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皇帝聊天群 > 第207章(第2页)

第207章(第2页)

历史上华夏文明长期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但秦念不觉得这是天命所赐。

打开华夏史,分明就是一部战争史。

扩张的疆域不是上天的赐予,也不是柔远人的回报。

儒家却是从孔子这个创始者开始“柔远人”,对外要求怀柔。

到孟子就是“善战者服上刑”,扬言只要施行仁政就可以用木棍抗击坚甲利兵,对内贬低武功。

这种内斗内行、外战外行的学说在春秋战国不会被任何国家重用,或者说在群雄争霸时谁用谁死。

现实不符合儒家的学说,那就无视现实,从“古”中挑选“合适”的故事来佐证学说。

先有理论,再把圣王往里套,装不进去就“修剪”圣王的故事——于是就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二但至德”的笑话。

打着克己复礼的旗号,忽略史书中与学说不符的部分,美其名曰“春秋笔法”。

再用“崇古+孝父+尊师”三重枷锁封死儒家自我革新的可能。

秦念不否认儒家对华夏文明的正面作用,但儒家就是从根源就出了问题。

不是儒家一开始清清白白,被君权改得很扭曲;而是本来就有问题的儒家和封建帝制相互塑造,一起变成怪物。

【秦念:欺世盗名、篡改历史、崇古贬今、抑黜百家、固步自封——视孔子言论为至理名言,这分明是指几千年过去都止步不前甚至不进反退,各朝儒家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董仲舒怔然许久。

华夏的地位是厮杀得来,而不是因为“天命”。

故而自天幕出现以来,后世秦皇一直在否定天命之说。

略过华夏先祖与异族的厮杀,编造圣王的故事将华夏的强盛归功于“仁政”与“天命”,故曰欺世盗名。

春秋笔法,剔除历史对儒学不利的部分,这不是在导人向善,而是在篡改历史。

尊崇周礼尊崇古圣王,视孔子言行为至理,故曰崇古贬今。

融百家之学入儒学,却谏言“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是他董仲舒在抑黜百家。

异族在探索天地本质,在大航海中崛起赶华夏,华夏却仍在相信天命,故曰固步自封。

已然知耻,董仲舒终于知道该如何从根源修正儒学。

【朱元璋:秦皇,朕如此祸及后世,为何还能居于前九之列?】

朱元璋几乎是颤着声问出这段话。

越想“大航海”与“禁海”,他就越是想不明白。

他需要得到一个答案。

否则他往后余生、甚至死后都不得安宁。

【秦念:一是延续海禁的明帝皆有过错,二则你朝好歹还有反向朝贡政策,三为你是无心之失,异族却是明知外国正在大航海,却因为防汉甚于防洋而闭关锁国,过错远在你之上。】

【朱元璋:……】

第122章

朱元璋没想到在海禁面前,反向朝贡竟然都成了他的“功绩”。

秦念认为异族的过错在他之上,朱元璋却难以释怀。

大明亡于这“防汉甚于防洋”的异族……

亦是他的过错。

………

这个问题本来可以顺势延申到朱元璋的功绩,但秦念现在不能说他的功绩。

因为朱元璋的人设太过特殊。

其他皇帝的意难平很好解决:说出前因后果,他们就会主动求变。

秦念可以用戏谑的口吻插科打诨,时不时赞扬一下功绩。

但朱元璋私心过重,比如不拿造反逼他,他就是要保他的畜生儿子。

那秦念只能维持强硬的姿态。

这个话题说了明太祖很多过错,也不是因为秦念不喜欢明太祖,是期望值高才有这么多意难平。

假设是满清皇帝的话题,秦念不会分析哪些错误该被修正,只会鼓动汉人造反。

【秦念:自以为天朝上国,停止向外探索的步伐,就有如乌龟缩头,自以为壳内可保平安,却不知能以乌龟为食的动物多了去了。】

【朱元璋:……朕必改过!】

朱元璋知道他还来得及改过,可秦念的朝代却与这扩张机遇彻底错过。

甚至还要面对借此机遇崛起的三境“强汉”。

在这一刻,朱元璋仿佛理解秦念为何如此重视“华夏”一词。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宿敌就是妻子  透明的螺旋  歡迎來到天堂島  独占悖论(1V3)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大雪中的山庄  快穿:漂亮万人迷渣遍各路男人  沉默的巡游  神探伽利略  炮灰觉醒,把冷艳主角训成狗了  希望之线  [犬夜叉] 情迷意乱  11字谜案  你杀了谁  疾风回旋曲  [排球少年同人] 阴暗宅被宫侑抓包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继承妖族全员,我直播查房爆红  魔神哥哥在末世杀穿了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