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76章 魏纪八(第3页)

第76章 魏纪八(第3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毋丘俭刚起兵时:曾派快马送信到兖州,兖州刺史邓艾杀了使者,率领一万多人,日夜兼程,抢先赶到乐嘉城(今河南项城西北),架设浮桥等待司马师。毋丘俭派文钦率军袭击邓艾。

司马师从汝阳秘密率军到乐嘉与邓艾会合,文钦突然见到大军,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文钦的儿子文鸯,当时十八岁,勇猛超群,对父亲说:“趁他们阵脚未稳,发动攻击,可以击破他们。”于是兵分两队,连夜夹攻魏军。文鸯率领勇士首先到达,击鼓呐喊,魏军震动混乱。司马师大为震惊,所患的眼瘤因惊吓而突出眼眶,他怕众人知道,咬住被子强忍,被子都被咬破了。文钦未能按期赶到接应。等到天亮,文鸯见魏军兵力强盛,只好撤退。司马师对诸将说:“敌人逃走了,可以追击!”诸将说:“文钦父子骁勇,锐气未挫,为什么逃走呢?”司马师说:“打仗靠的是一鼓作气。文鸯击鼓呐喊却没有得到接应,其气势已经受挫,不逃走还等什么!”文钦正要率军向东撤退,文鸯说:“不先挫败敌人的气势,我们就走不了。”于是与十多名骁勇骑兵冲入敌阵,所向披靡,然后才引兵退去。司马师派左长史司马班率领八千精锐骑兵从两翼追击,文鸯单枪匹马闯入数千骑兵之中,杀伤一百多人,然后冲出,如此反复六七次,追兵都不敢逼近。

殿中人尹大目:年轻时是曹氏的家奴,常在皇帝身边侍奉。司马师带他一起出征。尹大目知道司马师一只眼睛已突出,就禀告说:“文钦本是您的亲信,只是被人蒙骗了而已;他又与天子是同乡(谯郡人),平时和我关系很好,我请求为您追上他劝解几句,让他与您重归于好。”司马师同意了。尹大目单身骑一匹快马,披上铠甲,追上文钦,远远地与他对话。尹大目内心其实是想为曹氏效力,故意说:“您何必不能再忍耐几天呢?”想让文鸯明白他的意思(指等待时机)。文钦完全不明白,反而厉声大骂尹大目:“你是先帝(曹叡)的家奴,不想着报恩,反而与司马师一同作乱,不顾上天,上天不会保佑你!”张弓搭箭要射尹大目。尹大目流着泪说:“大势已去了,你好自为之吧!”

这一天:毋丘俭听说文钦败退,十分恐惧,连夜逃走,部队于是溃散。

文钦退回到项城:因孤军无援,不能自立,想撤回寿春;但寿春已被诸葛诞占据(并已被魏军平定),于是投奔吴国。

吴国孙峻到达东兴:听说毋丘俭等人失败,壬寅日,进兵到橐皋(今安徽巢湖西北),文钦父子到军中投降。

毋丘俭逃跑:逃到慎县(今安徽颍上)时,身边的士兵逐渐抛弃他离去。毋丘俭躲藏在水边的草丛中。甲辰日,安风津(今安徽霍邱附近)的百姓张属发现并杀死了毋丘俭,将首级传送到京城。朝廷封张属为侯。

诸葛诞抵达寿春:寿春城中十余万人,害怕被杀,有的逃入山林沼泽,有的流散逃入吴国。朝廷下诏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享受三公待遇),都督扬州诸军事。

诛灭毋丘俭三族。毋丘俭的党羽七百多人被捕入狱,由侍御史杜友审理,只处决了为首的十余人,其余的都奏请朝廷赦免了。

毋丘俭的孙女:嫁给了刘氏,按律当死,因有身孕被关押在廷尉狱。司隶主簿程咸议论说:“女子出嫁后,如果已经生育,就成了夫家的母亲。杀了她,在防范犯罪方面不足以惩戒奸恶的根源,在人情方面则伤害了孝子(指她夫家的儿子)的恩情。男子不在其他家族获罪,而女子却要在父、夫两门遭受杀戮,这不是同情怜悯女性弱者、使法律公平合理的做法。臣认为未出嫁的女子,可随父母受刑;已经出嫁的妇人,则随夫家受戮。”朝廷采纳了这个意见,并写入法律条令。

舞阳忠武侯司马师:病情加重,返回许昌,留下中郎将参军事贾充监督诸军事务。贾充是贾逵的儿子。

卫将军司马昭:从洛阳去许昌探望司马师,司马师命令司马昭总管诸军。

辛亥日:司马师在许昌去世。

中书侍郎钟会:跟随司马师,掌管机密事务。朝廷(指由司马昭一党控制)下诏给尚书傅嘏,说东南刚刚平定,应暂且让卫将军司马昭留守许昌作为朝廷内外的支援,命令傅嘏率领各军返回洛阳。钟会与傅嘏密谋,让傅嘏上表,然后(不经朝廷同意)就和司马昭一起出发,回到洛水南岸驻扎。

二月,丁巳日:朝廷下诏任命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总揽朝政)。

钟会从此常常流露出自鸣得意的神色。傅嘏告诫他说:“你的志向超过了你的器量,而功勋事业难以成就,能不谨慎吗!”

