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大明养生小帝姬 > 第46章 赃银七千二百万两(第1页)

第46章 赃银七千二百万两(第1页)

沈砚看着两个孩子认真的模样,心里暖暖的——这一路的颠沛流离,终究没有白费。他们见过了百姓的疾苦,也见过了正义的力量;他们知道了“蛀虫”会害人,也知道了“民心”才是国本。这些记忆,会比东宫的锦衣玉食更珍贵,会陪着他们长大,陪着他们成为真正能守护大明的人。

赵世卿看着这一幕,笑着对张清芷、周文说:“咱们也别站在这儿了,回府衙吧。户部的粮饷明日就到,得赶紧安排人分发下去,可不能耽误了军户们过冬。”

一行人往府衙走去,路上遇到不少百姓——有卖胡饼的老汉,非要塞给他们几块刚烤好的饼;有穿青布裙的农妇,捧着一篮新摘的萝卜,硬要他们收下;还有几个军户,远远地就对着他们拱手,眼里满是感激。

走到府衙门口时,沈砚回头望了一眼校场的方向——阳光洒在木台上,青布被风吹得轻轻晃动,像一面小小的旗帜。他知道,德州的公审,不仅仅是惩处了几个蛀虫,更是赢回了百姓的心。只要这颗心还在,大明这艘千疮百孔的巨舰,就还能航行下去。

府衙后院的梨树下,李嬷嬷和张嬷嬷正给孩子们准备午饭——锅里的小米粥冒着热气,碟子里的炒南瓜金灿灿的,还有两个白面馒头,是特意给朱由校和朱徵妲留的。朱由校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穆先生送的《三字经》,有模有样地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朱徵妲则坐在他旁边,手里玩着男孩送的芦苇蚂蚱,时不时抬头看看哥哥,小脸上满是笑意。

张清芷坐在廊下,把老胡的铜铃用红绳系好,挂在梨树枝上,她轻轻抚摸铃铛,“老胡,你看,德州的天亮了。”此时,风一吹,铜铃“叮铃”作响,像是老胡在笑着说“姑娘,百姓们都好,俺放心了”。她抬头看向天空,蓝得像块干净的绸缎,几朵白云飘着,悠闲自在。

沈砚走到她身边,递过一杯热茶:“在想什么?”

张清芷接过茶,笑了笑:“在想这一路的事——从临清到德州,咱们见了太多苦,也见了太多善。老胡、穆先生、王大叔,还有那些军户、漕民,他们才是这大明最结实的根基。”

沈砚点点头,喝了口热茶,暖意在胸腔里散开:“是啊,只要这些人还在好好过日子,还相信朝廷,大明就不会倒。等咱们回了京城,把这些事禀报给太子殿下,让他也知道,百姓要的不多,只是一份公正,一份安稳。”

午饭时,朱由校吃了小半碗小米粥,还把自己的馒头掰了一半给朱徵妲;朱徵妲则把碟子里的南瓜夹给沈砚,小声说:“沈叔叔,你吃,你辛苦了。”沈砚接过南瓜,心里一阵柔软——这两个孩子,在烟火气里长大了,懂得了分享,懂得了心疼别人。

午后,周文从码头回来,禀报说漕船已经准备好了,明日一早就能出发回京城。赵世卿也派人来送消息,说户部的粮饷已经在路上,明日就能到德州,分发军户的事,他会安排妥当,让沈砚放心。

夕阳西下时,沈砚带着朱由校、朱徵妲去了运河码头——夕阳把水面染成了金色,几艘漕船正扬帆起航,船头的“漕”字旗在风里招展,船工们的号子声顺着风飘过来,轻快而响亮。那个在码头和朱徵妲玩的男孩,正帮着父亲搬东西,见了他们,笑着挥手:“小殿下、小郡主,再见!”

朱由校和朱徵妲也挥着手,喊着“再见!”——再见德州的码头,再见校场的欢呼,再见那些笑着的百姓。

往府衙走的路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朱由校趴在沈砚怀里,小声说:“沈叔叔,我喜欢德州,也喜欢临清、东光、吴桥。”

沈砚摸了摸他的头,轻声说:“殿下,这些地方,都是大明的土地,都是咱们要守护的家。”

朱徵妲靠在张嬷嬷怀里,手里攥着芦苇蚂蚱,小眼睛慢慢闭上,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子——是吴桥的小调,也是德州的号子,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歌。

漕工们坐在漕岸边,看着运河里的船,说“以后漕运干净了,咱们能安全拉纤了”;商户们打开铺面的门,开始整理货物,说“以后税银不被克扣了,能好好做生意了”。整个德州城,都透着一股从未有过的活气——不是往日的压抑,不是之前的惶恐,是安心,是希望。

