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 第155集 修仙界立派洪荒遗脉的道统薪传(第2页)

第155集 修仙界立派洪荒遗脉的道统薪传(第2页)

一次,阿蛮在培育“追踪蛊”时,因误将“烈火草”当作“静心草”喂食,导致追踪蛊变得暴躁,甚至攻击其他蛊虫。苗若曦并未责怪她,而是带她重新辨认两种草药,讲解“烈火草性烈,适合培育攻击型蛊虫;静心草性柔,适合培育辅助型蛊虫”的道理,并教她用“静心蛊”安抚暴躁的追踪蛊。阿蛮深受启发,后来不仅精通追踪蛊的培育,还独创了“双蛊追踪术”——以追踪蛊定位,以静心蛊防止蛊虫失控,成为万蛊门的“追踪蛊大师”。

万蛊门的蛊术虽看似“诡异”,却在南疆发挥了重要作用:弟子们用“疗伤蛊”为苗寨村民治病,用“驱虫蛊”驱散侵扰村落的毒虫,用“预警蛊”提前感知瘴气、妖兽的来袭。渐渐地,万蛊门的名声在南疆传开,越来越多的苗寨村民前来拜师,十年间弟子达一百余人。

万蛊门还与南疆各苗寨建立了“互助盟约”:苗寨为万蛊门提供草药、毒虫,万蛊门则为苗寨传授基础蛊术(如防瘴蛊、驱虫蛊),助其抵御天灾虫害。这种“以蛊护民”的做法,让万蛊门摆脱了外界对蛊修“阴毒”的刻板印象,成为南疆地区不可或缺的守护者——其“养蛊为护,非为害”的理念,也为修仙界多元道统的传承添上了独特一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北境极寒原:炼体修士筑“寒铁宗”,承洪荒炼体道

北境极寒原是修仙界最寒冷的区域,常年冰雪覆盖,狂风呼啸,却盛产“寒铁”“冰魄石”等适合炼体与炼器的珍稀材料。洪荒时期,这里曾是炼体修士的试炼之地,封神劫中,一批以肉身硬抗劫乱的炼体修士在此幸存,为首者是当年洪荒炼体大能“大力神尊”的弟子“铁山”。

铁山天生肉身强悍,曾随大力神尊修习《九转炼体诀》,封神劫时,他以肉身挡下截教弟子的法器攻击,虽重伤却保住性命,后携十余名幸存的炼体修士逃至北境极寒原。极寒原的酷寒与狂暴灵气,对寻常修士是致命威胁,对炼体修士而言却是“天然试炼场”——酷寒可锤炼肉身韧性,狂暴灵气可滋养肉身力量。铁山与同伴在此定居,每日以冰雪淬体、以寒铁炼骨,修为逐渐恢复。

一日,一群来自中部平原的散修因躲避妖兽逃至极寒原,却因无法抵御酷寒,多人冻伤、昏迷。铁山见他们虽非炼体修士,却心性坚韧,便将他们带回聚居地,以“炼体暖身诀”为他们驱寒。闲聊中,铁山得知这些散修因无宗门庇护,常被强大修士或妖兽欺凌,甚至有同伴被夺宝杀害。“无肉身之强,纵有灵气修为,也难御外敌。”铁山心生感触,遂召集北境幸存的炼体修士与获救的散修,提议建立宗门:“我等炼体修士,以肉身为根本,当立一宗,传炼体之法,让更多人能以肉身自保,不再受欺凌。”众人一致赞同,铁山遂决定在极寒原中部的“寒铁峰”建立“寒铁宗”。

寒铁宗的立派,以“炼体”为核心,处处体现“坚韧”二字:

-选址筑宗:寒铁峰峰顶有一处天然寒铁矿脉,铁山率弟子以肉身开凿山体,筑造简陋却坚固的石质殿宇——主殿“寒铁殿”以寒铁为梁、冰魄石为瓦,可抵御极寒狂风;殿侧设“淬体池”,以极寒泉水与寒铁粉末混合,供弟子淬体;殿后设“炼骨场”,摆放各类寒铁打造的炼体器械(如举重石、练拳桩)。

