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以来,夙夜惕厉,未敢暇逸。立法度,明赏罚,奖农桑,兴文教,抚四夷,安百姓,惟恐负苍穹之眷,违臣民之望。然朕起自微寒,躬冒矢石,风餐露宿,积劳成疾。迩年以来,精力浸衰,鬓发早斑。顷因微恙,静摄弥月,尤觉神思困顿,于万机之繁,渐感力不从心。
念神器之重,社稷之托,岂可因朕一人之衰疲而稍涉懈怠?皇太子标,朕之元子,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孝友仁厚,本乎至性;聪明英毅,发于自然。自册立以来,明习政理,历练有年。监国期间,抚驭臣工,协和万邦,处事明允,朝野具瞻。洵为克肖之子,足堪付托之重。
兹欲效仿古圣,禅位于太子标。非敢追比尧舜,实乃遵循天道,择贤而授,以安社稷,以利兆民。
谨率太子标、吴王栋及文武群臣,以特牲、圭璧、粢盛、庶品,恭祀于皇天上帝。伏惟:
昊天帝只,俯垂鉴歆!
佑我大明,基业永固!
启佑后嗣,乾元亨通!
保合太和,泽被苍生!
谨告。”
诵读完毕,朱元璋将手中祝文郑重置于祭坛中央的燎炉之中。
明黄的缣帛瞬间被火焰吞噬,化作缕缕青烟,携带着这人间帝王的意志与祈愿,直升九霄,仿佛真能上达天听。
随后,朱标上前,肃穆地进行亚献之礼,奉上醴酒,其仪态庄重,动作流畅,已显君王风范。
最后,由吴王朱栋完成终献,献上玉帛。
朱栋的动作一丝不苟,沉稳有力,他代表着大明最精锐的军事力量,此刻的献祭,象征着帝国武力对即将诞生的新君及其所代表的天命,毫无保留的效忠与拱卫。
他目光平视前方那熊熊燃烧的燎炉,心中澄澈:他所做的一切,既为大明,亦为台上那两位至亲之人。
他低声默念,唯有近旁的朱标能隐约听闻:“愿以手中剑,卫此江山,护我兄皇。”
告天仪式礼成,众人并未停歇,立即移驾太庙与社稷坛。
在太庙庄严肃穆的殿宇内,朱元璋再次率宗室成员,向朱氏列祖列宗的牌位,禀明了禅位之决。
那袅袅升腾的香烟,仿佛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先祖们筚路蓝缕的创业艰辛,与后代子孙承前启后的开拓重任,在这一刻完成了精神的交接。
在社稷坛,象征着江山永固的五色土前,同样的仪式再次上演,向土地与谷神祈求对新朝的庇佑。
这一系列繁复而庄严的祭告,从清晨持续至午前。
当队伍最终返回紫禁城时,已是日近中天。秋阳灿烂,金光万丈,将整座皇城笼罩在一片辉煌神圣的光晕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未时正刻,禅让大典最核心的部分——奉天殿禅让仪式,正式拉开帷幕。
奉天殿前广场,文武百官依品级肃立,鸦雀无声。
丹陛之上,御座巍然,宝案、诏书案、符节案等一应俱全。殿内殿外,侍卫林立,甲胄鲜明,仪仗辉煌,礼乐班子静候指令,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极致的、令人心悸的肃穆。
在司礼监太监和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朱元璋首先升座,端坐于奉天殿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御座之上。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曾经的锐利似乎内敛了许多,但那份久居人上形成的无形威压,依旧让所有与之目光接触者心生凛然。
皇太子朱标立于丹陛之东,面西而立。
他微微垂首,似在凝神静气,但那紧握于身前、指节有些发白的手,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壮阔。
吴王朱栋则率领着奉旨回京的秦王朱樉、晋王朱?、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一众宗室亲王,肃立于丹陛之西。
他以亲王之首的身份立于最前,身姿如松,目光沉静地注视着御座方向,仿佛一尊守护皇权的战神雕像。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信号:皇室内部,至少在核心层面,对新君的拥护是坚定且统一的。
“奏请——”鸿胪寺官员拖长了音调,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
首辅大臣,华盖殿大学士、诚意伯刘基,应声出班。他须发如雪,面容清癯,身着公爵礼服,步伐却依旧稳健。
他行至御阶之下,推金山倒玉柱,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昂首,声音洪亮而清晰,带着老臣特有的沧桑与恳切:
“臣,刘基,谨率文武百官,昧死上奏:陛下奉天承运,统御华夷,功盖寰宇,德配天地。削平僭乱,混一四海,立法垂宪,泽被苍生。然圣体违和,深惟社稷之重,欲禅位于贤德之太子,此乃法尧禅舜之圣心,体天法祖之至公,实为天下臣民之至愿也!太子殿下,仁孝性成,睿智夙禀,监国以来,明德慎罚,政通人和,足堪承继大统,克负荷薪。伏望陛下,允俞所请,早正天位,以安宗庙社稷,以定亿兆人心!”
