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 > 第385章 千金买马骨(第2页)

第385章 千金买马骨(第2页)

《江北日报》作为本地权威媒体,用了大量篇幅详细回顾了经济研究中心近年来对本地改革发展做出的贡献,称之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智力引擎和宝贵财富”。

各大媒体的连番报道,使得“江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陈长河”、“三千万人才基金”成为了街头巷尾、尤其是学术界和关心时政人士热议的话题。

其提供的优厚待遇,不仅在国内绝无仅有,甚至让一些海外知名学府的学者也为之侧目。

一时间,咨询的电报、电话开始从全球各地涌向江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许多在海外任教或求学的华裔经济学家、青年博士,第一次如此认真地审视着祖国学术机构抛来的绣球。

经济研究中心的电话几乎被打爆,行政科负责人温芳颜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始终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她向陈长河汇报时感慨道:“主任,效果太好了!不少来电咨询的人,水平都非常高,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陈长河微微一笑。

他为什么要捐这么多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一,吸引人才,确实需要很多钱。

“讲席教授”的标准,是在国外享受优厚待遇、时间宝贵的高端人才。

若要把他们邀请来开设讲座、研讨会,甚至授课,得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报酬、科研经费、公寓住宅、其他费用……全部加起来,不是一个小数目。

请一名“讲席教授”在江北大学待一个月,所消耗的费用,可能高达百万左右。

2-3名,就是二三百万。

再加上“青年学者”的待遇,至少要三四百万。

他捐的是基金,是用收益来支付这笔费用。

而若想保证每年三四百万的收益,保守稳健投资的情况下,怎么着也需要3000万资金。

当然,如果这笔资金交给他亲自打理,收益率肯定会比较高。

或许只需要一千万,也能保证三四百万的年收益。

这就牵扯到,他捐3000万的第二个原因。

千金买马骨。

用高额数字来提高震撼力,用真金白银来彰显诚意,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和形象塑造作用。

这3000万,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他向全球经济学界宣告,江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求贤若渴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其背后拥有的资源是雄厚无比的,其描绘的宏伟蓝图是值得信赖的。

这笔捐赠本身,就是最具冲击力的招聘广告。

能够迅速打破海外学者对国内研究机构“经费紧张、条件有限”的刻板印象,让他们真正开始认真考虑来自东方的邀请。

为了捐出这3000万,陈长河不仅掏空了自己内地账户里的全部剩余存款,甚至还向沈麦麦“借”了500万。

可谓下了“血本”。

好在,这3000万没白捐,它所引起的强烈反响,完全达到了他的预期。

喜欢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请大家收藏:()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你照顾你闺蜜老公,我照顾你闺蜜  重生成一只布偶猫[星际]  夜夜缠情:鬼王太生猛  金陵爱情故事  小农女捡崽日常(美食)  [综英美]第二人生在哥谭  怎么是我登基[基建]  便器神域  哑幕十四行  俱乐部调教生涯  囍丧(无限)  当我成为欧皇剑三  渣了男主后他崩坏了[快穿]  白日梦  极阳天尊  重生之将军太难追  惯性温柔  冷情师尊被我撩出心魔  哥我保护你呀!  咬甜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