-传承体系:以《九转炼体诀》为核心,结合极寒原环境,改编为《极寒炼体诀》,分为“淬皮、炼骨、锻筋、凝脉、筑体、融灵、通神、霸体、圣体”九阶。前三阶为基础,通过淬体池、炼骨场锤炼肉身;后六阶则需吸收寒铁、冰魄石中的“金属灵气”与“冰灵之气”,将肉身与天地灵气融合,达到“肉身可抗法器、可挡法术”的境界。

-招徒标准:不重灵根,只重“肉身底子”与“韧性”——凡能在极寒原露天存活三个时辰、能举起五十斤寒铁者,即可入宗。铁山认为,灵根是天定,肉身却可后天锤炼,即便无灵根,只要肯吃苦,也能炼出强悍肉身。

首批弟子共二十八人,其中有原炼体修士“石猛”(天生神力,三个月便达“炼骨”阶)、中部平原散修“林寒”(灵根微弱,却能忍受淬体池的剧痛,半年达“淬皮”阶)、妖族熊罴所化“熊霸”(肉身本就强悍,一年便达“锻筋”阶)。寒铁宗的修行极为艰苦——每日清晨,弟子需在露天雪地中跑步一个时辰,以抗寒;上午在炼骨场用寒铁器械炼体;午后入淬体池淬体(极寒泉水与寒铁粉末会让皮肤、骨骼剧痛难忍,不少弟子因无法忍受而退出);傍晚则需砍伐极寒原的“冰铁树”(木质坚硬如铁),锻炼臂力与耐力。

一次,极寒原突发“暴风雪”,风力达数级,足以吹飞筑基期修士。当时林寒正在炼骨场练拳,被狂风卷向山崖。危急时刻,他想起《极寒炼体诀》中“以肉身引灵气”的法门,强行运转体内微弱灵气,将肉身紧绷如“寒铁”,死死抓住山崖上的冰棱。暴风雪过后,林寒虽浑身冻伤,却因这次“绝境炼体”,直接突破至“锻筋”阶——铁山见状,对他刮目相看,亲自指导他修炼,还将自己珍藏的“寒铁护腕”赠予他,助他更好地吸收金属灵气。

寒铁宗的“苦炼”风格,虽让弟子淘汰率极高,却也培养出一批“肉身强悍如妖兽”的修士。十年间,寒铁宗弟子虽仅百余人,却个个能以肉身硬抗筑基期法器,甚至有弟子(如石猛、熊霸)能与金丹期修士正面抗衡。每当有外界修士或妖兽侵扰北境,寒铁宗弟子便会手持寒铁武器,以肉身冲锋,“寒铁修士”的名号渐渐传遍修仙界——北境极寒原,也因寒铁宗的存在,成为修仙界炼体修士的“圣地”。

六、中部平原:凡人修士创“浩然宗”,传“人道修仙”

中部平原是修仙界最广阔、最平坦的区域,也是凡人聚居最多的地方——这里保留着洪荒时期人族的农耕传统,无数凡人村落、城镇分布其间。封神劫中,凡人修士(指无深厚道统背景、以自学或零星传承修行的修士)因实力较弱,多躲入地下或深山,侥幸幸存。其中,曾是洪荒时期“人仙”(以凡人之身修仙者)“孔圣”学徒的“孟文轩”,在劫乱中携孔圣留下的《浩然经》,逃至中部平原的“文风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孟文轩虽无强大修为(劫后仅炼气期),却精通《浩然经》中的“浩然之气”——这是一种以“心性、品德”为根基的灵气,无需依赖灵根,凡人心性纯良、心怀苍生,皆可修炼。文风城是中部平原的凡人重镇,城中有不少识字的书生与医者,孟文轩在此开设“讲学馆”,一边教授凡人读书识字、治病救人,一边悄悄传授《浩然经》的基础修行之法。

渐渐地,孟文轩发现,凡人中不少人虽无灵根,却因“心怀善念、愿护乡邻”,能较快感应到“浩然之气”——有书生“李修远”,因常为贫苦村民写状纸、伸正义,三个月便感应到浩然之气;有医者“张仲景”,因常年上山采药、救治病患,半年便能用浩然之气辅助治病。这些人虽修为低微,却能以浩然之气强身健体、驱邪避秽,甚至能在妖兽侵扰村落时,以浩然之气凝聚“护乡盾”,保护村民。

