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七月初一(辛亥朔),发生日食。
九月戊午日,太尉张酺被罢免。九月丙寅日,任命大司农张禹为太尉。
烧当羌首领迷唐入京朝见后,他的余部人口不足二千,饥困无法自立,迁入金城郡居住。和帝命令迷唐率领部众返回大、小榆谷;迷唐认为汉朝在黄河上造了桥(指贯友所造河桥),军队随时可来,故地不能再居住,以部众饥饿为借口,不肯远行。护羌校尉吴祉等人赐给迷唐很多金银布帛,让他购买谷物牲畜。催促他出塞,羌人部众反而更加猜疑惊恐。这一年,迷唐再次反叛,胁迫湟中地区各胡人部落,掠夺而去。王信、耿谭、吴祉都因此获罪被召回。
永元十三年(辛丑,公元101年)
秋季,八月己亥日,北宫盛馔门(宫门名)发生火灾。
迷唐又回到赐支河曲,率兵逼近边塞。护羌校尉周鲔与金城太守侯霸及各郡军队、属国的羌兵、胡兵共三万人出塞,到达允川(今青海贵德西)。侯霸击败迷唐,羌人部众瓦解,投降的有六千多人,被分别迁徙到汉阳郡、安定郡、陇西郡。迷唐从此衰弱,远渡赐支河源头(今青海玛多一带),依附发羌人居住。过了很久,迷唐病死,他的儿子前来投降,部众不足数十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荆州地区雨水成灾。
冬季,十一月丙辰日,和帝下诏说:“幽州、并州、凉州户口大多稀少,而边境徭役繁重,奉行约束的贤良官吏进身仕途狭窄。安抚接纳夷狄,根本在于人才,现命令沿边各郡人口十万以上的,每年推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的,两年推举一人;五万以下的,三年推举一人。”鲜卑侵犯右北平郡,继而进入渔阳郡,渔阳太守将其击败。
十一月戊辰日,司徒吕盖因年老多病退休。
南郡巫山蛮人许圣因本郡官府征收赋税不均,心怀怨恨,于是起兵反叛。十一月辛卯日(原文误作辛卯,按干支十一月无辛卯),侵犯南郡。
永元十四年(壬寅,公元102年)
春季,安定郡归降的羌人烧何部落反叛,被郡兵消灭。当时西海(青海湖)及大、小榆谷一带不再有羌人侵扰,隃麋县(今陕西千阳东)相曹凤上书说:“自从建武(光武帝年号)以来,西羌犯法的,常常从烧当部落开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居住在大、小榆谷,土地肥沃富饶,有西海的鱼盐之利,依仗黄河作为屏障。此外,靠近塞内的各羌族部落,容易做非法之事,朝廷难以征伐,所以他们能够强大,常常在各部羌人中称雄,倚仗其权势勇力,招诱羌人、胡人。如今烧当羌衰败困窘,党羽溃散,逃亡流窜,远依发羌。臣愚见认为应当趁此时机重建西海郡县(王莽时曾设西海郡),规划巩固大、小榆谷,广设屯田,隔断羌人、胡人交往的通道,遏止狂妄狡黠者窥伺的根源。同时种植谷物使边境富足,节省内地运输的劳役,国家就可以没有西方的忧患。”和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修缮恢复旧有的西海郡治,调金城西部都尉(驻龙耆城)去戍守,任命曹凤为金城西部都尉,屯驻龙耆城(今青海海晏)。后来增广屯田,夹黄河两岸列置屯堡,共三十四部。大功即将告成时,适逢永初年间(安帝初年)羌人各部大规模叛乱,于是作罢。
三月戊辰日,和帝亲临辟雍(太学),举行飨射礼(宴饮后举行射箭比赛),大赦天下。
夏季,四月,派遣使者督率荆州兵一万多人,分路讨伐巫山蛮许圣等,大败叛军。许圣等乞求投降。朝廷将他们全部迁徙安置到江夏郡(今湖北新洲西)。
阴皇后妒忌心重,和帝对她的宠爱渐渐衰减,她常怀怨恨。皇后的外祖母邓朱,可以出入宫廷。有人告发皇后与邓朱共同施用巫蛊诅咒之术。和帝派中常侍张慎与尚书陈褒审讯此案,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弹劾。邓朱的两个儿子邓奉、邓毅,阴皇后的弟弟阴辅都在狱中被拷打致死。六月辛卯日,阴皇后因罪被废黜,迁到桐宫(冷宫),忧郁而死。她的父亲特进阴纲自杀,弟弟阴轶、阴敞及邓朱的家属被流放到日南郡的比景县(今越南南部)。
