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甚至在想是否推行汉历,就以高祖元年作为汉历元年。
【刘邦:秦皇大才。朕虽非继承大秦社稷,但汉承秦制,朕亦欲采用秦历元年。】
刘邦坦然道。
他也想过是否启用汉历元年。
但思前想后,刘邦发觉若是以汉历元年为,大汉亡国之时,下一朝或许就会再以本朝建国为元年。
秦历元年却不同,这是华夏初次一统,亦是第一次出现“皇帝”之说。
以此为元年,名正言顺,不会有任何争议。
倘若这是第一个话题,刘邦必然不会作此言。
可这是第九个话题,受到秦念的影响,刘邦眼中也不再只有汉朝。
当为华夏计。
以汉高祖的身份定下秦历元年,这又何尝不是他的功绩?
况且定下此事,还对另外两个自己有利。
【刘秀:遵高祖之意,本朝亦将改用秦历纪年。】
【李世民:秦历纪年既然有利于民,本朝亦当采用。】
【赵匡胤:承秦之政法,宋朝亦不例外。】
【朱元璋:秦皇助朕良多,大明亦用秦历。】
【朱棣:谨遵父皇旨意。】
【武曌:朕时日无多,待太平即位,再行修史之事。】
武曌不愿现在弃用年号。
虽然秦历便利,但她取的年号更好听。
当初她还是皇后的时候,就常与雉奴商议年号。
如今她已然年老,定秦历的功绩,不如留给太平。
【秦念:刘彻,就剩你没表态了。】
秦念原本只是想让刘季改年号,没想到刘邦这么上道,还引得其他皇帝跟上。
那唯一不吱声的刘彻就得被她点名。
刚才是刘彻先给她垫话,让她顺势说出了秦历纪年的优点。
秦念当然也得给刘彻垫话。
这就叫默契。
【刘彻:……朕亦遵高祖之意。】
刘彻难得地生出悔意。
他刚才怎么就装作没听见去病的劝谏?
若是自己不问秦念,她就不会说秦历元年于华夏有利,高祖皇帝就不会定下以秦历纪年!
………
嬴政心中郁气稍散。
以大秦一统作为秦历元年,无论王朝如何更迭,只要华夏永存,则皆以秦历纪年。
这何尝不是大秦的“永生”?
秦念让后世以秦历纪年,足见她并非不在意秦之社稷。
只是她更重视华夏。
【秦念:祖龙,为了配合秦历纪年,你得把岁首改为正月一日才行。】
【嬴政:……可。】
嬴政早已不信五德终始之说。
大秦二世而亡,如此“天命”有何可信?
只是他不愿让秦念太快得逞,故而略作迟疑之态。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心中的一头兽 渺尘 庸俗恋人 不完美的协奏曲 医武天尊 牧紫筝 快穿之我被系统攻略了 路明非和林怜的性福生活 权谋帝王心 很好睡 [崩铁同人] 罗浮将军!我当定了 摆烂后,招惹了一堆疯批 我选择了画修这个职业 从写小说开始 水浒,猎国之武正 能娶到老婆,全靠他又争又抢 小熊抱星星(電競)H 红楼之宝钗重生 路明非喜欢的清冷师姐,绝对不可能是他叔叔的淫荡娇妻 办公室的情人让我成为她的女婿,从此母女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