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莫言刚要推辞,就听到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好一套枪法!看似轻飘,实则藏锋,壮士好身手!”
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着青衫的年轻人,站在不远处。那年轻人二十岁左右,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腰间挂着一把佩剑,气质儒雅,却又透着一股英气。他身后跟着几个随从,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阁下是?”吕莫言问道。
“在下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年轻人拱手笑道,“方才见壮士枪法独特,心生敬佩,不知壮士高姓大名?师从何人?”
“我叫吕莫言,”吕莫言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没有师傅,这套枪法,是自己瞎琢磨的。”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更显欣赏:“自学成才,却有如此造诣,莫言兄真是奇才!方才见你路见不平,更显侠义之心,周瑜愿与你结交,不知莫言兄意下如何?”
吕莫言一愣——他在乱世里独行已久,除了流民,很少有人对他这么客气,更别说“结交”了。他想起自己模糊记忆里“兄弟”的感觉,心里一暖,连忙拱手:“公瑾兄客气了,莫言也愿与你为友。”
那天,船还没到,两人便在渡口的茶馆里聊了起来。周瑜说起江东的局势,说起孙策的雄才大略,说起想“扫平乱世,还百姓安宁”的抱负;吕莫言则说起自己的经历——从洛阳废墟出来,跟着流民赶路,遇到的匪患和苦难,还有自己琢磨“落英廿二式”的过程。
“‘落英廿二式’,以意御枪,随境而变,真是妙极!”周瑜听得入神,“莫言兄,你虽无师,却懂‘势’——枪法的势,也是天下的势。若你愿意,他日随我与伯符(孙策字)一起,定能闯出一番事业!”
吕莫言心里一动,却又有些犹豫——他还记不起自己是谁,还在找那个“重要的人”,不敢轻易承诺。周瑜看出了他的顾虑,笑着说:“无妨,你我既为兄弟,便不强求。你若想找什么人,或想做什么事,周瑜定当相助。”
接下来的日子,吕莫言便跟着周瑜一起走。周瑜带着他去庐江的军营,看士兵操练;带他去勘察地形,讨论防御之策;还教他读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吕莫言也把“落英廿二式”的“意字诀”讲给周瑜听,周瑜结合兵法,竟帮他完善了不少细节——比如“合”字诀,不仅能合自身之力,还能合众人之力;比如“筑”字诀,不仅能筑枪势,还能筑军心。
两人的日常,简单却生动。清晨,他们一起在江边练剑练枪——周瑜的剑法儒雅流畅,吕莫言的枪法灵动多变,剑影枪影交织,引得江边的渔民驻足观看;午后,他们一起在书房里看兵法,周瑜指着地图讲“江东地利”,吕莫言则提出“以流民为兵,既安民心,又强兵力”的想法,让周瑜连连称奇;傍晚,他们一起在江边散步,聊起未来的打算,聊起乱世的百姓,眼里都闪着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一次,庐江附近来了一股土匪,占山为王,欺压百姓。周瑜奉命剿匪,却因土匪熟悉地形,几次都没成功。吕莫言跟着去了,他勘察了地形后,对周瑜说:“土匪靠‘隐’在山里,我们就用‘流’和‘筑’——派一队人‘流’动骚扰,让他们疲于奔命;再派一队人‘筑’寨围山,断他们的粮道,不出三天,他们必降。”
周瑜按他的办法做,果然,三天后土匪就因粮尽投降了。剿匪回来的路上,周瑜拍着吕莫言的肩膀,笑道:“莫言兄,你这‘战略眼光’,比我这读了多年兵法的人还厉害!有你在,何愁江东不定?”
吕莫言笑了笑,心里却明白——他的“战略眼光”,不是天生的。是跟着流民赶路时,看遍了百姓的苦难,知道“民心”比兵力重要;是练“落英廿二式”时,悟透了“顺势而为”比硬拼有效;甚至,是潜意识里那本《三国演义》的记忆,让他对“乱世局势”有了模糊的判断。
他不知道自己的记忆什么时候能恢复,不知道那个“重要的人”在哪里,但他知道,跟着周瑜,保护江东的百姓,或许也是一条值得走的路。至少,他不再是孤身一人,他有了新的兄弟,有了新的目标。
四、江东路:落英映初心,前路待相逢
半个月后,周瑜要回舒县,与孙策汇合。渡口边,两人依依不舍。
“莫言兄,此去舒县,我定要向伯符举荐你。你若想通了,随时来舒县找我!”周瑜递过一块玉佩,上面刻着“周”字,“拿着这个,路上若有难处,出示玉佩,江东的周家人会帮你。”
吕莫言接过玉佩,紧紧攥在手里。他从怀里摸出一片干枯的梨花瓣——是在庐江梨树林里捡的,一直带在身上,“公瑾兄,这个给你。我练‘落英廿二式’时,总想起梨花开的样子,就像……就像我忘了的一些事。你拿着它,就当我陪着你一样。”
周瑜接过梨花瓣,小心翼翼地夹在兵法书里,笑道:“好!我等着莫言兄来舒县,咱们再一起练剑练枪,一起平定乱世!”
