回不是三弟后人修唐史导致的问题,而是就出在自身。

赵匡胤速度致歉。

虽然史官采纳哪些史实并非他所能决定,事实上《唐会要》记载的主要是典章制度沿革变迁,赵匡胤都没意识到这本书中也有与唐皇相关的伪史!

甚至看到武则天杀女之说,赵匡胤都没觉得与自己有关,因为《唐会要》写的是安定公主暴卒。

谁成想问题出在“奏王皇后杀之”?

【秦念:再往后,宋朝史官就综合《唐会要》的诬陷王皇后和《旧唐书》史官编的杀婴,给武曌编了个绘声绘色的杀女再栽赃的精彩故事,流传极广,我朝百姓都有许多人相信武曌杀女。】

秦念只能感慨宋朝史官不去写小说真的屈才了。

《唐会要》注明安定公主之死是“暴卒”,宋朝史官却偏要取两本史书中不利武则天的记载进行融合二创。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

武昭仪生女儿,王皇后前来探望并逗弄婴儿。

——武则天早就是专宠状态,无子的王皇后会跟她关系好到来看她生的女儿?

武昭仪暗中将婴儿闷死。等皇帝到了,假装很高兴地掀开被子,发现女儿死了。她惊讶地询问左右,都说:“皇后刚才来过。”

随后她悲痛哭泣,皇帝未能察觉真相,愤怒地说:“皇后杀我的女儿!”

这哪里是记史,这分明就是在写小说。

【李治:赵匡胤!又是你朝!】

【赵匡胤:朕替光义的后人致歉。】

【秦念:再来说说宋史为了塑造武曌的妒妇形象,给四十四岁的李治安排了两个四十岁的女儿这件事。】

【李治:?】

【赵匡胤:……】

【秦念:“义阳、宣城二公主以母故幽掖廷,四十不嫁,弘闻眙恻,建请下降”,这一年是咸亨二年,李治四十四岁。】

秦念是真的对宋朝的史官无话可说。

《新唐书》这段话明显是抄袭《旧唐书》的“时义阳、宣城二公主以母得罪,幽于掖庭,太子见之惊恻,遽奏请令出降”。

编瞎话的时候,甚至都不去考虑一下李治的年龄,整出这种笑话。

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显然发现不对劲,将“四十不嫁”改成了“年逾三十不嫁”。

很遗憾,这种“考证”也只能说明司马光不是个尊重原始史实的人,为了抹黑武则天,宁愿随便篡改年龄也不愿根据《旧唐书》的原始记载将这句话删掉。

宣城公主的驸马王勖有墓志出土,明确指出这位公主出嫁的年龄是二十二岁。

义阳公主是长女,也是萧淑妃所生,出嫁时年龄至少二十三岁。

在当时这已经算得上是晚婚。

其实按照原本的史实进行记载,就足以说明唐高宗没让公主及时出嫁,才会有李弘的请求。

宋史令人无语的点,就在于偏要夸大事实,且一定要将黑锅丢给武则天,才会出现四岁的李治有两个女儿这种莫名其妙的“史实”。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崩铁同人] 罗浮将军!我当定了  心中的一头兽  水浒,猎国之武正  能娶到老婆,全靠他又争又抢  权谋帝王心  庸俗恋人  红楼之宝钗重生  渺尘  摆烂后,招惹了一堆疯批  快穿之我被系统攻略了  路明非喜欢的清冷师姐,绝对不可能是他叔叔的淫荡娇妻  牧紫筝  路明非和林怜的性福生活  办公室的情人让我成为她的女婿,从此母女双修  小熊抱星星(電競)H  从写小说开始  我选择了画修这个职业  很好睡  不完美的协奏曲  医武天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