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偏殿“守护阁”内,景象则尤为特殊。这里没有供奉任何传统的神像,而是在正殿的青石墙壁上,由那位最好的老石匠亲自操刀,带领徒弟们,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精心雕刻了两幅大型图像。一幅是煜霄,身姿挺拔,手持神火长枪,英姿勃发,眉宇间凝聚着坚毅、威严与凛然正气;另一幅是泠霜,衣袂飘飘,宛如谪仙,纤手掐诀,神情清冷中蕴含着无尽的慈悲、智慧与温柔。图像并非完全写实,更注重神韵的捕捉,突出的是他们的气质与精神,而非单纯的容貌。
图像下方,并非供奉的牌位,而是一块厚重古朴、打磨光滑的青黑色石碑。石碑正面,由村里最有学问、曾做过秀才的老先生执笔,经煜霄和泠霜亲自审定修改,用最质朴却真挚的文字,详尽记述了此次幽冥之劫的惨烈、村民的苦难、以及最终在团结与不屈中重生的历程。文中刻意淡化了煜霄和泠霜的个人作用,着重强调了每一位村民的付出与勇气,最后才略笔提及二人的相助之功,并刻下警世之言,告诫后人须时刻铭记教训,同心同德,方能守护家园永续平安。
石碑的背面,则密密麻麻却工整地刻满了所有参与此次灾后重建的村民的名字,无论男女,无论老幼,一个不落。这意味着,这座庙宇,这座“守护阁”,纪念的是花林村每一位为家园重生付出过血汗的平凡英雄!
庙宇落成之日,全村举行了最为盛大而庄严的仪式。没有三牲祭品,没有奢华布置,只有村民们自发带来的最洁净的五谷、鲜果和清水,以及他们最真挚的感恩之心与对未来的祈愿。香烟袅袅,诵经声声(请的是附近镇上有名的居士前来念诵祈福经文),充满了肃穆、希望与一种新生的力量。
煜霄和泠霜站在人群前方,仰望着那墙上的图像和厚重的石碑,心中感慨万千,难以言表。他们从未追求过香火供奉,名利于他们如浮云。但此刻,置身于这由最纯粹愿力凝聚的场所,感受着村民们那毫无杂质、炽热而虔诚的信念之力,一种莫名的、温暖磅礴的力量悄然萦绕在他们身边,如同温泉般滋养着他们的经脉与神魂。他们因连番恶战而损耗过度、迟迟未愈的旧伤,竟在这股力量的滋养下,有了明显加速恢复的迹象!
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信仰神力,而是众生最纯粹的回馈与祝福所化的愿力,是最温暖的力量。
第三节:平凡烟火,心之所向
庙宇立起,如同真的为花林村撑起了一片无形却坚实的守护结界。村民们的心,自此彻底安定了下来。最后一丝惊悸与不安被抚平,生活真正步入了正轨,并且比灾难之前更加充满活力与希望。
清河之水欢快地流淌,滋养着两岸肥沃的田地。新播下的种子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绿油油的禾苗迎风摇曳,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希望。山上的野果逐年丰硕,药材也更加繁茂。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和读书声,重新无忧无虑地回荡在山林、田野与村塾之间。
煜霄和泠霜依旧留在村中。他们的伤势在村民愿力日复一日的滋养和自身勤修不辍的调息下,逐渐好转,日益恢复。他们似乎完全没有离开的打算,并非因为贪恋这里的供奉与尊崇,而是在这平淡真实、充满烟火气的人间生活中,找到了某种内心渴望已久的宁静与真正的归宿。这里,让他们感受到了“道”的另一重意义——并非高高在上的超脱,而是融入其中的守护。
他们主动褪去了修行者那层无形的光环,真正地、彻底地融入了村民的生活,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煜霄自然而然地成了村里最好的猎手和樵夫。他无需弓箭,往往只是清晨进山一趟,便能凭借对山林气息的感应,带回足够全村人改善伙食的猎物,且从不伤幼崽与怀胎母兽;他劈柴的速度与技巧无人能及,堆起的柴垛又整齐又耐用,足够一户人家烧上许久。闲暇时,他会在村口那棵大槐树下的空地上,召集村里的少年们,并非传授高深的法术,而是教导他们练习那些能强身健体、锤炼意志的基础拳脚功夫和呼吸法门。他告诉他们,真正的男儿当自强,守护家园不仅需要一时的勇气,更需要平日积累的强健体魄与坚韧不拔的意志。
泠霜则成为了村里最受敬爱与欢迎的“先生”和“医师”。她将那间小小的学堂扩建了些,不仅教孩子们识字、算数、明理,更引导他们走进自然,学会辨识山野间的草药,了解四季更迭的奥秘。她将一些简单的导引吐纳、静心宁神之法巧妙地融入games和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增强着孩子们的体质与心性。
妇女们更是喜欢在午后闲暇时聚在她身边,一边学习着她带来的新颖刺绣、纺织花样,一边听她讲述外面世界的风土人情与趣闻轶事,也向她倾诉生活中的烦恼与喜悦。她总能以无限的耐心、温柔与智慧化解邻里间的小矛盾,带来真正的安宁与和谐。她编纂的简易药方集和农事指导手册,被村民们奉若珍宝,抄写传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升起,常常能看到煜霄扛着猎物或背着如山般的柴火归来,而泠霜则或是刚从学堂下课,或是从哪家问诊归来,总是在炊烟缭绕的村口安静地等候着他。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便一同走向他们那间被村民们自发修葺得愈发温馨舒适的雅致小院。小院里种满了花草蔬果,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有时,他们会携手去清河边散步,看落日熔金,将河水与他们的身影都染成温暖的橙色;有时,他们会并肩登上后山,在“守护阁”前的石阶上静坐,什么也不说,只是感受着脚下村庄的宁静、祥和与那勃勃生机。
