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34章 汉纪二十六(第2页)

第34章 汉纪二十六(第2页)

六月,封鲁顷王(刘封)的儿子郚乡侯刘闵为鲁王。

哀帝因为久病不愈,冬季,十一月,壬子日(十一月初五),命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恢复甘泉宫泰畤、汾阴县后土祠的祭祀,撤销长安南郊、北郊的祭祀(指成帝时改在长安南北郊祭祀天地的制度)。哀帝自己也不能亲自到甘泉、河东祭祀,只是派遣主管官员去按礼仪祭祀。

无盐县(山东东平东)境内的危山,山上的泥土自己翻起覆盖野草,形状像皇帝专用的驰道(御道);此外,瓠山(危山附近)的巨石自己转立起来。东平王刘云和他的王后谒亲自到巨石所在之处祭祀,并在王宫仿制了一块瓠山立石,用黄倍草(祭祀用草)捆束起来,一并祭祀。河内人息夫躬、长安人孙宠共同谋划告发此事,说:“这是取得封侯的计策啊。”于是与中郎谷师谭一起通过中常侍宋弘向朝廷告发紧急事变。这时哀帝正患病,对很多事情都很厌恶,就把此事交给主管官员查办,逮捕了东平王后谒下狱审讯;谒供认:“祭祀时诅咒皇上,为刘云求做天子,认为巨石自立,是宣帝(刘询)兴起的应验(宣帝时也有类似祥瑞)。”主管官员请求诛杀东平王,哀帝下诏,废黜刘云王位,流放到房陵(湖北房县)。刘云自杀,谒以及她的舅舅伍宏,还有成帝的舅舅安成共侯王夫人放(王放),都被处死弃市。事情牵连到御史大夫王崇(王骏子),被降职为大司农。哀帝提拔孙宠为南阳太守,谷师谭为颍川都尉,宋弘、息夫躬都升为光禄大夫、左曹、给事中。

汉哀帝建平四年(戊午年,公元前3年)

春季,正月,大旱。

关东(函谷关以东)百姓无故惊恐奔走,手里拿着禾秆或麻秆一根,互相传递,说是“行西王母筹”(传递西王母的筹策),在路上相遇,人数多达上千,有的披头散发光着脚,有的夜里闯关,有的翻墙而入,有的乘车骑马奔驰,通过驿站传递,经历了二十六个郡国到达京师,无法禁止。百姓又在街巷、田间聚会,摆设赌博用具(博具),载歌载舞祭祀西王母,直到秋季才停止。

哀帝想封傅太后的堂弟、侍中、光禄大夫傅商为侯,尚书仆射平陵人郑崇劝谏说:“孝成皇帝封了五位亲舅舅为侯,当时天色变成赤黄色,白昼昏暗,太阳中有黑气。孔乡侯(傅晏),是皇后的父亲;高武侯(傅喜)是因为位列三公而受封;这些封侯尚有缘由。现在无缘无故又要封傅商,破坏扰乱制度,违背天意人心,这不是傅氏家族的福气啊!臣愿以性命来担当国家的灾祸!”郑崇边说边拿起诏书的文稿(表示要封还诏书)。傅太后大怒说:“哪有做天子的反而被一个臣子控制的道理!”

二月,癸卯日(二月二十八日),哀帝最终还是下诏封傅商为汝昌侯。

驸马都尉、侍中云阳人董贤受到哀帝的宠幸,外出则同乘一车,入宫则随侍左右,赏赐累积巨万,显贵震动朝廷。经常与哀帝同卧同起。有一次白天睡觉,身子压住了哀帝的袖子,哀帝想起身,董贤还没醒,哀帝不想惊动他,就割断袖子才起来。哀帝又下诏准许董贤的妻子进入宫殿,住在董贤在宫中的住所。又召董贤的妹妹入宫,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昭仪以及董贤和他的妻子,早晚都能出入宫廷,一同侍奉在哀帝左右。任命董贤的父亲董恭为少府,赐爵关内侯。哀帝下诏命将作大匠(主管宫室营造)在北宫门外为董贤建造宏大的府第,有重重殿堂,洞开的大门(象征尊贵),土木工程极其精巧。又赐给他武库中的兵器,御用库房的珍宝。宫中上等珍宝器物都被选送到董家,而皇帝所用的只是次一等的了。甚至连东园署(主管皇室丧葬器具)制造的棺木、珍珠连缀的寿衣、金缕玉衣(玉柙),都预先赐给了董贤,无不齐备。又下令将作大匠在义陵(哀帝预筑的陵墓)旁边为董贤修建坟墓,内有供休息的便房,用坚硬柏木做成的题凑(椁室结构),外围修筑巡察的道路,围墙长达数里,门楼和屏障十分壮观。

