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50章 太子妃(第1页)

第50章 太子妃(第1页)

洪武三年的深秋,应天府褪去了夏日的燥热,染上了金桂的馥郁与菊花的清雅。紫禁城的红墙金瓦在澄澈的秋阳下愈发显得庄重辉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喜庆与忙碌交织的气息。太子朱标的大婚吉日——洪武三年十月初五——日益临近,整个帝国的心脏都在为这场象征着国本稳固、皇室开枝散叶的盛典而高速运转。

东宫春和殿的书房内,朱标一身杏黄色常服,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更多是温润如玉的沉稳。他端坐主位,下首两侧坐着他的弟弟们:吴王朱栋、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礼部尚书钱用壬、太常寺卿并几位精通皇室礼仪的老赞礼官垂手肃立,正详细禀报着大婚礼仪的流程。

“……纳采、问名之礼已毕,鄂国公府已敬奉回礼与庚帖。”钱用壬声音洪亮,一丝不苟,“吉期既定十月初五,纳征之礼定于九月廿八日。届时,陛下将遣正使韩国公李善长、副使魏国公徐达,率礼部、太常寺官员,备玄纁、玉帛、谷圭、乘马、金玉首饰、文绮绫罗等聘礼,共九十六抬,执节前往常府行纳征礼。”

朱樉听得有些不耐烦,插嘴道:“九十六抬?够不够气派?常伯伯不仅咱大哥的老丈人,又是开国元勋,不能小气了!我看得再加二十抬,把宫里新贡的那些苏绣、蜀锦都装上!还有那南洋来的香料,多装几箱!”他如今被封秦王,气度更显豪迈,但也更添几分不拘小节的莽撞。

朱标温和地看了他一眼,还未开口,朱栋已平静地接过话头:“三弟,纳征之礼,贵在合乎礼制,彰显皇家威仪,不在数量堆砌。九十六抬,已是最高规格,远超《大明集礼》所定,足显父皇对常家恩遇。若再添加,恐有僭越之嫌,反为不美。且常伯伯性情豪爽,更重情义,礼数周到即可。”他转向钱用壬,“钱尚书,礼单所列,务必精挑细选,务求珍而不奢,雅而合度。”钱用壬连忙躬身:“吴王殿下所言极是,礼单已反复斟酌,陛下亦已御览钦定。”

朱棣接口道:“大哥放心,纳征那日,我们兄弟几个都去。虽非正副使,但随行壮壮声势也是好的。也让常伯伯和未来嫂嫂看看咱们朱家兄弟的齐心。”他目光炯炯,带着燕王的锐气。

朱标含笑点头:“五弟有心了。届时诸弟皆随行。”他目光扫过弟弟们,最后落在朱栋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托付,“栋弟,鹗羽卫需确保纳征沿途及常府内外安靖,万勿出差池。”

朱栋颔首:“大哥放心,早已部署妥当。李炎亲自带人盯着。”

坤宁宫暖阁内,马皇后正与几位亲近的命妇叙话,气氛温馨祥和。她身着常服,发髻间只簪一支玉凤钗,雍容中透着平易近人。宫女奉上茶点,马皇后亲自拈起一块精致的桂花糕,对下首坐着、略显拘谨的常夫人蓝氏道:“亲家母尝尝,这是御膳房新制的,用了今年新收的桂花。”

蓝氏连忙起身谢恩,接过糕点,眼中满是感激和荣耀:“谢娘娘恩典。娘娘待臣妾一家,真是天高地厚之恩。”

马皇后笑着摆手让她坐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元昭那孩子,本宫是打心眼里喜欢,稳重、知礼,心地纯善。标儿能得她为妻,是他的福气,也是咱们老朱家的福气。这日子近了,亲家母在府中可还忙得过来?若有需要,尽管开口,宫里人手多,遣些得力的嬷嬷、宫女过去帮忙料理便是。”

蓝氏忙道:“劳娘娘挂心,府中一切都好,不敢再叨扰宫里。只是……只是元昭这孩子,这几日愈发紧张了,总怕礼仪不周,失了皇家体面。臣妾愚钝,也怕教导有不到之处。”

“这有何难?”马皇后笑容温和,“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元昭秉性纯良,识大体,懂进退,这便是最大的体面。至于礼仪细节,”她看向侍立一旁的司礼监女官,“让尚仪局的几位嬷嬷明日就去常府,再细细地、温和地给元昭讲讲,主要是安她的心。告诉她,本宫和陛下都盼着她早些进宫,不必过于拘谨,把这里当家便是。”

蓝氏闻言,心中大石落地,眼圈微红:“娘娘仁德,体恤至此,臣妾……臣妾代元昭叩谢天恩!”说着又要起身。

马皇后一把扶住:“快别多礼了。说起来,鄂国公的身子如何了?前些日子听说旧伤有些反复?”