秋季,七月壬子日,常山殇王刘侧去世,没有儿子,立他的哥哥、防子侯刘章为常山王。
三个州发生大水灾。
班超长期在遥远的西域,年老思念故土,上书请求回国说:“臣不敢奢望能回到酒泉郡,只愿活着进入玉门关。谨派儿子班勇随安息国进贡的使者入塞,趁臣还在世,让班勇亲眼看看中原的风土。”朝廷很久没有答复,班超的妹妹班昭(曹大家)上书说:“蛮夷的本性,悖逆欺侮老人;而班超随时可能去世,长久不见有人接替,恐怕会开启奸邪作乱的源头,产生叛逆作乱之心。而朝廷大臣都只顾眼前,不肯作长远考虑,如果突然发生暴乱,班超力不从心,就会上损国家累世建立的功业,下弃忠臣竭力换来的成果,实在令人痛心啊!所以班超万里之外表达诚意,自诉困苦急迫,伸长脖子遥望,至今已有三年,未蒙朝廷省察采纳。臣妾听说古时男子十五岁当兵,六十岁退伍,也有休息的时候,不再任职。所以臣妾冒死为班超请求哀悯,乞求让班超度过余年,得以生还,再次见到朝廷,使国家没有远方的忧虑,西域没有突发的祸患,班超也能长久蒙受像周文王埋葬骸骨(指周文王修筑灵台掘得骸骨,命重新安葬)、田子方哀怜老马(魏文侯的御者丢弃老马,田子方认为应怜其效劳多年)那样的恩惠。”和帝被她的言辞感动,于是召班超回国。八月,班超抵达洛阳,被任命为射声校尉;九月,去世。班超被召回后,朝廷任命戊己校尉任尚接任西域都护。任尚对班超说:“君侯您在外国三十多年,而我小人接替您的职务,责任重大而智谋短浅,希望您能有所教诲!”班超说:“我年老失智。您多次担任要职,岂是我班超所能比得上的!如果一定不得已要说,愿进几句愚言:塞外的官吏士卒,本就不是孝子顺孙,都是因罪过被发配补充边疆屯戍的;而蛮夷怀着禽兽心肠,难以教养容易坏事。如今您性情严厉急躁,但水太清就没有大鱼,政事过于苛察就得不到属下的和谐。应该采取宽松简易的政策,宽恕小的过失,总揽大纲就够了。”班超离开后,任尚私下对自己亲近的人说:“我以为班君会有奇策,今天所说的话,平平无奇罢了。”任尚后来终于导致边疆失和,正如班超所预言的那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初,太傅邓禹曾对人说:“我统领百万大军,未曾妄杀一人,后世必定有子孙兴起。”他的儿子护羌校尉邓训,有个女儿名叫邓绥(即后来的邓太后),性情孝顺友爱,喜好读书,常常白天操持女红,晚上诵读经典,家人称她为“诸生”(儒生)。叔父邓陔说:“曾听说救活一千人的人,子孙会受封。兄长邓训当谒者时,奉命修治石臼河(在今河北保定附近),每年救活数千人。天道可信,我家必定蒙受福佑。”邓绥后来被选入宫为贵人,她恭谨肃穆,小心谦逊,一举一动都合乎法度。侍奉阴皇后,抚慰同列的妃嫔,常常克制自己居于人下,即使对宫人奴仆,也都施加恩惠。和帝非常赞赏她。她曾经患病,和帝特许她的母亲和兄弟入宫照料医药,不限时日。邓贵人推辞说:“宫廷禁地至关重要,而让外戚长久居住在内宫深处,上会使陛下蒙受偏私宠幸的讥讽,下会使贱妾招来不知满足的诽谤,上下都受损害,实在不愿如此!”和帝说:“别人都以家人多次入宫为荣,贵人反而以此为忧吗?”每逢宴会,其他嫔妃都竞相修饰自己,唯独邓贵人崇尚朴素。她的衣服如有与阴皇后同色的,就立即换掉。如果同时进见,就不敢正坐或并立,行走时躬身以示卑微。和帝每次提问,她总是退让在后,不敢先于皇后回答。阴皇后身材矮小,举止有时有失礼仪,左右侍从掩口而笑,唯独邓贵人忧伤不乐,替她掩饰隐瞒,如同自己的过失一样。和帝知道邓贵人劳心屈己,感叹道:“修养德行的辛苦,竟到了这种地步吗!”后来阴皇后失宠,邓贵人每当和帝召见,就推说有病。当时和帝几次失去皇子,邓贵人担忧皇帝子嗣不多,屡次挑选才女进献,以博取和帝欢心。阴皇后见邓贵人的德行声望日益盛大,非常忌恨。和帝曾经卧病,情况危急,阴皇后暗中说:“我若得意,决不让邓氏再有活口!”