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梦动三国 > 第75章 枪术精进道心渐明(第2页)

第75章 枪术精进道心渐明(第2页)

“不是‘挡’,是‘分’,是‘养’。”童渊笑了,放缓马速,说起当年的事,“那时黑山军里有一半是饥民,你李伯父说‘杀了他们,还是会有新的饥民当山贼’,于是我们在岗下煮了粥,插了面‘放下刀,有饭吃’的旗子,第一天就有二十多人来喝粥。剩下的真山贼,我们没硬拼,只是守住他们的粮道,等他们饿了,再带他们去开垦岗下的荒坡,教他们种荞麦——不出一年,山贼就都成了村民。”

行至一个名为“石泉村”的村落,刚到村口的石拱桥,就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迎上来,拐杖头是用铜皮包的,刻着个小小的梨花纹——和李寒山笔记里画的记号一模一样。老者看清童渊的模样后,突然老泪纵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童先生!您可算回来了!我是石头啊!当年您和李寒山先生教我练枪护村的!”

童渊连忙翻身下马,扶起老者:“石头,快起来,都老成这样了。村里还好吗?”

“好!好得很!”石头抹了把泪,拉着他们往村里走,“托您和李先生的福,这些年没遭过乱兵。村里的年轻人都还练着您二位教的‘护村枪’,去年邻村遭散兵劫掠,我们还带着人去帮着打退了呢!”

村里的土路铺得平整,是用碎石和黄土混合夯实的,雨天也不泥泞;两旁的屋舍都是石头垒的,墙头上摆着晒干的桑枝,屋檐下挂着一串串荞麦穗。村民们见童渊回来,纷纷从家里出来,围上来打招呼:抱着孩子的妇人递来刚烙的荞麦饼,扛着锄头的老农邀他们去家里喝酸枣酒,几个半大的少年举着小木枪,围着他们叽叽喳喳地问:“先生,您就是教我们爷爷练枪的童先生吗?我们也想练‘护村枪’!”

赵云跟着他们走到村头的晒谷场,场边的老槐树下,一个中年汉子正教十几个少年练枪——招式简单却实用,正是童渊教他的“护雏式”“缠字诀”“落英式”,也是李寒山笔记里提到的“护民三式”。“那是虎子。”石头指着中年汉子,“他爹当年是黑山军的小头领,被您和李先生留下来种地,后来成了护村队的头领,去年冬天走的。虎子比他爹还能干,不仅枪练得好,还教我们种桑养蚕,说‘要学李先生的法子,让村里永远安稳’。”

赵云站在晒谷场边,看着少年们扎马步时认真的模样——最前面的少年扎得不稳,虎子弯腰帮他调整胯部,说“沉下去,像坐在石头上一样”,和当年赵雄教他时的语气一模一样。他突然明白童渊说的“长久安稳”是什么意思:护民不是一代人的事,是要把李寒山、赵雄的“护念”传给下一代,把“种地、练枪、互助”的法子扎进土里,让它生根发芽,长出一片安稳的天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四、夜话桑麻·道心终明(197年秋·石泉村茅舍)

夜里,石头老者在自家茅舍里摆了一桌简单的饭菜:烙得金黄的荞麦饼、清炒的山野菜、腌渍的酸枣,还有一壶自酿的酸枣酒,酒坛上贴着张红纸,写着“安稳年”三个字。童渊、赵云和石头围坐在一起,油灯的光昏黄温暖,映着三人的脸。

“当年您和李先生走后,黑山军又来扰过一次。”石头抿了口酒,放下酒杯,眼里满是怀念,“那时虎子他爹刚学会种荞麦,就带着我们用您教的‘联防’法子,把粮食藏进山洞,再在村口摆上稻草人,黑山军以为我们有防备,就走了。后来他说‘总躲着不是办法,得让大家都有饭吃’,就带头开垦了村后的荒坡,种上荞麦和桑苗——现在村里的桑蚕能换盐换布,荞麦吃不完还能卖给镇上的粮商,再也不用怕饿肚子了。”