“修仙非仙妖专属,凡人亦可行之。”孟文轩心生感悟,他意识到,中部平原凡人众多,若能建立一个以“凡人修仙”为核心的宗门,传《浩然经》之法,不仅能让凡人拥有自保之力,还能以“浩然之气”净化修仙界的戾气。于是,他召集文风城及周边村落的凡人修士,在平原中部的“书山”建立“浩然宗”,以“传浩然之道,护凡人之世”为宗旨。

浩然宗的立派,与其他宗门截然不同,处处体现“人道”特色:

-选址建馆:书山是中部平原的一座矮山,山上有大量洪荒时期遗留的书籍(多为凡人典籍),孟文轩率弟子在此修建木质“浩然馆”,主馆用于讲学、传法,侧馆设“藏书阁”(收集凡人典籍与《浩然经》注解)、“义诊堂”(为凡人治病,同时传授浩然之气的基础用法)、“护乡堂”(组织弟子保护周边村落)。

-传承体系:以《浩然经》为核心,分为“养性、聚气、护乡、济世、明道、成圣”六阶。前两阶为基础,通过“读书明礼、行善积德”感应、凝聚浩然之气;后四阶则需“护乡邻、济苍生、明道义”,以实际行动滋养浩然之气——护乡可让浩然之气更坚韧,济世可让浩然之气更醇厚,明道可让浩然之气更纯粹,成圣则是浩然之气的最高境界,可“以凡人之身,比肩仙人”。

-招徒标准:不看灵根、不看种族(仅限凡人),只看“心性”——凡“心怀善念、愿护乡邻、肯读书明礼”者,无论男女老幼、出身贫富,皆可入宗。孟文轩认为,灵根是“天赋”,心性是“根本”,只要心性纯良,凡人亦可修成大道。

首批弟子共五十人,多为书生、医者、农夫、工匠——有李修远(书生,擅长以浩然之气写“镇邪符”)、张仲景(医者,擅长以浩然之气治病)、农夫“王大力”(因常帮邻居耕地、抗灾,能以浩然之气凝聚“护乡盾”)、工匠“鲁班”(因常为村民修补房屋、打造农具,能以浩然之气强化工具)。浩然宗的修行方式也极为特别——弟子无需每日打坐炼气,而是“在生活中修行”:书生以读书、写文养性,医者以治病、救人聚气,农夫以耕种、护田护乡,工匠以造物、助人济世。

一次,中部平原突发“蝗灾”,大量蝗虫啃食庄稼,村民们颗粒无收,陷入饥荒。孟文轩率浩然宗弟子前往受灾村落——李修远以浩然之气写“驱虫文”,贴于田间,蝗虫不敢靠近;张仲景以浩然之气为饥饿、患病的村民治病;王大力组织村民挖渠引水、补种庄稼;鲁班则打造“捕蝗机”,帮助村民捕捉蝗虫。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蝗灾得以控制,村民们得以渡过难关。而参与救灾的弟子,因“济世行善”,浩然之气皆有增长——李修远突破至“护乡”阶,张仲景突破至“济世”阶。

浩然宗的“人道修仙”理念,在修仙界引起极大反响——不少仙、妖宗门起初轻视,认为“凡人修仙难成气候”,但随着浩然宗弟子一次次以浩然之气护乡邻、济苍生,甚至在修仙界出现戾气时,以浩然之气净化戾气,各宗门渐渐对其刮目相看。十年间,浩然宗弟子达八百余人,虽多数人修为仅停留在“护乡”“济世”阶,却成为中部平原凡人最信赖的守护者——浩然宗,也成为修仙界唯一以“凡人修仙”为核心的宗门,为修仙界的道统传承注入了“人道”的温暖与力量。

