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栋脸上瞬间绽开了发自内心的慈爱笑容,那是在朝堂上绝不会出现的柔和。
他弯下腰,一把将软糯可爱的女儿抱进怀里,又用另一只手轻轻揉了揉儿子细软的头发,声音里充满了宠溺:“都乖不乖啊?有没有听母妃和母亲的话?”
这时,世子朱同燨和江宁王朱同燧也从麟趾学宫放学回来了。两个九岁的少年,身着麟趾学宫统一的青衿儒服,虽面容稚嫩,但言行举止已隐隐有了规矩章法。
他们进门后,先整了整衣冠,然后上前几步,向着朱栋、徐妙云和常靖澜恭敬地躬身行礼,声音清朗:“孩儿给父王、母妃请安、夫人(娘亲)请安”(世子称呼侧妃、次妃都是称呼夫人,庶子称呼正妃都是称呼母妃,自己母亲都是娘亲母亲)
“快起来,一路从学宫回来,定是饿了。都入座吧,准备用膳。”徐妙云温柔地看着孩子们,轻声吩咐道。她的声音带着孕期特有的柔缓,让人心安。
一家人再次围坐在那张宽大的膳桌旁。与清晨为了赶朝会而略显匆忙的早膳不同,晚膳的气氛要轻松、惬意得多。桌上菜肴依旧精致,但更多了些家常风味和孩子们喜欢的菜品。
朱同燧性子活泼,肚子里显然憋了许多话,刚坐下拿起筷子,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分享学宫趣事,嘴里还含着一块芙蓉糕,声音有些含糊却满是兴奋:“父王,母妃,你们不知道,今天数算课可精彩了!墨筹先生出了一道好难的题,是关于水流速度、船只载重与逆流行驶时间的综合运算,数据繁杂,步骤极多。连雄英堂兄那般聪慧的,都皱着眉头算了小半个时辰呢!”
向来沉稳些的朱同燨在一旁补充,语气客观清晰:“此题确实不易,关键在于要理解格物院新近讲授的‘阻力’与‘浮力’之基本原理,并将其转化。后来,还是景龙表哥思路独特,最快得出了正确答案,得到了墨先生当堂夸奖,说他‘善用工具,思路清奇’。”
他又说起另一件事:“下午骑射课,十三叔许是觉得上次射箭输了不服气,又拉着景龙表哥要比试障碍骑马。结果十三叔性子太急,过一道高木栏时催马太猛,那马匹受惊,前蹄打滑,差点把他摔下来。千钧一发之际,幸好紧跟在旁的景龙表哥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十三叔的勒甲绦,将他稳住了。宋濂山长知道后,认为十三叔心浮气躁,有失皇子沉稳气度,罚他抄写《司马法》十遍,以儆效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依偎在徐妙云身边的朱玉璲,眨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努力听着哥哥们说这些她尚且不能完全理解的事情,听到最后,小嘴一撇,奶声奶气地学舌:“十三叔……调皮……该罚……”
而年纪更小些的朱同煇,则对哥哥姐姐们谈论的事情完全不感兴趣,只顾埋头努力地用着小银勺,对付着碗里他最爱吃的鸡茸粥,吃得津津有味,偶尔抬起沾着米粒的小脸,懵懂地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朱栋和徐妙云、常靖澜听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学宫里的点滴,脸上都不自觉地带着舒缓的笑意。
这些在朝堂大政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的琐碎趣事,却恰恰构成了孩子们最真实的成长轨迹,也让他们这些为人父母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麟趾学宫那严格管教之下,蓬勃盎然的朝气,以及皇室、勋贵子弟之间既竞争又互助的复杂情谊。
徐妙云不时地用公筷为朱栋和孩子们布菜,轻声叮嘱着“慢些吃”、“多吃些青菜”。常靖澜则笑着点评:“李景龙这孩子,年纪不大,行事倒是越发沉稳周全了,颇有其父之风。十三弟这小子,性子是毛躁了些,是该让他多读读兵书,磨磨心性,免得日后吃亏。”
朱栋听着,微微颔首,心中亦是欣慰。李景龙作为曹国公世子,勋贵子弟中的翘楚,能与朱雄英、朱柏等皇室子弟在麟趾学宫一同学习、成长。
