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的一纸封赏谕旨,犹如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紫禁城内激荡起层层涟漪。皇帝对王才人之兄王升、王恭妃之兄王道享及其侄王天瑞在查办御药房大案中的忠勇与机敏格外嘉许,除赏赐金银缎匹外,更特旨擢升王升、王天瑞这两位年轻人为御前侍卫,得以佩刀随扈,近侍天颜。
这道旨意瞬间在波谲云诡的宫廷内外引发了微妙而剧烈的震荡。
郑贵妃宫中,往日骄矜之气为之一敛,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惧。皇帝重用与王恭妃关联密切之人,且安置于御前要害之位,此中信号,令其与党羽如坐针毡,深感圣心似有偏移,往日固若金汤的恩宠仿佛出现裂痕。
反观王恭妃处,却是另一番光景。兄弟与侄儿得蒙超拔,于她而言不啻惊雷后的甘霖,是漫长冷寂中忽见的一线曙光。她惊喜交加,虽不敢形于色,但眉眼间终难掩那份扬眉吐气的欣慰。宫中仆役最擅察言观色,内侍省与各局司对王恭妃的日常用度、饮食起居立刻悄然予以改善,虽未必尽复旧观,但那份小心翼翼的恭敬,已然回归。
太子朱常洛闻此消息,心中更是波涛汹涌。震惊之余,是深深的凝重与审慎。他素日在父皇的冷遇与郑妃的虎视下如履薄冰,此番舅舅与表兄的晋升,虽是好事,却也可能过早暴露实力,引来更猛烈的反扑。这份君恩是福是祸,犹未可知,令他欣喜之余更添几分警惕。
朝堂之上,东林清流为之振奋。他们视此为陛下意图匡扶国本、压制郑党的明确信号,无不私下额手称庆,认为太子地位得此强援,愈发稳固。而与郑贵妃利益攸关的浙楚诸党则满腹疑窦,人心浮动,纷纷揣测皇帝此举的真实意图是否意味着储君之争的天平开始倾斜,暗中商议应对之策。
一时间,万历皇帝对两位年轻外戚的提拔,远超寻常赏赐的意义,宛如一块试金石,照见了宫中朝野各方势力的真实心思,也将围绕国本的暗涌推向了新的高潮。
当万历皇帝雷霆之怒渐息,崔文升血染刑场,张宣、伊进朝锒铛入狱,御药房积弊为之一清。然破易立难,太医院重症天官缺失,犹如久病初愈之躯,需得良医调理。
在乾清宫东暖阁内,十二盏宫灯将殿堂照得恍如白昼,鎏金铜兽炉中焚着安息香,青烟袅袅升起,缠绕在绘有《杏林春满图》的天花藻井间。万历皇帝朱翊钧身着明黄缎常服袍,其上以金线绣就的五爪团龙在烛光下熠熠生辉,他斜倚在紫檀木雕龙榻上,腰间系着一条四合如意云纹玉带,略显浮肿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摩挲着和田玉镇纸。
御案上堆积如山的荐帖映着烛光,将皇帝的面容照得明暗交错。四十余岁的天子眼袋浮肿,却仍保持着帝王特有的威仪,每当目光扫过那些写着某公侄孙某妃外甥都是些无非勋贵子弟、关系亲随的奏疏时,看的万历指尖发胀,揉着眉心长叹。眉心便蹙起深深的沟壑。案头摆放的甜白釉瓷碗里,还剩半盏冰镇梅汤——这是尚膳监刚送来的夜宵,配着四样苏式点心,盛在錾花银碟中。
皇爷,太子殿下携小主们来了。司礼太监轻声通传时,万历正捻着一份推荐御药房提督的帖子冷笑。珠帘轻响处,先是三岁半的皇长孙朱由校抱着小锤锤风风火火跑来,自从赶走了客氏,小由校已经不是历史上被自己的乳母刻意养废的小由校了,现在的小由校既学文,又学武,还有着自己的木工爱好,课余就拿着小锤锤东敲敲西打打,身体健康,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身上穿着杏黄缎面绣蟒纹的常服;身后跟着怀抱《说文解字》的两岁半朱徵妲,粉绫袄裙上系着珍珠绦带;四岁半的朱徵娟则规规矩矩行着礼,发间插着的赤金蝴蝶簪随着动作轻轻颤动。太子穿着绛纱袍,太子妃身着金绣云凤纹霞帔,二人落后半步恭敬侍立。
皇爷爷!由校扑上来就要往御榻爬,手里的小锤锤不小心敲在蟠龙柱上,发出清脆声响。万历竟不恼怒,反而伸手将孙儿抱到膝头,捏着他肉乎乎的手腕道:这般力气,将来怕不是要学武穆王扛鼎?太子妃连忙告罪,万历却摆摆手,从案上取来一块茯苓糕递给孙儿。这时他注意到小徵妲踮着脚想要够案上的青花瓷笔上,便笑着将孙女也抱上来:朕的女诸葛今日又要献什么策?
