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沙盘室的全息投影正循环播放着瑞拉尼亚的“局势推进报告”,蓝色的数据流像瀑布般倾泻在地球模型周围,每一组数字都精准踩在霍兰德的预期线上——这是“完美剧本”该有的样子。
“国际媒体这边,《纽约时报》头版刊登了‘白玫瑰染血’的照片,配文《瑞拉尼亚的自由黎明》;BBC正在直播首都抗议现场,在线人数突破500万;连之前保持中立的半岛电视台,都播出了萨维奇的演讲片段,重点剪辑了‘天命’‘面包’的关键词。”叶晴站在沙盘旁,手指划过虚拟屏幕上的媒体标题,每念一个,模型上瑞拉尼亚的“国际支持度”光点就亮一分,“按这个热度,不出48小时,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就会发起对米洛舍维奇政府的质询——这和我们的剧本完全一致。”
霍兰德靠在金属椅上,指尖轻点扶手,目光落在“抗议规模”的数据上:“首都抗议人数从昨天的2万,涨到现在的8万,南部矿区、北部大学城都出现了声援集会,甚至有部分军队士兵递交了‘拒绝镇压’的请愿书。”他抬眼看向陈序,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炫耀,“你写的‘燎原’,真的烧起来了。”
陈序站在沙盘边缘,没有接话。他的目光落在模型上那些跳动的暖黄色光点上,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个抗议民众,可在他眼里,这些光点都带着上一章屏幕上的血色——伊万的黄色出租车光点、穿校服男孩的白色纸牌光点,还有那个倒在地上的黑色身影光点,都混在其中,像一颗颗埋在“完美剧本”里的刺。
他伸手触碰虚拟屏幕上的《纽约时报》照片——画面里,一朵沾着血迹的白玫瑰被举过头顶,背景是弥漫的催泪瓦斯烟雾。这张照片是线人在冲突后拍的,被霍兰德的团队筛选出来,作为“国际舆论引爆点”,可陈序却能清晰记得,这朵玫瑰的主人,是那个卖花的老太太,她在冲突中被警棍误伤了胳膊。
“剧本是完美的,可代价呢?”陈序的声音很轻,却在寂静的沙盘室里格外清晰,“8万人的抗议,背后是8万个家庭,他们中有人受伤,有人被抓,有人像伊万一样,至今下落不明——这也是剧本的一部分吗?”
霍兰德的脸色微变,却没反驳,只是调出另一个画面:“米洛舍维奇政府已经开始让步了。刚才他们通过第三方渠道,向萨维奇团队提出‘临时谈判提议’:同意恢复燃油补贴,释放100名被捕抗议者,承诺下月召开‘经济改革听证会’。”他手指在沙盘上划出一条“谈判路径”,“按剧本,萨维奇应该先接受谈判,释放‘和平解决’的信号,同时提出‘释放所有被捕者’‘成立反腐调查组’的进一步诉求,把压力层层递进——这是最稳妥的步骤。”
叶晴立刻调出萨维奇团队的通讯频道:“我已经让线人把‘接受谈判’的建议传过去了,萨维奇应该很快会回应。”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虚拟屏幕上的“萨维奇团队实时画面”——镜头对着一间临时办公室,萨维奇坐在桌前,周围围着几名核心成员,线人伪装成“记录员”,坐在角落,手机屏幕亮着,正传输着室内的画面和声音。
“政府的提议,我们不能接受。”萨维奇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打破了沙盘室的寂静。他手指敲着桌面,节奏急促,和之前演讲时的沉稳截然不同,“恢复燃油补贴只是临时抱佛脚,释放100人是缓兵之计,这种‘部分让步’,只会让他们有时间重新部署——我们要的是‘全面改革’,不是‘碎片化妥协’。”
陈序的身体猛地一僵。这不是剧本里的台词,不是霍兰德设计的“递进诉求”,甚至不是他在《天命宣言》里写的“和平谈判”——萨维奇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剧本外的强硬,像一把突然偏离轨道的刀,划破了“完美”的表象。
“萨维奇先生,按之前的计划,我们应该先接受,再……”旁边的团队成员试图提醒,却被萨维奇打断。
“计划是计划,现实是现实。”萨维奇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眼神里带着一种陈序从未见过的锐利,“现在国际舆论在我们这边,民众在我们这边,甚至部分军队也在我们这边——这是‘一鼓作气’的机会,不是‘妥协退让’的机会。”他顿了顿,手指重重敲在桌上,“告诉米洛舍维奇,要么接受‘全面改革清单’,要么等着民众冲进总统府——没有第三种选择。”
沙盘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扬声器里传来萨维奇团队成员的窃窃私语。叶晴脸色发白,立刻调出“剧本预案”,对比着萨维奇的话:“这……这和我们的预案完全相反!预案里明确写了‘第一阶段接受部分让步,第二阶段提出全面诉求’,他怎么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霍兰德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快步走到屏幕前,死死盯着萨维奇的脸——镜头里,萨维奇正低头看着“全面改革清单”,手指在“解散现政府安全部队”那一条上反复摩挲,嘴角带着一丝极淡的笑,那笑容不是剧本里的“温和坚定”,而是带着野心的锐利。
“不对劲。”霍兰德的声音沉了下来,他调出萨维奇过去一周的通讯记录,快速浏览,“他最近和国内的‘民族主义者’有私下接触,还和欧洲的一个‘激进民主基金会’通过电话——这些都不在我们的监控范围内!”
