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等所言‘护洪荒’,不过是‘护己族气运’。”鸿钧道祖的声音带着天道威压,敖广、凤皇、墨麒麟只觉周身一沉,竟不由自主地坐回蒲团,“龙族护四海,却不许他族靠近东海灵脉;凤族护南域,却独占南明离火;麒麟族护中洲,却不许生灵踏入麒麟崖。此非‘护洪荒’,乃是‘霸气运’。”
他指尖一点,穹顶的洪荒虚影中,三族领地的边界忽然亮起红色的线——那是“气运壁垒”。“此壁垒,是尔等以族力所设,目的是阻止气运外流。然,洪荒气运本是一体,若三族皆筑壁垒,气运便无法流转,滞留之处必生劫气。”
帝江祖巫忽然开口,他周身裹着空间法则的气流,声音带着祖巫特有的厚重:“道祖,若三族拆除壁垒,让气运流转,是否可避劫?”
鸿钧道祖摇头:“劫气已生,如燎原之火,非拆壁垒可灭。且三族之心,已被‘争’字所困——即便拆除壁垒,也会因争夺流转的气运再起冲突,冲突则劫气更盛。”
玄冥祖巫听到此处,心中一紧。她诞生时闪过的未来碎片中,便有三族大战的景象:龙族的洪水、凤族的烈火、麒麟族的兽潮交织在一起,洪荒生灵尸横遍野,她自己则在战火中挡下一道东皇钟虚影。那时她不知虚影为何而来,如今听鸿钧道祖说“劫数不可免”,才明白那碎片或许是天道对她的警示——三族劫起,巫妖也将被卷入。
第三章论劫数:天道调和,因果难逃
“若说气运是洪荒之‘血’,那劫数便是洪荒之‘药’。”鸿钧道祖的声音再次响起,穹顶的洪荒虚影中,三族气运河旁的劫气忽然凝聚成一团黑色的云,云中隐隐有雷声传来,“洪荒如人,气血流转不畅则生疾,疾需药治,劫数便是治‘气运失衡’之药。”
他指尖指向那团劫云,劫云立刻分裂成三缕,分别飘向三族气运河:“此劫为‘龙汉初劫’,专为调和三族气运而来。龙族气运过盛,劫则削其势;凤族气运受损,劫则断其根;麒麟族气运染浊,劫则灭其族。”
“道祖!”红云忽的起身,他周身裹着祥和的气息,手中握着一颗先天灵宝“九九散魄葫芦”,“洪荒生灵皆是盘古所化,若三族劫起,必牵连无数无辜生灵,难道天道就不能留一线生机?”
鸿钧道祖看向红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红云,你心怀苍生,此乃大善。然,天道调和,不避无辜——就如人服药,药能治病,却也会伤几分元气,无辜生灵之损,便是洪荒调和气运所需付出的‘元气’。”
镇元子也开口道:“道祖,我万寿山有先天灵根人参果树,若三族劫起,灵根恐遭波及。不知是否有法可护灵根周全?”
“灵根之存,亦看气运。”鸿钧道祖道,“人参果树乃先天土本源所化,与中洲气运相连。若麒麟族灭,中洲气运便会流转至灵根,灵根不仅能保周全,还能更盛。反之,若灵根被毁,便是中洲气运已尽,非人力可护。”
鲲鹏坐在角落,一直沉默不语,此时却忽然问道:“道祖,若某族投靠强者,是否可避劫?比如龙族投靠道祖,凤族投靠女娲,麒麟族投靠三清。”
鸿钧道祖摇头:“劫数之定,在于因果。三族今日之果,皆由往日之因所种——龙族夺灵脉,是因;气运盛,是果;劫削势,亦是果。若投靠强者,不过是将因果转嫁,强者若受牵连,自身气运也会受损。吾已近合道,岂能因一族而损天道气运?女娲、三清虽有大功德,却也不敢逆因果而行。”
伏羲听到此处,抬手掐算,八卦虚影中“龙汉初劫”的景象愈发清晰:祖龙率龙族与凤族大战于东海,凤皇战死;墨麒麟趁虚夺东海龙宫,却被龙族与凤族残部夹击;罗睺率魔军趁乱入侵,三族最终两败俱伤,龙族被囚、凤族隐退、麒麟族灭绝。他心中暗叹:因果已定,三族劫确实不可免,只是不知这劫后,洪荒又将是何种景象。
“因果之外,尚有‘变数’。”鸿钧道祖似看穿了伏羲的心思,缓缓道,“龙汉初劫虽不可免,却有两处变数可减洪荒之损。其一,隐世强者干预——洪荒之中,有超越先天神只的存在,若其出手,可护部分生灵与灵根;其二,新族崛起——若有一族能在劫中诞生,承接三族流失的气运,可补洪荒气运之缺。”
众神只听到“隐世强者”,皆面露疑惑。玄空心中却明了:道祖所言,必是龙宇。龙宇居于起源殿,实力远超先天神只,此前便曾以鸿蒙盘微调三族气运,延缓劫数。若龙汉初劫起,龙宇出手,定能护下不少无辜生灵。
女娲听到“新族崛起”,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她手中的息壤忽然泛起淡淡的金光——那是气运共鸣的迹象。她心中愈发坚定:造人之事,不仅是她的心愿,更是洪荒气运的需求,或许人族便是那能承接气运的新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鸿钧道祖指尖再动,穹顶的洪荒虚影中,三族气运河旁忽然出现一缕微弱的金色气运——那是人族气运的雏形,只是此时还极其黯淡。“此乃‘人族气运’,虽弱却韧,若能在劫中存活,未来必能承接洪荒核心气运。”
伏羲看到那缕金色气运,心中大定。他看向女娲,女娲也恰好看向他,二人眼中皆有了然——造人之事,需尽快提上日程,若能在龙汉初劫前让人族诞生,或许能减少劫后的洪荒损失。
“道祖,”玄冥祖巫忽然开口,她周身的寒冰气息愈发浓郁,“若巫妖两族在劫中保持中立,是否可避劫?”