小帝姬却不急回答,先指着皇帝微肿的眼睑道:皇爷爷目下青黑,当用决明子枕。又摸摸皇帝的手背:掌心潮热,须佐以地黄丸。奶声奶气的诊断让满殿皆惊,万历不由大笑:莫非朕的乾清宫出了个女神医?太子忙解释:这孩子近日总抱着《说文解字》认药名,竟将《本草纲目》也认了大半。说着取出小女儿终日携带的布囊,里面果然装着用彩线捆扎的药材标本。
恰逢宫人奉上药膳,四个小太监抬着朱漆食盒鱼贯而入。首盒是青玉碗盛着的川贝雪梨汤,次盒呈上银盘装的茯苓糕,第三盒放着景德镇瓷盏装的何首乌炖鸡,末盒则是整套犀角雕花餐具盛着的参芪粥。两个试毒太监先后验过,这才由掌膳宫女布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万历瞥见漆盒里的何首乌,忽然叹道:崔文升当年也是靠药膳得宠,谁知包藏祸心至此。话音未落,由校突然举起小锤敲打案角:打!打坏蛋!童言无忌引得众人都笑起来。小徵妲却认真道:老爷爷说,坏人就像霉变的药材,要及时拣选出去。说着从随身锦囊里掏出一把陈皮,这个能理气健脾,皇爷爷可以单泡水喝。
万历将孙女抱到舆图前,故意指着御药房的位置问:小神医既通药理,可知该派谁去收拾这个烂摊子?只见徵妲歪着头想了想。
老爷爷说:御药房执掌天子并后宫嫔妃之医药事宜,统辖药材采买、鉴别、贮藏、炮制及煎煮,最要紧的是二字。
所以掌印提督太监仍由内官充任,然权柄大削,止掌宫禁联络、内侍管束、杂务协调,不得干预医药决断。
万历震惊,微微一笑,嗯。。甚是在理。。。那由谁担任好了?这是在问自己,潜意识里也想知道小孙女的答案。
哪知小孙女突然发问:皇爷爷,上次派往北方的监察小组回来么,体察到有何冤情。
监察小组的宗旨:“哪里有压迫就去哪里。哪里有冤屈就去哪里。”
太子和太子妃相似一笑。乖女儿又开始借老爷爷之口了,
万历暗想:常云升,乾清宫管事,此人可当得提督,管理御药房。
万历:乖孙女,老爷爷还说什么了?
老爷爷说,自古高手在民间。皇爷爷可以从民间寻找。
太医院里也有能人杨继洲的、罗显,傅懋光精通方脉:李中梓,支乔楚,李茂春,万密斋学派:儿科与养生的传承,陈实功,缪希雍,张景岳,苏州的接骨金氏,杭州那边闻名的钱氏小儿科,郑之郊,赵献可,张介宾,还有不在太医院的王肯堂、龚廷贤、武之望...吴有性,李应龙,彭医妇,她特别强调:老爷爷说,要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能让外行领导内行。老爷爷还说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做更合适的事。
皇帝越听越惊,这些名字虽在太医院供职,却因不善钻营始终不得重用。他不由坐直身子追问:这些是谁教你的?小帝姬眨着琉璃般的眸子:是梦里白胡子老爷爷说的,他还让妲儿背了好多人的名字呢。
小妲妲询问:老爷爷说过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做更合适的事。皇爷爷,我可以请外祖帮忙吗?让他提供我这些人的资料,我从中筛选,把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可行?
