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11章 汉纪三(第2页)

第11章 汉纪三(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甲申日:?刘邦开始正式分封功臣为彻侯(最高爵位),颁发符节(作为封侯凭证)。萧何被封为酂侯(封地在酂县,今河南永城西),他所得到的食邑(封地收税区域)特别多。功臣们都不服气,说:“我们这些人身穿铠甲,手持兵器,亲身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有几十次交锋。如今萧何从来没有过在战场上拼杀的功劳,只是动动笔墨发发议论,封赏反而排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刘邦说:“诸位懂得打猎吗?打猎的时候,追捕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而发现野兽踪迹、指示猎狗方向的是人。现在诸位只不过能捉到奔跑的野兽罢了,功劳如同猎狗;至于萧何,他发现了踪迹、指明了方向,功劳如同猎人。”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张良作为主要的谋士,也没有战场上的军功;刘邦让他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的食邑。张良推辞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陛下在留县(今江苏沛县东南)相会,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侥幸时常有效。我愿意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于是刘邦封张良为留侯。封陈平为户牖侯(封地在户牖乡,今河南兰考东北)。陈平推辞说:“这不是我的功劳。”刘邦说:“我采用了先生的计谋,克敌制胜,这不是功劳是什么?”陈平说:“如果没有魏无知的引见,我怎么能进见陛下呢?”刘邦说:“像你这样,可以说是不忘本了!”于是又赏赐了魏无知。

刘邦认为天下刚刚平定,自己的儿子年纪还小,兄弟也不多,鉴于秦朝因宗室孤立无援而灭亡的教训,想要大封同姓宗族为王,以此来镇抚天下。

春季,正月丙午日(二十一日):?刘邦把原楚王韩信(已被擒)的封地分为两个王国。

将淮河以东的五十三县划出,封堂兄将军刘贾为荆王(建都吴县,今江苏苏州)。

将薛郡(今山东中南部)、东海郡(今山东东南部、江苏东北部)、彭城郡(今江苏西北部、安徽东北部)等三十六县划出,封弟弟文信君刘交为楚王(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壬子日(二十七日):?

将云中郡(今内蒙古中部)、雁门郡(今山西北部)、代郡(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东北部)等五十三县划出,封哥哥宜信侯刘喜为代王(建都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

将胶东郡(今山东半岛东部)、胶西郡(今山东半岛西部)、临淄郡(今山东中部)、济北郡(今山东西北部)、博阳郡(今山东泰安一带)、城阳郡(今山东莒县一带)等七十三县划出,封自己贫贱时与情妇所生的儿子刘肥为齐王(建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凡是讲齐国方言的百姓都归属齐国管辖。

(迁封韩王信):?刘邦认为韩王信(非淮阴侯韩信)有才能且勇武,他原先的封地(颍川郡)北边靠近巩县(今河南巩义)、洛阳,南边逼近宛县(今河南南阳)、叶县(今河南叶县),东边有淮阳郡(今河南东部),这些都是天下驻扎强兵的战略要地;于是下令将太原郡(今山西中部)三十一县划为韩国,把韩王信改封到太原以北地区,让他防御匈奴,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韩王信上书说:“韩国临近边境,匈奴多次入侵;晋阳距离边塞太远,请求将都城改设到马邑(今山西朔州)。”刘邦批准了。

(封赏风波与张良之策):?刘邦已经分封了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一时决定不下来,未能进行封赏。刘邦在洛阳南宫的天桥上,望见将领们常常三三两两坐在沙地上议论。刘邦问:“这些人在说什么?”留侯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图谋造反啊!”刘邦说:“天下刚刚安定,为什么要造反呢?”张良说:“陛下以平民身份起家,依靠这些人夺取了天下。如今陛下做了天子,所封赏的都是您的老朋友和亲近喜爱的人,所诛杀的都是您平时怨恨的人。现在军吏们计算功劳,认为即使把整个天下都分封了也不够;这些人害怕陛下不能全部分封,又担心因平时的过失而被猜疑甚至遭到诛杀,所以就聚集在一起图谋造反了。”刘邦这才担忧起来,说:“那该怎么办?”张良问:“陛下平生最憎恨、群臣也都知道的人中,谁最厉害?”刘邦说:“雍齿和我有旧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想杀他,但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下手。”张良说:“现在赶紧先封赏雍齿,那么群臣就人人都会安心了。”于是刘邦便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封地在什邡县,今四川什邡);并催促丞相、御史大夫赶快核定功劳、施行封赏。群臣赴宴完毕,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用不着担心了!”

