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的第三日,天光微明,薄雾如纱。
杏花村北的引水渠工地上,铁锹破土之声不绝于耳。
晨风卷着湿泥的气息扑面而来,混杂着女人喘息与号子声,在山坳间回荡出一种奇异的节奏——不是悲苦,而是奋进。
苏晚晴赤脚踩在泥地里,袖口卷到肘上,露出两条被晒得泛红的手臂。
她手中握着一根削制规整的竹尺,正蹲在新开的沟槽边测量坡度。
身后,三十多名妇人排成两列,肩扛锄头、手提箢箕,个个眼神发亮,脚步坚定。
这是她亲手带出来的“女子渠队”。
三日前那场塌方后,地底裂出“龙吟井”,清泉自涌,紫草汁验之无毒,全村饮水无忧。
可苏晚晴知道,活命靠一口井不够,要活得好,得把水送到田里去。
而陆知微偏要倒行逆施。
昨夜,他披红挂彩,率乡老在村口设坛,高举朱砂祭文,当众宣布重办“补祭龙王大典”——要献童男童女各一名,以“纯阴纯阳之体”通神赎罪,平息所谓“地怒”。
荒唐至极。
更可笑的是,竟真有几家愚昧人家被哄骗着交出了孩子,关在祠堂偏屋,今日午时就要押上祭台起舞献祭。
苏晚晴听闻消息时,正在工坊绘制分水闸图纸。
她猛地站起,一把掀翻案几,震得陶罐叮当乱响。
“他们不信科学,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叫真正的‘通神’!”
她转身走进密室,从梁上取下一个尘封多年的木匣。
打开后,是一卷泛黄的地契副本——谢家祖产凭证。
正面写着田亩数目,背面却有一行鲜红朱批,字迹遒劲:
“永业水利,不论男女,皆可承继。”
是前朝工部老尚书亲笔御批,盖着火漆官印。
“好啊,你说女子不能动土?”她冷笑一声,将地契高高举起,“那今天我就带着女人,把这条渠挖穿!”
鼓声响起,她立于井台之上,宣读朱批,召集群妇执锹列队。
石婆婆拄拐带头,林昭背着孩子也来了,连柳五姑都颤巍巍拎起小锄头:“我男人死了,可我的手还活着!”
三百步外的学堂里,陆知微听到动静推窗望去,只见一队长长的妇人队伍踏着晨露向后山进发,人人肩扛工具,步伐整齐,宛如一支出征的军旅。
他脸色骤变,猛地摔了茶盏。
“疯了!一群女人也敢妄改天工?等洪水再来,我看她们拿什么填命!”
但他没想到,这群“疯女人”干得比谁都狠、谁都准。
苏晚晴实行“轮班制+计分牌”,每户按出工记点,凭点数兑换粮盐酱菜、布匹柴薪。
谁家女人多出力,孩子就能优先入学识字;谁敢偷懒耍滑,全家减配半月口粮。
制度一出,人人争先。
夜里灯火通明,妇人们围坐编筐运土,孩童在旁诵读她教的《水则歌》:“三分流势七分沉,弯道缓行不淤根……”
柳五姑那个逃荒来的妹夫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捧出一本残破不堪的《水经注·渠防篇》,手指颤抖地指着其中一页:
“‘导滞如梳,分势若网’!古人早就说过该这么修啊!你们看,这不是瞎干,是古法智慧!”
众人围拢细看,虽大多不识字,却也能从图示中看出门道。
随即依言修建分水闸、沉沙池、溢流坝,层层分级,形成三级灌溉网络。
就连陆知微门下的几个年轻弟子,白天装作不屑,夜里竟偷偷溜来工地,蹲在角落默默抄录图纸,回去反复研读。
第三日正午,烈日当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苏塘镇的情爱回忆1998 后宫御宴 将皇宫里的母猪统统肏服在我的胯下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 偏离航道 龙门秘录 ABO百合futa水仙 十二门徒书:黑胶皇后阿狸 盛唐探案录 雨涌风起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月牙欲烙 女主角过于帅气 金手指是看广告 伏羲异世录 女帝洛璃的烦恼 战损生存指南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我高考落榜去当兵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