吴国孙峻:听说诸葛诞已占据寿春(指魏国平定淮南后),便率军返回。任命文钦为都护、镇北大将军、幽州牧(虚衔)。

三月:魏国立皇后卞氏,大赦天下。卞皇后是武宣卞皇后(曹操妻)的弟弟卞秉的曾孙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季,七月:吴国将军孙仪、张怡、林恂密谋刺杀孙峻,事情败露,被杀者数十人。全公主(孙鲁班)向孙峻诬陷朱公主(孙鲁育),说“她和孙仪同谋”。孙峻便杀了朱公主。

孙峻命令卫尉冯朝:修筑广陵城,耗费巨大,满朝官员无人敢谏,只有滕胤劝阻,孙峻不听,工程最终未能完成。

蜀汉姜维:又提议出兵北伐。征西大将军张翼在朝廷上力争,认为:“国家小,百姓劳苦,不应滥用武力。”姜维不听,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以及张翼一同进军。

八月:姜维率领数万人到达枹罕(今甘肃临夏),直扑狄道(今甘肃临洮)。

魏国征西将军陈泰:命令雍州刺史王经进驻狄道,等待陈泰大军到达,东西合兵后再进击。陈泰军驻扎在陈仓(今陕西宝鸡),王经统领的部队在故关(今甘肃临洮北)与蜀军交战失利,王经便擅自渡过洮水。陈泰认为王经不坚守狄道,必定有其他变故,便率领诸军跟进。王经已与姜维在洮水西岸交战,大败,率领一万多人退保狄道城,其余部队溃散,战死数万人。张翼对姜维说:“可以停止了,不宜再前进,再前进可能毁掉这次大功,成了画蛇添足。”姜维大怒,于是进军包围狄道。

辛未日(此处干支纪日可能有误):魏帝下诏命长水校尉邓艾代理安西将军,与陈泰合力抵抗姜维;戊辰日(疑日期有误),又任命太尉司马孚为后续部队。

陈泰进军到陇西,诸将都说:“王经刚遭惨败,贼兵气势正盛,将军您率领临时拼凑的军队,跟在败军之后,去抵挡敌人的得胜之师,恐怕很难取胜。古人说:‘毒蛇咬手,壮士断腕。’《孙子兵法》说:‘有的敌军不能攻击,有的地方不能固守。’这是因为小的损失可以换来大的保全。不如据险自保,观察敌人破绽,等他们疲惫,然后再去救援,这才是稳妥之计。”陈泰说:“姜维率领轻装部队深入,正是想与我们在原野决战,以求一战之利。王经本应高筑壁垒,挫其锐气,现在却出去交战,正中敌人下怀。王经已经败退,姜维如果乘战胜之威,向东进兵,占据栎阳(今甘肃天水附近)储备的粮食,招降纳叛,收服羌、胡部落,东面争夺关、陇地区,再向四郡(陇西、南安、天水、略阳)发布檄文,那就是我们最担心的事情。现在他却把得胜之师,顿挫在坚固的狄道城下,让士气高昂的士兵,在攻坚中耗尽力量,攻守形势悬殊,主客地位不同。兵书上说:‘制造攻城的大盾和轒辒车,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堆积攻城土山又要三个月。’这实在不是轻装部队深入敌境的便利之处。现在姜维孤军深入,粮草不继,这正是我们迅速出击击破敌人的时机,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是自然的趋势。洮水环绕在狄道城外(指狄道在洮水西岸,姜维军在洮水西岸包围狄道,魏军若占据东岸高地,则隔洮水威胁姜维军侧后),姜维等人被围在城内(指被隔在洮水西岸),现在我们乘高据险,控制他们的要害,他们不战也得退走。敌寇不能放纵,围城不可持久,你们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于是进军,翻越高城岭(今甘肃渭源西),秘密行进,夜里到达狄道城东南的高山上,大举点燃烽火,擂鼓吹号。狄道城中的将士看见救兵到了,都士气振奋。姜维没料到救兵突然到达,急忙沿山前来进攻。陈泰率军迎战,姜维退走。陈泰扬言要截断姜维的退路,姜维恐惧。

九月,甲辰日:姜维率军逃走,狄道城中的将士才得以出城。王经感叹道:“粮食支撑不了十天了,如果不是救兵迅速赶到,全城都将遭到屠杀,整个雍州也就丧失了!”陈泰慰劳将士,分批遣返军队,另派军队驻守,并修治城垒,然后回军驻扎上邽(今甘肃天水)。

陈泰常常因为一方有事,就虚张声势扰动天下(指频繁上报军情),因此很少向朝廷上书汇报,驿马传递文书也不超过六百里(指只报告必要信息)。大将军司马昭说:“征西将军陈泰沉着勇敢,能决断大事,承担一方重任,救援将要陷落的城池,却不请求增兵,又很少上书汇报,这必定是他有把握制服敌人的缘故。都督一方的大将,不就应该这样吗!”

姜维:撤退驻扎在钟提(今甘肃临洮南)。

当初,吴大帝孙权:不设立太庙,因为他的父亲武烈皇帝孙坚曾任长沙太守,就在临湘(长沙郡治)设立宗庙,由太守负责祭祀而已。

冬季,十二月:吴国开始在建业(今南京)建造太庙,尊称孙权为太祖。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盛唐探案录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11字谜案  皇帝聊天群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宿敌就是妻子  沉默的巡游  歡迎來到天堂島  偏离航道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战损生存指南  希望之线  独占悖论(1V3)  疾风回旋曲  [犬夜叉] 情迷意乱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