(司马光评论说:)?张良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心腹谋臣,应该知无不言;哪有听说众将要谋反,一定要等到高祖亲眼看见他们聚谈,然后才禀告的道理呢?这是因为高祖刚刚得到天下,常常凭个人爱憎进行诛杀和赏赐,有时难免损害公正,群臣中往往有怨恨不满、自感危险的心理,所以张良借着这件事进献忠言,以改变高祖的想法,使皇上没有偏私的过失,臣下没有猜疑恐惧的阴谋,国家无忧,惠及后世。像张良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善于劝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评定元功):?列侯们都已受封完毕,刘邦下诏评定十八位开国元勋的位次。大臣们都说:“平阳侯曹参,身上负伤七十余处,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谒者(掌管传达)、关内侯鄂千秋进言说:“大臣们的议论都不对。曹参虽然有攻城野战的功劳,但这只是一时的事情。陛下与楚军相持五年,多次兵败失散,单身逃脱就好几次,然而萧何总是及时从关中调派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陛下诏令他做的,却常常有几万士兵恰好赶到补充。陛下多次面临粮草断绝的困境,萧何总是从关中水路陆路转运粮饷,保证供应不缺。陛下虽然多次丢失崤山以东的地盘,萧何却始终保全着关中这个根据地等待陛下归来。这才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这样的人,对汉朝又有什么损失?汉朝得到他们,未必能靠他们保全。怎么能把一时的战功凌驾于万世不朽的功勋之上呢!萧何应该第一,曹参第二。”刘邦说:“说得好!”于是特许萧何可以带剑穿鞋上殿,入朝时不必小步快走(这是极高的礼遇)。刘邦又说:“我听说推荐贤能的人应该受到上等赏赐。萧何的功劳虽高,但得到鄂君的申辩才更加彰显。”于是根据鄂千秋原有的关内侯食邑,加封他为安平侯(封地在安平县,今河北安平)。当天,刘邦又加封了萧何父子兄弟十几人,都得到了食邑;另外增加萧何食邑两千户。刘邦随后回到了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区东北)。

夏季,五月丙午日(二十三日):?刘邦尊奉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

(匈奴冒顿单于崛起):?当初,匈奴畏惧秦朝的强大,向北迁徙了十多年。等到秦朝灭亡,匈奴又逐渐向南渡过黄河(收复河套地区)。匈奴单于头曼有个太子名叫冒顿。后来,头曼宠爱的阏氏(单于妻妾称号)生了小儿子,头曼想立小儿子为太子。当时东胡部落强大,月氏部落兴盛,头曼就派冒顿到月氏去做人质。不久,头曼却突然发兵猛攻月氏,月氏想杀掉冒顿。冒顿偷了月氏的良马骑着逃了回来;头曼认为他勇敢,就让他统领一万骑兵。冒顿制作了一种响箭(鸣镝),训练部下按响箭射击的目标统一射箭。他下令:“我的响箭射向的目标,不跟着全力射击的,斩首!”冒顿先用响箭射自己的好马,接着又射自己的爱妻;左右侍从中有人不敢射的,都被杀了。最后他用响箭射头曼单于的好马,左右侍从都跟着射。于是冒顿知道这些部下可以指挥了。在一次跟随头曼出猎时,冒顿用响箭射向头曼,他的左右侍从也纷纷跟着响箭射杀了头曼。冒顿随后诛杀了他的后母、弟弟以及不服从他的大臣,自立为单于。

东胡的挑衅与灭亡:?东胡听说冒顿即位,就派使者对冒顿说:“我们想要头曼单于的那匹千里马。”冒顿询问群臣,群臣都说:“那是匈奴的宝马,不能给!”冒顿说:“怎么能因爱惜一匹马而得罪邻居呢!”就把千里马送给了东胡。过了不久,东胡又派使者来说:“我们想要单于的一位阏氏。”冒顿再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都愤怒地说:“东胡太无理,竟然索要阏氏!请发兵攻打他们!”冒顿说:“怎么能因爱惜一个女人而得罪邻国呢!”就把自己宠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东胡王于是越发骄横。东胡与匈奴之间有一片无人居住的荒地,方圆一千多里,双方各自在边界上设立守望哨所(瓯脱)。东胡派使者对冒顿说:“这片荒地,我们想要它。”冒顿询问群臣,群臣中有人说:“这是废弃的土地,给他们也行,不给也行。”冒顿听了勃然大怒,说:“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随便送人!”凡是说可以给地的臣子,都被杀了。冒顿立即上马,下令:“国中如有延迟出发者,斩首!”于是率军突袭东胡。东胡起初轻视冒顿,没有防备;冒顿因此灭亡了东胡。

