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阵惊叹声响起,徐增寿的名字显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最后,朱元璋高声宣布:“一甲第三名,蓝春!”
随着这最后一个名字的宣布,整个场面都沸腾了起来。人们欢呼雀跃,为这三位武状元、榜眼、探花的优异表现喝彩。
每念一个名字,台下就爆发出一阵欢呼。这三位无一不是勋贵子弟,平安是朱元璋的养子,年仅十五便武艺超群,尤其擅长骑射;徐增寿是魏国公徐达的次子,精通兵法;蓝春则是梁国公蓝玉的长子,力大无穷,擅长近身格斗。
朱元璋继续宣读:二甲第一名,汤軏!这是信国公汤和的次子,精通水战……。
宣读完毕,朱元璋满面红光,显然对武举结果十分满意。他高声宣布任命:平安,授神策军天策卫正五品千户!徐增寿,授神策军神策卫正五品千户!蓝春,授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金吾前卫正五品千户!汤軏,授神策军水师卫正五品千户!
四位年轻武将跪地谢恩,个个英姿勃发。平安虽然年仅十五,但身材魁梧,目光炯炯有神;徐增寿儒雅中透着英气;蓝春豪迈不羁;汤軏沉稳干练。他们身着崭新的武官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朱元璋看着这些年轻将领,语重心长地说:尔等皆是将门之后,望好生历练,勿负咱望!切记,为将者不仅要有万夫不当之勇,更要有运筹帷幄之智,体恤士卒之仁!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报效朝廷!必不负陛下厚望!
四人齐声应答,声音洪亮有力,回荡在午门广场上空。仪式结束后,文武两科的精英们难得聚在一起。李文远等人上前道贺,平安等人也回礼致意。
平安虽然年纪最小,但气度不凡,对李文远说:久闻状元郎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他日若有闲暇,还请多多指教。
李文远连忙回礼:千户大人过谦了。大人年少有为,才是令人钦佩。听闻大人在骑射比试中百步穿杨,真是英雄出少年。
徐增寿则对沈文渊笑道:探花郎,听说你要去格物学院进修?那可巧了,我对火器制造颇感兴趣,改日定向你请教。
沈文渊眼睛一亮:千户大人也对格物学有兴趣?那真是太好了!我最近正在研究火枪的改良方案,若是大人有兴趣,我们可以一同探讨。
蓝春豪爽地拍拍吴子健的肩膀:吴侍读,听说你们文人都会作诗?改日给我也作一首,让我也沾点文气!
吴子健笑道:蓝千户说笑了。千户这般英雄气概,岂是诗词所能形容的。
就在这文武交融的气氛中,忽然有人来报:陛下宣文武进士入宫赐宴!
奉天殿内,宴席已经摆开。文武进士们分列两旁,文东武西。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太子朱标和吴王朱栋分坐两侧。御膳房准备了丰盛的菜肴珍馐美味应有尽有。
朱元璋举杯道:今日文武并举,皆得英才,实乃大明之福!望尔等同心协力,共保大明江山!文臣以智安邦,武将以勇卫国,二者不可偏废!
愿为陛下效死!
众人齐声应答,举杯共饮。清脆的酒杯碰撞声回荡在大殿之中。宴席间,文武进士们相互敬酒,气氛热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文远注意到,虽然文武殊途,但这些年轻人都有着报效国家的热血和理想。他们讨论着各自的抱负,交流着对不同领域的见解,展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宴席进行到一半时,朱元璋忽然开口道:今科取士已毕,然求才之路不可止步。六月将举行医学科举,下旬还有农学考试。望天下有才之士,不论出身,皆来应试!
这话引起了进士们的窃窃私语。医农二科向来被视为,如今却与文武科举并列,可见皇帝对实用人才的重视。
朱栋适时补充道:医学科举优异者,可入太医院或地方医馆;农学考试杰出者,将派往各地指导农事。皆为朝廷正式官员,享受相应俸禄。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京城,引起了新一轮的轰动。许多原本无缘科举的医者、农人,纷纷早已准备应试。
六月初,医学科举如期举行。考场设在太医院旁的专门考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者汇聚一堂。考试内容不仅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传统医学理论,还有诊断、方剂、针灸等实践考核。
帝国大学医学院的教授们亲自监考,确保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一个来自江南的老郎中感慨道:行医四十载,从未想过医术也能求取功名。陛下圣明啊!若是早几十年有此科举,老夫也不必颠沛流离了。
六月下旬,农学考试接着举行。这场考试更加特殊,考生是大明帝国大学农学院的读书人。考试内容涉及农作物种植、水利工程、农具改良等实用知识。
考官中不仅有官员还有帝国大学农学院的教授们,确保选拔出真正懂农业的人才。
随着各项科举考试的进行,大明帝国的人才选拔体系日趋完善。不同领域的人才都有了晋升的通道,整个国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在帝国大学内,李文远和吴子健开始了在议政堂的观政生涯,沈文渊则在各个学院间奔波求学。武进士们则投入到军营训练中,为将来的军旅生涯做准备。
每当夜幕降临,李文远总喜欢站在翰林院的高处,眺望着京城的万家灯火。他想起了西北老家的贫瘠土地,想起了赶考路上的艰辛,更想起了皇帝和吴王的知遇之恩。大人,该休息了。一个翰林院的小吏轻声提醒。
李文远回过神来,微微一笑:是啊,明日还要早起。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大明的复兴之路还很漫长,但他们这些年轻人,已经准备好了为之奋斗终生。而在紫禁城的深处,朱元璋正在翻阅各地的奏报。看着一项项新政顺利推行,一批批人才脱颖而出,他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栋儿,他对侍立在旁的朱栋说,
这科举改革,你做得好。大明有了这些人才,何愁不兴!朱栋躬身道:儿臣只是执行父皇的圣意。真正圣明的,是父皇您。
朱元璋哈哈大笑:好!好!明日早朝,咱要好好考验这些新科进士!夜深了,但大明的未来,却越来越明亮。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为国家的富强,努力奋斗着。文武并举,各展宏图,一个强盛的大明正在崛起。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奴籍之下 挽渊录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异度空间 ISUCA——雷霆的奴隶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责天纪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