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西山十戾传 > 第122章 石榴籽抱成团(第2页)

第122章 石榴籽抱成团(第2页)

台下,无论是满族同胞,还是汉族、朝鲜族等其他民族的观众,全都看得热血沸腾,掌声雷动!

不少满族老人,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拉着那承安的手说不出话来:“孩子……这……这才是咱们老祖宗的东西啊!没丢!没丢啊!”

歌舞成功了,那承安又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濒临失传的老手艺。

比如满族刺绣(旗绣),色彩艳丽,图案讲究,以前只在王府贵族间流传,现在会的人凤毛麟角。

他请出几位年近古稀的“绣娘”奶奶,在研究中心开了传习班。

开始,来学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年轻人觉得这东西土,不赚钱,没人愿意学。

那承安也不气馁。

他让林薇帮忙(林薇的手巧在研究所是出了名的),和绣娘们一起,把传统图案进行现代化改良,绣在手机壳、帆布包、抱枕这些年轻人喜欢的物件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利用研究所的网络平台,搞起了直播,让绣娘奶奶一边绣,一边讲这些图案背后的满族传说和文化寓意。

这一下,可不得了了!

“哇!奶奶绣的老虎太威猛了!寓意镇宅辟邪啊!”

“这个云纹好好看!说是象征吉祥如意!”

“这可比那些外国牌子有内涵多了!链接!快上链接!”

直播间火了,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原本无人问津的传习班,一下子挤满了来学艺的年轻姑娘、小伙儿。

他们发现,这不仅仅是门手艺,更是一门能养活自己、还能传播文化的“香饽饽”!

不少学成的年轻人,回到自己家乡,也开起了工作室,带动了当地就业。

同样火起来的,还有满族传统美食。

萨其马、豌豆黄、苏叶饽饽……研究中心联合当地餐饮协会,开了几家“满族风味体验馆”,不仅味道正宗,还讲解每道菜的历史故事,吸引了天南海北的食客,成了当地的旅游新名片。

文化火了,人心也更近了。

在研究中心,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满族老人手把手地教汉族年轻人剪纸;朝鲜族姑娘和蒙古族小伙一起学着跳“莽式空齐”;来自天南地北的研究员,围着火锅(这火锅也是各民族都爱的交流神器),吃着满族特色的酸菜白肉血肠,聊着各自民族的趣事,其乐融融。

那承安更是成了大忙人,不仅要在研究中心处理事务,还经常被请到各地的大学、社区去做讲座。

他讲叶赫那拉的历史,更讲这个姓氏如何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他讲满族的文化特色,更强调这些特色是中华文化瑰丽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我们满族,来自白山黑水,”他常常动情地说,“但我们的根,早已深深扎进了神州大地!我们和各民族兄弟姐妹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的文化复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是为了让咱们共同的家园——中国,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根深叶茂!”

他的话,总能引来雷鸣般的掌声。

几年下来,长白山脚下的这个研究中心,已经成了全国知名的民族文化品牌,更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来这里参观学习、旅游体验的人络绎不绝,真正实现了“文化搭台,民族唱戏,国家受益”。

那承安站在研究中心顶楼的露台上,望着远处巍峨的长白山主峰,心中感慨万千。

这座山,曾经是他祖先崛起的地方,也承载过无数的恩怨情仇。

而如今,它静静矗立,见证着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创造着新的辉煌。

他想起了金奕常说的话:“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

56个民族,就是56双筷子,紧紧捆在一起,才能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片天!

他摸了摸胸口,那里,叶赫那拉的祖源印记早已平静,取而代之的,是一颗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繁荣昌盛而跳动的心。

文化复兴,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让每一朵民族之花,都能在中华民族的百花园里绚烂绽放,共同构成那撼动世界的盛世华章!

喜欢西山十戾传请大家收藏:()西山十戾传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北宋小酒坊致富手札  游戏奇遇人生  锦花市鬼怪闲谈  科举兴国  冰莓  权贵们争夺的白月光  人外怪物们也想谈恋爱吗  主角保护计划  七十年代反派后妈  在求生游戏里捡了个男朋友  重生执掌火箭  末世大佬被钓翘嘴  昼贪夜欢[玩咖x深情]  变身鸡哥的我混迹在宝可梦世界  任务失败,但反派自我攻略了  第七梦魇[无限]  六零边疆重组家庭  你来真的啊  贵族男校的落魄小少爷  第八道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