沈砚望着远处渐渐暗下来的德州城,心里明白,这一路的记忆,会永远刻在两个孩子的心里,刻在万历三十六年的秋天里。等他们长大,等他们站在朝堂上,面对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时,会想起临清军户的眼泪,会想起东光百姓的笑容,会想起德州校场上那片欢呼——会记得,民心才是大明最珍贵的东西,才是他们身为皇孙、郡主,最该守护的模样。

德州城的夜晚,渐渐来临。街巷里亮起了灯笼,昏黄的光,却格外暖。民众们三三两两地往家走,说着今日的公审,说着下月的粮饷,说着以后的日子。军户们回到卫所,有的开始收拾被占的田亩,有的给远方的亲人写信,说“朝廷免了徭役,发了粮饷,以后能好好过日子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徵妲躺在客栈的床上,手里攥着那张折得整齐的纸——就是她今日在高台上念的那张。沈砚坐在她床边,给她盖好被子,小声说“郡主,睡吧,忙活了一天,累了”。朱徵妲点点头,却没立刻睡,小声说“沈叔叔,俺今天说得好不好?”沈砚笑着说“好,说得特别好,军户爷爷们和民众们都记着你的好”。

朱由校躺在旁边的床上,已经睡着了。他的小手里,还攥着一块小小的玉佩——那是朱徵妲给他的,说是“哥哥戴着,能保护你”。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脸上,睡得格外安稳。

张清芷站在客栈的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月亮。月光洒在她身上,柔和了她锐利的眼神。她想起今日公审的场景,想起民众和军户的笑容,想起老胡的话,心里暖暖的。她轻轻抚摸着左小臂的软剑,小声说“老胡,你看见了吗?我们做到了,他们能好好过日子了”。

穆学衍坐在桌前,手里拿着毛笔,在军户名册上写着——在“雀儿老胡”的名字后面,加了四个字:“忠勇可嘉”。老先生写完,放下笔,看着窗外的月亮,轻轻叹了口气,却笑着——那是欣慰的笑,是安心的笑。

万历三十六年九月三十的德州,没有往日的寒风刺骨,只有暖融融的月光,和满城的希望。民众归心,军户归心——这大明的漕运命脉,这千疮百孔的巨舰,在这一刻,终于透出了一丝光亮。

夜色渐浓,府衙后院的灯笼亮了起来,昏黄的光透过窗棂,照在屋里的书案上——案上放着那本《东篱乐府》,还有刘先生送的《三字经》,旁边是张清芷整理好的证据清单,一页页,记着这一路的风雨,也记着这一路的希望。

“张姐姐,约外祖和舅舅过来,有要事商量”。

“是”属下即刻去。

窗外,梨树上的铜铃还在“叮铃”响着,和运河的水声、远处的狗叫声混在一起,像一首安稳的夜曲。沈砚知道,明天,他们就要回京城了,可德州的阳光、临清的漕船、东光的风车、吴桥的柳筐,还有那些百姓的笑容,会永远留在他们心里,成为他们往后人生里,最温暖的力量。

万历三十六年十月初一,德州府衙后院的梨树上,铜铃还在风里“叮铃”晃着。朱徵妲攥着沈砚刚递来的热茶,小手指抠着粗瓷杯沿——杯沿烫得她指尖发红,却没松手,眼睛直勾勾盯着院门口的青石路。

张嬷嬷站在旁边,给她拢了拢领口的兔毛:“郡主别急,郭同知和郭千户是锦衣卫的老人了,脚程快,这时候该到了。”话刚落,就见两个身着飞鱼服的身影从月亮门快步进来,玄色袍角扫过门槛的青苔,带起细尘——走在前头的郭维城年近五十,面膛黝黑,鬓角霜白,腰间佩着锦衣卫同知的鎏金腰牌,步伐稳得像钉在地上;身后的郭振明三十出头,眉眼间和郭维城有七分像,只是下颌线更锐,手里攥着个油皮纸包,想必是路上没顾上吃的胡饼。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GB女攻】战神将军与笼中雀(女攻xCountboy)  禁阙春夜宴(np)  全民领主:凡人三国传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你要毁了这个家吗(np骨)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高考后我拎古剑,锤爆了幕后黑手  前任Ex  黑道教父還要生  失温(父女H)  高武:欺我朽木?我以杀戮成神!  开局差评,系统让我当武林盟主  万人迷大小姐破产以后(np)  投资我必翻倍,仙子们疯狂争抢  骚母狗(出轨 偷情 NPH)  虐恋 (骨科,SM,NPH)  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舅舅  哥哥好多啊(伪骨NPH)  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  三角洲:从跑刀鼠鼠到顶尖护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