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202章 监国(第4页)

第202章 监国(第4页)

他不仅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自己心中那个强盛大明、开启时代的宏图伟业,更要如同行走于万丈深渊之上的钢丝,小心翼翼地维系着与大哥之间那历经考验,却依旧珍贵而需要持续呵护的信任,平衡着朝堂上下、宫廷内外各种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关系和利益。

一步踏错,一言不慎,或许不仅仅是个人的身败名裂,更是可能引发帝国动荡、兄弟阋墙的滔天巨浪。

他就这样静静地站着,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任由思绪在脑海中进行着风暴般的梳理与权衡。

直到窗外的日光渐渐由炽白转为金黄,再由金黄染上绯红的晚霞,最后没入深沉的黛蓝色夜幕之中,书房内陷入黑暗,他也未曾移动分毫。

唯有窗外渐起的晚风,吹动芭蕉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为他这沉默的思考伴奏。

夜幕彻底笼罩了应天城,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散落在黑色丝绒上的璀璨星辰。

皇城之内,更是宫灯如昼,守卫森严。坤宁宫再次迎来了它今夜最重要的客人。

皇太子朱标在文华殿处理完堆积如山的奏章,又与议政处的几位大学士简短商议了几件明日急需处理的要务后,才拖着疲惫不堪、几乎难以站稳的身躯,应召前来。

暖阁内,灯火被特意调得柔和了许多,朱元璋的精神似乎比下午朱栋在时又好了一些,正由马皇后亲自陪着,小口啜饮着一碗根据顾清源新方子熬制的、药性更为温和的滋补药膳粥。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朱标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沙哑与疲惫,行礼时身形甚至微微晃动了一下。

“标儿来了,快,坐到这儿来。”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玉碗,示意他坐到榻前,目光落在长子那比自己这个病人还要苍白的脸上,眼中充满了心疼与担忧,“瞧你这脸色……定是又劳累了一整天。跟你说了多少次,政务是处理不完的,要懂得爱惜自己的身子骨。”

朱标在榻边的绣墩上坐下,勉强挤出一丝宽慰的笑容:“儿臣不累,只是些日常琐务罢了。父皇感觉今日可好些了?晚膳用得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多了,心里头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身上也就跟着轻省了不少。”朱元璋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然后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沉起来,“下午,咱把你二弟叫过来,关起门来,说了好一阵子话。”

朱标微微一愣,随即点头,语气平和:“儿臣知道。二弟离宫时,神色颇为凝重,想必是与父皇商议了要紧之事。”

朱元璋看着他,不再绕圈子,缓缓地、清晰地将下午与朱栋谈话的全部内容,包括最初那石破天惊的“禅让”试探,朱栋那毫无作伪的激烈反应与恳切拒绝,后来的推心置腹、回忆往昔,以及最终那赋予吴藩二十五字辈、寓意“同心辅国”的沉重嘱托,原原本本,毫无保留地,甚至带着一些细节描绘地,告诉了朱标。

朱标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神色随着父亲的叙述,不断地变化着。

从最初的惊讶错愕,到听闻试探时的紧张与担忧,再到得知二弟反应的深深感动,最后听到那御笔写的二十五字辈时,眼中已是一片难以言喻的复杂,有震撼,有释然,更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压上心头。

当朱元璋最终提及自己那“禅让”之念并非全然是试探时,朱标猛地从绣墩上站起身,神色激动,甚至带着一丝惶恐与痛心,声音都提高了些许:“爹!此事……此事万万不可!儿子……儿子德薄才浅,岂能担此神器?二弟他……他对儿子,对朝廷,忠心耿耿,天日可表!父皇何须以此相试?儿子与二弟,是双生子,自幼一起长大,性情虽异,然心意相通,兄弟同心,此心此志,苍天可鉴,绝无更改!这监国之位,儿臣每日已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有负爹的重托,有损江山社稷,岂敢……岂敢再僭越一步,行此……行此惊世骇俗之举?请爹万万收回成命!”

他的反应,与下午朱栋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都是第一时间、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拒绝与惶恐,都将那份珍贵的手足情谊,置于那冰冷的、诱人却也噬人的至尊权位之上。

朱元璋看着长子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和那急切而真诚的眼神,眼中露出了无比欣慰而又心疼的神色。

他示意朱标重新坐下,声音变得异常温和,甚至带着一丝老年人特有的,近乎恳求的意味:“标儿,你的心,咱知道。栋儿的心,咱也知道,看得清清楚楚。都是好孩子……都是咱的好儿子……”

他喃喃着,目光有些湿润,“正因为你们都是好孩子,咱才更要为你们,为这大明的千秋万代,做最稳妥、最圆满的打算。”

