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数学易圣:我在春秋当国师 > 第7章 故玦惊澜(第1页)

第7章 故玦惊澜(第1页)

天工院“震位”的水碓坊旁,新近架起了一座巨大的“翻车”式水排。湍急的溪流冲击着轮盘上的板叶,驱动轮轴发出低沉有力的轰鸣。轮轴通过一组阿砺精心设计的木齿轮,将旋转之力传递给连接风箱的长连杆。巨大的双囊牛皮风箱,在连杆的强力牵引下,如同沉睡巨兽的肺腑,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呼哧——呼哧——”喘息,将一股股强劲的气流持续不断地鼓入旁边金工坊的熔炉之中。

炉火在持续强风的催动下,呈现出骇人的炽白色,炉壁的耐火泥都被烤得隐隐发红。老铜头和他的徒弟们赤着精壮的上身,汗流浃背,脸上却洋溢着狂热的兴奋。炉膛内,青铜熔液翻滚着金红色的浪花,散发出刺目的光芒和灼人的热浪。

“成了!先生!这‘天风囊’(水排鼓风机)配上您改良的‘聚火窑’(熔炉),炉温前所未有!您看这铜汁,金红透亮,怕是连上好的‘吉金’(精铜)都能熔得跟水一样!”老铜头抹了把脸上的汗珠和油灰,声音嘶哑却充满激动。

周鸣站在稍远的安全处,目光沉静地注视着那沸腾的熔炉。炉温的提升,意味着可以熔炼更复杂的合金,铸造更精密、更坚韧的器物,对农具、工具的改良至关重要。他微微颔首:“火候已至‘离火上九’,可铸‘重器’矣。阿砺,准备浇铸那套‘深耕犁铧’的陶范!”

阿砺应声,立刻指挥几个匠人将早已烘烤干燥、内壁刻着犁铧精细纹路的厚重陶范抬到熔炉出铜口下方,用耐火泥严丝合缝地拼合固定。沉重的坩埚被铁钳夹起,炽红的铜液如同流动的熔金,带着毁灭性的高温和创造性的光芒,缓缓注入陶范顶部的浇口。

“嗤——!”一股浓烈的白气和焦糊味腾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冒着青烟的陶范上,期待着这凝聚了更高工艺水平的成果。

就在这充满力量与创造的时刻,一阵与工坊喧嚣格格不入的、略显矜持的通报声从院门方向传来:“宋国司城公孙杵,奉寡君之命,特来拜会天工院周先生!”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院门处,里正正点头哈腰地引着几个人进来。为首者是一位年约六旬的老者,须发皆白,梳理得一丝不苟,头戴高冠,身着玄色深衣,腰悬玉组,虽面带旅途风尘,但步履沉稳,气度雍容,正是宋国掌管工程营造的司城(官职)——公孙杵。他身后跟着两名同样衣着体面的随从和几名护卫。

公孙杵的目光并未立刻投向迎接他的周鸣,而是被金工坊那震耳欲聋的“天风囊”轰鸣和炽白熔炉所吸引。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异,随即化为一种见猎心喜的精明。他缓步走近,不顾热浪扑面,仔细打量着那结构精巧的水排传动装置和吞吐烈焰的熔炉。

“妙!妙哉!”公孙杵抚掌赞叹,声音洪亮,压过了风箱的喘息,“借天地水力,成鼓风之伟力!熔炉之制,亦暗合聚火之理!周先生格物之巧思,鬼斧神工!寡君闻先生善营城筑器,尤精百工,特遣老朽前来,一为瞻仰先生之学,二来…”他顿了顿,露出诚恳的笑容,“宋都商丘,欲重修西垣及武库,苦乏大匠主持。若先生不弃,愿以‘工正’(掌管百工之官)之位虚席以待,并厚赠封邑,恳请先生移驾宋国,一展长才!”

