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满殿目光更是聚焦在朱元璋身上。为皇孙赐名,意义非凡,既是恩宠,更是对未来的一份期许和定位。
朱元璋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脸上笑容收敛了几分,显出一种深思的神情。他缓缓踱回御座前,并未立刻坐下,而是负手而立,目光扫过阶下济济一堂的文武重臣,又掠过自己那几个英姿勃发的儿子,最后落在两个幼小的襁褓上,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更加久远的未来。
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连呼吸声都刻意放轻了。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即将说出的,绝非仅仅是两个名字那么简单。
“好!”朱元璋的声音再次响起,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咱老朱家的江山,不是咱一个人打下来的,也不是咱这一代人就能守得万世太平的!咱的儿子们,孙子们,重孙子们,子子孙孙,都得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德,这大明的基业,才能千秋万代!”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扫过朱标,又扫过朱栋:
“太子,国之储,承继大统,教化万方,乃文治之根本。咱给他这一支,定下二十字辈分,曰: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望标儿及其子孙,允执厥中,以文载道,恪守祖制,钦崇武备,修明君德,顺天应人,师法贤良,善用贤能,使我大明国运昌隆,如日之晟!”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朱标低声重复了一遍,眼中光芒闪动,郑重地起身,对着朱元璋深深一揖:“儿臣领旨谢恩!定当以此训勉励自身,教导子孙,不负父皇厚望!”这二十字,文治武功、道德训诫、治国用人之道尽在其中,为太子一系定下了明确的传承基调。
朱元璋点点头,目光转向朱栋,眼神变得更为深邃复杂,有倚重,有期许,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将重担分付的意味:
“栋儿!”
“儿臣在!”朱栋心头一凛,躬身应道。
“你与标儿,一母同胞的双生子,手足至亲。你心思缜密,善机巧,通格物,掌神策,立济世医政,设鹗羽卫,于国于军,功勋卓着,乃太子之肱骨,朝廷之柱石!”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咱对你,期望更深!望你及你的子孙后代,永世铭记,当以辅佐为念!同心戮力,拱卫储君,护持国本!此乃尔吴王一脉,万世不易之责!”
他深吸一口气,声如洪钟,一字一句,清晰地烙印在每个人的耳中:
“故,咱特赐你吴王朱栋一脉,二十五字辈分,曰:同心辅国政,承德继宗英,绍圣兴邦泰,嘉和庆永宁,康隆福泽广!”
“同心辅国政,承德继宗英,绍圣兴邦泰,嘉和庆永宁,康隆福泽广……”朱栋在心中默念,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这二十五字,开宗明义便是“同心辅国政”,其后“承德”、“继宗英”、“绍圣兴邦”、“嘉和永宁”、“康隆福泽”,无不是围绕“辅佐”这个核心展开的期望与祝福。父皇的用意,昭然若揭——吴王一脉,永为太子一脉最坚定的辅弼!这是无上的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他撩袍跪倒,额头触地,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感佩:“儿臣朱栋,领旨谢恩!儿臣及子孙,生生世世,必以同心辅国为念,竭忠尽智,辅佐储君,护卫大明,绝不敢负父皇今日之深恩厚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阶下群臣,无论是徐达、常遇春这样的老帅,还是刘基、刘三吾这样的文臣,此刻心中都掀起了惊涛骇浪。皇帝这二十五字辈分,用意之深,期许之重,远超寻常!这几乎是以皇明祖训的形式,为未来数代甚至十数代的朝局定下了基调——吴王系,永为太子系最核心,最可靠的拱卫力量!这是对吴王功勋的极致肯定,更是对太子地位最有力的背书。一时间,各种心思在众人心头流转,但面上无不显露出肃然起敬之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元璋看着跪伏在地的朱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抬手虚扶:“起来吧。”
待朱栋起身,朱元璋的目光重新变得温和,投向两个襁褓:
“至于名字么……咱老朱家,自咱这起,便定五行轮转之序。咱的儿子们,名中当有木,如标儿、栋儿、樉儿、?儿、棣儿,皆是如此。”
他走到徐妙云面前,看着那个熟睡的婴儿:
“到了孙辈,当承父辈之木德。木生火,故名字第三字,当取火字旁!寓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他又看向常靖澜怀中的孩子:
“其后世代,便依此循环: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周而复始,代代不绝!此乃天地大道,亦是我朱明江山永续之象!此规及你们这些王爷一系的辈分,日后当载入《皇明祖训》,后世子孙,永世遵循!”
