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二年,朱棣第二次亲征,大破瓦剌。
但朱棣之后的三次北伐,就几乎没有取得战果。
不过秦念并不觉得朱棣的北伐没有成效,哪怕是后三次北伐,也同样起到了削弱北虏的作用。
第139章
【朱瞻基:……是。】
朱瞻基犹豫再三,还是作出了回答。
虽然这么说对皇祖父的声誉不利,但沉默也是默认。
他说出“是”,既是因为那三次北伐就是劳民伤财却无所获,也是因为他对“软弱”之说依旧有些不服。
汉宣帝发兵攻打匈奴,是因为本始三年时匈奴未曾避战。
可此时的北虏却是明军至则逃,明军退则袭扰。
朱瞻基这才决定罢边主和,以厚赏换取边境的安宁——
但显然,这么做同样是错。
【朱棣:为何无战果?】
朱棣眉头紧皱。
他不认为如今的北虏能与明军抗衡。
且以秦念的性情,他若是未能取胜,她必然不会只是评价“几乎没有战果”。
故而是三战皆胜,但战果不足?
这是为何?
………
另外两个朱棣也注视着天幕。
征伐漠北之事,他们两人迟早都要去做。
【秦念:明年三月是你第三次亲征,征鞑靼。还未交战,阿鲁台就放弃辎重往北逃窜,你只能“尽收虏所弃牛羊驼马,焚其辎重”,回师途中顺手围剿了兀良哈部。】
【朱棣:阿鲁台逃了?】
父皇驱逐鞑虏之后,退回草原的故元势力分裂为东西蒙古:东蒙古为鞑靼,西蒙古为瓦剌。
永乐初年,东蒙古阿鲁台拥立本雅失里为汗,又征服兀良哈三卫。
鞑靼势大,朱棣就于永乐七年封瓦剌马哈木、太平及把秃孛罗为王,并派丘福率军攻打鞑靼,丘福因轻敌而大败。
第二年朱棣亲征鞑靼,阿鲁台归降。
此后瓦剌势大,朱棣又册封阿鲁台为和宁王扶持鞑靼来制衡瓦剌,于永乐十二年亲征瓦剌。
永乐十四年,阿鲁台联合兀良哈大破瓦剌,鞑靼再次壮大。
第三次亲征对象是阿鲁台,朱棣并不奇怪。
他所设想的就是让瓦剌与鞑靼相互制衡,如今鞑靼势大,那就北伐鞑靼。
只要北虏不能一统,对大明的威胁就有限。
可阿鲁台居然未战而逃?
【秦念:不止逃这一次。大概是你第一次亲征漠北,阿鲁台输得太惨。此后阿鲁台只要听说你亲征,他就闻风而逃,再也没跟你交过手。】
【朱棣:……】
这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
阿鲁台如此避战,朱棣确实拿他没什么办法。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水浒,猎国之武正 权谋帝王心 很好睡 快穿之我被系统攻略了 办公室的情人让我成为她的女婿,从此母女双修 渺尘 心中的一头兽 我选择了画修这个职业 不完美的协奏曲 小熊抱星星(電競)H 路明非和林怜的性福生活 医武天尊 摆烂后,招惹了一堆疯批 红楼之宝钗重生 牧紫筝 [崩铁同人] 罗浮将军!我当定了 能娶到老婆,全靠他又争又抢 路明非喜欢的清冷师姐,绝对不可能是他叔叔的淫荡娇妻 庸俗恋人 从写小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