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丙辰日:京城洛阳发生地震。
夏季,四月,甲辰日:孝崇后匽氏(桓帝生母)去世。由桓帝的弟弟平原王刘石(即刘顾)担任丧主,装殓送葬的制度比照章帝生母恭怀皇后(梁贵人)。五月,辛卯日:安葬在博陵。
秋季,七月,庚辰日:发生日食。
冬季,十月,乙亥日:京城洛阳发生地震。
十一月:司空黄琼被免职。十二月:任命特进赵戒为司空。
汉桓帝永兴元年(癸巳,公元153年)
春季,三月,丁亥日:桓帝临幸鸿池。
夏季,四月,丙申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兴。
丁酉日:济南悼王刘广去世;没有儿子,封国撤除。
秋季,七月:三十二个郡和封国发生蝗灾,黄河泛滥。百姓饥饿贫困,流离失所的有数十万户,冀州(今河北中南部)情况尤其严重。桓帝下诏任命侍御史朱穆为冀州刺史。
朱穆治冀州:冀州所属的县令县长听说朱穆已渡过黄河,解下印绶自动离职的有四十多人。朱穆到任后,上奏弹劾各郡贪赃枉法的官吏,有的畏罪自杀,有的死在狱中。
朱穆得罪宦官:宦官赵忠的父亲去世,归葬安平国(冀州属国),超越礼制用了只有皇帝、诸侯王才能用的玉衣(玉匣)下葬。朱穆命令郡守调查核实。郡吏畏惧朱穆的严厉,于是挖开坟墓,打开棺椁,取出尸体检验。桓帝听说后大怒,征召朱穆到廷尉问罪,判处他到左校(官署名)罚作苦役。
太学生声援朱穆:太学的学生、颍川人刘陶等数千人前往宫门上书,为朱穆申辩说:“我们看到被罚作苦役的朱穆,秉公忧国。他担任州官时,立志清除奸恶。确实因为常侍(宦官)地位尊贵,受宠信,他们的父兄子弟散布在州郡当官,竞相像虎狼一样吞食小民,所以朱穆伸张国法,修补破漏的罗网(法网),搜罗残害百姓的奸徒,以顺应天意。因此宦官们都很恨他,诽谤四起,谗言不断,使他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被罚做苦工。天下有见识的人,都认为朱穆的功绩如同大禹、后稷,却遭受共工、鲧那样的恶名!如果死者有知,那么唐尧(放逐共工)会在崇山(放逐地)震怒,虞舜(诛杀鲧)也会在苍梧(葬地)愤恨了!当今宦官近臣窃持国家权柄,手握封爵大权,口中说的就是王法(口衔天宪),行赏可使卑贱的奴隶比季孙氏(鲁国权臣)还富,动怒则能使伊尹、颜回变成夏桀、盗跖。而朱穆却昂然不顾自身安危,并非厌恶荣耀而喜欢羞辱,厌恶生命而喜欢死亡,只是深感朝廷纲纪不振,畏惧国家法网长久失禁,所以竭尽忠心,深为国家忧虑。臣等甘愿受黥首(脸上刺字)、刖趾(砍脚趾)之刑,代替朱穆服苦役。”桓帝看了奏章,便赦免了朱穆。
冬季,十月:太尉袁汤被免职,任命太常胡广为太尉。司徒吴雄、司空赵戒被免职。任命太仆黄琼为司徒,光禄勋房植为司空。
武陵蛮族詹山等反叛,武陵太守、汝南人应奉招降了他们。
车师后部王阿罗多与戊部候严皓不和,愤恨反叛,进攻围困屯田部队,杀伤官吏士卒。后部的侯(官名)炭遮率领余众背叛阿罗多,向汉朝官吏投降。阿罗多处境危急,带领一百多骑兵投奔北匈奴。敦煌太守宋亮奏请朝廷拥立已故后部王军就留在敦煌作人质的儿子卑君为王。后来阿罗多又从匈奴返回,与卑君争夺王位,收罗了不少国人。戊校尉阎详担心他会招引北匈奴作乱西域,就开诚布公地招抚晓谕,允许他重新为王;阿罗多于是向阎详投降。阎详于是重新立阿罗多为后部王,将卑君护送回敦煌,将后部三百帐(户)的百姓拨给他管辖。
汉桓帝永兴二年(甲午,公元154年)
春季,正月,甲午日:大赦天下。
二月,辛丑日:恢复允许刺史、俸禄二千石官员为父母服丧三年(此前曾禁止)。
