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忧并非空穴来风,亦代表了一批原有势力被重新切割的将领之心声。
更为微妙的是秦王朱樉与晋王朱?之态度。二人虽未列席常会,然其于朝中之代言人已委婉表达“关切”。
秦晋二藩地处西北,原本在封国及周边卫所影响力颇深。战区划分后,中央直派的战区总兵官将接管主要防务,其权柄必然受限。虽经朱元璋此前敲打,然涉及根本利益,暗中的抵触情绪如冰下潜流,未曾止息。
朱栋与徐达、朱标反复商议,于战略优先原则下,亦需考量现实阻力,稍作变通。
“宋国公所虑,在于防御体系之完整。”朱栋于会议上解释,“新设西部战区,将统筹四川、乌斯藏、朵甘、哈密及漠南漠北,形成对西域及北方草原的完整防御面。山西、陕西划入中部战区,意在强化京畿西翼屏障,同时与北部战区(辖北平、山东、辽东、岭北)形成东西策应之势,避免以往防线过长、指挥不灵之弊。”
为安抚冯胜,朱元璋决意,由冯胜出任西部战区首任总兵官兼任军事委员会都督同知,授上将衔,使其能于更广阔天地施展。
对秦晋二藩,则在确保中央指挥权前提下,允其护卫军在一定范围内参与本战区防务,并承诺于装备更新上予以适当倾斜,权作妥协。
军衔俸禄,触动根基
“新式军衔、编制与晋升体系”及“新旧军饷体系转换”,由吴琳、李文忠牵头,朱栋、常遇春参与。此部分改革直指数十万官兵切身利益,争议最为激烈。
户部尚书手捧算盘,面露难色,近乎哀诉:“陛下,各位殿下、国公爷!初步核算,仅神策军、北部战区(左军都督府改)、中部战区(中军都督府改)三处试点,若按新饷标准足额发放,岁增饷银逾四百万贯,禄米八十万石!尚未计改制、安置、装备更新之巨额投入!国库……国库虽因新政渐丰,然用度浩繁,实难支撑如此巨耗!”
常遇春闻言,蒲扇般大手猛击案几,声震屋瓦:“没钱?!当兵的就不是爹生娘养,不用养家糊口了?往日那点微薄饷银,够塞牙缝还是能置办衣裳?饿着肚皮,冻着筋骨,如何催动兵马,与敌搏杀?神策军为何能战无不胜?除了火器犀利,吃得饱、穿得暖、赏罚分明,方是根本!”
李文忠相对冷静,然态度同样坚决:“尚书大人,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若因吝啬钱粮,致军心离散,战力萎靡,待至敌寇破关掠地之时,所失者岂止千万金银?此乃关乎社稷存亡之大事,须算大账,看长远。”
朱栋早有腹案,提出“分级分类,逐步到位”之策:
“首批试点部队,新饷标准务必全额兑现,所需钱粮,由国库优先划拨。同时,暂借吴王府商号及海贸利润一百万贯,充作启动之资,日后由改革增益偿还。”
“至于庞大旧卫所体系,转置方为治本之策。人员分流后,常备军员额得以精简,总体养兵费用于改革初期或见攀升,然随着预备役制度推行及‘战利品审计司’成效显现,未来压力必将缓降。更者,一支兵精粮足、士气高昂的虎贲之师,能速靖边患,广开商路,其带来之长治久安与滚滚财源,岂是眼前耗费可比?”他目视户部尚书,“尚书大人,待改革功成,海内宴然,商路通达,税基广拓,何愁国库不充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位原北方边境卫指挥使出身军功升迁上来的老将低声嘟囔,面带悻悻之色:“殿下,咱是个粗人,舞刀弄枪在行,认识的字凑不满一箩筐。考核什么兵法韬略、识字算数,岂不是要咱这些老兄弟都把官位拱手让人?”
