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定公侯仪从,礼部尚书陶凯考定,以唐宋之制为准。于是赐功臣魏国公徐达以下仪从各有差。
皇上(明太祖朱元璋)经常听说公侯之中有喜好神仙方术的人,便把他们全都召来,告诫他们说:‘神仙的法术,以长生不老作为说辞,而且还荒谬地制作不死之药来欺骗世人。所以前朝的帝王和大臣大多喜欢这些东西,但最终没有灵验的。况且有因为服药而丧生的人。大概是因为富贵到了极点,就怕一旦身死,不能长久享受这种快乐,所以一心喜爱它。假如长生不老的方法真的存在,那为什么从古至今,一千多年间,从来没有一个人得到这种方法而长生不老呢?如果说神仙与万物混为一体,不是凡人能够识别的,这就是欺骗世人的话,千万不能相信。人如果能够克制愤怒、抑制欲望,用中和之道调养自己,自然就可以延年益寿,有善行足以称道,名声流传不朽,即使死去也像活着一样,又何必枯坐着服药来求得不死呢?况且这是万万没有道理的,应该彻底杜绝。’
儒士严礼等人上书谈论治国之道。皇上退朝后,来到西阁,趁着阅览严礼呈上来的奏书,对身边的侍臣说:你们知晓古今之事,通达世事变化,那就说说元氏得到天下以及失去天下的原因吧。有人说世祖君臣贤明忠诚,所以能得到天下;后世君主昏庸臣子谄媚,所以失去天下;有人说世祖能任用贤臣,所以能得到天下;后世君主不能任用贤臣,所以失去天下;有人说世祖因为喜好节俭而得到天下,后世(君主)由于崇尚奢侈而失去天下。皇上说:‘你们所说的,都没有抓住关键。元朝拥有天下,固然是由于世祖的雄武,但它的灭亡,是由于君主委任权臣,上下蒙蔽。现在礼制中所说的,不允许越过中书省奏事,这正是元朝的大弊端。君主不能亲自处理各种政务,所以大臣能够独揽大权、肆意妄为。现在是创业的初期,正应该使下面的情况让上面知晓,却还想要效仿(上文提到的不好的做法),可以吗?杭州的白塔,是元朝时奸佞之臣为了谄媚朝廷而建造的,如今礼部打算修缮它。伯颜之所以有祠堂,是因为他当初进入临安的时候,市场上的店铺没有改变,对百姓有恩德,所以为他立庙祭祀,现在按礼仪要毁掉他的祠堂。宋朝定都杭州,偏居一隅,实在是迫不得已。朕定都建康,安抚平定四方,建国的规划才刚刚开始,如今严礼又想让朕在杭州建都,这失去了君主居于重要都城以驾驭天下的恰当性,都是胡说八道罢了。我访求人才,想要得到懂得时务的俊杰来任用。现在看礼仪方面所陈述的内容,确实是没有通达当代事务的东西啊。’
庚午日,派遣使者去祭祀历代帝王的陵墓。当初,皇上派遣使者寻访探求古代帝王的陵墓,河南、陕西各行省绘制出所在区域内共计七十九座帝王陵墓的地图进献上来。礼官考察他们的功绩,将其中特别显着的列举出来,分别是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唐尧、虞舜、夏禹、商汤、中宗、高宗、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宣帝、光武、明帝、章帝、后魏文帝、隋高祖、唐高祖、太宗、宪宗、宣宗、周世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孝宗、理宗,总共三十六位,为他们各自制作了衮冕服、香、币,派遣秘书监丞陶谊等人前去办理祭祀的事情。每次到了陵墓,都会赏赐给他们二十五两白金,让他们购买祭祀的物品。帝王陵墓被发掘的就加以掩埋,损坏的就加以修整;宗庙破败的,依照旧有的规模加以修缮。没有庙宇的(地方)就设置祭坛来祭祀。仍然命令有关部门禁止砍柴割草,每年按时举行祭祀活动,作为常例。祭祀用牛、羊、猪三牲。皇帝亲自写了三皇陵的祝文:‘我出生在后世,在民间草野之间,当时元朝失去了控制,天下纷纷扰扰。我在群雄大乱的年代,聚集众人起兵,承蒙上天和大地保佑,终于平定了叛乱,得到了天下,主宰了黎民百姓,到现在已经四年了。您出生于上古时期,承继天命,树立准则,成为民众的君主,神奇的功绩和圣明的德行,传下法则一直到现在。我主管各种神灵的祭祀,考察您的陵墓就在这里,但是相去年代已经非常久远。朕观察经书中所记载的内容,虽然内心很向往,但是朕生性愚笨,时代也不同了,民间风俗也有差异。我想您是神圣的,是后世万代的楷模,特地派遣官员来祭奠、修缮陵墓。英灵的神灵如果不昏暗,希望(他)明察并且接纳(我的祷告)啊。’尧、舜的陵墓(被人们敬重)是因为:尧、舜二位帝王在世的时候,作为众多百姓的君主,他们有着无尽的大德,他们传下的准则一直到现在还留存着,后人不会忘记他们,是因为他们的度量如同天地一样宽广的缘故。