郑崇因为董贤贵宠过度而劝谏哀帝,因此获罪更重,多次因职责事务受到责备;后来脖子上长了毒疮,想请求退休,又不敢。尚书令赵昌谄媚,一向嫉妒郑崇;知道郑崇被疏远,就上奏说:“郑崇与家族中人交往密切,怀疑其中有奸情,请求查办。”哀帝责备郑崇说:“你家门庭若市(指往来人多),为什么还要来约束限制君主?”郑崇回答说:“臣的家门虽然像市场一样热闹,但臣的心却像水一样清白。希望陛下考察!”哀帝大怒,将郑崇关进监狱。司隶孙宝上书说:“查办尚书令赵昌控告仆射郑崇一案,反复审讯,郑崇被拷打得快死了,始终没有一句供词,路上的人都说他冤枉。我怀疑赵昌与郑崇之间有私人小怨,用谗言逐渐陷害。像尚书令这样禁宫机要近臣,如果蒙受冤屈遭受诬陷,将损害国家声誉,引起的非议不小。臣请求查办赵昌,以平息众人的疑虑。”奏章呈上后,哀帝下诏说:“司隶孙宝依附臣下欺瞒君上,在春季(象征宽恕的季节)进行诋毁欺诈,以实现他的奸心,这是国家的奸贼。免去孙宝官职,贬为平民。”郑崇最终死在狱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月,丁卯日(二月二十二日),任命诸吏(加官,可察举不法)、散骑(皇帝侍从)、光禄勋贾延为御史大夫。

哀帝想封董贤侯爵,但还没有理由。侍中傅嘉劝哀帝修改息夫躬、孙宠告发东平王一案的奏章(见上年),删去宋弘的名字,改说是通过董贤告发的,想用这个功劳封董贤侯爵,并先把息夫躬、孙宠、董贤三人都赐爵关内侯。不久,哀帝想封董贤等人,但心里忌惮丞相王嘉(会反对),就先派孔乡侯傅晏拿着诏书给丞相、御史大夫看。于是王嘉与御史大夫贾延呈上密封奏章说:“我们看到董贤等三人开始被赐爵时,众人议论纷纷,都说董贤显贵,其余两人也跟着沾光,至今流言尚未平息。陛下对董贤等人仁恩不断,应该公布董贤等人最初告发东平王的奏章原文,询问公卿、大夫、博士、议郎,考察古今先例,明正其义,然后再加封爵位土地;否则,恐怕会大失人心,天下人都会伸长脖子议论。一旦公布他们的奏章内容,必然会有认为应当封侯的,听从与否在于陛下;天下人即使不高兴,责任也有人分担,不单在陛下一人身上。从前封定陵侯淳于长时,也曾将此事交付评议,大司农谷永认为淳于长应当封侯;众人把过错归于谷永,先帝(成帝)就没有单独蒙受指责。臣王嘉、臣贾延,才能驽钝,不能称职,死有余辜,知道顺从旨意不违抗,可以暂时保全自身。之所以不敢这样做的原因,是想报答陛下的厚恩啊。”哀帝不得已,暂且将此事搁置。