船开了,周瑜站在船头,挥着手喊:“莫言兄,保重!”
吕莫言站在渡口,也挥着手。看着船渐渐远去,他心里既舍不得,又充满了希望。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枣木枪,又摸了摸怀里的玉佩,突然觉得,这段失忆的乱世之旅,或许不是惩罚,而是馈赠——它让他从一个普通的现代少年,成长为一个能在乱世里立足、能保护别人的人。
他没有立刻去舒县,而是决定先跟着流民去江东腹地看看。他想多了解江东的百姓,多看看这片土地,也想找找有没有那个“重要的人”的线索。
路上,他遇到了孙策派来安抚流民的士兵。士兵们按周瑜的吩咐,给流民分粮食、搭帐篷,吕莫言看着流民们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心里暖暖的。他主动帮士兵们组织流民,用“落英廿二式”的“合”字诀,让流民们分工合作,很快就把营地整理得井井有条。
士兵们对他很敬佩,常围着他学“落英廿二式”的基础动作。吕莫言也不藏私,把“击”“刺”“闪”等简单的意字诀教给他们,还教他们怎么用最少的力气,保护最多的人。
这天晚上,他在营地里练枪。月光下,枣木枪的影子在地上流转,像落英飞舞。他练到“流”字诀时,突然想起周瑜说的“江东地利”,想起自己潜意识里的“水战”印象——他突然有了个想法:“落英廿二式”不仅能在陆地上用,或许还能在船上用,枪势像水流一样,适应船上的颠簸。
他开始琢磨“水战枪法”,用树枝在地上画船的样子,模拟在船上练枪的动作。流民里有个老船夫,见他琢磨,便给他讲船上的平衡技巧,吕莫言听着,眼里越来越亮——他的“落英廿二式”,又要多一个“意”了。
夜色渐深,营地里的流民都睡了,只有吕莫言还在练枪。枣木枪划过空气,带着轻微的“咻”声,像在诉说着他的成长。他不知道,在不远处的柴房里,一个流民模样的人,正偷偷看着他练枪——那人手里握着一把铁剑,剑柄上刻着一个“吕”字,正是也在寻找线索的吕子戎。只是此刻的两人,都失忆了,都没认出对方,只觉得“这个练枪的人(用剑的人),好眼熟”。
(旁白):落英纷飞的庐江渡口,见证了一场跨越身份的兄弟情;江东的漫漫长路,记录着一个失忆少年的成长。吕莫言的“落英廿二式”,不再是单纯的枪法,是他对乱世的理解,对生存的感悟,对“守护”的践行。与周瑜的相遇,让他在乱世里找到了方向;对百姓的牵挂,让他的枪法有了温度。
当他的枣木枪在月光下划出“流”字诀时,当吕子戎的铁剑在柴房里映出“吕”字时,两条失忆的兄弟线,已在江东的土地上悄然靠近。而江东的局势,也因孙策、周瑜的崛起,因吕莫言的到来,开始朝着更波澜壮阔的方向发展。吕莫言的成长之路,还在继续;他与兄弟的重逢,他与历史的交织,都在不远处,等着他。
喜欢梦动三国请大家收藏:()梦动三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队长总是板着张脸我该怎么办+番外 桃李嫁东风 都市之我的灵田奶爸 宝可梦:从波波走向世界冠军 偷恋星星的月亮 炉鼎修仙传2 被逼同居后,禁欲商爷一秒沦陷 我本来很爱你! 重生末日前这一世换我保护你 她养大的白月光 震惊!团宠小师妹在修真界搞内卷了! 墨染花开情丝雨 荒野求生获传承之大医通天 双姝传:蕾伴一生+番外 滴血惊神阙 逗c欢乐多,不缺我一个+番外 他是心底的月亮+番外 天师归来都市伏魔录 末世全寝穿书!全员炮灰?不可能+番外 凤凰男逼我给白月光伺候月子?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