鸿钧道祖看向玄冥,眼中显露出巫妖未来的景象:巫族主地、妖族主天,巫妖并立后再起大战,最终同归于尽。但他并未点破,只道:“巫妖气运,与三族不同——巫族乃盘古精血所化,承‘地之气运’;妖族乃先天星辰所化,承‘天之气运’。三族劫起时,巫妖若中立,可暂避劫;然,三族劫后,巫妖气运必盛,盛则生争,争则引‘巫妖劫’,此亦是因果。”
玄冥心中一沉。她原以为巫妖可避过龙汉初劫,却未想劫后还有巫妖劫。她看向帝江,帝江也正看向她,二人眼中皆有担忧——巫族虽强,却也经不起一场大劫,若巫妖劫起,巫族怕是也难逃衰败的命运。
“劫数有定,却非不可抗。”鸿钧道祖的声音忽然缓和下来,穹顶的劫云竟淡了几分,“若生灵能悟‘道’,则可在劫中自保。道有千万,或修功德,或斩三尸,或炼肉身,皆可成圣。成圣者,跳出轮回,不沾因果,可避一切劫数。”
此言一出,众神只皆面露渴望。成圣,是所有先天神只的终极目标。三清眼中闪过精光——老子早已悟“无为”,元始悟“清浊”,通天悟“杀伐”,若能按道祖所言修持,或许能早日成圣。女娲心中也有计较——造人若能得大功德,或许可借功德成圣。
鸿钧道祖似看穿了众神只的心思,继续道:“今日讲道,便传尔等成圣之基。修功德者,需以苍生为念,行合道之事,如造祖、补天、教化;斩三尸者,需斩去善、恶、执三尸,以先天灵宝为寄托,三尸尽斩则成圣;炼肉身者,需以盘古为范,炼至肉身成圣,巫族的九转玄功便是此法的雏形。”
他指尖一点,三道金光分别飘向三清、女娲、伏羲:“此乃‘道韵碎片’,可助尔等悟道。三清可修斩三尸,女娲可修功德,伏羲可修推演,皆有成圣之望。”
三清、女娲、伏羲连忙起身谢恩。金光入体时,三人只觉识海清明,此前悟道时的瓶颈竟瞬间突破——老子的“无为”之道更进一层,元始的“清浊”之道愈发清晰,通天的“杀伐”之道添了几分“护道”之意,女娲的“造人”念与功德之道彻底相连,伏羲的“推演”之道则能看穿更多因果。
敖广、凤皇、墨麒麟见此,眼中满是羡慕,却也明白——三族气运已染劫气,成圣之望渺茫,能在龙汉初劫中保住一族残部,已是万幸。
鸿钧道祖看向三人,声音带着一丝惋惜:“三族虽有劫,却也非全无生机。若尔等能在劫前散尽族中多余灵脉,助弱小生灵修行,或可积些许功德,为族中残部留一线生机。”
敖广、凤皇、墨麒麟沉默不语。散尽灵脉,便意味着削弱自身实力,三族争斗多年,早已习惯了“强者为尊”,让他们放弃灵脉,何其困难?
玄空将这一切记入兽皮卷,心中暗叹:三族之心已固,怕是不会听道祖之言。龙汉初劫,终究还是要如期而至。
第四章道音收尾:异象显兆,劫数启幕
鸿钧道祖见三族代表沉默,便知他们心意已决,不再多言。他抬手一挥,紫霄宫内的混沌气流再次流转,穹顶的洪荒虚影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星空——那是洪荒的“劫数星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诡诈师 天生禁区 一则故事 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沉迷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 不朽:重生镇万界 诡盗之王 火炕 我们的日常琐事 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