癸卯日:京城洛阳发生地震。
夏季:发生蝗灾。
东海郡朐山(今江苏连云港)发生山崩。
乙卯日:封桓帝的乳母马惠的儿子马初为列侯。
秋季,九月初一(丁卯朔):发生日食。
太尉胡广被免职;任命司徒黄琼为太尉。闰九月:任命光禄勋尹颂为司徒。
冬季,十一月,甲辰日:桓帝到上林苑打猎,随后到达函谷关。
泰山郡、琅邪郡的盗贼公孙举、东郭窦等反叛,杀害地方官吏。
汉桓帝永寿元年(乙未,公元155年)
春季,正月,戊申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寿。
二月:司隶校尉部(京城附近)、冀州发生饥荒,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刘陶上疏陈事:太学生刘陶上书议论政事说:“上天和皇帝,皇帝和人民,就像头和脚的关系,必须互相配合才行。陛下眼睛看不到夏桀鸣条战败的事迹(指亡国教训),耳朵听不到战车征伐的声音(指国家危难),天灾没有刺痛陛下的肌肤,地震日食也没有直接损伤陛下的圣体,所以轻视日月星辰的变异(三光之谬),不在乎上天的震怒。臣想到高祖(刘邦)起事时,原是一个平民,收拾溃败的队伍,救死扶伤,才得以完成帝王大业,其艰辛已到极点。遗留的福祚,传到了陛下。陛下既不能增光于祖先的功业,反而忽视高祖的辛劳,随意将国家权柄(利器)交给他人,使一群丑类宦官(刑隶),残害小民。虎豹在鹿场做窝,豺狼在春天的园圃里哺乳幼崽(喻恶人当道),富商成为冤死的魂灵,贫民成为饿死的野鬼。死者在坟墓中悲叹,生者在朝廷民间忧愁。这正是愚臣我之所以长怀叹息的原因啊!再说,秦朝将要灭亡时,直言进谏的人被诛杀,阿谀奉承的人受封赏;善言被忠臣吞在肚里,国家命运操纵在谗佞之口。结果阎乐(杀秦二世者)在咸阳独断专行,将车府令的要职授予赵高,权力已失而不知,威严已去而不顾。古今的道理是一样的,成败的形势相同。希望陛下远观强秦灭亡的教训,近察哀帝、平帝时期的变乱(指王莽篡汉),得失显而易见,祸福清晰可见。臣又听说危局非仁德不能扶持,动乱非智慧不能拯救。臣私下看到前任冀州刺史南阳人朱穆、前任乌桓校尉臣的同郡人李膺,都是行为正直,清廉公平,忠贞高尚,超群绝俗,他们确实是中兴的优秀辅臣,国家的栋梁之臣,应该将他们召回朝廷,辅佐王室。臣胆敢在忌讳直言的朝廷上说出不合时宜的话,犹如冰霜见到太阳,一定会被消灭。臣起初为天下人感到悲哀,如今天下人也要为臣的愚昧无知而悲哀了。”奏章呈上后,桓帝没有理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夏季:南阳郡发生大水灾。
司空房植被免职;任命太常韩演为司空。
巴郡(今重庆)、益州郡(今云南滇池一带)发生山崩。
秋季:南匈奴左薁鞬台耆、且渠伯德等反叛,入侵美稷(南匈奴王庭,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羌(定居于安定、北地等郡的羌族)整个部落起兵响应。安定属国都尉、敦煌人张奂刚到任,军营中只有二百多人,听到消息,立即率军出击。军吏们认为兵力不敌,叩头劝阻。张奂不听,便进军屯守长城要塞,召集兵士,派部将王卫招降东羌诸部落,并占据龟兹县(属上郡),切断了南匈奴与东羌的联系。东羌诸部落的酋长于是相继与张奂联合,共同进攻薁鞬等,将其击败。伯德十分恐慌,率领部众投降,郡境内恢复安宁。羌人酋长赠送给张奂二十匹马,八枚金耳环(金鐻)。张奂在诸羌酋长面前,把酒洒在地上说:“即使送的马多得像羊群,我也不让它们入马厩;即使送的金子多得像粟米,我也不放进自己怀里。”将马匹和金银全部退还。在此之前,八任都尉大都贪图钱财,被羌人所怨恨苦害;等到张奂正直廉洁,羌人无不心悦诚服,朝廷的威望教化得以广泛推行。