邓贵人听说后,流泪说道:“我竭尽诚心侍奉皇后,竟然得不到她的庇护。现在我应当跟随皇上去死,上以报答皇上的恩情,中以求解除宗族的灾祸,下不让阴氏有‘人猪’之祸(指吕后残害戚夫人事)的讥讽。”就要服毒自杀,宫女赵玉坚决阻止她,并谎称:“刚有使者来,皇上的病已痊愈。”邓贵人才作罢。第二天,和帝果然病愈。等到阴皇后被废黜,邓贵人请求救免,未能成功。和帝想立邓贵人为皇后,邓贵人愈发声称病重,深自闭门不出。冬季,十月辛卯日,和帝下诏立邓贵人为皇后;邓皇后一再推辞,不得已,然后才即位为皇后。她下令各郡国不再向皇宫进贡物品,每年四季只供应些纸墨而已。和帝每次想给邓家封官加爵,邓皇后总是哀伤地恳求谦让,因此她的哥哥邓骘(zhì)在和帝在位期间不过是个虎贲中郎将。
十月丁酉日,司空巢堪被罢免。
十一月癸卯日,任命大司农、沛国人徐防为司空。徐防上书认为:“汉朝设立博士十四家(指儒家十四经博士),设立甲乙科考试以勉励学者。臣见太学考试博士弟子,都凭个人见解发挥,不遵守各家师承的章句,私下互相包容,开启奸邪之路。每当有策试,就发生争执,议论纷杂错乱,互相指责对方不对。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又说‘我还看到过史书存疑的地方(指存疑不妄补)’。如今不依照章句,妄加穿凿附会,把遵循师说视为不义,把个人臆断视为合理,轻慢侮辱经典学术,逐渐成为风气,实在不符合陛下诏书选拔人才的本意。改变浅薄归于忠厚,是三代的常道;专心精研,务求根本,是儒学的首要任务。臣认为博士和甲乙科策试,应该依从各家的章句,出五十道难题来测试,解释多的列为上等,引用经典明白的作为高明的说法。如果不依据先师学说,义理互相矛盾,都应判为错误。”和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这一年,和帝开始封大长秋郑众为郼乡侯。
永元十五年(癸卯,公元103年)
夏季,四月三十日(甲子晦),发生日食。当时和帝遵循章帝旧例,兄弟们(指清河王刘庆、济北王刘寿、河间王刘开等)都留在京城。有关官员认为日食显示阴气过盛,奏请遣送各位亲王前往封国。和帝下诏说:“甲子日发生的异常天象,责任在朕一人身上。各位亲王年纪尚幼,过早离开父母的怀抱,在朕成年(指即位)后养育他们,常有《蓼莪》(《诗经》篇,叹父母恩)、《凯风》(《诗经》篇,颂母恩)那样的哀思。挽留他们的恩情,知道不合国家法典,暂且再让他们留居京城。”
秋季,九月壬午日(原文误作壬年),和帝巡幸南方,清河王刘庆、济北王刘寿、河间王刘开都随从。
四个州雨水成灾。
冬季,十月戊申日,和帝驾临章陵县(今湖北枣阳南,光武帝故乡);十月戊午日,前往云梦泽(今湖北江汉平原)。当时太尉张禹留守洛阳,听说和帝将去江陵(今湖北荆州),认为不应冒险远游,便通过驿站递送奏章劝谏。和帝下诏回复说:“祭祀先祖的仪式已完毕,本当南行祭祀长江;恰好收到您的奏章,临近汉水便掉转车驾返回。”十一月甲申日,返回皇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岭南地区过去进贡鲜龙眼、荔枝,十里设一个驿站,五里设一个哨所,日夜传送。临武县(今湖南临武)县长、汝南人唐羌上书说:“臣听说在上位的人不把享受美味当作德行,在下位的人不把进贡美味当作功劳。臣见交趾(交趾刺史部,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七郡进贡鲜龙眼等物,快马疾驰如同鸟惊风发;南方州郡土地炎热,毒虫猛兽,不绝于路,以至于送贡的人常有触犯死亡之害。死者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可以挽救。这两样东西送到殿前,也未必能使人延年益寿。”和帝下诏说:“远方的珍馐美味,本是用来供奉宗庙的,如果因此造成伤害,岂是爱护人民的本意?现命令太官(掌管御膳)不再接受此类进贡!”
