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寄出去的第三日,画廊便来了电报,字里行间满是急切:“绣品意境悠远,盼早日寄达。另,可否加绣一幅‘岁寒三友’?西方观者对松竹梅之坚韧尤为好奇,盼能借绣针一窥东方风骨。”
梦卿捏着电报纸,指尖微微发颤。
松竹梅,那是老家院子里常有的景致。
小时候她总爱在雪后看墙角的梅树,枝头顶着雪,花苞却憋红了脸,像憋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她当即找出块深青色的厚缎,像裁下片冬夜的天空,准备让松针的苍劲、竹节的挺拔、梅花的傲骨,在这缎面上扎下根来。
明楼见她整日对着缎面琢磨,从虚拟书店找出《芥子园画谱》,泛黄的纸页上,松有松的姿态,竹有竹的风骨,梅有梅的傲气。
“照着画谱绣,更有古韵。”
他指着画中松针的交错,“你看这疏密,像极了过日子,有松有紧,才显生动。”
梦卿把画谱摊在绣架旁,日日对着揣摩。
绣松时,她用深褐的绒线搓成股,一针针扎出老干的斑驳,松针则用硬挺的青线,斜斜地向上挑,像要刺破寒冬的冷。
绣竹时,竹节处特意留了点空隙,用浅黄线勾出节痕,仿佛能听见风过竹梢的“簌簌”声。
绣梅时,她想起母亲做的胭脂,便用胭脂调了点红丝线,让花瓣透着点朦胧的粉,花心却用了深些的红,像藏着团小小的火苗。
这天午后,阳光难得穿透云层,暖暖地落在绣架上。
梦卿正给梅花绣最后几缕花蕊,莉莉的妹妹抱着个包裹闯了进来,金发上还沾着雪粒。
“我姐姐让我把这个给您!”
小姑娘举起包裹,声音脆生生的,“她说这是她新绣的玫瑰,虽然还不好看,但要请您指点。”
包裹里是块亚麻布,上面绣着朵玫瑰,针脚歪歪扭扭,却用了七八种粉色的线,从花心的绯红到花瓣边缘的粉白,层层叠叠,像攒了满心的欢喜。
旁边还压着张纸条,是莉莉娟秀的字迹:“这玫瑰像我此刻的心情,有点乱,却很热烈。就像您说的,心诚了,花儿总会活过来的。”
梦卿摸着那歪扭的针脚,像摸着颗滚烫的心。
她找出块月白色的绫罗,裁成小小的扇面,用金线给玫瑰补了几笔轮廓,又在旁边绣了片兰草,叶片弯弯的,透着股温柔的劲儿。
“替我谢谢你姐姐,”她把扇面递给小姑娘,“告诉她,这玫瑰已经活过来了,带着她的热乎气呢。”
小姑娘走后,汪曼春端着盘刚蒸好的桂花糕进来,甜香瞬间漫了满室。
“闻着就甜。”她把盘子往绣架旁一放,“唐人街的老师傅说,这桂花是去年从苏州采的,窖了一年才拿出来,就等着配你的好消息呢。”
梦卿拿起块桂花糕,入口即化,甜丝丝的香直往心里钻。
她看向“岁寒三友”,松竹梅的轮廓已愈发清晰,在深青的缎面上,竟真的透出股不畏严寒的劲儿。
“等这两幅绣品寄到纽约,”她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点向往,“是不是就有更多人知道,我们中国的针线里,藏着这么多故事?”
“何止是故事。”明楼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份邮件,“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
他把邮件递过来,“纽约那边说,要给你做个专题展,还请了华人学者来讲刺绣里的文化。他们说,你的绣品不是简单的装饰,是活着的历史。”
梦卿捏着邮件,指尖的温度仿佛能透过纸张,触到大洋彼岸的期待。
她低头看向绣架上的梅花,忽然觉得那小小的花苞里,不仅藏着寒冬的暖意,更藏着一股跨越山海的力量——这力量,能让素净的绸缎开出花,能让异乡的日子长出根,能让不同肤色的人,在一针一线里,读懂东方的温柔与坚韧。
深冬的雪终于停了,阳光把屋顶的雪照得发亮,像铺了层碎银。
“春江花月夜”和“岁寒三友”被仔细地装在木箱里,箱子里垫着明悦新织的棉絮,蓬蓬松松的,像裹着团暖云。
木工大叔特意在箱角钉了块红木牌,上面刻着“梦卿绣品”四个字,笔锋里带着股倔劲儿。
寄走木箱的那天,梦卿眼里的光比阳光还亮。
她知道,这木箱里装的不仅是两幅绣品,更是一整个春天——有老家院子里的梅香,有温哥华枫叶的红,有莉莉玫瑰的热,还有无数个在针线里慢慢铺展开的日子。
怎么样,各位看官,您要是觉得这段故事有趣,别忘了给我点个赞和评论!
欲知后续如何,我们就期待他们新的精彩故事,明天请听下回分解!您们可一定要继续来听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史上最穷捉魂师 我在七零当巴掌妇联主任 黑皮将军的小青梅 日常盯妻的小丞相 残疾女B再就业(nph) 大荒纵横:从捕获第一只异兽开始 只要渣得好,天天修罗场 千金不好惹 豪门少爷总跪搓衣板 血玉千鳞 刚当上保安,总裁老婆叫我滚远点 国民天使 我在原始当垃圾女神 锦衣天下名 金丝雀宠主日常 当白富美成为贫困女 丧尸也可以打网球 原来是想谈恋爱 完结+番外 [洪荒封神]端庄的妖妃 正义不会迟到,因为老子就是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