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贵中的反对声音,主要集中在对自身地位可能受到冲击的担忧上,这与文官反对的出发点不同,但客观上形成了合力。
朝堂之上,顿时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几派:以吴琳、詹同为首的文官强烈反对;以刘基为代表的部分务实派表示有条件支持。
以陆仲亨、朱亮祖为代表的部分勋贵出于自身利益反对;还有大量官员持观望态度,目光在龙椅上的皇帝、丹陛下的太子以及空着的吴王位置上逡巡。
这时,一直沉默的谨身殿大学士刘三吾出列了。他年过六旬,精神矍铄,作为熟悉前元得失的大儒,他的意见也颇有分量。
“陛下,”刘三吾声音平和,“老臣以为,吴王此议,其心可嘉,其策却需慎重。前元治边,亦曾广设屯田,然后期管理不善,屯军困苦,反成乱源。武装垦殖,与民争利,与部落争地,其纷争必然层出不穷。朝廷需有万全之策,确保管理跟得上,法令执行得力,否则确如吴学士所言,恐启边衅。老臣建议,或可先择一两个边堡试行,观其成效,再议推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典型的稳妥派意见,不直接反对,但要求缓行、试点。
而武英殿大学士杨靖,作为刑名官吏的代表,则从法度角度提出了补充:“陛下,若行此令,则《大明律》于开拓区之适用,边民团练之权责界限,军功勘验之标准程序,与当地部落冲突之处置原则,皆需预先制定详尽法规,昭告天下,使各方有所遵循,避免日后纷争。法无明规则事必生乱。”
朝堂上的辩论愈发激烈,各方观点碰撞,谁也说服不了谁。反对者忧心忡忡,支持者据理力争,中间派寻求稳妥。
就在争论趋于白热化之际,太子朱标轻轻咳嗽一声,踏步出班。他一动,整个奉天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帝国储君身上。
朱标先向朱元璋行礼,然后转身面向群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诸位臣工所言,皆是为国谋划,孤与父皇,俱已听闻。”
他首先肯定了双方的出发点,缓和了一下紧张的气氛。
“吴王远在北疆,亲见其地情势复杂,非内地可比。其提出《开拓令》,意在为朝廷分忧,为北疆求一长治久安之策。其心可鉴。”
他先为朱栋正名,定下基调。
“然,诸卿所虑,亦非虚言。武装垦殖,关乎民心安定;军功授职,关乎国家名器;商贾介入,关乎边疆稳定。此三者,皆需慎之又慎。”
朱标话锋一转,并未一味支持朱栋,而是承认了反对意见的合理性,这让他显得更为公允。
“但是,”朱标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北疆之患,亦是实情!方克勤之血未干,‘黄金’之谜未解,漠北、岭北,并非太平之地!若仅因可能之弊,而拒行进取之策,坐视边患滋长,岂非因小失大?”
他目光扫过吴琳、詹同,又扫过陆仲亨、朱亮祖:“诚意伯所言,老成谋国。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策。关键在于,如何兴其利,除其弊!”
朱标终于亮出了自己的态度,是在支持《开拓令》的大方向上,进行完善和约束。
“故,孤以为,《北疆开拓令》可议,然需加以补充限制,方可试行。”
他条理清晰地提出自己的方案:
“第一,开拓范围,暂定为边境线外五十里!而非百里!且需由当地都指挥使司、巡抚衙门共同勘定,报兵部、枢机堂核准。不得擅自越界!”
“第二,参与武装垦殖之民,需严格审查,取其良善有家室者。每支团练,人数不得超过百人,且需由当地卫所指派老兵担任训导官,负责联络、监督及初步军功勘验!”
“第三,军功兑换武职,仅限于试百户及以下!且需累计军功达到相应卫所正军同等标准,并经巡抚、按察使、都指挥使三方联合审核,报五军都督府及兵部备案!绝不容许滥竽充数,僭越名器!”
“第四,商贾进入开拓区,需领取特殊令牌,接受按察使司及鹗羽卫双重监控。其贸易物资,严格限制,绝不允许军国利器流出!违者,以通敌论处!”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朱标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此令之行,首要在于当地巡抚之统筹与三司之协调!四位北疆巡抚之奏疏,尔等也都听闻,其地情况各异,岂能一概而论?《开拓令》之具体实施细则,当授权四位巡抚,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制定章程,报朝廷批准后施行!辽东或可重于屯垦,岭北或可重于巡狩,漠南或可重于贸易监管,漠北……则需以肃清残敌、稳固秩序为先!”
朱标这一番话,既有原则性的支持,又有具体而微的限制,还将执行权下放给了地方巡抚,充分考虑到了北疆各地的差异性。
他既回应了文官关于法度和稳定的担忧,也照顾了勋贵关于军功名器的顾虑,更体现了对前线官员的信任和授权。其平衡艺术,可谓高明。
他提出的方案,实际上是在朱栋激进蓝图的基础上,套上了一个严谨的框架,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可控性。
殿内再次安静下来,众人都在消化太子的话。
一直闭目养神的朱元璋,此刻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看了一眼朱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这个儿子,越来越有储君的气度和手腕了。
“太子所言,”朱元璋的声音响起,带着最终的决断,“老成持重,深合咱意。”
一锤定音!
“吴王《北疆开拓令》,其志可嘉。然,边事重大,不可不谨。就依太子所议,准其试行!以边境线外五十里为界,严加约束,授权四省巡抚因地制宜,制定细则上报!枢机堂、兵部、户部、刑部,即刻会同议政处,根据太子所提各条,拟定详细章程,明发天下!”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高呼。无论内心是否完全赞同,皇帝的旨意已下,不容置疑。
支持者看到了希望,反对者得到了限制,中间派认为找到了相对稳妥的道路。
一场看似要掀起巨大波澜的朝堂之争,在太子朱标的巧妙平衡和朱元璋的最终裁决下,暂时落下了帷幕。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北疆开拓令》的试行,必将给北疆乃至整个大明带来深远的影响。
利益的重新分配,权力的此消彼长,都将在那广袤的边境线上悄然发生。
朱栋那“以战养战,以商养兵”的构想,能否真正在北疆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亦或是引发新的矛盾和动荡,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
但变革的齿轮,已经随着这份奏疏和这场朝争,缓缓开始转动。奉天殿内的风波暂息,而北疆的风云,却因此更加变幻莫测。
朱标与朱栋,一在朝堂稳坐中枢,平衡各方;一在边陲锐意进取,破局开新。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异度空间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责天纪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ISUCA——雷霆的奴隶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挽渊录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奴籍之下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