此言一出,周围的天工院弟子和匠人们顿时骚动起来。工正之位!封邑!这是何等显赫的礼遇!连里正都惊得张大了嘴。胥渠、文茵等人则看向周鸣,眼神复杂,有惊讶,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周鸣神色平静,拱手还礼:“公孙司城谬赞,愧不敢当。天工院僻处乡野,所求者,不过格物利民,安身立命。宋公厚意,周某心领。然院基初立,诸事草创,实难远行。且周某闲散惯了,恐难当工正重任。”他婉拒得直接而干脆,没有半分拖泥带水。

公孙杵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面上笑容不减:“先生高士之风,令人敬仰。既如此,老朽不敢强求。然既来宝地,可否容老朽一观先生治学之所?尤其这冶铸之妙法,老朽心痒难耐,望先生不吝赐教。”他退而求其次,目标明确地指向了技术。

周鸣自然应允,亲自引着公孙杵一行参观工坊区。当行至“乾位”静室——周鸣平日演算、绘图、存放重要图籍之处时,公孙杵的目光被木架上一件器物牢牢吸引。

那正是周鸣随身携带、用于测绘和演示的青铜矩尺(直角尺)。尺身长约一尺,打磨得光可鉴人,边缘锋利,刻有极精细的寸、分刻度。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矩尺的握柄末端,镶嵌着一块约半寸见方、边缘残缺、颜色温润的青白色玉片!玉片上,用极其古拙的线条,阴刻着一只形态奇特的飞鸟:鸟首高昂,双翅微张,尾部却如火焰般向上卷曲飞扬,透着一股苍凉而桀骜的气息!这正是第一卷中,伴随原主濒死记忆碎片出现、被周鸣视为探寻这具身体来历唯一线索的残破玉玦!周鸣将其镶嵌在代表天工院理念核心的“矩尺”之上,既为保存,亦暗含“以规矩探求身世之谜”的隐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公孙杵的脚步猛地顿住!他脸上的从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震惊与难以置信!他死死盯着那玉玦上的飞鸟纹饰,浑浊的老眼瞪得滚圆,嘴唇不受控制地哆嗦起来。他一步抢上前,也顾不得礼仪,几乎是将脸贴到了矩尺之上,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想要去触摸那玉玦,却又在半途僵住,仿佛那是一件会灼伤他的圣物。

“玄…玄鸟泣血玦?!”公孙杵的声音尖利而扭曲,充满了惊骇,如同白日见鬼,“不可能…绝不可能!此乃…此乃我先君戴公(宋戴公)一脉,‘玄’支嫡系子弟的贴身信物!‘玄’支…六十年前已绝于彭城之乱!满门…满门尽灭!此玦…此玦怎会…怎会在此?!”他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住周鸣的脸,仿佛要将他从皮相看到骨子里,“你…你到底是谁?!此玦从何而来?!”

静室内外,死一般的寂静!只有远处水排风箱那沉闷的“呼哧”声隐隐传来,更衬得此地的落针可闻。胥渠的手已下意识地按在了腰间的短剑柄上,眼神锐利如鹰。文茵脸色发白,手中的记录册险些滑落。阿砺和其他弟子更是目瞪口呆,完全不明白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意味着什么。宋国随从和护卫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周鸣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震。左肩那早已愈合的旧伤疤下,一股冰冷刺骨的幻痛骤然爆发!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强烈、更加清晰!猩红的战旗在眼前狂舞,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濒死的惨嚎声、金属撞击的刺耳鸣响瞬间充斥脑海!那个属于原主的、年轻而绝望的面容在意识中痛苦地扭曲着,被一柄末端刻有同样飞鸟徽记的长戈狠狠贯穿左肩,钉在泥泞的血泊之中!戈柄上的飞鸟,与矩尺上玉玦的飞鸟,在血色的幻象中重叠!

“彭城…之乱…”周鸣喃喃地重复着这四个字,声音低沉得如同从地底传来。无数散落的碎片——原主记忆中零星的华服片段、对某些礼仪举止近乎本能的熟悉感、以及那深入骨髓的恐惧与逃亡的冰冷——在这一刻,被“宋国”、“戴公”、“玄支”、“彭城之乱”、“满门尽灭”这些词句,如同无形的线,猛地串联、缝合起来!

原来如此。这具身体的原主,竟是六十年前宋国那场残酷政治清洗中,某个侥幸逃脱的“玄支”遗孤的后裔!一个早已被历史尘埃掩埋、连名字都无人知晓的破落贵族末裔!那流落齐国边境、在战乱中苟延残喘、最终被自己占据躯壳的悲惨少年,身上竟流淌着如此沉重而血腥的过往!

