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四书五经里的考点,就那么多。”
“头几年还能勉强应付。”
“十年呢?二十年呢?百年之后呢?”
“翻来覆去考那几句话,文章套路早已烂熟于心。”
“考生比的不是见识,而是谁更懂迎合。”
“这样的制度,怎么可能选出真正撑得起江山的人?”
“能考的内容总是那些,翻来覆去变化不大。朝廷若想提升难度,自然得另寻路径。看看近些年的情况,是否已经开始注重答卷中文句的对仗与工整了?”
朱雄英这话,并非空谈。
八股文的源头,可追溯至元代。
到了洪武年间,科举制度初具形态,八股也渐渐成型。
但太祖皇帝对文章形式并无硬性规定。无论你写的是骈体还是散体,只要义理清晰、紧扣主题,又能展现独立见解,便被视为可用之才。
正因如此。
明初百废待兴,急需治国之才。
凡是通过科举脱颖而出者,往往很快便被委以重任。
可到了成化年间——
官职渐满,人才饱和。
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考试体系,已进入僵局。
题型框架早已固定,再怎么变换花样,也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择优取士。
于是,后世饱受诟病的“八股文”正式登台。
它强调格式、讲究声律,步骤分明,逐渐形成一套严密规范。
或许,掌握八股确有裨益。熟于此道者,吟诗作赋亦能信手而成,音韵流畅。
但这样一种僵化的选才机制,
对国家而言,对皇权而言,乃至对天下读书人而言,实为大患!
唯有深谙其中门道的大臣,
方能借机培植亲信,广收门生。
“那么,这种固化的八股,还能选出真正的栋梁吗?”
“再说,皇爷爷所追求的平衡,表面平稳,实则极不平衡。”
“虽有南北分榜之举。”
“可如今朝中文官,南人居多已是事实。”
“明初尚且无法扭转,到了后期,又岂能轻易改变?”
此时,马皇后的额角,已渗出细密汗珠。
朱雄英所言,句句属实。
中晚明时,东南士族势力膨胀,几乎垄断朝纲。
而那些学术巨擘,才是真正操盘之人。
他们创办“东林书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斩神:开局报告劝退百万神魔 [综]隐太子奇遇记 你的公主性别不太对 猎神从转职开始 末世方舟之废土穹顶主宰 灰河摆渡人 龙游中州之闪亮星耀 我的姐姐们是女王 性瘾律师的淫荡做爱经历 诸天万界家族熟练度系统 公主别躲!是你先惹我的 小石头成长记 我在古墓开直播,弹幕预告我死亡 无限穿越之古代篇 烽火刀锋 凰女将心 开局一碗蛋炒饭,吃哭高冷女武神 我用矿泉水换稀世科技 诸天,开局基多拉融合青眼究极龙 假少爷在荒野当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