扩张与强大:?冒顿获胜归来后,又向西攻打并赶走了月氏,向南吞并了楼烦、白羊河南王的领地(河套以南),随后侵扰燕国、代国故地,全部收复了当年秦朝大将蒙恬夺取的匈奴旧地,并与汉朝以原河南边塞(河套以南)为界,直到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当时,汉军正与项羽对峙,中原疲于战事,因此冒顿得以趁机强大起来,拥有能弯弓射箭的战士三十多万,威震各国。

秋季:?匈奴在马邑(今山西朔州)包围了韩王信。韩王信多次派使者出使匈奴,请求和解。汉朝发兵救援马邑。刘邦怀疑韩王信多次派使者去匈奴,怀有二心,就派人去责备韩王信。韩王信害怕被杀,?九月:?献出马邑城投降了匈奴。匈奴冒顿单于于是率领军队南下越过句注山(今山西代县西北),进攻太原郡,直抵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叔孙通制定朝仪):?刘邦废弃了秦朝繁琐苛刻的礼仪法规,力求简易。结果大臣们在朝廷宴会饮酒时争功,喝醉了有的就胡乱喊叫,拔出剑来砍殿上的柱子,刘邦越来越讨厌这种混乱状况。叔孙通(原秦朝博士)劝说刘邦道:“儒生虽然难以和他们一起进取打天下,却可以和他们一起守成治天下。我希望征召鲁地的儒生,和我的弟子们一起制定朝廷的礼仪。”刘邦问:“会不会太难?”叔孙通说:“五帝有不同的乐制,三王有不同的礼制。礼制,是根据时代变迁、人情世态制定的行为规范。我希望稍微采用一些古代礼制,与秦朝的礼仪结合起来制定。”刘邦说:“可以试着做,但要让它容易理解,估量我能够做到的来制定。”于是叔孙通奉命征召了鲁地的儒生三十多人。鲁地有两个儒生不肯来,说:“您所侍奉过的主人将近十个了,都是靠当面阿谀奉承才得到亲近和富贵。如今天下刚刚安定,死去的人还没安葬,伤残的人还没康复,您又想制定礼乐。礼乐的产生,需要积累德行上百年才能兴起。我们不忍心做您要做的事。您走吧,别玷污了我们!”叔孙通笑道:“你们真是迂腐的儒生,不懂得时代的变化。”于是就带着征召来的三十人西行入关,加上刘邦身边有学术修养的近臣以及他的弟子共一百多人,在野外用绳索(绵)圈定范围,扎束茅草(蕞)标明位置,进行排演练习。过了一个多月,叔孙通向刘邦报告说:“可以试看一下了。”刘邦让他们演示礼仪,看后说:“这个我能做到。”于是命令群臣都来学习演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祖高皇帝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

冬季,十月:?长乐宫建成,诸侯王和群臣都来朝贺。天还没亮,谒者(掌管礼仪的官员)就主持典礼,按照次序引导百官进入殿门,分列东西两班站立。宫廷侍卫在台阶两旁和庭院中执戟站立,都手持兵器,高举旗帜。一切就绪后,皇帝传令警戒,乘坐辇车从寝宫出来;谒者引导诸侯王以下直至俸禄六百石的官员,依次上前恭贺,没有一个人不震惊敬畏、肃然起敬的。朝贺礼仪完毕,又摆设礼仪性的酒宴(法酒)。各位陪坐在殿上的官员,都俯身低头;依照地位高低依次起身,向皇帝敬酒祝寿。酒过九巡,谒者宣告“停止斟酒”,御史(监察官)就依法将不遵守礼仪的人扶出去带走。整个朝会和酒宴过程中,没有人敢喧哗失礼。于是刘邦感慨道:“我今天才算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于是任命叔孙通为太常(掌管宗庙礼仪的九卿之一),赏赐黄金五百斤。

