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槿话音刚落,李善长便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审慎的质疑:“朱二公子,你这话虽在理,可‘充盈国库’四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如今百姓刚安定,商户凋零,若想让国库充盈,要么加征赋税,可这会加重百姓负担,违背休养生息的初衷;要么鼓励垦荒,可荒地开垦需时日,短期内难见成效。你既说有办法,不知具体打算从何处入手?”
他这番话直指要害,毕竟在朝堂多年,李善长深知经济发展的困境,对于朱槿这个“晚辈”提出的想法,难免心存疑虑——毕竟此前朱槿从未涉足过朝堂经济事务,突然提出这般宏大的目标,实在让人难以完全信服。
一旁的杨思义也连忙附和,作为户部尚书,他对国库的空虚感同身受,眼中满是急切:“李丞相所言极是。如今户部每月能调度的银钱不足二十万两,仅够支撑边境军需与地方基本开支。公子若真有让国库充盈的法子,还请详细说说,也好让我们心中有底。”
朱槿早料到会有这般质疑,脸上不见丝毫慌乱,反而露出胸有成竹的笑容:“两位大人不必着急,我今日叫大家来,便是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让各位看到希望。”
说着,朱槿转身对门外朗声道:“来人,让格物院的弟子把东西呈上来。”
话音刚落,门外便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几名身着青布长衫的格物院弟子鱼贯而入。他们有的双手捧着精致的木盒,有的则合力扛着一架造型独特的农具,动作轻柔且恭敬,显然对这些物品极为珍视。
朱槿率先走到那架农具旁,伸手轻轻扶起它,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缓缓开口介绍:“各位请看,这便是曲辕犁。传统的直辕犁笨重难用,需两牛三人协作才能拉动,一天拼尽全力最多也只能耕地两亩。但这曲辕犁不同,它的犁辕呈巧妙的弧度,仅需一牛一人便可操作,一天便能轻松耕地五亩,效率提升了一倍还多,能大大减轻农民的劳作负担,提高耕地速度。”
他顿了顿,手指轻抚过犁镵与犁壁,继续补充:“更重要的是,与前代的曲辕犁相比,我们这版经过了格物院弟子的改良。犁镵采用更好的锻铁工艺,做得更薄也更锋利,入土时毫不费力;犁壁的弧度也经过反复测算优化,翻土更彻底、更均匀。而且我们还针对不同地域的土壤特性做了调整——南方水田土壤湿润松软,便用窄镵;北方旱地土壤坚硬厚重,就用宽镵。深耕时能达一尺,足以让作物根系深扎;浅耕时仅三寸,也能满足幼苗生长需求,可随土性灵活调整。另外,格物院还研究出了双辕犁,可由两牛并行牵引,适合开垦大片荒地,单日耕地面积能达到10亩。”
介绍完曲辕犁,朱槿又从一名格物院弟子手中接过一本线装书。
书册封面由厚实的牛皮纸制成,上面用苍劲的楷书题着四个大字——《天工开物》。
他将书举在手中,向众人展示:“这曲辕犁只是格物院研究成果的冰山一角,这本《天工开物》里,记载了格物院弟子研究出的各种农具。我们按‘耕作→灌溉→收获→加工’的农业生产流程,系统分类记载了近30种农具,每种农具都详细说明了构造、用法、优势,还有适配的场景。”
说着,他将《天工开物》递向朱标,示意众人传阅。
朱标接过书,小心翼翼地翻开,只见里面不仅有清晰的文字描述,还配有细致的插图,将各种农具的模样、零件都画得一目了然。
李善长、刘基、杨思义三人也迫不及待地凑了过来,轮流翻阅。
当看到书中记载的龙骨水车、筒车、连枷、风车等农具,以及每种农具对应的效率提升数据时,三人脸上满是震惊,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这些农具若是真能推广开来,大明的农业生产必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槿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心中暗自思索:他们哪里知道,这本《天工开物》并非格物院凭空研究出来的。它本是明代晚期的科技巨着,由科学家宋应星编撰,成书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这部着作系统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与经验,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内容覆盖作物种植、农具制造、纺织、冶金、机械等数十个领域,其中关于农具的记载尤为详实,既收录了传统农具的经典形制,也记录了明代农具的改良成果,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工具史的核心文献。
若不是为了循序渐进,避免太过惊世骇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真想把完整的《天工开物》直接扔出来,让众人看看更多超越时代的技术与智慧。但眼下,还是先让大家慢慢接受这些“研究成果”,一步一步推动大明的发展更为稳妥。
接着,朱槿打开木盒,里面装着细腻的白色粉末与圆润的颗粒状物体,凑近便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土腥味。“这白色粉末是化肥,”朱槿拿起一小撮粉末,指尖轻轻捻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它可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用草木灰、人畜粪便、矿石粉末按特定比例发酵炼制而成。将它撒在田里,粉末中的养分能快速渗入土壤,被庄稼吸收——种水稻时,插秧后撒一次,抽穗前再撒一次,稻穗能比往常饱满三成,颗粒也更重;种小麦的话,不仅能让麦秆更粗壮、抗倒伏,麦粒的产量也能提升三成以上。更重要的是,哪怕是贫瘠的盐碱地、沙土地,撒上这化肥,改良两三年,就能变成能种庄稼的好地,再也不用让大片荒地闲置了。”
朱标此前在沈家庄见过化肥施用的场景,此刻只是平静地看着,可李善长、刘基与杨思义三人却满脸震惊。李善长忍不住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点化肥,放在鼻尖轻嗅,疑惑道:“这粉末竟有如此奇效?若真能让贫瘠土地变良田,那天下的荒地可就都能派上用场了!”
刘基也皱着眉,手指在粉末上轻轻刮动,似乎在思索这东西的原理,杨思义则在一旁盘算着——若粮食产量真能再提升三成,不仅百姓能吃饱,朝廷的田赋也能多收不少,国库空虚的困境或许真能缓解。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吱呀”声,像是有人不小心碰到了窗棂。
朱槿耳尖,瞬间捕捉到声响,体内真气悄然运转,探查向窗外——只见院墙下,自己老爹朱元璋正踮着脚,扒着窗沿往里瞧,毛骧则站在一旁,神色紧张地四处张望。
朱槿心中暗自偷笑:这个小心眼老爹,果然还是不放心,还是跑过来偷听了。
他不动声色地看向朱标,发现大哥也正朝着窗户的方向望去,眼神中带着几分无奈的笑意,显然也察觉到了外面的动静。
朱槿悄悄招手,将蒋瓛叫到身边,附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蒋瓛听完,忍着笑,快步走出了房间。
窗外,朱元璋正听得入迷。
刚才听到曲辕犁能提升耕地效率,他就已经心动不已,再听到化肥能让粮食产量提升三成,还能改良荒地,更是激动得手都抖了,不小心碰到了窗户。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局求助国家:我的系统玩不转 穿越异世界,魔法咒语竟是中文 魂穿兽世成恶雌他们超爱超温柔 毒酒一杯家万里 封神台下跪何人?女娲宫小妖祭 家族修仙,从青竹山开始 傻书生的庶子男妻穿越 读档三次后,我屠了仙门 总裁她爱看雷文 亲密对手对局 穿书后反派将我视若珍宝 我在逃生游戏里修佛 方一凡重回十八岁,爆宠我的英子 仙逆成神 斗罗:开局万魂幡,终成洪荒地府 混沌之瞳:我的快穿摆烂人生 风流贱仙,我有一根玄铁棒 美高,但万人嫌 刚重生成首富阔少,就被送去当兵 双腿被废?她带动全球修仙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