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大明养生小帝姬 > 第81章 五路围杀努尔哈赤的将计就计(第2页)

第81章 五路围杀努尔哈赤的将计就计(第2页)

而在另一个帐篷里,努尔哈赤正对着一张地图冷笑:

万历想玩五路围杀?那我就让他看看,什么叫做擒贼先擒王!

他突然指向地图上的一个位置——那里不是叶赫,也不是蒙古,而是瓦尔喀部。

雪越下越大,覆盖了所有的痕迹。但在皑皑白雪之下,暗流正在汹涌。

大雪像一层薄纱裹住了大明的都城。紫禁城角楼的铜铃在晚风里轻晃,檐角下挂着的走马灯先亮了起来——画着“八仙过海”的灯影在宫墙上流转,把青砖染得忽明忽暗。慈宁宫的庭院里,宫人正忙着挂灯笼,朱红的宫灯、六角的纱灯、缀着流苏的琉璃灯,从殿门一直排到月亮门,连廊下的盘龙灯里,烛火燃得正旺,照得金龙鳞甲仿佛要活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太后坐在殿内的暖阁里,手里捏着一串蜜蜡佛珠,目光落在窗外——她特意让宫人在庭院里搭了个小戏台,今晚要请太子一家来听戏,过个热闹的元宵。贴身嬷嬷端来一碗温热的杏仁酪,轻声道:“太后,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快到了,几位郡主和殿下的玩意儿也备好了,有兔儿灯,还有您特意让人做的‘百子嬉春’灯。”

李太后点点头,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常洛这些日子忙着户部的事,难得清闲。徵妲那孩子才三岁,上次见着还怕生,这次让她多跟本宫亲近亲近。”正说着,殿外传来脚步声,先是太子朱常洛的声音:“孙臣给祖母请安!”接着是郭太子妃的柔声:“孙媳给祖母请安。”

李太后连忙让人扶起他们,目光扫过跟在后面的孩子们——朱由校牵着王才人的手,手里攥着个小灯笼,四岁的孩子眼神里满是好奇;五岁的朱徾娟穿着粉色袄裙,怯生生地躲在太子妃身后;朱徵妲被奶娘抱着,小脸蛋红扑扑的,一双大眼睛滴溜溜转,落在侍女清芷身上。

张清芷穿着一身浅青色的侍女服,腰间别着把小巧的短剑,身姿挺拔如松。她是寒山弟子,几个月前被舅舅请来做朱徵妲的贴身侍卫,暗地里还管着“雀儿”情报网——此刻她看似垂着眼,余光却扫过庭院里的宫人,指尖悄悄捏了个暗号,廊下一个扫地的小宫女微微颔首,转身往后院去了。

“曾祖母!”朱由校挣脱王才人的手,跑到李太后身边,举起手里的灯笼,“您看,这是沈先生给我做的灯,能转!”李太后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把他抱在膝上:“咱校哥儿真乖,一会儿听戏,皇祖母给你剥瓜子。”朱徾娟也慢慢走过来,递上一朵自己绣的绢花:“曾祖母,娟儿给您的。”李太后接过绢花,别在衣襟上,笑得更欢了。

朱徵妲被奶娘放在地上,小步子跑到张清芷身边,拉着她的衣角:“清芷姐姐,灯亮,好看。”张清芷蹲下身,声音放柔:“郡主喜欢,一会儿属下陪您去看更大的灯。”她说话时,目光掠过殿外——郭维城正陪着锦衣卫指挥佥事沈砚走进来,两人神色严肃,像是有要事禀报。

暖阁的侧门被轻轻推开,朱常洛走了过去。郭维城是郭太子妃的生父,现任锦衣卫同知,此刻他压低声音:“太子殿下,沈佥事刚查完京城的灯市,西市那边有几个可疑之人,像是关外过来的,已经派人盯着了。”沈砚也补充道:“还有,建州那边的密报,努尔哈赤正月初二打了辉发部,现在势头正盛,边境得再加强戒备。”

朱常洛眉头微蹙,点了点头:“此事要禀明父皇,另外,灯市的治安不能松,别让百姓受惊吓。”他刚说完,就听到李太后喊他:“常洛,过来陪是哀家听戏,有什么事,过了元宵再说。”朱常洛应了一声,转身回到暖阁——戏台上已经开锣,唱的是《长生殿》的“元宵”折,笛声婉转,伴着烛火摇曳,倒真有几分太平景象。

乾清宫里,却没这么热闹。万历皇帝靠在龙椅上,手里翻着一份边境奏报,殿内只点了几盏宫灯,光线有些昏暗。贴身太监李恩端来一碗元宵,轻声道:“万岁爷,刚煮好的芝麻馅元宵,您尝尝。”万历摆了摆手,目光还停在奏报上——那是蓟州卫送来的,说建州兵最近在辉发部一带活动频繁,恐有异动。