夏季,六月,尊奉帝太太后(傅太后)为皇太太后。

秋季,八月,辛卯日(八月十九日),哀帝下诏严厉责备公卿说:“从前楚国有子玉得臣(楚国大将),晋文公(重耳)为此忧虑得坐不安席(不敢轻敌);近代的事,有汲黯挫败了淮南王(刘安)的阴谋。如今东平王刘云等人甚至有了图谋弑君叛逆作乱的阴谋,这是因为公卿作为股肱大臣不能尽心竭力,致力于明察事理以消除祸患于未萌的缘故啊。幸赖祖宗神灵保佑,侍中、驸马都尉董贤等人发觉阴谋并报告朝廷,使罪犯都伏法了。《尚书》不是说吗:‘用恩德表彰善行。’封董贤为高安侯,南阳太守孙宠为方阳侯,左曹、光禄大夫息夫躬为宜陵侯,赐右师谭(谷师谭)爵关内侯。”又封傅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郑恽的儿子郑业为阳信侯。息夫躬得到亲近后,多次进见谈论政事,议论时毫无避讳,上疏逐个诋毁公卿大臣。众人畏惧他的利口,见到他都侧目而视。

哀帝派中黄门(宫廷侍从宦官)到武库(国家兵器库)领取兵器,前后十批,送给董贤和哀帝的乳母王阿的住所。执金吾(京城警备司令)毋将隆上奏说:“武库的兵器,是天下公用的。国家的武器装备,制造修缮,都是用大司农(国家财政)的钱。大司农的钱,连皇帝的车马服饰等费用都不供给(皇帝私人用度由少府掌管);供养和赏赐臣下的费用,都出自少府(皇室财政)。这就是不用国家的根本储备来供应不必要的开支,不用民力来供奉额外的花费,区分公私,昭示正路啊。古时候诸侯、方伯(一方诸侯之长)得到授权征伐,才赐予斧钺,汉朝边疆官吏有抵御敌寇的职责,也赐予武库兵器,都是在承担军事任务时才蒙受恩赐。《春秋》的大义,私家不收藏兵器,就是为了抑制臣下的威势,削弱私人力量。如今董贤等人不过是阿谀奉承的弄臣,靠私人恩宠的卑微妾室,却拿天下公用的兵器供给他们的私门,取走国家的威权器物,充当他们家的设备,把民力分给弄臣,把兵器设在卑微妾室那里,设置得不合时宜,助长了骄横僭越,这不是用来昭示四方的好榜样。孔子说:‘(雍乐)怎么能用在三家(鲁国权臣)的庙堂上呢!’臣请求收回兵器,交还武库。”哀帝不高兴。不久,傅太后派谒者用低价强买执金吾官府的奴婢八人,毋将隆上奏说:“买价太低,请求改付公平的价格。”哀帝于是下诏书给丞相、御史大夫说:“毋将隆位列九卿,既不能匡正朝廷的缺失,反而奏请与永信宫(傅太后居所)争买卖奴婢的价格高低,伤风败俗。念在毋将隆以前有安定国家的言论(指成帝末建议征定陶王入京),降职为沛郡都尉。”当初,成帝末年,毋将隆任谏大夫,曾上密封奏章说:“古代选拔诸侯入朝担任公卿,以褒奖功德,应该征召定陶王(指刘欣,即哀帝)入京住在国邸(诸侯王在京住所),以安定天下人心。”所以哀帝念及他过去的建议而宽恕了他。

谏大夫渤海人鲍宣上书说:“臣看到孝成皇帝(汉成帝)时,外戚把持大权,人人引荐自己的亲信来塞满朝廷,阻碍贤人的进身之路,搞乱天下,奢侈无度,使百姓穷困,因此日食将近十次,彗星四次出现。这是国家危亡的征兆,是陛下亲眼所见;如今为何反而比前代更加严重了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百姓有七种丧失生计(七亡)的原因:阴阳失调,水旱成灾,是第一亡;官府加重索取,增加赋税,是第二亡;贪官污吏假公济私,勒索不止,是第三亡;豪强大族,蚕食小民,贪得无厌,是第四亡;苛刻的官吏征发徭役,贻误农时,是第五亡;乡间村落鸣鼓示警(指追捕盗贼),男女出动拦截(影响生产),是第六亡;盗贼抢劫,掠夺百姓财物,是第七亡。七亡尚可忍受,还有七种导致死亡(七死)的原因:酷吏殴打残杀,是第一死;判案苛刻严酷,是第二死;冤枉陷害无辜,是第三死;盗贼横行劫掠,是第四死;怨家仇人互相残杀,是第五死;年景不好,饥饿难当,是第六死;时令疾病瘟疫,是第七死。百姓有七亡而无一得,想要国家安定,实在困难;百姓有七死而无一生,想要刑法搁置不用,实在困难。这难道不是公卿、守相贪婪残虐成风所造成的吗?群臣有幸能位居高官,享受厚禄,哪里会有肯对小民百姓施加一点恻隐之心,帮助陛下推行教化的人呢?他们的志向只在经营自己的家,讨好巴结有权势的人(宾客),谋取奸邪的利益罢了。他们以苟且容身曲意顺从为贤能,以拱手沉默空占职位为明智,认为像臣鲍宣这样的人是愚蠢的。陛下把臣从山野岩穴中提拔出来,确实是希望臣能有丝毫的贡献,难道只是想让臣吃美食做高官、站在高大富丽的门第之下吗!