他伸出那双布满老茧和皱纹的手,轻轻拍了拍朱标那因长期握笔而略显清瘦的手背,语气充满了疲惫与向往:“咱老了,这次生病,是真切切地感觉到了,这身子骨,大不如前了。不再是当年能提着刀,三天三夜不睡觉也能冲锋陷阵的时候了。这皇帝的位子,看着至高无上,实则是天下第一的苦差事,耗神费力,呕心沥血。咱……是真的有点扛不住了,累了。”

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朱标从未听过的脆弱,“剩下的日子,咱不想再没日没夜地批阅那些永远也批不完的奏章,不想再时时刻刻权衡算计那些纷繁复杂的朝局争斗。咱就想……多陪陪你母后,说说话,散散步,看着雄英、允烨、同燨、同燧他们成家立业,看着更小的孙儿们绕膝玩耍,含饴弄孙,享享天伦之乐。若能……若能侥幸看到曾孙一辈出生,那就是老天爷对咱朱元璋,最大的恩赐了。咱也想……好好调养这副残破的身子骨,不求长生不老,只求能多活几年,安安稳稳地,心无挂碍地,看着你们兄弟二人,把咱亲手打下的这片锦绣江山,治理得更加稳固,更加富庶,开创一个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他的话语里,不再是那个叱咤风云、令行禁止的洪武大帝,而仅仅是一个疲惫不堪、渴望在人生暮年享受寻常家庭温暖与安宁的老人。

“爹……”朱标听着父亲这从未有过的、带着深深疲惫与脆弱感的倾诉,鼻尖一酸,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其中积聚、打转。

他深知,爹这一生,从濠梁乞食到君临天下,是何等的艰难、何等的操劳、何等的孤寂与不易。他肩头所背负的,是整个天下的重量。

马皇后也在一旁悄然拭去眼角的泪花,柔声劝慰道,声音带着哽咽:“标儿,你就……就听你爹这一回吧。他这一辈子,太苦了,太累了。从未有过一天真正轻松自在的日子。你们兄弟如今都已长大成人,且如此和睦,又有能力,有担当,正好可以让他放心地把这最重的担子交出来,让他……让他喘口气,享几年他本该早就享受的清福。这……这也是你们为人子的,最大的孝道啊。”

朱元璋握住朱标的手,用力紧了紧,目光中充满了无限的信任与期待:“标儿,你放心,咱不是立刻就撒手不管,当个甩手掌柜。下个月,等咱身子骨再稳妥些,精神头再好些,咱就会选择吉日,正式明发谕旨,将皇位禅让于你。咱就当个清闲的太上皇,搬去西宫或是玄武湖那边住着,在旁边看着你们。寻常政务,绝不插手,你们放手去干。只在关键时候,或者你们兄弟遇到难以决断的大事时,咱再以爹和老兵的身份,给你们提个醒,出出主意。这大明江山,早晚都是要交到你手上的,早点接手,你也能早点完全按照你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去施政,去用人,去打造一个你心目中真正的太平盛世,不必再事事请示,处处顾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看着朱标,目光如同最温暖的烛火,驱散着朱标心中的不安与惶恐:“有你,还有栋儿在一旁,如同咱的左膀右臂,鼎力相助,一个主内政以仁,一个掌军事以锐,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咱……放心。咱对这大明的将来,比任何时候都要放心。”

朱标看着爹那苍老、疲惫却充满了坦然与期待的面容,听着那近乎恳求、却又深明大义的话语,再想到下午二弟那毫无保留的忠诚立誓与那沉甸甸的二十五字辈嘱托,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

担忧、责任、感动、不舍、还有一丝对未来的茫然与恐惧,交织在一起。

他知道,这不是又一次试探,而是父亲在病中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做出的最终、也是最重大的决定。

他沉默了许久,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最终,他缓缓地、极其沉重地,点了点头。

蓄积已久的泪水,终于冲破了堤防,从这位一向以温润坚韧着称的皇太子眼中,无声地、汹涌地滑落。

他俯下身,将额头抵在爹温热的手背上,哽咽着,从喉咙深处挤出三个字:

“儿臣……遵旨。”

这一声,轻如叹息,却重如泰山。

它标志着一个充满铁血、开拓与强人政治的洪武时代,即将缓缓落下帷幕。

而一个由仁厚之主与锐意贤王共同开创的,充满希望与未知的新时代,正悄然拉开序幕。

帝国的权柄,在这夏夜静谧的坤宁宫内,在父子三人之间毫无保留的坦诚、深入骨髓的信任与血脉相连的深情中,即将完成一次前所未有的,平稳而温情的交接。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异度空间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ISUCA——雷霆的奴隶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责天纪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奴籍之下  挽渊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