彼此间建立的这种关系,既是伙伴,又隐含着未来的君臣之谊,对于维系勋贵与皇室之间的纽带,培养下一代的核心班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自幼培养起来的默契和情谊,绝非日后官场上的拉拢结派所能比拟。况且,这一世因我的到来,历史已然改变,如此培养之后,想必不会再出现如大明战神那般的事情了。
饭桌上,一家人随意地闲聊着,没有朝堂奏对的肃穆庄严,没有军政要务的沉重压力,只有温暖的灯火映照着一张张亲近的面容,可口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以及亲人之间毫无隔阂的笑语欢声。
徐妙云偶尔会轻声问朱栋一句“今日累不累?”,朱栋则会关切地询问她的身体感觉,以及腹中胎儿的动静。
在这无比温馨、充满烟火气的氛围包裹下,朱栋白日里在奉天殿、议政处、枢机堂所经历的一切风雷激荡、殚精竭虑,仿佛都被这温暖的夜色悄然抚平、融化。
他看着身边温柔贤淑、孕育着新生命的王妃,活泼明丽、将孩子们照顾得妥帖周到的侧妃,聪慧好学、日渐成长的儿子们,以及玉雪可爱、宛如明珠的女儿。
心中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与满足感所充盈。这是权力与责任之外,属于“家”的最质朴、也最珍贵的慰藉。
这,便是一位身处帝国权力巅峰的亲王,最普通亦是最珍贵的一日。
从寅时晨起到酉时暮归,穿梭于家与国之间,肩负着江山社稷的沉重责任,也享受着这纷繁世事中难得的天伦之乐。
晚膳在这温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孩子们在嬷嬷和贴身侍女的引领下,各自行礼告退,返回自己的院落休息。
朱栋则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徐妙云,在王府后花园那蜿蜒的小径上缓缓散步。
初开的桂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月色如水银泻地,洒在假山池沼之上,静谧而美好。
夫妻二人低声交谈着,说的多是府中琐事、孩子趣闻,偶尔也展望一下即将出世的新生命。
待徐妙云面露倦意,朱栋便亲自将她送回长春宫安歇,细心叮嘱宫女好生伺候。
随后,他并未立刻就寝,而是又回到了前院书房。并非处理紧急公务,只是习惯性地就着明亮的烛光,翻阅了一会儿各地呈送来的风物志、农书或是格物院新送来的奇巧玩意儿图说,让大脑在另一种知识中放松。同时,也顺手批阅了几件不算紧急、可以明日再发的普通文书。
当王府内象征亥时已至的更鼓声,沉浑有力地响彻夜空时,偌大的吴王府绝大部分区域,都已沉浸在一片安详的宁静之中。
巡逻侍卫的脚步声轻柔而规律,远处隐约传来的梆子声,更衬托出这夜的深沉。
朱栋在内侍的服侍下洗漱完毕,换上一身柔软的寝衣,躺在了宽大舒适的床榻之上。
窗外,月华如练,万籁俱寂。他放松了全身的肌肉与精神,任由思绪回溯这充实而漫长的一日——从凌晨长春宫内妻儿的温馨送别,到奉天殿上决定帝国疆域与军事格局的风雷激荡。
从议政处内与重臣们细致推敲北疆方案的唇枪舌剑,到坤宁宫中感受父母关怀的家庭温暖;从东宫书房与兄长对弈的片刻闲适,到枢机堂内平衡各方、调整军事布局的深思熟虑;最后,回归到这吴王府内,灯火可亲、儿女绕膝的安宁夜晚。
帝国的巨轮,在他与皇兄、以及众多能臣干吏的共同努力下,正沿着一条前所未有的、融合了新政活力与强军保障的轨道,隆隆向前。
北疆的宏伟蓝图已经铺开,强军的号角正在以更优化的体系吹响。
带着对过去的审视、对当下的满足以及对未来的清晰规划,朱栋缓缓阖上双眼,呼吸逐渐变得均匀绵长,沉入了一片无梦的安宁睡眠之中。
吴王府这寻常而又不寻常的一日,终于平静地落下了帷幕。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ISUCA——雷霆的奴隶 奴籍之下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责天纪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异度空间 挽渊录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