殿中众人听得更加屏息凝神。皇帝不仅赐了辈分,连具体的取名规则都定下了!这五行轮转之序,既蕴含天道循环的哲理,又寄托了江山永固的期望,更将皇族的传承与天地方物联系起来,格局宏大,思虑深远。
朱元璋沉吟片刻,目光在两个孙儿的小脸上流连,带着祖父的慈爱与帝王的睿智:
“妙云所出,乃吴王嫡长子,身份贵重,承祧之始。同字辈,当取第三字为火旁。”他目光炯炯,朗声道,“咱赐名——朱同燨!燨者,光亮闪烁,如星火之明,亦如金石之光!望此子承继吴王忠勇勤勉之德,如同星火般放光芒,光耀门楣,亦为大明江山添一明亮之才!”
“朱同燨……”朱栋与徐妙云同时低声念出,心中涌起暖流。这名字寓意光明璀璨,又带着火的热烈与金的坚韧,确是好名。
朱元璋又走到常靖澜面前,看着那个攥着小拳头的婴儿,脸上笑意更浓:“靖澜所出,乃吴王次子,亦是咱的好孙儿。同属同字辈,第三字亦为火旁。咱赐名——朱同燧!燧者,取燧石击火之意!燧石虽坚,需击打方有火花;人生于世,亦需磨砺方能成器!望此子如燧石,坚韧不拔,虽处次位,亦能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火,照亮一方,为父兄臂助!”
“朱同燧!”常靖澜眼中瞬间涌起欣喜的泪光。这名字看似不如燨字华美,却蕴含着坚韧、磨砺与自身发光的深意,正合她心中对这个活泼小儿隐隐的期盼。
“朱同燨!朱同燧!好!好名字!”马皇后在一旁喜笑颜开,连声称赞。
“谢父皇隆恩!赐名之恩,重于泰山!”朱栋携两位王妃再次深深下拜。徐妙云与常靖澜抱着怀中的朱同燨、朱同燧,亦是盈盈拜谢,脸上洋溢着初为人母的骄傲与对皇恩的感激。
“恭喜陛下!贺喜吴王殿下!喜得麟儿,佳名天成!”阶下,以徐达、刘基为首,文武群臣齐声恭贺,声浪如潮,将奉天殿内的喜庆气氛推向了顶点。烛火辉煌,映照着新生的希望与帝国未来的蓝图。
朱元璋大笑,志得意满之情溢于言表。他大手一挥,声若洪钟:“今日双喜临门!北伐功成,又添皇孙!传旨,赐宴群臣,酒水管够!咱要与众卿,不醉不归!”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欢呼声再次响彻云霄,丝竹管弦重新奏响,比之前更加欢快热烈。珍馐美酒再次如流水般呈上,舞姬们踏着更快的节奏翩跹起舞。奉天殿内,君臣同乐,共庆这功业与血脉交织的辉煌时刻。
朱栋抱着长子朱同燨,徐妙云依偎在他身旁,常靖澜抱着朱同燧也依偎在他身旁。朱标含笑看着弟弟一家,朱樉、朱?、朱棣也围拢过来,好奇地看着两个粉团似的小侄子。朱棣伸出手指,极其小心地碰了碰朱同燧攥紧的小拳头,小家伙在睡梦中似乎有所感应,小拳头竟微微松开了些,引得几位年轻的叔叔都笑了起来。这一刻,战场归来的硝烟尚未散尽,但新生的希望与血脉相连的温情,已悄然在这帝国的权力中心生根发芽。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责天纪 挽渊录 异度空间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奴籍之下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ISUCA——雷霆的奴隶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