汉桓帝永寿二年(丙申,公元156年)
春季,三月:蜀郡属国(今四川西部)的夷族反叛。
鲜卑崛起:起初,鲜卑人檀石槐,勇敢健壮,富有谋略,部落中人都畏惧服从他。他制定法令,审理诉讼,没有人敢违犯,于是被推举为部落的首领(大人)。檀石槐在弹污山(今内蒙古兴和一带)、歠仇水(今东洋河)畔建立王庭(统治中心),位于高柳(今山西阳高)以北三百多里,兵强马盛;东部和西部的部落首领都归附于他。于是鲜卑向南侵扰汉朝边境,北面抗拒丁零(北方游牧民族),东面击退夫馀(东北民族),西面进攻乌孙(西域民族),完全占据了匈奴汗国的旧地,东西长达一万四千多里。
秋季,七月:檀石槐侵犯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桓帝任命前任乌桓校尉李膺为度辽将军。李膺到任后,羌人、胡人都望风归服,原先掳掠的男女,全都送到边塞归还。
公孙举、东郭窦等聚集部众达三万人,侵扰青州、兖州、徐州,使三州所辖郡县受到破坏。朝廷连年讨伐,不能取胜。
韩韶治嬴县:尚书挑选能够处理繁重难办事务的官员,任命司徒掾、颍川人韩韶为嬴县(今山东莱芜西北)县长。盗贼听说他贤能,互相告诫不进入嬴县境内。其他县的流民一万多户进入嬴县县界,韩韶打开粮仓赈济他们。主管粮仓的官吏争辩说不可。韩韶说:“能救活这些即将饿死沟壑的人,因此而获罪,我也可以含笑入地了。”太守一向知道韩韶的名声和品德,竟然没有给他处罚。韩韶与同郡人荀淑、钟皓、陈寔,都曾经担任过县长,在他们任职的地方,都以施行德政而着称,当时人称他们为“颍川四长”。
段颎平叛:起初,鲜卑侵犯辽东郡,属国都尉、武威人段颎率领所属部队急驰迎战。随后担心鲜卑惊恐逃走,便派驿骑假装送皇帝诏书(玺书)征召段颎回朝。段颎在行军路上假装撤退,秘密在返回的路上设下埋伏;鲜卑人信以为真,于是追击段颎。段颎趁机发动伏兵,将鲜卑人全部斩杀、俘虏。段颎因伪造诏书,本应处重刑;因有战功,判处两年徒刑(司寇);刑期满后,被任命为议郎。到此时,朝廷因东方盗贼猖獗,下诏命公卿大臣推荐将帅人才。司徒尹颂推荐了段颎,桓帝便任命段颎为中郎将,率军讨伐公孙举、东郭窦等,大败叛军,斩杀一万多人,余众有的投降,有的溃散。段颎被封为列侯。
冬季,十二月:京城洛阳发生地震。
封梁不疑的儿子梁马为颍阴侯,梁胤的儿子梁桃为城父侯。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战损生存指南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皇帝聊天群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疾风回旋曲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宿敌就是妻子 独占悖论(1V3) 沉默的巡游 偏离航道 歡迎來到天堂島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希望之线 [犬夜叉] 情迷意乱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11字谜案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盛唐探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