赵云摩挲着手里的酒杯,看着窗外的月光——月光洒在晒谷场的荞麦堆上,像铺了一层银霜。他想起吕莫言在信里说的“江东种桑,一年三收”,想起吕子戎在常山种的梨树,想起李寒山笔记里写的“护民者,先授以生,再授以安”,突然开口:“先生,我以前总觉得,护民就是挡住乱兵、守住粮食。现在才明白,挡住乱兵只是‘治标’,让百姓有地种、有手艺、能把安稳的法子传下去,才是‘治本’,对吗?”

童渊点头,给赵云斟满酒,从怀里掏出一块刻着梨花纹的玉佩——和石头拐杖上的花纹一模一样,只是更小巧些。“这是你李伯父当年留给我的。”他把玉佩放在桌上,灯光下,梨花纹看得格外清晰,“二十年前我们在鹰嘴岗分手时,他说‘这玉佩送你,若遇着仁心者,便传给他——让他知道,护民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群人的事’。”

他拿起玉佩,递给赵云:“现在,该传给你了。你有赵大哥的稳劲,有李伯父的仁心,更有自己的悟——比我们当年强。”

赵云接过玉佩,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和胸口的梅花玉佩隔着衣衫相贴,像是有两股暖流汇在一起。“那……如果诸侯要征粮、要强征流民充军呢?”他追问,想起去年曹操派使者来召他,说“若肯归降,封你做校尉”,他拒绝了,因为知道曹操要他去打袁绍,不是去护民。

“守住本心,也守住根基。”童渊放下酒杯,指了指窗外的桑田,“就像这石泉村,当年袁绍和董卓打仗,要征村里的青壮去当兵,我和你李伯父教他们躲进鹰嘴岗的山洞,把桑苗托付给老弱妇孺——等战乱过了,他们回来接着种桑,村里还是安稳的。”他顿了顿,语气郑重,“不附逆,不硬拼,守着自己的地,护着自己的人,把‘护民’的根扎牢了,就算诸侯再争,也冲不垮这安稳。”

赵云握紧手里的玉佩,心里豁然开朗。他想起在黑松林护采药妇人时的果断,想起在坞堡教青壮练枪时的耐心,想起吕子戎种桑时的细致,想起吕莫言在江东建流民营时的坚持——原来“护民之道”从来不是一条路:有人守坞堡挡乱兵,有人种庄稼给饭吃,有人传手艺授生存,有人南北呼应互帮扶,只要初心不变,这些细碎的努力终能聚沙成塔,在乱世里拼出一片安稳的天地。

夜深了,茅舍外的虫鸣声此起彼伏,月光透过窗棂,洒在赵云放在桌旁的龙胆亮银枪上——枪杆上的龙纹、李寒山的梨纹玉佩、李雪梅的梅花玉佩,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像是三代人的“护念”都聚在了一起。他轻声说:“李伯父,大哥,嫂子,我懂了——护民不是一时的热血,是一辈子的坚守,是把梨树种满常山,把桑苗栽遍坞堡,让每个流民都有地种、有饭吃、有安稳日子过。”

五、归程相约·初心共赴(197年秋末·石泉村-落马坡)

在石泉村住了十日,赵云跟着童渊看村民收割荞麦——他们用的镰刀还是李寒山当年设计的,刀刃钝却不易伤手;跟着虎子学嫁接桑枝,知道了“桑粮间作”能让土地更肥沃;还帮着教少年们练“马上定军”,看着他们骑在小矮马上,枪尖抖抖索索却不肯放弃,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临行前,石头老者塞给赵云一袋沉甸甸的荞麦种,袋子上绣着梨花纹:“带回常山种试试,这是你李伯父当年选的种子,耐旱耐涝,乱世里最可靠。”虎子也递来一本薄薄的册子,上面画着桑蚕养殖的步骤:“这是我按李先生的笔记整理的,你带给吕壮士,说不定能用上。”

