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 > 第171章 八美同心共渡难关(第2页)

第171章 八美同心共渡难关(第2页)

一位男兵感慨道:“以前看不起女同志,现在才知道,她们打起仗来比我们还勇猛!有她们在,我们更有底气了!”

三、夏晚晴:义卖家产,千金赴国难

物资短缺的核心是资金匮乏。夏晚晴作为资金筹募部负责人,深知仅靠百姓募捐远远不够。她思来想去,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义卖家产,用自家的财富支援抗战。

(一)忍痛割爱:变卖祖产的坚定决心

夏晚晴出身江南望族,家族积累了丰厚的家产,包括南京的祖宅、苏州的园林、上海的商铺,以及大量的珠宝、字画。当她提出要变卖这些家产时,管家急得直跺脚:“大小姐,这可是祖宗留下的基业,不能就这么卖了啊!”家人也纷纷反对,认为她太过冲动。

夏晚晴却异常坚定:“祖宗留下家产,是为了让子孙后代安居乐业。如今国难当头,家园都要没了,留着这些家产又有何用?只要能打赢抗战,赶走日寇,就算一无所有,我也心甘情愿!”

她亲自清点家产,将南京的祖宅挂牌拍卖,标价一百万银元;将苏州的园林以八十万银元的价格转让给一位爱国华侨;将上海的三间商铺低价出售给工商界同仁,条件是他们必须将部分利润用于抗战募捐;她还拿出自己的珠宝、字画,在武汉举行“抗日救国义卖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义卖会上,夏晚晴的陪嫁翡翠手镯被一位华侨以十万银元拍下;一幅祖传的唐伯虎字画被上海商会会长以十五万银元购得;就连她平日里佩戴的珍珠项链,也被一位普通百姓以三千银元买走。百姓们被她的义举感动,纷纷慷慨解囊,有的买下贵重物品,有的直接捐款,义卖会当天就筹集到五十万银元。

(二)多方筹款:构建多元筹募网络

除了变卖家产,夏晚晴还构建了“义卖+募捐+公债”的多元筹募网络:

-持续义卖:在五省各大城市定期举办抗日义卖会,号召百姓捐出家中闲置的物品,由后援会统一拍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抗战;

-定向募捐:针对工商界、乡绅、华侨等群体,开展定向募捐,为他们颁发“爱国徽章”“抗日功臣”证书,激励他们捐款捐物;

-发行公债:联合五省民生银行,发行“抗日救国公债”,承诺抗战胜利后加倍偿还,吸引了大量百姓和工商界人士购买。

为了确保资金用在实处,夏晚晴建立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公开账目,接受百姓监督。她还亲自带队前往海外,联络华侨募捐。在美国旧金山,她向华侨们讲述前线将士的困境和国内百姓的抗战热情,华侨们深受感动,纷纷捐款捐物,仅半个月就筹集到两百万银元,以及大量的药品、医疗设备。

截至1940年初,夏晚晴通过各种渠道共筹集资金八百余万银元,采购粮食三十万石、药品二十万盒、武器原料一千吨,有效缓解了第一集团军的物资短缺危机。马小丑握着她的手,感慨道:“晚晴,你为抗战付出太多了!这份恩情,我和将士们永世不忘!”夏晚晴却笑着说:“能为抗战出一份力,是我的荣幸。只要能赶走日寇,一切都值得!”

四、白若曦:巾帼救护,白衣映丹心

前线伤亡惨重,战地医院人手不足、设备简陋,白若曦作为战地救护部负责人,决定组织妇女救护队,将更多妇女培养成护理人员,支援前线救治。

(一)紧急培训:打造专业救护力量

白若曦在武汉、南京、南昌等地设立了十余个救护培训点,招募了三千余名妇女,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紧急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伤口处理、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消毒、护理等实用技能,由白若曦亲自授课,同时邀请战地医院的医生、护士担任讲师。

培训条件异常艰苦,没有足够的教室,就借用百姓的宅院;没有足够的教具,就用稻草人模拟伤员;没有足够的药品,就用中草药代替。妇女们大多没有医学基础,学习起来十分困难,但她们异常刻苦,白天听课、练习,晚上背诵理论知识,有的甚至熬夜练习包扎技巧。

一位名叫赵小兰的妇女,丈夫在前线牺牲,她带着年幼的孩子报名参加培训。为了不影响学习,她将孩子托付给邻居,每天早出晚归,刻苦训练。一次练习止血包扎时,她反复出错,急得哭了起来。白若曦安慰她:“小兰,别着急,熟能生巧。想想你的丈夫,想想前线的将士,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在白若曦的鼓励下,赵小兰更加努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救护队的骨干。

