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177章 四北巡边(第2页)

第177章 四北巡边(第2页)

第二位,是岭北巡抚铁铉。此人年纪最轻,不过三十出头,面容清癯,目光锐利,透着读书人的执拗与刚正。岭北路途最为遥远,深入漠北,治所和宁府,民族成分复杂,控制难度极大。

右手第一位,是漠南巡抚卓敬。他约莫五十岁年纪,面容富态,未语先带三分笑,看似一团和气,但眼神流转间,自有精明算计。漠南地处南北要冲,蒙汉杂处,贸易往来频繁,情况最为复杂。

第二位,则是新任的漠北巡抚,韩宜可。他原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庶出三子朱允熙和三女朱月澄的外祖父,以敢言直谏、不畏权贵着称,年近五旬,双鬓已染微霜,但腰杆挺得笔直,眉宇间一股凛然正气。方克勤血案未破,漠北暗流涌动,他临危受命,可谓奉命于危难之间。

此外,作为此地主人,燕王朱棣亦在一旁设座相陪。他身着亲王袍,气度雍容,虽面带微笑,但那双与朱元璋颇有几分相似的眸子里,却深藏着审视与考量。

魏国公徐达,因督练北疆军务,此刻也恰在北平,受邀列席会议,他沉稳如山,静坐不语,自有一股沙场宿将的威仪。

会议伊始,朱栋并未过多寒暄,开门见山,声音沉稳:“诸位,父皇心系北疆,特命本王代天巡狩。方巡抚不幸罹难,朝廷震悼,亦深感北地情势之复杂。今日召见四位,便是要亲耳听听,尔等治下之政务、军务、民情,有何成效,又有何难处?承宣布政、提刑按察、都指挥使三司,若有协调不畅之处,亦可直言。不必讳言,畅所欲言即可。”

他目光首先投向辽东巡抚张昺:“张巡抚,辽东苦寒,开辟最难,你先说说。”

张昺似乎早有准备,闻言拱手,声音洪亮:“回禀吴王殿下!辽东虽苦,然仰赖陛下天威,朝廷支持,如今辽阳、广宁、沈阳等八府一直隶州,框架已立,流民安置、军屯民垦皆有章法。去岁开垦荒地三十万余亩,新增入籍民户五万七千有余。境内女真、高丽遗民,大多安分,授以田亩,编户齐民,亦渐次归化。尤其得益于洪武初年便推广的土豆、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虽不能完全自给,但民间饥馑已大为缓解,此乃陛下圣德,活民无数。”

他顿了顿,眉头微皱,话锋一转:“然,辽东之难,首在气候。酷寒漫长,作物生长期短,粮食至今难以完全自给,仍需关内大量调运,耗费巨大。其次,境内山林广袤,仍有不服王化之生女真部落,时常劫掠边民,小股冲突不断,都指挥使司虽屡次清剿,然其依仗地利,难以根除。加之与朝鲜接壤,边贸虽开,然对方时怀戒心,摩擦偶有发生。再次,便是人口!汉民稀少,劳力不足,诸多工坊、矿场难以兴办。臣恳请朝廷,能继续加大移民实边之力度,并调拨更多农具、粮种,若能仿效内地,于辽东亦设立大明银行分行,稳定钱法,促进商贸,则善莫大焉。提刑按察使司亦报,新附之地,法司建设滞后,刑名讼狱积压甚多。”

张昺所言,条理清晰,困难实在,诉求明确,核心便是要人、要粮、要钱、强法司,夯实根基。

朱栋微微颔首,不置可否,目光转向岭北巡抚铁铉:“铁巡抚,岭北路远,控驭不易,你那边情形如何?”

铁铉神情严肃,起身拱手,声音带着一种年轻人特有的锐气:“殿下!岭北四府,地广人稀,纵横数千里,户籍统计尚且未能周全。和宁府,蒙古贵胄遗老潜藏,心怀异志者不乏其人。虽设府县,然政令出了府城,效力便大打折扣。各部落首领,阳奉阴违者众,承宣布政使司征税、推行社学,阻力重重。提刑按察使司形同虚设,难以有效监察地方豪酋。都指挥使司兵力分散,应对大规模叛乱或显不足。”

他言辞犀利,直指核心问题:“臣以为,岭北之患,不在外而在内!在于旧元势力盘根错节,在于朝廷恩威未能深入草根!如今治理,过于依赖当地归附首领,彼等首鼠两端,难以尽信。方巡抚之血案,便是一记警钟!臣请殿下明察,岭北、漠北等地,当以强力震慑为先!宜增派驻军,强化神策分司及鹗羽卫力量,对心怀叵测之部落,当以雷霆手段打击,使其知朝廷法度之严!而非一味怀柔,徒耗钱粮,反养痈成患!土豆、玉米于此地推广亦缓,盖因牧民习性难改,更需强力推行定耕定居!”

铁铉的发言,与张昺的务实诉求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强调武力震慑和内部清理,隐隐指向了对现行怀柔政策的质疑。他提及阿鲁台,更是让在场知晓内情如李炎、朱栋者,心中微动。

燕王朱棣闻言,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似乎对铁铉的激进并不完全认同,但并未出声。魏国公徐达则依旧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老僧入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栋依旧未做评价,目光移到漠南巡抚卓敬身上:“卓巡抚,漠南七府,蒙汉杂处,事务最繁,你有何见解?”