我掌管对众多神灵的祭祀,考察(发现)君主的陵墓在这里,然而(距今)已经过去了三千多年。观察《尚书·尧典》,尧的圣德是多么伟大啊,这不是上天的德行又是什么呢?虽然我心中非常向往,但奈何我生性愚笨,时代有古今之分,民俗也有差异。仰望圣明的谋略,这是万代都要遵循的法则。这件事情的开始和结束的经过都和三皇时期的情况相同。众多帝王的陵墓啊,(我要说:)从前元朝失去统治(权),天下大乱,我因此召集众人平定叛乱,统一天下,至今已经四年了。考察诸多古代典籍,与尧、舜一起接受天命,继承帝位,将皇位传给后代子孙,成为百姓君主的帝王,都有各自的陵墓,虽然距离古代已经有一千多年,后世的君王仍然会按时祭祀。我主管祭祀众神,所以派遣官员携带牲畜和美酒,去奠基修陵。您的灵魂如果还没有消失,希望还能来享用祭品。’
壬申日,长沙府洞蛮田某聚众作乱,抢掠附近州县,江夏侯周德兴平定了这场叛乱。
皇帝下诏书赏赐福州抓捕倭寇的军士华丽的丝织品和金银布帛。
命令大都督府挑选京城卫戍部队的士兵,让老弱的士兵退役,用年轻强壮的士兵来代替他们。
癸酉日。吏部进言说:“郡守、县令的职责在于治理百姓,应该长期任职,治理效果才能显着。而知府一职的责任尤其艰巨,不是老成持重、廉洁能干、没有过错的人不能担任这个职务。请从现在起,同知经过一次考核没有过错的升任知府,知县经过两次考核没有过错的升任知州,县丞经过一次考核没有过错的升任知县。”皇帝听从了他的话。
殿中侍御史唐铎进言说:“福建百姓的户口食盐,每引收银十两或者钱一万二千,百姓很难办理缴纳,请求从今以后用当地特产代替缴纳更为方便。”听从了他(的话、建议等)。
甲戌日,原元朝投降的太尉沙不丁和将士的家属三千多人到达京师,皇帝赐给沙不丁一套衣服。
丙子日,大都督府上奏说:“从吴元年十月到洪武三年十一月末,士兵当中逃亡的总计有四万七千九百八十六人。”皇帝诏令天下各路衙门追捕他们。
横海卫千户张捷说:‘我小时候是孤儿,依靠叔父仲良抚养才长大成人。如今仲良从军,年纪已老又没有儿子,我请求让他们一家团聚,让我来奉养他,报答私人恩情。’答应了他。
丁丑日。禁止武官纵容军队买卖货物。诏令都督府说:“设立军队的目的是抵御外敌入侵,因此要经常下达号令和约束,就像敌人随时都会入侵一样,这样才能避免在和平时期发生意料之外的变故。如今在外的武将俸禄并不微薄,却仍然役使自己统领的士兵,离开辖境去做买卖,谋求小利却忘记了重大的防范(之事),如果有乘机暗中作乱的人,拿什么来抵御他们呢?你一定要将此(法令等)张榜告示朝廷内外的卫所,从今往后有违反(此规定)的人,(要)治他的罪,绝不赦免。
皇上对魏国公徐达等人说:‘你们连年征战,风餐露宿,冒着矢石,在面临危险和决定战机的时刻,不顾生死。如今天下已经平定,你们应该稍微休息一下。从今以后,你们可以每隔三天、五天来朝见一次,有重大事务就召你们商议。’徐达回答说:‘臣等仰仗陛下的威名,遵照陛下既定的谋略,于是消灭了各路英雄豪杰。只是我们这些人愚昧浅陋,只是像犬马那样有微小的功劳,哪里值得被记录呢。承蒙圣上的恩德,对我特别礼遇,而我反省自己的内心,实在是又惭愧又惶恐,又怎么敢自我放纵呢?’皇上说:‘朕本来就知道你不会忘记恭敬的态度,只是考虑到你们长时间在外辛劳,想要有办法来慰劳你们的辛劳罢了。’徐达等人又坚决推辞,皇帝不答应。
制定亲王的卤簿仪仗。
戊寅日,任命宋国公冯胜为大都督府右都督。
己卯日,设置各王府的仪卫司。司设正、副使各一人,官阶和正、副千户相同;司仗六人,官阶和百户相同。
赏赐魏国公徐达以下的有功之臣数量不等的田地。
放走了原元朝的年老患病的臣子王成等二百零七人,让他们回到家乡。
辛巳日,任命右丞王溥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潘原明为浙江行省平章政事,他们的子孙都可以世袭职位。指挥同知李伯升担任中书平章,左丞李思齐升任中书平章,方国珍担任广西行省左丞,江西行省右丞张麟升为江西行省左丞,他们的子孙都世袭指挥佥事。溥等人都是起兵投降归附的臣子,皇帝想要优待他们,所以都让他们享受俸禄而不处理政事。
提升巩昌卫指挥佥事周房担任指挥使兼都总帅。
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等十三人前来朝见,献上了马匹和当地特产。
礼部尚书陶凯请求选派专人担任东宫的属官,废除兼任官职的做法,这样才能对辅导太子的人有所责成。皇帝说:“古代不设立完备的官职,只任用贤能的人。我让有才华声望、功勋品德的朝廷大臣兼任太子属官,这不是没有意义的。曾经担心朝廷大臣与太子的属官之间不和,从而产生嫌隙,或者产生奸恶的阴谋,离间亲人关系,这种祸患不小。像江充那样的事,可以作为明显的鉴戒。朕如今制定法律,让中书省、御史台、大都督府的官员兼任东宫的辅佐之职,父子一体,君臣一心,这样也许就没有互相算计的祸患了。”