这种生活,平淡、琐碎,日复一日,却充满了真实的温暖与深沉的幸福。没有惊天动地的战斗,没有波澜壮阔的历险,没有尔虞我诈的算计,有的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纯粹,是邻里之间淳朴的互助与关怀,是彼此眼中那历经生死后愈发醇厚、无需言说的深情。
“有时静下心来想想,若能就这样,在这清河畔,与你一起,看着四季轮回,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村庄平安喜乐,过完这一生,似乎…也是极好的。”某一日,在绚烂的夕阳余晖中,煜霄轻轻握着泠霜的手,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与满足。
泠霜将头轻轻靠在他宽阔坚实的肩膀上,唇角弯起温柔的笑意,轻声道:“是啊,平凡烟火,最是抚慰人心。轰轰烈烈固然刻骨铭心,但这细水长流的安宁,却更显珍贵。这里,越来越有‘家’的味道了,是我们亲手守护、也守护着我们的家。”
他们并非真的忘记了幽冥之主那未曾解开的谜团,也并非完全放弃了追寻真相与彻底消除隐患的责任。相反,正是在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与平凡中,他们的道心被洗涤得更加通透圆融,力量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完全恢复,甚至更精进了一层,对天地法则的感悟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守护眼前这具体而微小的美好,让他们的大道之心更加坚定、沉稳。
然而,他们心底都明白,眼前这片宁静或许是暴风雨后短暂的间歇。幽冥之主的真身依旧隐匿于未知的角落,其真正的目的与威胁并未完全消除。世界的隐患仍在暗处涌动。
数月后,村里的粮食获得了灾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丰收。虽然亩产不及往年丰硕,但那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却蕴含着无与伦比的意义。全村举行了隆重的丰收祭典,就在新建的“五谷丰登殿”前广场上。
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发自内心的、如同阳光般灿烂的喜悦和满足,看着孩子们围着粮垛欢快奔跑,看着老人们抚摸着粮食喜极而泣,煜霄和泠霜站在欢腾的人群中,双手紧紧相握,心中充满了成就与感动。
“准备好了吗?”泠霜微微侧头,轻声问身旁的煜霄。她的目光清澈而坚定。
煜霄深深吸了一口带着稻香的空气,重重点头,目光掠过丰收的田野,掠过每一张欢笑的容颜,最终投向遥远而未知的天际,眼神锐利而深邃:“嗯。家园已安,人心已定。是时候…再次出发了。”
他们决定,是时候离开花林村,去继续追寻幽冥之主那隐匿的真身与最终的真相。为了眼前这方天地的长久安宁,也为了这世间更多的家园能够永远免受他们曾经历过的灾难。
离开的那天,晨雾氤氲,他们没有惊动太多人。只向老村长及几位长者郑重告别,细细嘱托他们照顾好村子,若有急难,可用他们留下的特殊方式联系。
清晨的薄雾如同轻纱,弥漫在清河之上。两人悄然走出村口,步履坚定。回首望去,晨曦中的花林村安宁而祥和,炊烟正缓缓升起,山坡上那两座庙宇在朝霞中静静矗立,如同永恒而沉默的守护者。
他们的画像将永远留在那“守护阁”中,接受着一代代村民的感念,也继续凝聚着守护与希望的信念。
而他们本人,则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源于平凡烟火的守护信念,再次踏上了布满荆棘与未知的征程。身后,是他们值得并用生命去守护的温暖人间;前方,是必须去面对、去斩断的风雨险阻与深邃黑暗。
心之所向,虽千万人吾往矣。此去,只为更多的家园,能永享太平。
【感谢大家送的礼物,感谢催更,现在流量不好,全靠大家的喜欢,让我有动力写下去,呜呜..】
(第十章完)
喜欢岭南花林诡事录请大家收藏:()岭南花林诡事录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无敌下山,先斩白月光 灵古:虚空纪元 妖精姐姐们是病娇?溺爱修罗场! 大爷的外室 开局买复活戒,亿万兽宠无限进化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我在异世修儒道 戒毒人员的蜕变人生 永宁事记(nph) 快穿,我做配角那些年 精灵:开局绑定神级系统 开局召唤素还真,我打造万古第一 第一个超能力者 误闯阴阳界 争霸:开局召唤天庭反骨仔 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山河鉴:隋鼎 我打他一巴掌,他说没有上次香 新纪元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