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99章 成果(第2页)

第99章 成果(第2页)

“陛下,”户部尚书出列,声音洪亮,带着扬眉吐气的自豪,“南直隶洪武八年税赋及市舶关税已悉数解运入库,国库充盈,前所未有!臣已会同吏部、兵部、工部,拟定今岁度支:边军粮饷、甲械可增三成;黄河、淮河几处险工可同时动工大修;各省常平仓可增储三至五成;阵亡将士遗孤、各地孤寡抚恤,皆可大幅提升……”他滔滔不绝地列举着充盈的国库带来的种种惠政,每一句都引来一阵低低的惊叹和由衷的喜悦。钱,是帝国的血脉。血脉充盈,则百病可消,生机勃发。

朱元璋微微颔首,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满意。他看向南方,仿佛能穿透殿宇,看到太仓港的千帆竞发:“栋儿在南直隶,给咱,给大明,挣下了这份厚实的家底!开海通商,利国利民,此乃定策!传旨,着工部、户部,会同吴王,议定扩建太仓、宁波、泉州诸港事宜!神策水师,增造神机福船!所需钱粮,优先拨付!”皇帝的旨意,彻底为海贸国策定下了基调。

“父皇圣明!”朱标适时出列,朗声道,“栋弟不仅理财有方,开海有功,更心怀社稷长远,于南直隶再行教化新政,儿臣以为,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伟业,当昭告天下,全力推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朱标身上。教化新政?朱标展开一份奏章,正是朱栋八百里加急送来的《请于南直隶广设社学并升格济世学堂为帝国大学疏》。他声音清朗,传遍大殿:

“吴王朱栋奏请:”

“一、在常州试设社学,取得良好的进展和结果。特请旨于南直隶五府所辖所有州、县,遍设社学!社学者,启童蒙,授文字,习数算,明礼仪之基也!凡五岁以上孩童,无论男女,无论出身军户、匠户、民户,皆须强制入学,为期五年!社学内,笔墨纸砚书籍,皆由官府免费供给!每日供早、午两餐!路途遥远之学子,可免费寄宿和晚餐!其宗旨,在使大明孩童,人人能识字,人人会算数,不做睁眼之民!所需钱粮,由南直隶新增税赋及吴王府拨付专款支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朝堂震动!免费!强制!包食宿!惠及所有孩童,不论男女出身!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普惠?历朝历代,何曾有过如此普及如此惠及底层的官学?那些出身寒微的官员,此刻已是热泪盈眶!他们深知,这纸诏令,将改变多少贫寒子弟的命运!

“二、升格神策提举司下辖济世医政学堂为大明帝国大学!”朱标的声音更加高昂,“帝国大学,设六大学院!”

“文学院:授经史子集,习策论文章,为科举育才!特邀华盖殿大学士诚意伯刘基先生,兼任首任山长!”

被点名的刘伯温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复杂而欣慰的光芒,微微躬身。

“数算学院:研天文历法,精算术格致,掌钱粮度支!由原济世医政学堂术算天才墨筹主持!”

“农学院:究稼穑之术,育良种,兴水利,解万民温饱!由原济世医政堂农学大家李农主持,聘农学大家及老成精干之农官任教!”

“医学院:承济世之志,授岐黄之术,精研病理药理,培育良医,普惠苍生!由原三军医药局都督医使周济民、济仁堂天才医官顾清源领衔!”

“格物学院:穷器物之理,精工匠之艺,兴百工,利万民!由格物工技司大匠墨羽、墨友谦及诸巧匠主持!”

“军事学院:习兵法韬略,练骑射火器,育将校之才!由神策军都督同知张世杰、天策卫指挥使高勇等宿将任教,在聘请魏国公、鄂国公、颍川侯、永昌侯等为特别教师!”

“航海学院:授天文导航,习海战之要,通万国地理,为我大明开万里海疆!由航海侯张赫、神策水师卫副指挥使盛庸领衔!”

“帝国大学面向全国,择优招收举人、秀才及通过严格考核之优秀学子!各学院毕业生,可凭所学,参加科举、医学科举、武举,亦可由朝廷直接擢用,授以官职!”