卓敬连忙起身,脸上堆起惯有的笑容,躬身道:“殿下明鉴!漠南确如殿下所言,情况特殊。归化、开平、丰州等地,草场丰美,贸易兴旺,蒙民汉民,互通有无,表面看来,确是一派祥和景象。朝廷新政,如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等,在此推行,阻力相对较小,商税征收,亦渐有起色。土豆、玉米于此地推广甚佳,汉民耕种,蒙民亦渐习此物,于稳定粮价大有裨益。”

他话锋一转,开始大倒苦水:“然,正因蒙汉杂处,其弊亦深!蒙民逐草场而居,流动性大,承宣布政使司编户齐民,征收税赋,难度远超汉地。其部落内部事务,我等汉官难以插手过深,否则易生事端。再者,汉民北迁,与蒙民争夺草场、水源之事,时有发生,提刑按察使司调解颇为耗费精力。更有甚者,两地民风不同,诉讼纠纷不断,府县官员,疲于奔命。”他叹了口气,“下官以为,漠南之策,在于‘缓’与‘导’。不宜操之过急,当以安抚为主,鼓励贸易,促进融合。至于新政,似可稍作变通,譬如对游牧部落之税赋,可否以其牛羊马匹折价?而非强征银钱或粮食?此外,恳请朝廷派遣更多通晓蒙语、熟悉蒙俗之官吏至布政、按察两司,方能事半功倍。都指挥使司于此地,亦当以弹压震慑为主,不可轻易启衅。”

卓敬的思路,显然是倾向于维持现状,以稳定为首要目标,强调灵活变通,其诉求核心是要求政策倾斜和人才支持,并限制军事行动。

最后,朱栋的目光落在了新任漠北巡抚韩宜可身上。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随之聚集过去。漠北,是此刻风暴的中心。

韩宜可面无惧色,坦然起身,向朱栋及在场众人团团一揖,声音清朗而坚定:“下官韩宜可,蒙陛下与朝廷信重,接任漠北。方巡抚血案未雪,下官深感责任重大,如履薄冰。”

他直接切入主题:“漠北五府,乃新设之地,根基最浅。方巡抚遇害,已证明所谓‘平静’,不过假象。‘黄金’血字,线索指向‘黄金家族’余孽及‘苍狼会’等秘密组织,更有不明外部资助。此乃心腹之患!下官赴任,首要之务,便是协调三司,尤其是配合鹗羽卫与都指挥使司,彻查血案,肃清奸佞,稳定局势!”

他环视众人,继续道:“然,治标更需治本。漠北之乱,根源在于人心未附,教化未行。下官以为,当双管齐下!一方面,以都指挥使司卫所兵、乃至朝廷即将调入之神策军精锐,清剿匪类,展示朝廷雷霆之威!另一方面,须责成承宣布政使司大力推行社学,不论蒙汉子弟,皆需入学读书,习圣贤之道,明华夷之辨!土豆、玉米等作物之推广,亦需加紧,此乃固本之策。同时,提刑按察使司须严厉整顿吏治,确保朝廷新政,能真正惠及普通牧民与百姓,而非被豪强、部落首领从中盘剥!唯有使民畏威怀德,方是长久治安之计。”

韩宜可的方略,既有铁铉所强调的强硬,也包含了卓敬所侧重的教化与治理,更提出了整顿吏治这一关键环节,思路清晰,立场鲜明。他最后道:“下官深知前路艰险,然既食君禄,必分君忧。赴任之后,当以方巡抚为楷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唯望朝廷,能在军务、情报及新政推行上,给予漠北全力支持!神策军天枢卫北上剿匪护卫殿下,于漠北而言,正是及时雨!”

四位巡抚,四种风格,四种诉求。张昺求实,铁铉尚刚,卓敬主柔,韩宜可欲刚柔并济。

北疆四地的复杂性与差异性,以及潜藏在这些封疆大吏思路背后的矛盾,在此刻显露无疑。

殿内一时陷入了沉默。李炎看着铁铉,目露欣赏之色,显然更认同强硬手段。

李炎默默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细节,尤其是当提及“阿鲁台”、“外部资助”时,卓敬眼神那一闪而过的微妙变化,未能逃过他的眼睛。

燕王朱棣此时终于缓缓开口,他看向朱栋,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考量:“二哥,四位巡抚皆乃干才,所言也确是实情。北疆四地,情势各异,难以一概而论。如何统筹平衡,既彰显朝廷威严,又不致激起过大反弹,还需二哥决断。魏国公督练北疆军务,于都指挥使司系统甚为熟悉,或可建言。”

他这话,看似公允,实则将难题抛回给了朱栋,并引出了徐达。

魏国公徐达也微微抬眼,沉声道:“殿下,诸位巡抚。军务方面,五军都督府及各地都指挥使司,当紧密配合吴王殿下巡边事宜。神策军天枢卫北上,亦是增强漠南、漠北防务之举。然,用兵之道,贵在知彼。漠北‘苍狼会’及所谓外部资助,若不查明,大军一动,恐如拳头打跳蚤,难以着力。鹗羽卫责任重大。此外,各地都指挥使司与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之协调,亦是关键,遇事当以巡抚协调为首,避免各自为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达的话,点出了当前的关键——情报、军地协调,并再次强调了巡抚的总揽之权。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主位的吴王朱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奴籍之下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挽渊录  ISUCA——雷霆的奴隶  责天纪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异度空间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