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春,新京的暖阳终于穿透了蜀地连绵的阴雨,将王宫议事殿的琉璃瓦晒得透亮。王九击站在巨大的《华夏矿产分布图》前,指尖从四川綦江的铁矿脉滑向云南个旧的锡矿,又掠过贵州水城的煤田、广西平桂的铅锌矿,最终落在广东佛山的冶铁旧址与湖南湘潭的煤铁产区。玄色王袍的银龙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转身时,腰间的陨铁剑鞘与案上的奏折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诸位爱卿,”王九击的声音沉稳如钟,目光扫过殿下文武,“自天津、广州大捷以来,我大新陆军列装‘龙吟’枪、‘虎啸’炮,海军初创黑鲨支队,然枪炮舰船之根基,在于钢铁。如今七省疆土初定,铁矿、煤田遍布,若不兴钢铁之业,他日扩军备战、民生建设,皆成空谈。”
他抬手将一份《七省钢铁厂筹建章程》掷在案上,纸张上的玄黑字迹力透纸背:“传我旨意,于四川綦江、云南个旧、贵州水城、广西平桂、广东佛山、湖南湘潭、湖北大冶七地,即刻兴建国营钢铁厂。各厂选址务必靠近铁矿与煤田,交通便利之处;所需资金从国库与各省财税中调拨,优先保障;技术人员从新京军工厂与科学院抽调,同时从西洋聘请技师,待遇从优。”
军务总参谋长沈庭渊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英明!钢铁乃国之重器,七省建厂,可解我军军械生产之困。只是,建厂需大量工匠与劳力,如何招募?”
“此事我已想好。”王九击走到地图旁,指着七省铁矿集中区域,“与广州军工厂一样,各厂实行企业化管理,厂长与财政科科长由朝廷任命的官员担任,负责厂务管理与财务核算;其余工匠、技术员、学徒皆为雇员,实行计件工资制,多劳多得。凡应募者,家中免三年赋税,技艺精湛者可破格提拔为技术员,每月增发津贴。”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允许各厂从当地招募流民与失地农民,教授冶铁技艺。既解决劳力短缺之困,又能让百姓有安身立命之本,一举两得。”
殿内文武纷纷颔首。此前提拔的经济与产业部部长李默躬身道:“大王体恤民情,又善用制度激励,何愁钢铁业不兴?臣这就拟定建厂细则,传旨七省官府,全力配合选址与招工事宜。”
“去吧。”王九击挥挥手,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他指尖在七省间轻轻连接,心中已勾勒出一幅铁脉纵横的图景——綦江的铁矿炼成钢轨,湘潭的煤田提供动力,佛山的钢铁打造枪炮,个旧的锡矿辅助冶炼……或许用不了多久,那些在脑海中盘旋许久的“铁路”构想,就能从图纸变为现实。
旨意如星火般传遍大新七省。四川綦江,当地官府接到旨意后,即刻组织人手勘察铁矿。綦江铁矿储量丰富,矿石含铁量高达六成,且靠近长江支流,水运便利。厂长周铁山是新京军工厂的老匠头,带着五十名熟练铁匠与二十名科学院技术员,骑着快马赶到綦江时,当地百姓已在官府组织下清理出一片空地,搭建起临时工坊。
“周厂长,这是勘察好的矿脉分布图,您看这里,矿石裸露在外,开采极为便利。”当地知县指着一处山坡,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周铁山蹲下身,抓起一把矿石,放在口中咬了咬,又用铁锤敲开一块,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好矿!即刻开工搭建熔炉,先建三座土高炉,试炼矿石;同时挖掘矿井,雇佣当地猎户与农民,按开采量付工钱。”
消息传开,綦江附近的流民与农民纷纷涌来。一名叫铁蛋的青年,父母在战乱中去世,独自流浪至此,听闻招工消息,立刻报了名。“周厂长,俺有的是力气,啥活都能干!”铁蛋拍着胸脯,黝黑的脸上满是期待。周铁山看着他结实的臂膀,点了点头:“好,你跟着挖矿队,好好干,将来少不了你的好处。”
云南个旧的钢铁厂则建在锡矿与铁矿交汇处。厂长吴锡龄是前清廷矿务局官员,归顺大新后因熟悉矿产事务被提拔。他深知个旧锡矿质地优良,与铁矿混合冶炼,可制成坚韧的合金钢,最适合打造枪炮零件。“传我命令,先建两座反射炉,专门冶炼合金钢;再建一座贝塞麦转炉,试炼熟铁。”吴锡龄站在工地中央,看着工匠们搭建高炉,声音洪亮,“技术员们尽快绘制图纸,将西洋的冶炼技术与咱们的经验结合,务必提高钢铁质量。”
贵州水城的钢铁厂则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田。厂长赵煤山是煤矿工人出身,对煤炭开采与使用了如指掌。他下令先开采煤矿,修建煤窑与运输轨道,将煤炭直接运至钢铁厂。“煤炭是钢铁的粮食,绝不能出任何差错。”赵煤山扛着锄头,与矿工们一起下井,“咱们要建最好的煤窑,挖最好的煤,让水城的钢铁,比任何地方都结实!”
