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大明二世内战空耗国力,身为藩王的老四篡夺皇位,还编造无数伪史,连累自己名声受损。
此后朱棣再度削藩,朱瞻基以内阁制分散相权引党争,后世明皇不得不选择宦官作为制衡权臣的力量——
故而有了后世的“宦官权势滔天”?
【秦念:制衡朝臣,无非就是借助外戚、宦官、宗室——外戚宦官的问题不必多说,这宗室乱国起来,想必唐朝及之后各朝的皇帝都清楚其危害丝毫不亚于这二者。】
【李世民:秦皇所言极是。】
李世民知道秦念说的是西晋的八王之乱。
宗室乱国引五胡乱华。
【刘彻:你说这些,是有解决之道?】
刘彻不喜秦念将皇权本质如此公之于众。
这是帝王心术,说出来对皇权无益。
但他没有出言斥责。
因为刘弗陵。
八岁即位的幼帝根本没人能教他帝王心术。
刘彻甚至怀疑霍光之所以权倾朝野,就是因为幼年的刘弗陵不懂制衡,只能倚仗霍光的忠心。
好在霍光也确实忠心。
但到了后世那个真信以德治国的汉帝,恐怕就是全然不懂何谓帝王心术。
这么想来,将帝王心术公之于众又如何,难道朝臣就能因此阻止皇帝巩固权势?
………
各朝朝臣大多不敢言语。
但未入仕的儒生就大多以圣贤书之说言“君臣应互信”云云。
刘庄刘炟两朝的儒生更是指责秦念必是欺世之君,才会有如此民心。
总之,皆是难以接受皇权应借助外戚和宦官来制衡朝臣之说。
【秦念:外戚、宗室、宦官,都是双刃剑。是如卫青霍去病一般利于社稷、还是像王莽这样祸国乱政,实则都是看掌权者能否掌控这把剑。而全部弃之不用,那就会面临宋朝的朝臣乱国。】
【赵匡胤:……】
外戚乱国,西汉。
宗室乱国,西晋。
宦官乱国,明朝。
朝臣乱国,大宋。
以往没察觉,现在看秦念这么一分析,赵匡胤突然现皇权旁落才是正常,得以延续属于苍天护佑。
各朝亡国之时,往往都有着以上四者之乱,或是其中之一二,更甚者四者皆全。
………
新入群的两朝,此刻大多不愿接受秦念这种论断。
其余各朝的儒生都知道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结局是为异族所亡。
朝臣乱国——
实则就是儒家士大夫乱国。
一时间儒生们讷讷不能言,不能再扬言君王不该以外戚宦官制衡朝臣。
【刘彻:故而你认为问题在于皇帝的能力?】
【秦念:没错。你重用外戚不妨碍你被称为千古一帝;朱棣时期有郑和这样留名青史的宦官;宗室救国者,有刘秀这样的典型代表;而朝臣——二凤就是知人善用,以朝臣治国的楷模。】
楷模……
李世民下意识就想到被未来的自己誉为“一代楷模”的李靖。
迅忽略这一念头,李世民无法找出秦念所言的纰漏。
外戚、宗室、宦官、朝臣,说到底都是治国的手段。
君王若是有能力,自然能择其善者而重用。
君王若是无能,重用任何一方都有可能祸国。
【刘彻:……哼。】
刘彻勉为其难地认可秦念的判断。
他已经知道秦念意欲何为。
此前的话题在于太后干政、外戚乱国。
秦念绕这么一大圈,无外乎就是说明有能力的皇帝可以借助各种势力稳固皇权。
当皇帝年幼,就只能是太后临朝称制。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炮灰觉醒,把冷艳主角训成狗了 疾风回旋曲 你杀了谁 独占悖论(1V3) 继承妖族全员,我直播查房爆红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犬夜叉] 情迷意乱 11字谜案 希望之线 歡迎來到天堂島 沉默的巡游 宿敌就是妻子 透明的螺旋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魔神哥哥在末世杀穿了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快穿:漂亮万人迷渣遍各路男人 [排球少年同人] 阴暗宅被宫侑抓包 神探伽利略 大雪中的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