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十,五村的村口再次挂满红色横幅——“县域农耕现代化示范交流现场会”在此召开,来自周边3各专区、15各县市的300余名农业干部、农技员、农户代表,带着笔记本和相机,陆续涌入这个曾经的小村庄。县委农工部部长站在打谷场的高台上,指着远处金黄的麦田和整齐的农机站,高声说道:“三年前,五村还是亩产不足200斤的普通村庄;如今,这里建成了‘四位一体’农耕现代化体系,亩产突破430斤,这就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农耕现代化样本’!”
交流团分成四个实训组,实地考察核心环节:良种繁育组跟着陆文斌走进育苗温室,看着饱满的杂交二代种子和精准的检测设备,邻县农业局长感慨道:“你们的种子纯度能达到98%,还有专门的烘干、储存设施,这在咱们地区是首创!”陆文斌现场演示单株选择技巧,递上《杂交育种实操手册》:“这手册详细记录了亲本选择、杂交步骤、提纯方法,你们回去就能开展育种试验!”农机维修组在县域维修中心,见证了“中心配件库+乡镇分配件库”的调度效率,当看到短缺配件4小时就能跨乡镇送达时,偏远县的代表当即表示:“我们县也按这个模式建维修网络,解决农机维修难、配件等得久的问题!”
技术标准组围着《县域农耕技术标准手册》,认真记录操作规范和图解口诀,来自山区县的农技员说:“我们县土壤复杂、农户技术水平不一,这手册的实操图解和口诀太实用了,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晚秋当场宣布:“《技术标准手册》免费向周边县市发放,同时开放县域技术培训基地,接受各地学员跟班学习,共同推进区域农耕现代化!”交流会上,周边5各县市当场与我县签订《农耕技术协作协议》,约定共享良种资源、互派技术骨干、共建维修配件调度网络,“县域样本”正式向“区域示范”升级。
新型农民培育体系的完善同步提速——在原有培训基础上,成立“县域新型农民协会”,建立“初级-中级-高级”三级培育认证机制:初级农民需掌握基础种植和农机操作,通过实操考核颁发证书;中级农民需精通病虫害防治和技术指导,能带领农户开展标准化种植;高级农民需具备育种试验、技术创新能力,纳入县域农耕专家库。
培训模式创新推出“师徒结对+跟班实操”:由陆文斌、刘红梅等技术骨干担任“导师”,每位导师带3-5名中级农民学员,在试验田、维修站、示范田开展一对一教学;设立“新型农民实训基地”,提供良种、农机、物资支持,让学员在实战中提升技能。流民老王通过培训,掌握了杂交二代种植和基础农机维保,顺利通过初级认证,他拿着证书激动地说:“以前俺是靠天吃饭的普通农民,现在俺是懂技术、会操作的‘新型农民’,还能帮乡亲们解决小问题!”县委还推出激励政策:中级以上新型农民优先获得良种、化肥补贴,可参与县域技术推广项目,年收入比普通农民高20%,激发了农户学技术、提技能的热情。
农耕技术数字化探索迈出坚实步伐——针对60年代技术条件,推出“简易数字化”方案:一是推广“田间管理台账本”,统一印制播种日期、施肥量、浇水时间、病虫害情况等栏目,农户每天简单记录,技术骨干定期上门核查、分析数据,优化管护方案;二是制作“作物生长数据卡片”,标注不同生育期的关键指标(如莜麦分蘖期茎秆粗度≥3毫米、灌浆期水分≤60%),农户用简易工具测量后记录,对照标准调整管理;三是开通“县域农耕技术广播专栏”,县广播站每天早、中、晚各播出15分钟,内容涵盖技术要点、气象预警、病虫害信息、农户提问解答。
刘红梅负责广播专栏的技术讲解,她把复杂的管护知识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分蘖期,控密度,茎秆壮实抗倒伏;灌浆期,稳水肥,麦粒饱满产量高!”偏远乡镇的农户,通过收音机就能学到最新技术,西山乡的李大叔说:“以前技术推广靠上门,路远的村赶不上,现在收音机里天天讲,还有人解答疑问,太方便了!”苏老实的监督小组,将农户台账记录纳入标准执行考核:“台账记录真实、数据完整的农户,优先享受补贴;记录虚假、敷衍了事的,限期整改,确保数字化管理不流于形式!”
数字化探索还助力技术优化——县域调度中心汇总全县8000亩地块的台账数据,分析不同土壤、气候条件下的产量差异:“沙质土壤种植杂交二代莜麦,亩产比一代高12%;黏质土壤搭配种植杂交二代冬小麦,亩产达390斤,这为后续分区域优化种植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撑!”陆承泽利用汇总数据,调整杂交三代育种方向:“根据台账记录,山区地块病虫害发生率较高,下一步育种重点强化抗病性,培育更适配山区的品种!”
困难户的技术赋能始终不松懈——老周的互助队为全县50户无劳动力困难户,配备“简易数据记录卡”和收音机,安排初级新型农民一对一帮扶:“李婶,这张卡记录了你家地块的施肥、浇水时间,俺每周来帮你更新数据,有问题及时通过广播提问或叫俺们!”互助队还帮困难户申请“新型农民培育补贴”,支持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参加培训,流民老王就是受益者,他现在不仅能管好自家地,还能帮其他困难户记录台账、讲解技术,实现了“从受助到助人”的转变。
十一月中旬,县域农耕现代化升级推进会召开,明确了下一步目标:新型农民培育覆盖全县80%的农户,其中中级农民达1000名、高级农民50名;农耕技术数字化覆盖所有乡镇,田间台账记录率达95%;与周边县市共建的区域良种繁育基地、维修配件调度中心,明年上半年竣工投用。陆承泽站在台上,望着台下充满干劲的农户和技术骨干,深情地说:“农耕现代化没有终点,我们要让‘新型农民’越来越多,‘数字农耕’越来越实,‘区域协作’越来越广,让更多农户过上粮满仓、技在手、日子甜的好日子!”
傍晚的夕阳洒在县域技术培训基地的教室里,新型农民学员们正在记录田间数据、讨论技术问题;广播站的机房里,刘红梅正在录制明天的技术专栏;良种繁育基地的温室里,杂交三代的幼苗已破土而出,充满生机。晚秋、陆承泽父子、老周、苏老实、刘红梅站在打谷场,看着远处交流团离去的身影和近处忙碌的农户,脸上满是欣慰。
晚风里,收音机里传来熟悉的技术顺口溜,与农户们的笑声、农机维修的叮当声交织在一起,一幅“示范引领传经验,新农数字促升级”的壮丽画卷。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重生主播自毁容颜觉醒神纹 群王暗狩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带货大唐:开局请李世民嗦泡面 我上交一个皇帝儿子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挽渊录 病娇男主爱强制?她不要,让我来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冲喜媳妇来自道观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404异度案件调查科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武道通神:从国术到星空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