七、修仙界立派的影响:道统薪传,界域初定

自玉虚宗、碧游阁、蜀山剑派、万蛊门、寒铁宗、浩然宗等宗门在修仙界各地立派后,越来越多的洪荒遗脉修士纷纷效仿——有擅长炼丹的修士在南部火山区域建立“丹火宗”,有擅长阵法的修士在东部丘陵建立“阵衍宗”,有擅长御兽的修士在西部草原建立“御兽门”……短短数十年,修仙界便涌现出数十个宗门,覆盖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形成了“各有侧重、多元共存”的道统格局。

这些宗门的立派,对修仙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道统传承:洪荒火种不灭

各宗门皆以洪荒道统为根基——玉虚宗承阐教、碧游阁承截教、蜀山剑派承洪荒剑道、万蛊门承洪荒蛊道、寒铁宗承洪荒炼体道、浩然宗承洪荒人道……他们将洪荒时期的典籍、功法、技艺整理、改编,结合修仙界的环境与自身实践,形成了更适合新生界域的传承体系。如寒铁宗将《九转炼体诀》改编为《极寒炼体诀》,浩然宗将《浩然经》与凡人生活结合,这些改编不仅让洪荒道统得以延续,更让其在修仙界落地生根,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界域秩序:从混乱到有序

洪荒碎裂初期,修仙界灵气紊乱、妖兽横行、散修劫掠,一片混乱。各宗门立派后,纷纷承担起“护界、护民”的责任——玉虚宗护东部山川,碧游阁护东海岛屿,蜀山剑派护西蜀险地,万蛊门护南疆苗寨,寒铁宗护北境平原,浩然宗护中部凡人……他们组织弟子斩杀凶妖、清除戾气、保护生灵,还制定了“区域规则”(如东部禁止滥杀凡人,东海禁止掠夺岛屿,南疆禁止滥用凶蛊)。渐渐地,修仙界从“混乱无序”走向“区域有序”,各区域间虽偶有摩擦,却不再是劫后的“弱肉强食”,界域的稳定为后续修仙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修士生态:多元共存

此前,洪荒修仙界多以“仙、妖”为主体,炼体、蛊修、凡人修士等处于边缘。而修仙界立派后,各宗门打破了“道统壁垒”——碧游阁的“有教无类”让妖族与旁门修士得以立足,万蛊门的“蛊道传承”让蛊修摆脱“阴毒”标签,寒铁宗的“炼体道统”让炼体修士拥有圣地,浩然宗的“凡人修仙”让凡人得以踏入仙途。这种“多元共存”的生态,让修仙界不再是单一的“灵气修仙”,而是形成了“道法、剑道、蛊道、炼体、人道”等多道并行的格局,修士们各有所长、各有所归,修仙界的活力大幅提升。

(四)与三界的关联:初步衔接

随着修仙界各宗门的发展,他们渐渐与三界其他区域产生关联——玉虚宗、碧游阁的弟子偶会上三十三重天,与天庭仙官交流;万蛊门、浩然宗的弟子会入幽冥轮回,协助平心娘娘处理“怨灵作乱”(以蛊术、浩然之气净化怨灵);蜀山剑派、寒铁宗的弟子则会前往星域碎块,寻找洪荒遗留的灵材与道统。这种关联,不仅让修仙界获得了三界的资源与支持,也让修仙界成为三界六道中“连接人界与其他界域”的重要纽带——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封神劫后,那些洪荒遗脉修士在修仙界立下的一座座宗门,传下的一道道薪火。

昆仑山巅,玉虚宗清玄子望着云海中修行的弟子,手中玉虚拂尘轻挥;东海蓬莱,碧游阁玄溟子看着五脉弟子切磋道法,眼中满是欣慰;西蜀蜀山,凌剑尘听着练剑坪的剑鸣,嘴角露出笑意;南疆万蛊岭,苗若曦闻着蛊室中淡淡的草药香,心中安宁;北境极寒原,铁山看着弟子们在淬体池中咬牙坚持,微微点头;中部平原书山,孟文轩听着浩然馆中朗朗的读书声,面露暖意——他们或许并非修仙界最强者,却以“立派传法”的举动,为这片新生之地种下了道统的种子,也为三界六道的稳定与发展,写下了最坚实的一笔。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们的日常琐事  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诡盗之王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  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  一则故事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  天生禁区  不朽:重生镇万界  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诡诈师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沉迷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火炕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  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