“沈砚呢?”万历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冯保连忙回道:“回万岁爷,沈佥事刚从慈宁宫过来,正在殿外候着,还有锦衣卫千户郭振明,也等着汇报灯市的情况。”“让他们进来。”万历放下奏报,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

沈砚和郭振明走进殿内,跪下请安。郭振明先汇报:“万岁爷,京城各灯市都安排了锦衣卫巡逻,没出乱子,就是西市有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已经扣下了,正在审。”沈砚则递上一份密报:“万岁爷,建州那边的消息,努尔哈赤正月十五当天打退了叶赫和乌拉的联军,缴获不少粮草,现在辉发部已经归了建州。”

万历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着,沉默了片刻:“知道了。让蓟州卫加强戒备,别让建州的人越界。另外,沈砚,你继续盯着建州的动向,有什么消息,立刻报上来。”“臣遵旨。”沈砚和郭振明又磕了个头,退了出去。

殿内又恢复了安静。万历看着窗外,远处慈宁宫的方向传来戏声,隐约还能听到孩子们的笑声。他忽然端起那碗元宵,用勺子舀了一个,放在嘴里——芝麻馅的甜,却没压下心里的烦躁。他知道,这元宵的热闹,怕是维持不了多久了。

景阳宫的氛围,比乾清宫更冷清。王恭妃坐在窗前,手里拿着一盏兔子灯——那是朱常洛下午派人送来的,灯影里的兔子蹦蹦跳跳,却照不亮殿内的昏暗。宫女端来一碗热粥,轻声道:“娘娘,喝点粥吧,您从下午就没吃东西了。”

王恭妃摇了摇头,目光落在兔子灯上,眼眶有些红:“常洛今天在慈宁宫,跟孩子们一起听戏,应该很热闹吧?”宫女不敢接话,只能默默退到一边。王恭妃失宠多年,景阳宫平日里连个人影都少,只有逢年过节,太子才会派人送来些东西。她摸了摸兔子灯的灯罩,轻声道:“徵妲那孩子,不知道还记得我吗?上次见她,还只会叫‘皇祖母’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鞭炮声,是宫墙外百姓放的。王恭妃走到窗边,撩起窗帘一角——远处的灯市一片璀璨,像撒了满地的星星。她叹了口气,转身回到桌边,拿起勺子,慢慢喝起了粥。

京城的正阳门灯市,此刻正是最热闹的时候。街上挤满了人,有提着灯笼的孩童,有挽着胳膊的夫妻,还有摆摊卖小吃的商贩——糖炒栗子的香、元宵的甜、糖葫芦的酸,混在一起,飘得老远。舞龙的队伍从街那头过来,二十几个壮汉举着布龙,跟着鼓点舞动,龙身裹着彩灯,在人群里穿梭,引得百姓阵阵欢呼。

“猜灯谜咯!猜对了有糖吃!”一个挂着灯谜的摊子前,围满了人。一个书生模样的人看着谜面“元宵之后柳吐芽”,皱着眉思索,旁边一个小姑娘脆生生地喊:“是‘节外生枝’!”摊主笑着递给他一颗糖:“小姑娘真聪明!”

郭振明带着几个锦衣卫在人群里巡逻,目光警惕地扫过四周。一个锦衣卫凑过来:“千户大人,西市那几个可疑的人,审出来了,是叶赫部派来的探子,想打听京城的情况。”郭振明点了点头:“把他们关起来,等节后再禀万岁爷。”他抬头看着热闹的灯市,心里却没放松——越是热闹,越要防着出乱子。

蓟州卫的边境线上,元宵的热闹里带着几分警惕。守军将领赵虎站在城墙上,手里拿着一盏马灯,目光望向关外的黑暗。城墙上挂着几盏宫灯,昏黄的光映着士兵们的脸——他们大多是山东、河北来的子弟,此刻手里拿着热元宵,却没心思吃,时不时往关外望一眼。

“赵将军,刚煮好的元宵,您尝尝。”一个士兵递来一碗元宵。赵虎接过,却没吃,放在城墙上:“告诉兄弟们,多盯着点,建州的人最近不老实,别让他们趁元宵偷袭。”士兵应了一声,转身下去了。远处的村落里,传来百姓放鞭炮的声音,还有孩子的笑声。赵虎叹了口气,摸了摸腰间的刀——他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元宵了,不知道家里的孩子,还记得他吗?

