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 第170章 谁让鼓槌先颤了(第1页)

第170章 谁让鼓槌先颤了(第1页)

春和乐会当日,紫宸殿侧厅金碧辉煌,香烟袅袅。

十支世家乐班轮番登台,琵琶婉转如流水,箫笛清幽似山泉,每奏一曲,皆赢得满堂喝彩。

贵人们轻摇团扇,品评音律,仿佛这不仅仅是一场乐赛,更是一场权势与风雅的角力。

可当司礼官高声宣唱:“南地晚晴工坊,献《盐滩耕歌》!”时,殿堂内骤然一静,继而爆发出压抑不住的嗤笑。

“哪来的泥腿子也敢登这玉阶?”

“粗布衣裳、草席赤足,莫不是把田埂搬进宫来了?”

众人目光齐刷刷落在舞台中央——苏晚晴立于一方旧草席上,赤足踩地,脚底沾着些许黄泥,手中握的不是琴瑟,而是一柄木锄。

她身后,小石头叔妹抱着陶罐,老鼓匠立在铜鼓前,村民手持竹耙、扁担、簸箕,俨然一副农忙图景。

严文渊端坐评审高位,面色阴沉如铁。

他缓缓起身,声音冷硬如刀:“本官再申明一次:若有俚俗喧哗、私用禁乐者,即刻逐出,永不录用!”

话音未落——

“咚!!!”

一声鼓响,如惊雷撕裂云层,震得紫宸殿梁上积尘簌簌而下。

百步之内,烛火齐摇,帘帷狂舞,连殿角铜铃都嗡鸣不止。

是老鼓匠出手了!

双槌落下,正是失传已久的战鼓绝技——“叠浪三击”!

三重鼓音层层推进,宛如潮头叠起,直扑人心。

全场死寂。

苏晚晴却在这余音未散之际,轻轻一划木锄,动作如犁破土,沉稳有力。

小石头启唇,清亮嗓音划破寂静:

“四月南风起,麦浪滚山岗——”

那声音不似丝竹,却像晨露滴叶,带着泥土的气息与阳光的温度,瞬间穿透殿堂华饰,直抵耳膜深处。

紧接着,锄地声“咚、咚、咚”,挑水桶晃荡的“哐啷”声,扬谷簸箕翻飞的“唰啦”声,一一响起。

起初零散,渐渐交织,竟织成一段恢弘交响,节奏分明,层层递进,仿佛整片田野都在呼吸、在歌唱。

贵宾席上,柳轻雪指尖微颤,茶盏倾了一角也浑然不觉。

她自幼习乐,七岁入教坊,十三岁便冠绝京城,被誉为“天籁之手”。

可她从未听过这样的音乐——没有繁复的宫商变幻,没有刻意雕琢的顿挫抑扬,可它鲜活得让人想哭。

那是大地本身在吟唱,是千万双粗糙的手在节拍中诉说生息。

她的玉筝名动天下,可此刻,却觉得那筝弦冷硬如铁,远不及这一声声来自田间的律动来得滚烫。

乐曲渐入高潮,旋律陡转。

原本悠扬的《盐滩耕歌》忽然一折,转入一段激昂变调——宫音突升,徵羽急促,鼓点密如暴雨倾盆!

正是《破阵乐》的骨干音律!

严文渊猛然站起,脸色剧变:“住手!此乃前朝禁曲,军中战鼓!尔等草民,竟敢私奏军乐?大逆不道!来人——”

“慢着。”礼部尚书抬手制止,眉头紧锁,却未下令驱逐。

因为他听见了——那并非原版《破阵乐》,而是被巧妙改写,仅取其气势,去其杀伐。

更诡异的是,鼓点虽密,却精准控制在律制允许的节拍之内,甚至每一记重音,都能在《宫宴乐制·变通篇》中找到对应出处。

这是在规则边缘起舞,却始终未越雷池一步。

可真正让严文渊瞳孔骤缩的,是那鼓点的节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女主角过于帅气  月牙欲烙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苏塘镇的情爱回忆1998  雨涌风起  十二门徒书:黑胶皇后阿狸  战损生存指南  伏羲异世录  后宫御宴 将皇宫里的母猪统统肏服在我的胯下  龙门秘录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金手指是看广告  盛唐探案录  女帝洛璃的烦恼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  ABO百合futa水仙  我高考落榜去当兵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偏离航道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