“天下,是皇天的天下。陛下上为皇天之子,下为黎民百姓的父母,是代替上天来养育万民,看待他们应当一视同仁,符合《尸鸠》(《诗经·曹风·鸤鸠》)诗中‘心如结兮’(用心均平专一)的意思。如今贫民连野菜都吃不饱,衣服又破烂穿孔,父子、夫妇不能相互保全,实在令人心酸落泪。陛下不拯救,他们还能到哪里去活命呢!为何唯独供养外戚和宠臣董贤,赏赐无数,动辄上亿,使他们的奴仆随从、门客,把美酒当水,把肉当豆叶(言其奢侈),连低贱的奴仆(苍头庐儿)都因此致富,这不是天意啊。

“还有汝昌侯傅商,无功而封侯。官爵不是陛下私人的官爵,乃是天下的官爵。陛下选取的人不适合那个官职,那个官职得到的人不称职,却希望上天喜悦百姓信服,岂不是太难了吗!方阳侯孙宠,宜陵侯息夫躬,口才足以煽动众人,强悍足以独断专行,是奸人中的魁首,蛊惑世人尤其厉害的人,应该及时罢免斥退。还有那些外戚家年幼不懂经学的孩子,都应该让他们休学,去跟从老师学习。赶紧征召前任大司马傅喜,让他统领外戚。前任大司空何武、师丹,前任丞相孔光,前任左将军彭宣,都曾师从博士学习经典,官位都历居三公;龚胜担任司直(丞相属官,掌监察),郡国都谨慎地选拔人才;这些人都可以委以重任。陛下前些时候因一点小小的不快就罢退了何武等人,使天下人失望。陛下尚且能容忍那么多没有功德的人,难道唯独不能容忍何武等人吗?治理天下的人,应当以天下人的心为心,不能只图自己专断痛快而已。”鲍宣的话虽然尖锐激烈,哀帝因为他是名儒,对他很是优待宽容。