培训结束后,白若曦将妇女救护队分为二十个小队,每个小队五十人,配备简易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派往各个战地医院和前线救护点。她还制定了严格的救护纪律,要求救护队员“不畏艰险、救死扶伤、一视同仁”,无论伤员是士兵还是百姓,都要全力救治。

(二)战地救援:炮火中的生命守护

妇女救护队的队员们,不畏炮火,深入前线,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成为战场上的“白衣天使”。在皖北会战中,日军的炮火疯狂轰炸我军阵地,伤员源源不断地被抬到救护点。妇女救护队的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壕中、在废墟上,为伤员止血、包扎、清创。

队员李小红在抢救一名重伤员时,日军的炮弹落在附近,爆炸的冲击波将她掀翻,手臂被弹片划伤,鲜血直流。她简单包扎后,又立刻投入抢救,直到将所有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才发现自己的伤口已经化脓。“只要能保住伤员的生命,我这点伤不算什么!”她笑着说。

白若曦始终坚守在最前线,亲自为重伤员做手术,指导救护队员开展救治。一次,一名士兵腹部中弹,肠子外露,情况危急。白若曦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硬着头皮为他进行手术,手术持续了两个小时,她的汗水湿透了军装,双手不停颤抖,却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士兵成功获救,醒来后紧紧握着白若曦的手,含泪说:“白部长,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在白若曦和妇女救护队的努力下,战地医院的救治成功率大幅提升,截至1940年春,共救治伤员四万余人,其中两万余名伤员康复后重返战场。妇女救护队的英勇事迹传遍了前线,将士们都说:“有白部长和救护队的姑娘们在,我们打仗更安心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秦雨薇:宣传造势,声援抗日前线

民心是抗战的根本。秦雨薇作为抗日宣传部负责人,深知宣传的重要性。她通过报纸、电台、街头演讲等多种方式,揭露日军暴行,宣传前线将士的英勇事迹,鼓舞民心士气,凝聚全民抗战的力量。

(一)报纸电台:打造抗日宣传阵地

秦雨薇接管了五省的《民生报》《救国报》等报纸,开辟“抗日前线”“百姓抗战”“英雄事迹”等专栏,及时报道前线战况和将士们的英勇事迹。她亲自撰写社论,用激昂的文字抨击日军的侵略暴行,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支援抗战。

《民生报》刊登的《皖北会战中的巾帼英雄》一文,详细报道了沈若雁率领巾帼作战队坚守阵地的事迹,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青年受到鼓舞,纷纷报名参军。《救国报》连载的《日军暴行实录》,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揭露了日军在沦陷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罪行,让百姓们更加坚定了抗战的决心。

除了报纸,秦雨薇还利用五省的电台,开设“抗日之声”节目,每天定时播报前线战报、抗日歌曲、百姓募捐动态等。节目中,她邀请前线将士、妇女救护队队员、普通百姓讲述自己的抗战故事,用真实的声音打动听众。

一位前线士兵在电台中讲述了自己与战友们坚守阵地的经历:“我们没有足够的弹药,就用石头、用大刀与日军搏斗;我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就啃树皮、吃草根,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因为我们知道,身后是祖国,是百姓!”听众们被深深感动,纷纷捐款捐物,支援前线。

(二)街头宣传:深入基层的动员力量

秦雨薇还组织了数百支宣传队,深入五省的城乡、工厂、学校,开展街头演讲、文艺表演等宣传活动。宣传队的队员们穿着统一的服装,举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支援前线抗战”的横幅,向百姓们宣讲抗战的重要性,呼吁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在武汉的街头,秦雨薇亲自演讲,她拿着日军暴行的照片,声泪俱下地说:“同胞们,看看这些照片,日军在沦陷区杀害我们的亲人、烧毁我们的家园,他们的野心是要灭亡中国!前线的将士们正在用生命保护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孤军奋战!请大家伸出援手,为抗战捐出一份力量,哪怕是一粒粮食、一件衣物,都能帮助将士们多杀一个鬼子!”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误闯阴阳界  岭南花林诡事录  永宁事记(nph)  妖精姐姐们是病娇?溺爱修罗场!  精灵:开局绑定神级系统  开局召唤素还真,我打造万古第一  快穿,我做配角那些年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我在异世修儒道  大爷的外室  开局买复活戒,亿万兽宠无限进化  戒毒人员的蜕变人生  争霸:开局召唤天庭反骨仔  山河鉴:隋鼎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新纪元前夜  灵古:虚空纪元  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  我打他一巴掌,他说没有上次香  第一个超能力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