刹那间,周鸣心中掠过一丝明悟,随即是更加彻底的释然与疏离。这具躯壳的根,不过是一段早已腐朽的枯枝,一个被权力碾碎的泡沫。

“公孙司城,”周鸣的声音恢复了平静,那平静之下,是看透千年历史的冰冷深渊,“此玦,乃周某流落荒野时偶然所得旧物。观其纹样古拙,便镶嵌于矩尺之上,以警醒自身:万物有度,当以‘矩’求之。至于您所言‘玄支’、‘戴公’、‘彭城之乱’…周某,一无所知。”

周鸣的回答,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投入了一瓢冷水。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的毒虫,迅速从天工院蔓延出去。

宋国使者带来的消息太过惊人。那位名动列国、以“神算格物”着称的天工院主周鸣,竟然是六十年前宋国显赫一时的“玄支”戴公后裔,是那场惨烈清洗中侥幸逃脱的遗孤血脉!这身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周边小国和宋国国内激起了层层涟漪。

宋国宫廷内部,暗流汹涌。现任宋公(宋景公或当时在位的宋君)闻讯,心情复杂难明。一方面,周鸣如今的名望如日中天,若能认祖归宗,无疑能为风雨飘摇的宋国增添一块金字招牌,震慑邻邦。若能借其“天工”之术,富国强兵,更是梦寐以求。但另一方面,“玄支”虽灭,其法理上的继承权并未完全消失。当年彭城之乱,杀戮甚惨,难保没有旧怨。万一这位身怀奇术的“遗孤”心存怨恨,或被人利用,以“正统”之名发难,要求追讨封地甚至旧债,岂不是引狼入室,自招祸患?宋公的案头,很快堆满了或主张“隆重迎归,赐予封邑以安其心”,或警告“此子身怀异术,其心难测,当谨慎处置,以防不轨”的奏议。

天工院内,更是人心浮动。弟子们私下议论纷纷,看向周鸣的目光中,除了原有的敬仰,又添了几分新奇与探究。

“原来先生竟是宋国贵胄之后!难怪气度不凡!”

“玄支戴公…听说当年可是宋国数一数二的大族啊!”

“先生隐姓埋名,流落至此,定有难言之隐…”

“嘘!慎言!没看先生这几日神色如常,只字不提吗?怕是…根本不在意这身份!”

“也是,先生所求乃天地至理,岂会在意这凡尘俗世的公侯之位?”

胥渠、文茵等核心弟子则忧心忡忡。他们深知这突如其来的“高贵”身份,带来的绝非荣耀,而是无尽的麻烦和潜在的危险。文茵几次欲言又止,眼中满是担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公孙杵并未立刻离开,而是暂居在里正安排的邻近馆舍中。他不断派出随从,或明或暗地打探周鸣的言行举止,观察天工院的运作,试图评估这位“玄支遗孤”的真实态度和潜在价值。他本人也数次求见周鸣,言辞愈发恳切恭敬,重提宋公的招揽之意,并隐晦地暗示,只要周鸣愿意回归宋国,认祖归宗,昔日“玄支”的封邑、荣耀,宋公皆可酌情恢复。

面对这暗流涌动的风波和公孙杵的频频试探,周鸣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冷漠的平静。他依旧每日巡视工坊、指导农事、演算天文、推敲音律,仿佛那枚掀起惊澜的玉玦和他所谓的“高贵”血统,从未存在过。

数日后,公孙杵再次登门,这一次,他带来了宋公的正式书简。在简略的问候之后,书简以极其委婉含蓄的措辞,表达了宋公对“玄支”遗脉尚存于世的“惊喜”与“关切”,并再次提出,希望周鸣能“归宗祀庙,重光门楣”,宋国将“以上卿之礼待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椰汁城  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  人渣的本愿——仪式之茧  催眠了杏酱成为了杏的爸爸和杏天天做爱的幸福生活  娱乐:离婚天仙,杨蜜带娃找上门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我与两年未见的傲娇表妹甜甜性爱寒假  港区风流记  春意阑珊  我的青春恋爱绝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开局休夫嫌我穷我赘新夫你哭什么  末眼保洁  基沃托斯的美味学生  女男爵调教日记,弟弟的专属玩物  电车之狼(黄油改编)  打火机  星河之梦  松田警官绝赞救世中  你是魔法师,求你好好用魔杖  与爆乳肥臀痴女母牛卑女妹妹的淫乱生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