山东济南,元宵的热闹藏在水波里。运河上飘着几十盏灯船,每艘船上都挂着彩灯,有的画着“白蛇传”,有的画着“水漫金山”,船娘们唱着山东小调,歌声顺着水波飘远。岸边的集市上,说书先生正讲着《三国》,台下的百姓听得入迷,时不时拍着桌子叫好。

“爹,我要吃糖葫芦!”一个小男孩拉着父亲的手,指着路边的糖葫芦摊。父亲笑着买了一串,递给孩子:“慢点儿吃,别扎着嘴。”不远处的戏台上,正演着山东梆子《穆桂英挂帅》,穆桂英的唱词刚劲有力,引得台下阵阵喝彩。济南是漕运重镇,元宵这天,南来北往的商人都聚在这里,灯船、戏台、集市,热闹得能持续到后半夜。

江南苏州的山塘街,元宵的热闹里带着文人气息。街边的店铺挂着丝绸做的灯,有的绣着诗词,有的绣着山水,连灯笼的骨架都是檀香木做的,透着淡淡的香。几个文人坐在茶馆里,对着窗外的灯影猜灯谜,其中一个指着一盏画着“月下独酌”的灯,笑着说:“这谜面是‘举杯邀明月’,谜底是‘请光临’,如何?”众人都拍着手叫好。

河面上,一艘画舫里传来昆曲的声音,是《牡丹亭》的“游园惊梦”,杜丽娘的唱腔婉转柔美,飘在水面上,引得岸边的百姓驻足倾听。画舫里,苏州的富商们正陪着官员赏灯,桌上摆着精致的茶点——松子糕、桂花糖、蟹粉小笼,还有刚煮好的鲜肉元宵。一个富商笑着说:“今年的元宵,比去年还热闹,看来咱们江南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广东广州的十三行,元宵的热闹里带着海味。街边的摊贩卖着烤生蚝、炒花蛤,还有用糯米做的“汤圆”,里面包着花生馅,甜中带咸。灯市上,有不少西洋镜摊子,百姓凑在镜前,看着里面的“西洋景”,时不时发出惊叹。广州是沿海重镇,不少洋人在这里做生意,元宵这天,他们也会跟着百姓一起赏灯,有的还学着放鞭炮,引得孩子们围着看。

“阿爹,你看那灯!”一个小女孩指着一盏画着轮船的灯,眼睛亮晶晶的。父亲笑着说:“那是洋人的轮船灯,咱们广州靠海,以后能看到真的轮船呢。”不远处的码头,还有几艘渔船挂着彩灯,渔民们在船上煮着元宵,喝着米酒,庆祝元宵——他们刚从海上回来,捕了不少鱼,这个元宵,能给家里添点肉了。

湖南长沙的天心阁,元宵的热闹里带着楚地的泼辣。街上的舞龙队伍舞的是“板凳龙”,用几条长板凳连在一起,裹着彩布,跟着鼓点舞动,龙嘴里还喷着火花,引得百姓阵阵惊呼。街边的小吃摊卖着“辣汤圆”,汤圆里包着辣椒馅,吃起来又甜又辣,是长沙独有的味道。

“再来一碗辣汤圆!”一个壮汉放下碗,抹了抹嘴,大声喊道。摊主笑着给他盛了一碗:“客官慢用,咱们长沙的辣汤圆,吃着才够劲!”不远处的庙会里,还能看到“湘剧”的戏台,关公的红脸在灯影里格外显眼,唱词里满是楚地的豪迈。长沙的百姓爱热闹,元宵这天,能从傍晚闹到天亮,街上的灯笼,一夜都不会灭。

深夜的紫禁城,慈宁宫的戏已经散了。朱徵妲趴在张清芷怀里,已经睡着了,小手里还攥着个小灯笼。张清芷抱着她,跟在郭太子妃身后,往东宫走。路过角楼时,她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很圆,照得宫墙一片银白。廊下的宫人递来一个纸条,张清芷悄悄接过,捏在手里——是“雀儿”的情报,说建州的探子已经离开京城,往关外去了。

乾清宫的灯还亮着。万历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份奏折,是户部送来的,说今年江南的漕运粮食已经到了,能缓解京城的粮荒。他忽然笑了笑,端起桌上的元宵,舀了一个,慢慢吃了起来——芝麻馅的甜,终于压下了心里的烦躁。窗外的鞭炮声渐渐少了,只有宫灯还亮着,照得紫禁城一片宁静。

从京城的宫阙到边境的城墙,从江南的画舫到广东的码头,万历三十七年的正月十五,大明的万盏灯火,映照着不同的热闹与牵挂。只是没人知道,这元宵的繁华,还能持续多久——关外的建州铁骑,已经在雪地里磨亮了刀,而大明的朝堂,还在党争与怠政里,慢慢消耗着最后的元气。唯有那盏盏灯火,在夜色里亮着,像是大明最后的温柔,照在百姓的笑脸上,也照在王朝的余晖里。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你要毁了这个家吗(np骨)  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舅舅  前任Ex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投资我必翻倍,仙子们疯狂争抢  【GB女攻】战神将军与笼中雀(女攻xCountboy)  万人迷大小姐破产以后(np)  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  禁阙春夜宴(np)  高武:欺我朽木?我以杀戮成神!  全民领主:凡人三国传  三角洲:从跑刀鼠鼠到顶尖护航  虐恋 (骨科,SM,NPH)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开局差评,系统让我当武林盟主  哥哥好多啊(伪骨NPH)  失温(父女H)  黑道教父還要生  高考后我拎古剑,锤爆了幕后黑手  骚母狗(出轨 偷情 NPH)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