升杭州、江西、燕山、青州四卫为都卫指挥使司,任命徐司马濮英等人为各卫都指挥使。
壬午日,皇帝因为正月到现在中午经常有黑子出现,诏令朝廷大臣发表对政事得失的看法。起居注万镒说:‘太阳是阳气的精华,在阳气最盛的地方却有黑子,这是阴气在侵害阳气。这在人世间的事情当中,德行属阳,刑罚属阴,君子属阳,小人属阴。刑罚的力量超过了道德的力量,小人的势力超过了君子的势力。臣请求,凡是臣民犯了罪,按照法律应当判处死刑的,应该反复审查多次上奏(三次审查五次上奏),不要轻易对其用刑;让那些小人却占据君子职位的人被罢黜,这样或许天象能够被感化(改变)吧。吏部尚书郎本中说:“太阳,象征着君主,陛下应该修养德行来消除灾殃。君主的德行修养好了,那么上天降下的灾异就会自然消除。从前宋景公说了一句好话,火星都为之退避三舍。何况陛下凭借上天赐予的资质,如果真的能够进一步修身反省,有什么上天降下的灾变不能挽回呢?而且河南、中原地区的百姓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天下的才俊之士和学问品行完备的人,隐居在山林之中的,应该访求他们。在朝廷中任职的官员,有能力的就晋升他们的官职,没有能力的就加以贬谪或处罚。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上天仁慈地爱护君主,眷顾他,警告他,无处不在,那么君主体察上天的心意并施政,也应该没有什么不用情的地方。《诗经》说:‘文王的神灵在天上光明显耀,他的功德在人间极其显着。’。上天与人事之间相互感应的道理就是这样,希望陛下不要忽视。’皇上都赞许并采纳了他的话。
设置河南、西安、太原、武昌四都卫指挥使司。
设置滕县守御千户所。
西域僧班的达及其徒古麻辣室哩等十二人自中印度来朝。
赐土蕃宣慰使何锁南普及知院汪家奴等袭衣。
甲申日,皇帝在太庙祭祀祖先,按照家礼进行,百官不用陪祭。祭祀结束后,皇帝对礼部尚书陶凯说:‘《尚书》说“鬼神没有固定的祭祀方式,只接受诚心的祭祀。’人在内心小心谨慎,而能感动神明,这是因为他们的至诚之心。然而人的内心,持守与舍弃没有定规,一定要有所警戒,然后才不会放纵。于是命令礼部铸造一个一尺五寸高的铜人,手里拿着简册,上面写着‘斋戒三日’。凡是到了斋戒的日期,就把它放在我的面前,希望我的内心能有所警醒而不敢放纵。又告诉李善长等人说:“人的心,是极难约束的。我起兵之后,年龄在二十七八岁,(那时我)年轻气盛,军队的士兵日益增多,如果不自我反省检查,放纵情感做事,谁能阻止我呢?于是想到心是身体的主宰,如果一件事不合情理,那么所有的事都会荒废。所以常常自我反省,我的身体和心灵就像两个敌人,时刻相互斗争,凡是做事,一定要寻求最恰当的方式,凭借这个来下达命令,成就大业。现在每次遇到祭祀斋戒的时候,我都认为应当整肃心神,敬对神明,而这个心不能不被外物所影响,约束持守非常困难。大概能约束自身使自己不随便行动,就可以自信了。如果防备此心使其不随意妄动,还很难做到。’凯叩头说道:‘陛下这句话,是圣贤修养身心的道理啊。’内心既然已经得到治理,天下就没有难以治理的了。
这一年,赵王赵杞去世。
户部上奏说:“今年山东、河南、江西各府州县开垦的田地有二千一百三十五顷二十亩。”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恶毒假少爷,但漂亮笨蛋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神农传承,但转生巫师位面[种田] 咒术回战:预言漫画家的生存指南 鼠鼠修仙:开局福地洞天种田发展 开局鬼界小透明,系统降临我无敌 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 撩完宿敌她落荒而逃 少年白马:琴棋书画夺尽美人眸 [综英美]蝙蝠家就我一个普通人 万界神豪:从没日签到开始 海贼:一个金苹果白胡子状态拉满 从聊斋开始,诸天任我行 绝色女神:赵星岚的淫狱沉沦 小姐她又不见了 我在末世捡破烂,捡出个仙界 悔婚女战神,你小姨成我老婆了 镇狱令 凤啼霜华录 [三国]许都带货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