(补充说明)当初,秦朝统一天下,收集了六国的礼仪制度,采纳了其中尊崇君主、贬抑臣下的部分保存下来。等到叔孙通制定汉代礼仪,对秦礼略有增删,但大体上都沿袭了秦朝旧制,从皇帝的称号下至辅佐官吏及宫殿名称、官职名称,很少有改变。叔孙通所着的礼仪典籍,后来与法律、法令一同抄录,收藏在司法官署(理官)。然而法家(侧重法律的学派)又不再传授讲解这些礼仪,民间和官员也很少有人提及了。

(司马光评论说:)?礼的作用太重大了!用在个人身上,那么一举一动都有法度可循,各种品行都能养成;用在家庭中,那么内外就有区别,家族就能和睦;用在乡里,那么长幼就有伦常,风俗教化就会美好;用在国家,那么君臣就有秩序,政治就能成功;用在天下,那么诸侯就会顺服,纲纪法度就能端正;哪里只是在宴席之上、家门庭院之内遵守它而不混乱呢!以汉高祖的明智通达,听到陆贾(曾劝说刘邦以文治天下)的言论就称好,看到叔孙通制定的礼仪就赞叹;然而他之所以不能与夏商周三代的圣王相比,毛病就在于不学习而已。在那个时代,如果能得到真正的大儒来辅佐他,和他一起用礼来治理天下,他的功业难道会像现在这样就停止了吗!可惜啊,叔孙通的器量太小了!他只是窃取了礼仪的糟粕,用来迎合时世、讨好世俗、博取宠幸罢了,致使先王的礼仪制度沦落湮没而无法振兴,一直延续到今天,难道不是很痛心的事吗!因此扬雄(汉代学者)讽刺他说:“从前鲁国有个大臣(史书失其名),有人问:‘(这个人有多么了不起啊)?’回答说:‘叔孙通想要制定君臣之间的礼仪,从鲁国征召儒生,其中有两个人不肯来。’又问:‘像这样,那么孔子当年周游列国谋求官职难道是错的吗?’回答说:‘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推行自己的理想。如果放弃自己的主张去迎合别人,即使掌握了规矩、准绳这些工具,又怎么能用得上呢!’”扬雄的话说得多好啊!真正的大儒,怎么肯毁弃自己的规矩、准绳(指坚守的原则和理想)去追求一时的功利呢!

(北伐匈奴与白登之围):?刘邦亲自率军攻打投降匈奴的韩王信,在铜鞮(今山西沁县南)击溃了他的军队,斩杀了他的部将王喜。韩王信逃奔匈奴。白土(今陕西神木)人曼丘臣、王黄等人拥立战国时赵国的后裔赵利为王,重新收拢韩王信的溃散部队,与韩王信及匈奴合谋进攻汉朝。匈奴派左、右贤王率领一万多骑兵,与王黄等人驻扎在广武(今山西代县西南)以南,直至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汉军进攻他们,匈奴人就败退逃走,但很快又重新聚集起来,汉军乘胜追击。正遇上天气酷寒,下着大雪,士兵中冻掉手指的人有十分之二三。

刘邦驻扎在晋阳,听说冒顿单于驻扎在代谷(今山西代县西北的雁门山北),想要进攻他。派使者去侦察匈奴的情况。冒顿把精壮的士兵和肥壮的牛马都隐藏起来,只让使者看到老弱残兵和瘦弱的牲畜。前后派去的十批使者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攻击。刘邦又派刘敬(即娄敬,赐姓刘)出使匈奴,尚未返回;刘邦就迫不及待地调动全部三十二万军队向北追击匈奴,越过了句注山(今山西代县西北)。刘敬回来后报告说:“两国交兵,本应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但现在我去,只见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暴露自己的短处,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我认为不能进攻匈奴。”这时汉军已经出发,刘邦大怒,骂道:“你这齐地的奴才!靠着一张嘴当上了官,现在竟敢胡言乱语阻挠我的军队!”下令将刘敬戴上刑具拘禁在广武(今山西代县西南)。刘邦率先到达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后续部队还没完全赶到;冒顿出动精锐骑兵四十万,将刘邦围困在白登山(平城东)达七天之久。汉军内外无法互相救援接应。刘邦采用了陈平的秘计,派使者暗中用厚礼贿赂冒顿的阏氏(单于妻妾)。阏氏对冒顿说:“两国君主不应该互相围困。即使现在夺取了汉朝土地,但单于您终究也无法长久居住在那里。况且汉朝君主也有神灵护佑,请单于明察!”冒顿原先与王黄、赵利约定会合,但他们的部队迟迟不来,冒顿怀疑他们和汉朝有阴谋,就解开了包围圈的一角。此时正巧天降大雾,汉军派人往来活动,匈奴人没有察觉。陈平请求命令士兵们用强弩(一种强力弓箭)加装两支箭,箭头向外,从解围的一角径直冲出去。刘邦脱出包围圈后,想纵马疾驰;太仆(掌管皇帝车马)滕公(夏侯婴)坚持让他慢慢走。到达平城时,汉朝大军也已赶到,匈奴骑兵便解围而去。汉军也撤兵返回,命令樊哙留下来平定代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邦回到广武,赦免了刘敬,说:“我没有采纳你的意见,因而被围困在平城;我已经把前面那十批说匈奴可以打的使者都斩了!”于是封刘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称建信侯。刘邦南归路过曲逆县(今河北顺平东南),赞叹道:“好壮观的县城啊!我走遍天下,只见过洛阳和这个县城这样宏伟。”于是改封陈平为曲逆侯,让他享有全县的赋税。陈平跟随刘邦征战,一共献出六次奇妙的计策,每次都因此增加了封邑。

