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素问推门而入,脸色凝重:“有人看见相府暗卫昨夜去了礼部档案库,还带走了三箱旧档。另外……冯公公派了个小太监,在坊外转了两圈,没进来,但留下了一样东西。”
她摊开掌心——一枚铜制信扣,样式古老,纹路隐现龙鳞。
苏晚晴盯着那枚信扣,眸光微闪。
这是宫中秘传信物,唯有内廷近侍才能持有。
她缓缓合拢手掌,唇角扬起一丝冷意。
看来,有人终于按捺不住,要亲自下场了。无需修改
天未亮,风已动。
冯公公踏着青石板上的薄霜而来,蟒纹袍角沾着宫墙外的露水。
他没有走正门,而是从农信坊后巷的柴扉潜入,像一缕不该存在的影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晚晴正在灶前煮药,陶罐咕嘟作响,药香混着昨夜油墨未散的气息,在屋中盘旋。
她抬眼看向来人,眉梢不动:“内廷太监私会商贾,按律当斩。”
冯公公苦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封用蜜蜡封死的密信,蜡印竟是双龙缠枝——那是先帝御前传信才有的规制。
“明日早朝,萧老相将请旨焚毁‘野史私录’。”他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被风吞没,“名单上,头一个就是你这农信坊。”
屋内一时寂静。只有药罐吐泡的轻响,仿佛时间也在煎熬。
苏晚晴缓缓掀开盖子,一股浓苦气息蒸腾而起,模糊了她的面容。
她盯着那封信,指尖在桌沿轻轻一叩,忽地笑了。
“焚?”
她站起身,走到案前展开一张尚未干透的《百家录》全文,墨迹如刀锋划过纸面,每一个名字都像是从尘土里挖出的骨骸,带着三百年的呼吸与温度。
“那就让他亲眼看看,什么叫‘野火烧不尽’。”
话音落下,她击掌三声。
素问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七名红巾队骨干,每人手中捧着厚厚一叠新印制的《百家录》,纸角无一例外,都压着一枚猩红火漆印——谢家祖印盘踞中央,北舆军徽环绕如盾,合纹交叠,宛如一道无法否认的誓约。
“城中七大坊市,同时张贴。”苏晚晴下令,语气冷如铁砧,“不留死角,不避权贵府邸,连宫墙外三丈也给我贴上去。每一处,必须有人守读、有人抄录、有人传唱。”
她顿了顿,眸光微闪:“告诉百姓——这不是什么野史,这是他们祖先的名字活了过来。”
当夜,风雨再起。
灯笼熄灭,更鼓停摆,但街巷之间却灯火不绝。
那是百姓提灯围看告示的身影,是孩童趴在墙上一笔一画临摹亲族姓氏的专注,是老者跪在湿地上颤抖着抚摸某个名字时无声的眼泪。
东市焚书队清晨抵达时,眼前景象令带队官员险些摔了令牌——整面公告墙被数十层《百家录》层层覆盖,最外一层竟被人用桐油浸过,雨水打不烂,火点不着。
更有百姓自发搭起竹棚,轮班值守,如同守护祖庙牌位。
“撕!”官员怒喝。
一名老妇猛然扑出,枯瘦双手死死抱住木柱,嘶声哭喊:“这是我儿子的名字!他在战报里死了,可在这纸上他还活着!你们敢动?!”
人群躁动,四面八方涌来阻拦之声。
有人高呼“还我族谱”,有人当场焚香跪拜。
混乱中,李砚之悄然点燃藏于袖中的信号烟花。
三朵绿星冲破晨雾,直上云霄。
与此同时,宗人府幽深的地室之内,周砚舟独坐灯下,望着窗外那抹微弱的绿光,久久未语。
终于,他提起笔,蘸满浓墨,在空白卷册上写下第一行字:
“臣周砚舟,曾任宗人府笔吏,参与伪造十七份贵族族谱,其中尤以谢氏为最……今日起,愿以余生赎罪,将所知伪录一一列明,呈于天地鉴。”
笔落,泪落。
而在农信坊二楼,苏晚晴凭窗而立,指尖轻抚那枚龙鳞信扣,目光沉静如渊。
证据需要佐证,真相需要回响。
她的视线缓缓移向书案一角——那里静静躺着一封信,边角磨损,字迹娟秀,是柳烟儿早年寄给李砚之的旧物。
其中一句不经意提起:
“……碧罗夫人曾执掌宫中典仪,先帝在时,称她一声‘阿罗’,从不假借礼官通传。”
苏晚晴眸光微凝。
碧罗夫人……先帝宠妃?
她记得,谢家先祖当年归玺时,唯一见证人,正是那位突然出现在太庙、手持凤印的神秘女官。
喜欢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请大家收藏:()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月牙欲烙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伏羲异世录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ABO百合futa水仙 后宫御宴 将皇宫里的母猪统统肏服在我的胯下 龙门秘录 女主角过于帅气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女帝洛璃的烦恼 偏离航道 十二门徒书:黑胶皇后阿狸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 战损生存指南 盛唐探案录 金手指是看广告 雨涌风起 我高考落榜去当兵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苏塘镇的情爱回忆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