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引述的经典为论点奠定了不可动摇的礼法基础,将立太孙一事从皇室家务提升到关乎国本的高度。
文华殿大学士吴琳紧随其后,他面容方正,语气沉稳务实,如同在核查一份重要的户部账目:“刘公所言,乃千古正道。然臣愿从当下政局言之。国本如大厦之基,基固则楼安。陛下开创盛世,太子协理国政,政通人和。然‘名分’二字,最是微妙。若东宫储副明确,而国储之储悬而未决,时日一久,难免有宵小之辈妄测天心,或投靠,或离间,致使臣工离心,朝局产生无谓内耗。早立太孙,便是将‘未来’之事,于‘今日’落定。此乃一道明晰的政令,可令百官安心,万民归心,使所有政治力量凝聚于陛下、太子、太孙一脉,实为杜绝未来隐患、节省治国成本的明智之举。”吴琳的论述,像是一位高明的棋手,在布局之初就已看到十步之后的局势,力求以最稳妥的步骤规避所有风险。
武英殿大学士杨靖的发言则带着刑名官吏特有的冷峻与锐利,他眉宇间仿佛凝着法度的寒霜:“陛下,臣执掌刑名,深知人间纷争,多起于‘名分未定’。名分即规则,规则不明,则人各有欲,欲而争,争则乱。于国而言,储贰之位,乃天下最大之名分。若不及早明确,他日论起法统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纵有千秋史笔,难断眼前官司。此非危言耸听,乃前朝血泪教训。唯有趁当下时局清明,将太孙之名分以律法形式定下,录入《皇明祖训》,昭告天下。如此,则后来者便有法可依,有例可循。此举,非为今日,实为未来剪除诸多不确定之纷扰,乃以律法之确定性,应对时间之不确定性也。”杨靖将立太孙一事,视作一桩关乎国家安危的最大“法案”来审理,其论点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
文渊阁大学士詹同上前,他气质儒雅,声音中却带着文坛领袖特有的感染力与热忱:“诸位同僚皆从大处着眼,臣愿观其微处。臣忝为翰林学士,常奉旨教导皇孙。皇长孙雄英,天禀仁厚,待师敬,待下慈,此乃天性,非教导所能及。更兼聪慧过人,臣观其读书习字,常能举一反三,于经义中自有见解。昔年陛下以其年小,考校政事,其回答虽稚嫩,却已显爱民之初心,格局宏大。陛下常以‘仁’治国,此孙可谓深得陛下精髓!‘仁孝聪慧’四字,臣以为足以当之。立储重德,此乃千古不易之理。故臣敢断言,若能得良师辅佐,假以时日,雄英必能承陛下、太子之志,成为一代明君,此乃陛下之福,太子之福,亦是我大明万民之福!”詹同的发言,为前面所有理性的论证,注入了感性的温度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将一个抽象的制度安排,落实在一个具体而优秀的少年身上。
朱元璋高坐龙椅,冕旒后的目光缓缓扫过丹墀下的每一位重臣,仔细观察着他们的表情,聆听着他们的言语。
他看到的是由衷的赞同,是审时度势的顺应,是对于朱标父子能力和地位的普遍认可。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侍立右侧的吴王朱栋身上。
朱栋感受到父皇的视线,从容出班,躬身行礼,声音清朗而沉稳:“父皇圣虑深远,儿臣由衷赞同!皇兄仁德,雄英贤孝,此乃我大明之福。早定皇太孙之位,非仅为传承有序,更是向天下昭示我大明国祚绵长、后继有人之气象。名分既定,则内外安心,上下用命,可集中全力,共谋帝国万世之基业!儿臣,恳请父皇早降明旨,行册封大典!”
他的表态,分量极重。作为位高权重,位数不多手握军权,又是藩王之首、太子的嫡亲弟弟、皇室宗亲的领袖大宗正院宗正令,他的支持彻底打消了任何可能存在的、基于宗室内部竞争的疑虑。
楚王朱桢、湘王朱柏等在京皇子,亦紧随其后,纷纷表示拥护侄儿,家族内部呈现出空前的团结景象。
太子朱标自始至终面色平静,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和眼中难以完全掩饰的欣慰与激动,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他向着御座,也向着出言支持的群臣,深深一揖:“雄英年幼,蒙父皇隆恩,众卿厚爱,孤……代他谢过。必当严加管教,使其不负父皇与诸位臣工之期望。”
朱元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最后一丝考量也烟消云散。他脸上严峻的线条柔和下来,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满意的笑容。
这笑容驱散了冕旒带来的阴霾,让整个奉天殿的气氛都为之一松。
“好!好!好!”
朱元璋连道三声好,声震殿宇,“既然众卿皆以为然,此事便定下了!”
他提起朱笔,在内侍早已备好的诏书上,挥毫批红,随即朗声道:“诏曰:皇长孙雄英,天资粹美,器宇轩昂,孝友聪敏,朕心甚慰。兹恪遵祖训,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孙,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跪伏在地,山呼万岁之声如同潮涌,在奉天殿内回荡不息,象征着帝国传承史上又一重要时刻的落定。
朱元璋放下朱笔,目光投向礼部尚书和钦天监监正:“着礼部会同钦天监,即刻择选吉日,详定仪注,筹备册封大典,一应典制,不可轻忽!”
“臣等领旨!”礼部尚书与钦天监监正赶忙出列应命。
“大宗正院,”朱元璋的目光转向朱栋,“由你总责,协调内府、工部等,准备皇太孙册、宝、冠服、仪仗等物,务必隆重周全。”
“儿臣遵旨!”朱栋躬身领命,深知此乃父皇对其的信任,亦是其宗正令职责所在。
大朝会在一种祥和、庄重且充满期待的气氛中结束。百官依序退出奉天殿,许多人脸上仍带着兴奋之色,三三两两低声议论着。
所有人都明白,今日之决议,不仅关乎皇长孙朱雄英个人的命运,更标志着大明帝国的权力交接进入了一个更加明确、稳定的新阶段,为这个蒸蒸日上的庞大王朝,再次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帝国的巨轮,在确定了未来数十年的掌舵者后,正以更加稳健的姿态,破浪前行。
而此刻,身在麟趾学宫专心课业的朱雄英,尚不知晓,他的人生轨迹,从这一刻起,已被赋予了全新的、沉甸甸的使命与荣光。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ISUCA——雷霆的奴隶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异度空间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奴籍之下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挽渊录 责天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