十二月:?刘邦返回,路过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王张敖(张耳之子,鲁元公主丈夫)行女婿的礼节十分谦卑,刘邦却岔开腿坐着(箕倨,一种傲慢坐姿)辱骂他。赵国丞相贯高、赵午等人(张敖旧臣)都很愤怒,说:“我们大王真是个软骨头(孱王)!”于是劝张敖说:“天下豪杰同时起兵,有才能的先称王。如今大王侍奉皇帝如此恭敬,皇帝却如此无礼;请让我们替您杀了他!”张敖咬破自己的手指发誓说:“你们怎么说出这样错误的话!我父亲的国家灭亡后,全靠皇帝才得以恢复,恩德流传子孙;一丝一毫都是皇帝的恩赐。希望你们再也不要说出这样的话!”贯高、赵午等人私下商量说:“是我们错了。我们大王是忠厚长者,不肯背弃恩德;但我们却绝不能忍受侮辱。如今皇帝侮辱我们大王,所以我们想杀他,为什么要玷污大王的声誉呢?事情成功了归功大王,事情失败了就由我们自己承担罪责!”

(代王更替):?匈奴攻打代国。代王刘喜(刘邦二哥)弃国逃亡,自己跑回洛阳。刘邦赦免了他的罪过,降封为合阳侯。?辛卯日(十二月二十七日)?,刘邦立皇子刘如意为代王。

春季,二月:?刘邦到达长安(今陕西西安)。萧何主持修建的未央宫落成,刘邦看到宫殿非常壮丽,非常生气,对萧何说:“天下纷乱动荡,苦战多年,成败还未可知,为什么要把宫殿修建得这么过分奢华呢!”萧何说:“正因为天下还没有完全安定,所以才趁此机会修建宫室。况且天子以四海为家,宫殿不壮丽就无法显示威严,而且也要让后代无法超过它。”刘邦听了很高兴。

(司马光评论说:)?称王天下的人以仁义为美,以道德为威,没听说过是靠豪华宫室来镇服天下的。天下尚未平定,应当克制自己、节约用度以解救百姓的急难;却反而把修建宫室放在首位,这怎么能说是懂得轻重缓急呢!从前夏禹(圣王)住在简陋的宫室,而夏桀(暴君)建造倾宫(奢华宫殿)。开创基业、奠定传统的君主,亲身实行节俭做给子孙看,他们的后代尚且陷入奢侈靡费,何况是给子孙做出奢侈的榜样呢!萧何竟然说“让后代无法超过”,岂不是荒谬吗!到了汉武帝(刘彻)时,终于因为大建宫室而使天下疲惫不堪,这未必不是由酂侯(萧何)开的头啊!

(迁都):?刘邦从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区东北)迁都至长安。

(新设官职):?开始设置宗正官(掌管皇族事务),负责排列皇族九族的亲疏次序。

夏季,四月:?刘邦前往洛阳。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歡迎來到天堂島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偏离航道  [犬夜叉] 情迷意乱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希望之线  战损生存指南  宿敌就是妻子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沉默的巡游  盛唐探案录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独占悖论(1V3)  疾风回旋曲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11字谜案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皇帝聊天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