这一年,和帝首次命令各郡国在夏至日(原文“日北至”即夏至)审理判决轻罪囚犯(薄刑)。
永元十六年(甲辰,公元104年)
秋季,七月,发生旱灾。
七月辛酉日,司徒鲁恭被免职。
七月庚午日(原文误作庚午,按干支七月无庚午),任命光禄勋张酺为司徒;八月己酉日(原文误作己酉,按干支八月无己酉),张酺去世。
冬季,十月辛卯日,任命司空徐防为司徒,大鸿胪陈宠为司空。
十一月己丑日,和帝巡幸缑氏县(今河南偃师东南),登上百岯山(今河南偃师东南)。
北匈奴派遣使者称臣进贡,希望和亲,重修呼韩邪单于时的旧约(归附汉朝)。和帝认为北匈奴的礼仪不备(未送侍子等),没有同意;只给予丰厚赏赐,不答复其使者。
元兴元年(乙巳,公元105年)
春季,高句骊王宫侵入辽东郡边塞,掳掠六个县。夏季,四月庚午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元兴。
秋季,九月,辽东太守耿夔进攻高句骊,将其击败。冬季,十二月辛未日,和帝在章德前殿驾崩。当初,和帝失去皇子,前后有十多个,后来出生的皇子就在隐秘状态下养在民间,群臣无人知晓。等到和帝驾崩,邓皇后(邓绥)才从民间收回了皇子。长子刘胜,身患顽疾;幼子刘隆,出生才一百多天,被迎回立为皇太子。当夜,刘隆即皇帝位(即汉殇帝)。尊邓皇后为皇太后,邓太后临朝摄政。这时刚遭逢大丧,法令禁规尚未完备,宫中丢失了一箱大珍珠。邓太后想到若要拷问,必定会牵连无辜,便亲自查看宫人,观察神色,偷窃者当时就自首服罪。还有,和帝宠幸的侍者吉成,被侍者们共同诬陷用巫术诅咒皇帝,交付掖庭(后宫)审讯,供词证据都很明白。邓太后认为吉成是先帝左右的人,待他有恩,平时并无恶言,如今反而如此,不合人情;便亲自召见吉成重新核实,果然是那些侍者所为,众人无不叹服太后圣明。
北匈奴再次派遣使者到敦煌进贡,以国贫无法备齐礼物为辞,请求汉朝派大使前去,他们愿派王子到汉朝侍奉皇帝。邓太后也没有答复,只给予赏赐而已。
洛阳县令、广汉人王涣,为人处世公平正直,能够洞察揭发隐藏的奸邪,外表施行严厉的政令,内心却怀着仁慈仁爱之心。凡是他判决的案件,人们无不心悦诚服,京城的人都认为他有神明相助。这一年,他在任上去世,百姓在集市街道上,无不叹息流泪。王涣的灵柩向西运回家乡,途经弘农郡(今河南灵宝北),老百姓都在路旁摆设供桌祭奠。官吏询问缘故,都说:“平常带米到洛阳,被官兵抢夺,总要损失一半。自从王君在任,就不见侵夺冤枉,所以来报恩。”洛阳百姓为他建立祠堂、作诗纪念,每次祭祀,就奏乐歌唱这些诗歌。邓太后下诏说:“忠诚贤良的官吏,是国家赖以治理的依靠。朝廷访求他们十分勤勉,但得到却极少。现任命王涣的儿子王石为郎中,以勉励勤劳有功的人。”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疾风回旋曲 皇帝聊天群 [犬夜叉] 情迷意乱 偏离航道 战损生存指南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沉默的巡游 11字谜案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宿敌就是妻子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盛唐探案录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独占悖论(1V3) 希望之线 歡迎來到天堂島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