朱栋正色道,语气恳切却不容置疑:“张指挥使,你冲锋陷阵之勇,本王素有所闻。然新军之要,在于万众一心,如臂使指。不识旗语号令,不通基本文书,如何指挥日益精良的火器阵列?考核非为刁难,实为保障全军战力。对于战功卓着而文化稍逊军官,可入军事学院短期进修,或转任军校训练教官等职,待遇依旧从优。改革非为淘汰何人,而在使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卫所人员转置分流”,乃最复杂、最敏感,亦最易引发动荡之环节。刘基、吴琳与朱栋投入心血最多。此已非纯军事问题,实为牵扯万千家庭的社会工程。
细则草案提出“择优入新军、转隶预备役、转任地方、边地屯田、技能培训、优抚致仕”等多条路径。然每一条,皆伴随巨大执行难度。
“择优入新军,标准如何定?由谁主考?能否确保至公至正?”刘基捻须沉吟,目光深邃,“转任地方,各处衙门是否愿意接收?是否有足够缺额?边地屯田,寻常百姓尚且视为畏途,军户携家带口,如何动员安抚?技能培训,经费何出,何人授业?”
更大隐患在于军官阶层。诸多世袭军官,其权柄与财富根植于对卫所土地与兵员的掌控。改革无异于釜底抽薪。彼等明面不敢抗旨,暗地里或串联密议,或消极怠工,甚或散布流言,恫吓士卒,妄称“转置即是遣散归乡”,“屯田形同流放千里”,意图制造恐慌,阻挠新政。
朱栋洞察此弊,深知需示以足够诚意与保障,并辅以铁腕监督。他力主于细则中明令:
“所有转置选择,必出于自愿。各项补贴、安家费、土地分配标准,张榜公示,直接发放至兵卒个人或其家,严禁军官经手克扣。”
“成立由委员会直辖、锦衣卫与鹗羽卫协同之‘卫所转置巡察使’,分赴各试点,监督政策落地,受理士卒陈情。对胆敢侵吞兵卒利益、蓄意阻挠转置者,无论官职高低,查实即惩,决不姑息!”
同时,他请太子朱标协调地方官府,竭力提供职位与协助,并动员大明帝国大学与格物工技司,提供简易技能培训,授人以渔。
各项细则的激烈讨论,《大明军队条例》与《军事刑法》的编纂工作,亦在武英殿大学士杨靖、文渊阁大学士詹同主持下紧锣密鼓进行。朱栋、朱标及军委会将领多次参与研议。
杨靖手持《军事刑法》草案,逐条诵读,声调冷峻:“‘一切行动听指挥’……违令者,视情节轻重,处鞭刑、降衔、禁闭;战时临阵违令者,斩立决!”
“‘不取民家一毫线’……擅取民物者,照价赔偿,并处军棍;若有强取豪夺、奸淫妇女者,立斩不赦!”
“‘一切缴获要归公’……私藏战利品者,追赃罚没,依价值量刑;军官犯此,罪加一等!”
此般条款,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谆谆教诲,化作冰冷森严、触之即亡的法律铁条。常遇春等宿将听之,频频颔首,他们深知军纪如山乃胜利基石。然亦有人暗自心惊,觉其过于严苛,不近人情。
詹同执笔的《大明军队条例》,则更侧重于日常管理与军人权责,明确了从士卒至元帅的职分、行为规范、休沐、抚恤等,意图塑造一支纪律严明、保有尊严的现代军队。
时光于无数次的争论、修改、妥协中悄然飞逝。自洪武十七年二月至十八年三月,整整一载春秋,大明军事改革委员会衙署的灯火几乎未曾熄灭。朱栋常与朱标商议至夜阑人静,兄弟二人,一者锐意开拓,一者持重守成,相得益彰。徐达、李文忠等宿将贡献毕生经验,刘基、吴琳等文臣则确保方案周详严密。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ISUCA——雷霆的奴隶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挽渊录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责天纪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异度空间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奴籍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