陈序的目光落在萨维奇的手指上——他正无意识地做出那个“尖塔式手势”,可这个手势不再是“希望的象征”,而是带着一种掌控者的姿态。陈序突然想起自己写《天命宣言》时,给萨维奇的“英雄设定”里有一条:“表面温和,内心有强烈的权力欲,需通过‘和平诉求’包装”——当时霍兰德说“这是可控的野心”,可现在,这份野心正突破“可控”的边界,长出尖锐的棱角。
“他不是在执行剧本,他是在利用剧本。”陈序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清明,“我们以为他是‘我们的英雄’,可他只是把我们的剧本,当成了他自己夺权的梯子——刚才的强硬,不是临时起意,是他早就计划好的,只是在等一个‘机会’。”
叶晴快速调取线人传来的最新情报:“萨维奇的团队内部,已经有人提出‘成立临时政府’的提议,被他压下来了,但他私下对亲信说‘等米洛舍维奇倒台,我们要掌握所有权力,不能让外部势力插手’——他在防着我们!”
霍兰德的手指猛地攥紧,指节泛白。他看着屏幕上的萨维奇,那个他以为“完全可控”的反对派领袖,此刻正对着手机沉声说:“告诉媒体,就说我们‘拒绝任何碎片化妥协’,要求政府‘全面回应民众诉求’——把压力拉满。”
沙盘室里的“完美剧本”数据流,突然开始闪烁,像被干扰的信号。模型上瑞拉尼亚的“可控性”光点,第一次从绿色变成了黄色,旁边弹出一行小字:“目标出现自主决策倾向,剧本执行出现偏差——裂痕等级:微级(需密切关注)”。
陈序看着那行小字,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不安,因为剧本失控可能带来更大的混乱;有一丝隐秘的解脱,因为萨维奇的“不完美”,让这场“变革”终于有了一点“人性”的痕迹,不再是霍兰德手里完全操控的木偶戏;还有一丝警惕,因为这个裂痕背后,可能藏着比“完美剧本”更危险的未来——萨维奇的强硬,会不会引发米洛舍维奇的更激烈反扑?会不会让未知组织有更多可乘之机?
“叶晴,立刻加强对萨维奇团队的监控,尤其是他和‘民族主义者’、‘激进基金会’的联系。”霍兰德的声音恢复了冷静,却带着一丝紧绷,“陈序,你再分析一下萨维奇的演讲、决策记录,看看他的‘自主倾向’有没有规律,能不能预判他下一步的动作——我们不能让这道裂痕,变成无法弥补的缺口。”
陈序点点头,走到虚拟屏幕前,调出萨维奇所有的公开讲话、私下谈话记录。他看着屏幕上萨维奇的脸,从演讲时的“温和英雄”,到谈判决策时的“强硬领袖”,这个他笔下的“天命所选”,终于挣脱了文字的束缚,长出了自己的棱角。
他突然明白,霍兰德的“完美剧本”从一开始就有漏洞——人不是数据,不是文字,不是可以完全操控的木偶,哪怕是被精心设计的“英雄”,也会有自己的欲望、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强硬。这道微不可察的裂痕,不仅打破了剧本的完美,更打破了霍兰德“绝对掌控”的幻觉,也让陈序看到了这场“变革”的另一种可能——或许,它最终不会走向霍兰德想要的“可控新政府”,也不会走向未知组织想要的“混乱”,而是走向一条没人能预料的、属于瑞拉尼亚人自己的路。
沙盘室的全息投影还在播放着“完美剧本”的后续预测,可那些跳动的数据,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有说服力。陈序看着屏幕上萨维奇的身影,心里默默想:这道裂痕,到底是“剧本崩塌”的开始,还是“真实未来”的开端?他不知道答案,只知道从这一刻起,再也没有“完美演绎”了,剩下的,只有充满变数的、真实的人性博弈。
喜欢欲望笔纪请大家收藏:()欲望笔纪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提瓦特,但魔改无限流 今天开始当主神!!! 神女山派出所工作日志 这不是修仙救赎文学吗 暗恋回信 到你的航线里[久别重逢] 钓系茶仙专治权臣疯病 新婚爱欲 重生后被宿敌强娶了 别耽误我修机! 疯狗效应 疯狂痴迷[快穿] 前妻来听我的演唱会 在种田app里养成老祖宗们 老实beta照顾四个alpha少爷后 她不卸甲 今天开始好好学习[末世] 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 小狗重生历险记 万人嫌假少爷真不当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