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凌云于朔方紧锣密鼓地整军经武,密切关注中原战局演变,耐心等待最适合介入的时机之际。
远在帝国中心的洛阳朝堂之上,却已是另一番焦头烂额、惶惶不可终日的末日景象。
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虽为当世名将,麾下亦不乏北军五校、三河骑士这等中央精锐。
但黄巾军势大,其烽火几乎同时在全国八州燃起,令官军顾此失彼。
皇甫嵩与朱儁二人虽奋力作战,左支右绌,在局部也取得了一些胜绩,例如皇甫嵩在长社之战中以火攻破敌,但面对这铺天盖地、此起彼伏的燎原之火,他们犹如试图以杯水浇灭烈焰,难以迅速扭转全局,尤其是彻底扑灭起义的根源。
幽州、冀州之地,乃是大贤良师张角兄弟起事的核心区域,太平道信众基础雄厚,黄巾势力根深蒂固,他们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气焰极其嚣张,冀州大部几乎沦陷。
幽州局势也岌岌可危,眼看着帝国这心腹重地的局势就要彻底失控,滑向无法挽回的深渊!
面对冀州日益糜烂、几乎要洞开的门户,焦头烂额的朝廷在经过一番激烈却效率低下的争吵与各方势力权衡后。
终于再次祭出了一张被视为能够稳定局势的王牌——紧急任命德高望重、素以刚正清廉着称且通晓军略的北中郎将卢植。
持节,赋予其更大的自主权,率领其本部兵马以及紧急抽调的部分中央禁军,火速北上,专责进剿盘踞在冀州的黄巾军主力,务求尽快稳定帝国这核心区域的局势,堵住这个最大的窟窿。
此项任命,足见朝廷对冀州战局的极端重视与内心深处难以掩饰的焦虑。
然而,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冀州的战火尚未看到平息的曙光,更为北边的幽州,告急的文书又如雪片般飞入洛阳,堆满了皇帝的案头。
幽州黄巾军在首领程志远、邓茂等人的带领下,肆虐郡县,声势浩大,甚至直接威胁到幽州治所蓟县的安全,更切断了部分通往北方边郡的重要通道,使得朝廷对北疆的掌控力进一步削弱。
就在这内忧外患、急需得力干臣勇将奔赴四方灭火的危急存亡之秋,位于洛阳南宫的温德殿内,一场并非着眼于如何有效平叛,而是针对远在北疆的凌云的政治阴谋,却在权力的暗流涌动中,悄然浮出水面。
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汝南袁氏,其当代领袖之一的太傅袁隗,。
始终对去岁在朔方太守任命一事上,被大将军何进、尚书卢植等人联手压制,致使他极力反对的凌云得以顺利上任,并且之后凌云屡立奇功、声望日隆,让他袁氏颜面大受损一事耿耿于怀,如鲠在喉。
如今,眼见凌云在朔方、五原两郡搞得风生水起,根基日渐稳固,势力不断膨胀,袁隗心中嫉恨交加,如同毒蛇啃噬。
更兼他收到了族中在幽州产业利益因黄巾之乱而严重受损的密报,一个既能打击政敌、又能借刀杀人、还可缓解家族压力的毒计,瞬间在他那精于权术的心中成型。
在一次气氛压抑、商议如何应对幽州黄巾危机的御前会议上,袁隗手持玉笏,步履沉稳地出班奏道。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陛下,幽州局势如今万分危急,贼酋程志远等气焰嚣张,蓟县危在旦夕,北方门户摇摇欲坠。”
“老臣思之,并州朔方郡守凌云,去岁曾以非凡胆略与奇策,不费朝廷一兵一卒便从匈奴手中换回三万汉民,继而收复五原,显露出不凡的兵略才干与治政之能。”
“据悉,其麾下兵精粮足,军容严整,又地处北疆,与幽州西北接壤,交通相对便利。当此国家用人之际,正可人尽其才!老臣以为,陛下可降天恩,命其率朔方精锐之师,东出代郡,南下进入幽州境内,协同当地官军,全力镇压黄巾逆贼,以解幽州之围,护佑北疆安宁!”
“如此,既可彰显陛下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之圣明,亦可令其……嗯,戴罪立功,为国效力,以赎前愆!”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处处以国事为重,仿佛全然是为社稷着想。
而那轻描淡写的“戴罪立功”四字,更是阴险无比,纯属无中生有,暗中给凌云泼上了一盆难以洗刷的脏水,预设了一个对其不利的前提。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做平妻?不,我要你跪下叫长嫂 芒种 沦为肉便器:每天都被男人轮奸 宗门志 凤倾天下从蛇灵逆党到女帝 天衍城:星轨织忆录 火影:踏上最强之路! 萝太弟弟如妹妹 真的要扒发小的小熊内裤? 嘘,穿进这种书就要没羞没躁! 忍界强者,但一直被嬷 入陷(1v1) 少妇吕媚 锦衣听香风满楼 综武:开局成为燕十三! 净玉决 资治通鉴新译 把小秘书吃干抹净的日常 玖辛奈为了变强勾引鸣人直至怀孕 被嘎腰子前,觉醒诸天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