匈奴单于上书请求在建平五年(公元前2年)来朝见。当时哀帝患病,有人说:“匈奴从汉朝上游(北方)而来,气势压人(带来灾祸);自从黄龙(宣帝年号)、竟宁(元帝年号)年间以来,单于每次来朝,中国都发生重大变故(指宣帝、元帝驾崩)。”哀帝因此感到为难,询问公卿,公卿也认为白白耗费国库钱财,可以暂且不答应。单于使者告辞离去,尚未动身,黄门郎扬雄上书劝谏说:“臣听说《六经》治国,贵在祸乱未生之前;兵家制胜,贵在战争未起之时;这两者都很精微,但却是国家大事的根本,不可不明察。现在单于上书请求朝见,国家不允许而加以推辞,臣愚见认为汉朝与匈奴从此就要产生隔阂了。匈奴原本是五帝(黄帝等)所不能臣服,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所不能制服的,其不可使产生隔阂的道理非常明显。臣不敢征引太远的事例,请允许用秦朝以来的史实说明:以秦始皇的强大,蒙恬的威势,尚且不敢窥伺西河(指黄河以西),只好修筑长城作为边界。等到汉朝初兴,以高祖的威灵,三十万大军被围困在平城(白登山),当时足智多谋之士、运筹帷幄之臣极多,最后所以能脱险的原因,世人至今也无法完全说清。后来高皇后(吕后)时,匈奴傲慢无礼,大臣们权衡利害后写信回复(指季布谏伐匈奴),才得以和解。到孝文帝时,匈奴侵犯北部边境,侦察骑兵深入到雍甘泉(靠近长安),京师震动惊恐,朝廷派出三位将军率军驻扎在细柳、棘门、霸上以防备匈奴,几个月后才撤军。孝武帝即位,设下马邑(今山西朔州)之谋,想引诱匈奴,结果白白耗费财物,劳累军队,连一个敌虏也没见到,更何况单于本人呢!此后武帝深思国家大计,规划万世长策,于是大规模兴兵数十万,派卫青、霍去病统率,前后十多年,于是渡过西河(黄河一段),横穿大沙漠,攻破寘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支),袭击单于王庭,横扫其国土,追逐奔逃的敌人,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祭天,在姑衍山(狼居胥山附近)祭地,兵临瀚海(今贝加尔湖),俘虏匈奴名王、贵族数以百计。自此之后,匈奴震惊恐惧,越发要求和亲,然而仍不肯向汉朝称臣。况且,前代难道乐意耗费无尽的钱财,役使无辜的百姓,到狼烟北望的边塞去寻求快意吗?是因为不经过一次大的劳苦,就得不到长久的安逸;不暂时花费,就得不到永久的安宁,所以才忍心投入百万大军去摧毁饿虎的利嘴,运送府库的财物去填平卢山(匈奴地名)的深谷而不后悔啊。到本始(宣帝年号)初年,匈奴有凶暴之心,企图劫掠乌孙,侵害汉朝公主(解忧公主),于是朝廷派出五位将军率领十五万骑兵攻击匈奴,当时收获很少,只是宣扬了汉朝的威武,表明汉军如雷霆风暴罢了!虽然空手而回空手而返,尚且诛杀了两位将军(指田广明、田顺),所以北方的匈奴不服,中国也未能高枕无忧啊。到了元康(宣帝年号)、神爵(宣帝年号)年间,朝廷教化神明,恩德广布,而匈奴内部发生动乱,五位单于争夺王位,日逐王、呼韩邪单于率领国家归顺汉朝,匍匐称臣,但朝廷对他们仍采取笼络政策,没有完全控制。从此以后,匈奴想来朝见的就不拒绝,不想来的也不勉强。为什么呢?因为外族天性凶猛,体形魁梧健壮,凭恃武力,负气任性,难以用仁善教化,容易滋生恶念,他们强大时难以屈服,他们和顺时难得真心。所以当他们不臣服时,朝廷劳师远征,耗尽国力财力,伏尸流血,攻破坚固的堡垒,摧毁强大的敌人,是那样的艰难;当他们臣服之后,朝廷慰藉安抚,馈赠财物,保全礼节威仪,是如此的完备。从前曾攻破大宛的都城,踏平乌桓的堡垒,袭击姑缯(西南夷)的营寨,扫荡荡姐(羌族部落)的战场,拔除朝鲜的旌旗,拔掉两越(南越、闽越)的军旗,历时短的不过十天半月,长的也不超过半年,就已经犁平他们的王庭,扫荡他们的里闾,设置郡县加以统治,如同云散席卷,不留后患。唯有北方的匈奴不同,真是中国的劲敌,东西南三面边境的敌人与之相比,简直微不足道了;前代重视匈奴的程度如此之深,是不能轻易对付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单于归顺仁义,怀着诚恳的心意,想要离开王庭,亲自来朝见陛下,这是前代遗留的良策,神灵所盼望的景象,国家虽然要破费,也是不得已的事情。怎么能用‘带来灾祸’的借口予以拒绝,用‘没有确定日期’予以推脱,抹杀往日的恩情,制造将来的裂痕呢?猜疑造成裂痕,使他们怀恨在心,仗着以前的约定,依据以往的言辞,把怨恨归咎于汉朝,从此断绝关系,最终没有臣服之心,威吓不能使他们屈服,劝说不能使他们明白,怎能不成为国家的大忧患呢!明智的人能在事情尚未成形时就看出端倪,聪慧的人能在声音尚未发出时就有所察觉,真要在祸患未发生前就有所准备,那么不用武力而忧患就不会产生。否则,一旦产生裂痕之后,即使智者在朝内费尽心机,辩士在朝外奔走游说,还是不如在事情未发生之时加以预防啊。况且过去经营西域,控制车师(西域国名),设置管理西域三十六国的城郭都护,每年耗费数以亿计的钱财,难道是为了防备康居、乌孙能越过白龙堆沙漠(今新疆罗布泊以东)来侵犯西部边境吗?乃是为了制约匈奴啊。百年经营的成果可能毁于一旦,花费十分而吝惜一分,臣私下为国家感到不安。希望陛下稍稍留意于尚未发生祸乱、尚未爆发战争之时,以遏止边境萌发的祸患!”