提到常遇春,蓝氏脸上掠过一丝忧色,随即强笑道:“谢娘娘关怀。老爷他……是有些不适,前阵子班师回朝路上卸甲受了风寒,加上旧伤,一直未能大好。二殿下……哦,吴王殿下亲自派了提举司最好的医官日日看顾,用了上好的药材,如今已好多了,只是精神头不如从前那般健旺,太医叮嘱还需静养。”她刻意隐去了常遇春心口偶有不适的细节。

马皇后神色关切:“鄂国公乃国之柱石,栋梁之躯,定要好好将养。栋儿安排得对,提举司的医官和药材,紧着鄂国公用。回头本宫也让御膳房备些温补的膳食送过去。这大婚在即,鄂国公定要亲眼看着女儿风光大嫁才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武英殿内,朱元璋正与几位重臣最后敲定大婚当日的流程与护卫事宜。李善长、徐达、汤和、刘基分列两侧。朱元璋一身明黄常服,虽面带喜色,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迎亲当日,”礼部尚书钱用壬指着舆图,“太子殿下自春和殿出,乘金辂,由卤簿大驾前导,出东华门,经东安门大街,至鄂国公府。沿途净街洒扫,五城兵马司、拱卫司严密布防、鹗羽卫随驾护卫。太子殿下至鄂国公府大门外降辂,鄂国公府阖府迎。太子入中门,至正厅,行奠雁礼。礼毕,太子妃常氏拜别父母,着翟衣,戴九翚四凤冠,升凤轿。太子乘金辂先行还宫,凤轿随后……”

朱元璋打断道:“标儿亲自去迎,是给鄂国公家天大的体面,也是给天下人看看,咱朱家重情重义。但护卫上,一丝一毫都不能松懈!栋儿!”

“儿臣在!”朱栋出列。

“鹗羽卫、拱卫司、五城兵马司,三司联动,明哨暗岗,务必做到万无一失!沿途屋顶、临街窗户,都给咱盯死了!一只可疑的鸟都不能飞过去!”朱元璋语气斩钉截铁,“你亲自坐镇调度,大婚之前,就住在宫城值房!”

“儿臣遵旨!定保大哥及皇嫂銮驾安泰!”朱栋肃然领命,眼中精光一闪。他早已命鹗羽卫的夜枭营撒开大网,严密监控应天府内所有可能的不安定因素。

徐达补充道:“陛下,太子妃入宫后,先至奉先殿拜谒列祖列宗,再到坤宁宫拜见皇后娘娘,最后至春和殿行合卺礼。这一路宫禁森严,护卫亦需周密。”

“嗯,”朱元璋点头,“奉先殿由内廷禁卫负责,坤宁宫到春和殿这段,栋儿,你的人也要伸进去,与内廷侍卫无缝衔接。”

“是!”朱栋应道。

李善长这时开口道:“陛下,合卺礼后,宫中大宴群臣及命妇。宴席规制、座次、菜品、乐舞,礼部与光禄寺已反复核验。只是……”他顿了顿,看了一眼朱栋,“吴王殿下所掌提举司,近来忙于防疫与药田新种,不知大婚所需之物,可已备齐?此虽小节,亦关乎皇家体面与宾客安康。”

这话看似关心,细品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剔,暗指朱栋可能因庶务繁忙而疏忽了皇室大典的细节。

朱元璋目光微凝。朱栋却已从容答道:“李相放心。提举司早有预案。宫中各处水源,已加装三层滤瓮并定期查验;大婚当日所需净水等物,十倍之数已储备于内库及提举司宫中专库,随时调用;随侍太子、太子妃及重要宾客的医官、急救药品亦已就位。确保大婚喜庆祥和,无病恙之忧。”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展现了提举司的高效,也无形中化解了李善长的关切。

刘基捋须赞道:“吴王殿下思虑周详,未雨绸缪,实乃社稷之福。”

朱元璋脸上露出满意之色:“嗯,栋儿办事,咱向来放心。好,诸事既定,各司其职,务必给咱把标儿的大婚,办得漂漂亮亮,让天下人都看看,咱大明太子的气派,咱皇家的恩典!”

九月廿八日,吉日良辰。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身着簇新的朝服,作为皇帝钦点的正副使,手持金节,率领着由礼部官员、太常寺乐工、内侍、禁卫组成的庞大纳征队伍,浩浩荡荡出了午门。

队伍前方,九十六抬披红挂彩的聘礼箱笼,在秋阳下熠熠生辉。玄纁庄严,玉圭温润,骏马神骏,金银器皿、绫罗绸缎、珍玩首饰琳琅满目,每一抬都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对常家的无上恩宠。礼乐悠扬,仪仗森严,沿途百姓夹道围观,啧啧称羡。

鄂国公府中门大开,常遇春虽遵医嘱未出迎,但身着国公常服,精神尚可地端坐正堂。蓝氏及阖府上下,皆着盛装,跪迎天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善长展开明黄诏书,声音洪亮,在鄂国公府正厅回荡,“咨尔开平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保、鄂国公常遇春之长女常氏,柔嘉维则,淑慎性成……今皇太子标,年已长成,适婚娶之时。特遣使持节,以礼纳征。授常氏为皇太子妃!尔其祗服隆恩,永光闺阃。钦哉!”

宣旨毕,李善长、徐达将象征聘礼的玉圭、玄纁等郑重交付常遇春。常遇春率全家叩首谢恩:“臣常遇春,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洪亮,带着激动与荣耀。蓝氏更是喜极而泣。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责天纪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挽渊录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异度空间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奴籍之下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ISUCA——雷霆的奴隶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