万历招招手:
锦衣卫佥事郭维城走过来。
万历:按小郡主所言,提供这些人的资料。
“是∴转身出去,安排手下锦衣卫去拿各地医者的资料,做好一份名单,圣上需要察看
殿外忽然秋风乍起,吹得案头《本草纲目》哗哗翻页,正停在君臣佐使一章。万历凝视着页面上小孙女用胭脂画的圆圈,忽然击案道:朕竟不如稚子明白!太医院要的不是权术家,而是真懂君臣佐使的人。
他当即传旨:来人
着常云升掌御药房提督,王安为副,杨继洲等九人各授首席医官,直接对皇帝负责。特别下旨打造九面银牌,刻专业事专业治六字,悬于各太医值房。
旨意颁下时,由校高兴地挥舞小锤敲响金磬,徵娟带着妹妹向皇帝行稽首礼。万历笑着将三个孩子都揽到身边。烛光下,天子望着儿孙们眼角的柔光几乎要溢出来。他摸着孙女总角上的珍珠发绳叹道:但愿尔等长大后,见的都是这般君臣相得的清明景象。太子夫妇相视而笑,郭维城悄悄退出去传旨,将满室温馨留在身后。
宫漏滴到三更时,万历亲自给睡着的孙辈盖好锦被。案头那本《说文解字》还摊开着,二字旁用胭脂画了个小圈,墨笔批注曰:专精一业,谓之专业。皇帝看着孙女稚嫩的笔迹,对太子轻声道:老祖宗说三代之后必有兴者,莫非应在此辈身上。
夜已深极,紫禁城的飞檐戗角切割着墨蓝色的天幕,几粒寒星疏淡地缀着,如同凝固的冰棱。万物偃息,唯风穿过空旷的丹陛,带来隐约的、属于秋夜的清冷与孤寂。
乾清宫东暖阁内,烛火通明,将巨大的空间照得恍如白昼,却驱不散那沉甸甸的寂静。龙榻之上,三个小小的身影依偎而眠。四岁半的朱徴娟和三岁半的朱由校早已抵足沉入梦乡,呼吸匀停。唯独那最小的、才两岁半的朱徵妲,却睁着一双乌溜溜、清亮得出奇的大眼睛,毫无睡意。她像一只敏感的小兽,安静地蜷在兄姐身旁,身上裹着柔软的明黄锦被,只露出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耳朵却微微竖起,捕捉着外间的动静。父王和母妃早已回了东宫。
她的皇爷爷,万历皇帝,正坐在不远处的御案后。案上奏章堆积如山,几乎要将他的身影淹没。他时而蹙眉疾书,时而掷笔沉吟,烛光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紧抿的嘴角刻着帝王的威仪与深深的倦怠。殿内只闻银针落地般的寂静,以及狼毫扫过宣纸的沙沙声,还有那更漏滴答,一声声,敲打着漫漫长夜。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高考后我拎古剑,锤爆了幕后黑手 骚母狗(出轨 偷情 NPH) 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前任Ex 【GB女攻】战神将军与笼中雀(女攻xCountboy) 哥哥好多啊(伪骨NPH) 全民领主:凡人三国传 开局差评,系统让我当武林盟主 禁阙春夜宴(np) 三角洲:从跑刀鼠鼠到顶尖护航 高武:欺我朽木?我以杀戮成神! 万人迷大小姐破产以后(np) 失温(父女H) 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舅舅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投资我必翻倍,仙子们疯狂争抢 虐恋 (骨科,SM,NPH) 黑道教父還要生 你要毁了这个家吗(np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