奏章呈上,哀帝醒悟,召回匈奴使者,更换回信,答应单于来朝。赏赐扬雄帛五十匹,黄金十斤。单于尚未动身,恰逢生病,又派使者表示希望推迟到明年(建平五年)朝见;哀帝同意了。

董贤的尊贵宠幸日益加深,丁氏、傅氏家族嫉妒他的得宠,孔乡侯傅晏与息夫躬谋划想获得辅政大臣的地位。正逢单于因病未能来朝,息夫躬便借此上奏,认为:“单于应在十一月进入边塞,后来以生病为由推辞,怀疑有其他变故。乌孙两位昆弥(王)势力衰弱,卑爰疐强盛起来,东边与单于勾结,还派儿子去侍奉单于,恐怕他们会联合起来吞并乌孙;乌孙被吞并,那么匈奴势力就会强盛,西域就危险了。可以让投降的胡人冒充卑爰疐的使者来上书,想借天子的威势告诉单于归还乌孙侍奉的儿子,接着把这份奏章下发,让匈奴使者知道;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上策是挫败敌人的谋略,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奏章呈上,哀帝召见息夫躬,召集公卿、将军举行大规模讨论。左将军公孙禄认为:“中国一直靠威信使夷狄归附,息夫躬却想用欺诈手段对付他们,进献不可信的计谋,不能答应。况且匈奴依赖先帝的恩德,自称藩国守卫边塞。如今单于因患病不能来朝贺,派遣使者来说明,并未失臣子之礼。我公孙禄敢以性命担保,在我有生之年不会看到匈奴成为边境的忧患!”息夫躬反驳公孙禄说:“臣是为国家考虑,希望能在事变发生前先行谋划,在事态未成形前预先防备,为万世考虑。而公孙禄只想用他的犬马之寿(自谦)来保证他眼前所见。臣和公孙禄意见不同,不可相提并论!”哀帝说:“好!”于是停止群臣讨论,单独与息夫躬商议。息夫躬趁机建议说:“灾异多次出现,恐怕一定会有非常的变故,可以派遣大将军巡视边防部队,整饬武备,斩杀一个郡守以立威,震慑四方夷族,用以应验压制变异。”哀帝认为有理,以此询问丞相王嘉,王嘉回答说:“臣听说动员百姓要靠行动不靠言语,顺应天意要靠实质不靠虚文。下民卑微,尚且不可欺骗,何况上天神明难道可以欺骗吗!上天显示灾异,是用来警告君主,想让他觉悟改正过失,推诚布公推行善政,这样民心喜悦而天意也就实现了!善辩之士看到一点迹象,就胡乱地凭主观臆测附会星象历法,凭空捏造匈奴、乌孙、西羌将要发难的预言,谋划发动战争,设置权变之计,这不是顺应天道的做法。郡守、国相有罪,可以驱车奔驰到京师,反绑双臂接受死刑,恐惧到如此地步,而游说之人却想动摇安定使之陷于危境,逞其口舌之快,其实并不可取。议论朝政的人最令人苦恼的就是他们的谄媚阿谀、阴险狡诈、巧言善辩、苛刻深刻。从前秦穆公不听从百里奚、蹇叔的劝告,以致军队大败,他悔过自责,痛恨那些贻误国事的大臣,思念白发老臣(指百里奚、蹇叔)的忠言,美名流传后世。希望陛下观览古人的告诫,反复思考参考,不要被先入为主的话所左右!”哀帝不听。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皇帝聊天群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偏离航道  11字谜案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希望之线  盛唐探案录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独占悖论(1V3)  沉默的巡游  战损生存指南  宿敌就是妻子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歡迎來到天堂島  [犬夜叉] 情迷意乱  疾风回旋曲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