朱标的宣读完毕,整个奉天殿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叹与议论!

普及的社学,如同广布甘霖,惠泽万千蒙童,为帝国奠定最广泛的知识与道德根基!

包罗万象的帝国大学,更是开前所未有之先河!它将传统的经学教育、实用的百工技艺、强国的军事航海、济世的医药农学,全部纳入国家高等教育的殿堂!打破了千百年来唯有读书高,读经书做八股的单一格局!尤其是允许格物、军事、航海等学院的毕业生通过专门途径入仕,这等于为无数有真才实学却苦于科举无门的英才,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通天大道!

这已不仅仅是新政,这是一场旨在重塑帝国人才根基,推动全方位发展的教育革命!其深远影响,难以估量!

龙椅上,朱元璋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他虽出身布衣,却深知人才与知识的重要。儿子这着眼于百年大计的布局,深合他务实强本的治国理念!尤其是那军事学院和航海学院,更是直戳他开疆拓土、扬威域外的心志!

“好!栋儿此疏,深谋远虑,格局宏大!铸剑为犁,育才兴邦,此乃固本培元之大道!”朱元璋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准奏!着吏部、礼部、工部、户部,全力配合吴王朱栋,推行社学及帝国大学之设!所需钱粮、师资、地亩,朝廷及南直隶优先保障!帝国大学首任总督学……”朱元璋目光扫过殿下,最终落在太子朱标身上,“由太子朱标遥领!吴王朱栋,任常务总督学,总揽筹建及教学事宜!刘先生,就辛苦你,替太子和吴王,把这文学院的担子挑起来!”

“臣(儿臣)领旨!”刘伯温、朱标同时躬身应道。朱标心中暖流涌动,父皇将总督学的荣誉给了自己,又将实际重任交给栋弟,这份信任与平衡,尽显帝王智慧。

“陛下圣明!太子殿下英明!吴王殿下远见卓着!”这一次,满朝文武,无论派系,无论出身,皆心悦诚服,由衷地拜倒在地。他们仿佛看到,一座通向强盛未来的知识桥梁,正在南直隶的土地上,由那位年轻的亲王手中,缓缓架起。

数日后,圣旨下达。站在应天府扩建中的大明帝国大学宏伟工地上,依托原济世医政学堂,大幅扩建,朱栋看着手中圣旨,望着远处长江浩渺的烟波和港口林立的帆樯,心潮澎湃。

社学的免费学堂,将如繁星般洒遍南直隶州县,点亮无数贫寒孩童眼中的希望之光。

帝国大学的六大学院,将如同六柄利剑,刺破陈腐的迷雾,为大明锻造出经世致用的文武全才。

摊丁入亩解放了生产力,商税新制充盈了国库,开海通商打开了视野,而教育新政,则是为这个冉冉上升的帝国,注入永不枯竭的智慧与力量之源!

“栋弟,”朱标不知何时来到了他身边,看着弟弟眼中闪耀的光芒,温润一笑,“你这盘大棋,下得真是……惊世骇俗。”

朱栋回以自信而坚定的笑容:“大哥,这才刚刚开始。大明,需要改变的,还有很多很多。”

不远处。皇宫角楼之上,朱元璋凭栏远眺,目光似乎穿越了遥远的距离,落在那片热火朝天的工地上,落在了长江边那千帆竞发的盛景上。他深邃的眼眸中,映照着帝国的万里河山,也映照着两个儿子并肩而立的身影。

“标儿,”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悠远,带着一种难得的感慨自言自语道,“咱打了一辈子仗,得了这江山。怎么把这江山守好,传下去,让你接手时比现在更强大,更昌盛……栋儿他,看得比咱远,步子,迈得比咱大啊,以后一定是你的得力帮手!”

春风拂过金陵城头,吹动龙旗猎猎。洪武九年的春天,新政的根基已然深固,而一个属于教育、属于人才、属于全方位崛起的大明新时代,正伴随着帝国大学即将奠基钟声和社学堂朗朗的读书声,磅礴开启!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ISUCA——雷霆的奴隶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挽渊录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异度空间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奴籍之下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责天纪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