这是依古礼进行的“劝进”序幕,亦是禅让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朱元璋微微颔首,声音平稳地开口,带着一丝刻意的推拒:“太子虽贤,然朕德薄,岂敢自比古圣,轻言禅让?况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太子年少,恐弗克负荷。卿等其再思之,宜更择贤者,毋误国家。”此为“一辞”。
刘基再次叩首,引经据典,言辞更加恳切,声情并茂:“陛下!《尚书》有云:‘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又曰:‘舜让于德,弗嗣。’昔者唐尧禅虞,虞舜禅禹,皆因天命攸归,圣德相继,非为一己之私也。今陛下扫荡群雄,开大明之基业,太子殿下,宽仁睿智,朝野归心,此正天命所钟,圣德相继之明证也!陛下禅位于贤,上合天心,下顺民意,光耀千古,实为万世之法。若因谦冲而固拒,恐非所以顺天应人也!臣等昧死再请!”
朱元璋沉默片刻,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丹陛下的朱标和朱栋,复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更深沉的审慎:“卿等所言,虽合古道,然朕心惕然。神器至重,未可遽承。太子虽历练有时,然总理阴阳,调和鼎鼐,非易事耳。朕恐其德薄,弗能负荷,有负天下臣民之望。卿等宜更思万全之策。”此为“再辞”。
此时,不等刘基再次劝进,立于丹陛之西的吴王朱栋,猛地向前踏出一步。
他动作幅度不大,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面向御座,撩起亲王礼袍下摆,毫不犹豫地跪拜下去,行标准的三跪九叩大礼,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虔诚。礼毕,他昂首挺胸,声音如同金铁交鸣,清晰地传遍整个奉天殿广场:
“父皇!儿臣朱栋,昧死谨言:皇兄太子标,仁德布于四海,智慧超乎群伦,监国以来,政通人和,边境安宁,新政初显成效,此乃天下共睹,非儿臣一人之私誉!父皇为江山社稷计,为亿兆黎民计,禅位于贤,乃千古明君之典范,儿臣五体投地,钦服不已!儿臣在此立誓,愿率众兄弟,倾尽全力,效忠新君,拱卫皇室,共保大明江山永固,开创大明盛世!此非儿臣一人之愿,实乃朱氏宗族、天下臣民之共愿!父皇若再固辞,非但冷了天下忠臣良将之心,亦使儿臣等无地自容!伏请父皇,俯从众请,以社稷为重,早传大位,则天下幸甚!万民幸甚!”
他的话语,没有文臣的骈四俪六,却带着直率与亲王的分量,字字千钧。尤其是那“愿率众兄弟,倾尽全力,效忠新君”的誓言,更是掷地有声,彻底堵住了任何可能存在的、关于皇室内部不稳的悠悠之口。他身后的秦王、晋王、燕王等亦随之齐声附和:“臣等附议!伏请陛下早传大位!”
随着朱栋的带头,丹陛西侧的全体亲王、郡王,以及广场上的文武百官,如同被风吹过的麦浪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异口同声,山呼海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臣等昧死再请!伏望陛下以社稷为重,早传大位!陛下不允,臣等长跪不起!”
声浪滚滚,直冲云霄,震得殿宇梁柱间的尘埃都簌簌而下。这已不仅仅是礼仪性的劝进,而是整个统治集团集体意志的展现,是人心所向的磅礴力量。
朱元璋看着台下跪倒一片的臣子,目光最终落在最前方,长子和次子那同样坚定而期盼的脸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责天纪 奴籍之下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挽渊录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异度空间 ISUCA——雷霆的奴隶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