广西平桂、广东佛山、湖南湘潭、湖北大冶的钢铁厂也陆续开工。佛山作为传统冶铁重镇,工匠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厂长陈铁桥索性将当地的老铁匠全部聘请过来,传授技艺给新招募的学徒。湘潭的钢铁厂则靠近曾国藩湘军昔日的兵工厂旧址,接收了不少熟练工匠,建厂速度大大加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短短三个月,七省钢铁厂便已初具规模。高耸的高炉拔地而起,烟囱喷出滚滚黑烟,熔炉的火光日夜不息,铁锤的敲击声与机械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大新工业革命的序曲。王九击收到各地的奏报后,心中甚慰,当即下令:“各钢铁厂每月需向新京军工厂供应生铁五千吨、熟铁三千吨、合金钢一千吨,优先保障‘龙吟’枪与‘虎啸’炮的生产。”
与此同时,新京军工厂内,一场新的技术革新正在悄然进行。
1862年春末的清晨,新京军工厂的试射场被一层薄雾笼罩。空气中弥漫着硫磺与钢铁的气息,远处的靶场上,竖起了十排密集的木靶,每排木靶高达两米,宽三米,上面画着模拟敌军士兵的轮廓。试射场周围,临时搭建起一座观礼台,王九击身着玄色王袍,端坐中央,两侧坐着沈庭渊、王哈儿、王阿飞等陆军与禁卫军高级军官。将领们大多刚从各地军营赶来,身上还带着硝烟味,眼神中满是期待——他们听闻军工厂研制出了一种“威力无穷的新式火器”,特意赶来观看试射。
“大王,军工厂总匠头刘铁匠与科学院李博士已在台下等候。”亲兵轻声禀报。
王九击点点头:“让他们上来。”
刘铁匠与李博士快步走上观礼台,躬身行礼。刘铁匠手中捧着一个用油布包裹的物件,约莫半人高,长约一米,看起来颇为沉重。李博士则拿着一份图纸,脸上带着几分兴奋与忐忑。
“刘师傅,李博士,今日要让我们看的新式火器,便是此物?”王九击指了指刘铁匠手中的物件。
“回大王,正是。”刘铁匠小心翼翼地揭开油布,露出了里面的新式火器。这是一款造型奇特的枪械,枪管由六根铜管并排组成,固定在一个铸铁枪架上,枪架下方装有两个轮子,便于移动;枪管后方连接着一个巨大的弹仓,弹仓内整齐排列着数十发黄铜子弹;枪身侧面装有一个摇柄,看起来操作颇为复杂。
“此物名为‘凤羽’1862式机枪,”李博士上前一步,指着图纸介绍道,“由六根枪管轮流发射,通过摇柄驱动弹仓供弹,每分钟可发射两百发子弹。枪管采用合金钢打造,散热性能极佳,可持续射击半个时辰不卡壳;弹仓容量五十发,可快速更换,火力持续性远超普通步枪。”
“两百发每分钟?”禁卫步兵师师长王哈儿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震惊。他麾下的士兵使用“龙吟”1860式步枪,每分钟最多只能发射三发子弹,这新式机枪的射速,竟是步枪的数十倍!
沈庭渊也皱起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李博士,如此高的射速,弹药消耗岂不是极为惊人?而且,枪管是否真能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射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九零,我的系统能暴击 万人嫌假少爷真不当万人迷 前妻来听我的演唱会 这不是修仙救赎文学吗 从性转开始的肏穴 幽冥录:心上诡途 新婚爱欲 让你当炮灰?你肝成绝世武神! 大明双影案 重生后被宿敌强娶了 今天开始当主神!!! 穿越女尊之我好难啊! 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 到你的航线里[久别重逢] 签到召唤:我在斗罗称帝 神女山派出所工作日志 欲望笔纪 在种田app里养成老祖宗们 四合院尽情活,潇洒活 黑暗玄幻之永堕魔途【重置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