归程的路走得比来时快。赵云骑在白马上,怀里揣着荞麦种、养殖册、李寒山的笔记和梨纹玉佩,心里装着满满的感悟。路过鹰嘴岗时,他勒马停下,望着岗下的梯田——那里种满了荞麦,金黄一片,几个村民在田里收割,孩童提着竹篮在田埂上捡掉落的荞麦穗,远处的桑林里,有妇人在采桑叶,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

“这就是你将来要做的事。”童渊走过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不是成为诸侯麾下的猛将,是成为百姓心里的‘护梨人’——像李寒山那样传法子,像你赵大哥那样守初心,像吕子戎那样扎根基,像吕莫言那样联南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云重重点头,翻身上马,双腿轻夹马腹:“先生,我们快点回常山吧!我想把子戎兄叫上,一起在隐落山种荞麦,在坞堡教村民养蚕,再把石泉村的‘联防’法子改改,教给周边的小坞堡!”

童渊笑了,拍了拍白马的脖子:“急什么?安稳的事,要慢慢做,才能做扎实。”

回到落马坡时,已是深秋。夕阳正挂在西山顶上,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赵云刚走到山道入口,就看见吕子戎带着青壮们在坞堡外补种梨树苗——他穿着粗布短衫,裤腿沾满泥土,正弯腰扶正一棵歪倒的树苗,身边的小石头举着水壶,踮着脚给他递水,嘴里还喊着“吕壮士,这边的树苗也歪了”。

“子戎兄!”赵云勒马大喊,声音里满是欢喜。

吕子戎抬起头,看见他,脸上立刻露出笑容,放下锄头迎上来:“回来了!路上顺利吗?”

赵云翻身下马,快步上前,从行囊里掏出荞麦种和养殖册:“你看!这是陇西的荞麦种,耐旱好种,咱们在隐落山的荒坡上种上,明年就能有收成!这是虎子整理的桑蚕养殖册,是按李伯父的法子写的,咱们开春就种桑!还有石泉村的‘联防’法子,比咱们的‘三角联防’更细,咱们一起改改,教给周边的坞堡!”

吕子戎接过荞麦种和养殖册,翻看着养殖册上的图画,眼里满是光亮:“太好了!莫言兄托流民捎信来,说江东的桑苗长得好,开春就给咱们送些过来——到时候,咱们既有梨树,又有桑苗,还有荞麦,坞堡就真的稳了!”

童渊站在一旁,看着两个年轻人围着荞麦种和梨树苗讨论的模样,看着远处坞堡里升起的炊烟,看着晒谷场上正在练枪的青壮,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夕阳的余晖洒在落马坡的茅庐上,洒在龙胆亮银枪的枪尖上,洒在刚种下的梨树苗上,也洒在赵云胸口的两块玉佩上——那是三代人“护民”初心的传承,是乱世里最珍贵的希望,是落地生根、终将枝繁叶茂的安稳。

喜欢梦动三国请大家收藏:()梦动三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被逼同居后,禁欲商爷一秒沦陷  逗c欢乐多,不缺我一个+番外  重生末日前这一世换我保护你  我本来很爱你!  双姝传:蕾伴一生+番外  震惊!团宠小师妹在修真界搞内卷了!  天师归来都市伏魔录  桃李嫁东风  滴血惊神阙  凤凰男逼我给白月光伺候月子?滚  偷恋星星的月亮  都市之我的灵田奶爸  宝可梦:从波波走向世界冠军  墨染花开情丝雨  末世全寝穿书!全员炮灰?不可能+番外  炉鼎修仙传2  他是心底的月亮+番外  队长总是板着张脸我该怎么办+番外  荒野求生获传承之大医通天  她养大的白月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