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打捞点的红色圆点稳定闪烁,周围环绕三道半透明圆圈:最内层5公里(量子探测器覆盖区,采用纠缠光子探测技术);
中间层20公里(电磁屏蔽带,屏蔽效能≥80dB),最外层50公里(外勤组警戒圈,部署了6台无人侦察机)。
路屿坐在旁边的人体工学转椅上,手指在CherryMX青轴机械键盘上翻飞——他不喜欢触控屏,说“机械键4.0mm的键程能让大脑更清醒”。
此刻他调出的是M国“深海猎手”项目文件,用防水特种纸(克重120g㎡,耐海水浸泡72小时)打印,边缘有3mm的磨损,纸上手绘的多面体装置草图用0.5mm黑色马克笔勾勒;
与东海发现的实物比对后,相似度高达92%:实物的正八面体边长8.7cm,草图标注8.5cm;实物表面有12条蓝色脉络,草图绘出11条,差的那条在底部隐蔽位置。
路屿用手指点了点草图右下角,那里有2cm×2cm的黑笔涂抹区,透过残留笔迹能看出,“子体能量阈值:1.2×10^5焦耳”旁边;
画着一个边长5mm的三角标记(内角分别为30°、60°、90°),像某种极坐标符号。“指挥官,你看这里,”路屿把文件推到陆衍之面前,
“M国这份文件是去年在北大西洋‘海洋勘探者’号科考船里截获的,当时船上7名研究人员全失踪了,只留下这半份草图;现在看来,他们2022年就盯上这种多面体装置了,比我们早了18个月。”
“马里亚纳的异常脉冲频率又涨了0.3Hz,从1.5Hz升到1.8Hz了。”路屿的话没说完,陆衍之桌角的加密通讯器突然震动——
机身侧面的指示灯从常亮绿色(电压3.7V)变成闪烁红色(频率2Hz),这是最高级别的紧急通讯标识,屏幕上跳出“龙王-紧急”的白色字体,下面标着“意识信号相关”的灰色备注(字体字号小2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陆衍之立刻按下会议桌中央的静音键(按下力度需≥5N),屏幕上马里亚纳海沟的实时画面瞬间暂停——画面里能看到“潜龙三号”无人潜航器的探照灯(亮度5000lm)正照向漆黑的海沟壁。
他对着周围5名研究人员做了“暂停会议”的手势,指尖划过通讯器的生物识别区——那里需要同时验证指纹(采集1024个特征点)和指静脉(识别精度0.1mm),双重加密确保不会被冒用。
“详细说明。”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度,带着刻意压制的紧绷——上次“海龙”小队失联时,他的声压级也曾降到65dB,比正常说话低10dB。
当听到“意识信号”“涅盘协议”时,他放在桌沿的手骤然收紧,指节叩在金属桌面上,发出60dB的清脆“叩”声——
这是他极度紧张时的下意识动作,上次“海龙”小队失联,他也这样叩过桌子,当时桌面留下了0.1mm深的指印(后来用细砂纸打磨了3次才消去)。
他闭了闭眼,强迫自己冷静:“待在原地,不要接触任何人,包括老张。我让外勤组用‘黑箱车’接你;
车会在5分钟后到宿舍楼下,车牌号军A?07391,你从侧门走,主走廊的监控刚被例行维护关闭,走侧门能避开3号楼梯间的红外探测器。”
“黑箱车”是基地特制的防监听车辆,车身用双层5mm厚的铅合金包裹(铅纯度99.994%),车窗贴了三层电磁屏蔽膜(屏蔽频段10kHz-18GHz),连轮胎都是防磁橡胶(含15%镍铁合金粉末),能有效隔绝任何信号外泄——
去年测试时,工作人员在车外1米处用频谱分析仪检测,仅能捕捉到≤-120dBm的微弱信号,相当于月球到地球的通讯强度。
陆衍之的声音沉得像深海的水压(每增加10米水深,水压增加0.1MPa),挂断通讯后转向路屿,瞳孔里满是锐利的光,像鹰盯上了300米外的野兔:
“调最高权限日志,重点查03:00-04:00的装置数据——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型号QuantumDesignMPMS3)的灵敏度调到10^-15特斯拉,这是目前能捕捉到的最弱磁场信号;
粒子计数器要精确到每平方米每小时的α粒子数量(误差≤0.1个),用的是CanberraCR-39探测器;还有热能监测仪,采样频率调到每秒100次,任何微秒级的波动都不能漏——
上次装置出现0.01℃的温度变化,就是热能监测仪先发现的。”
路屿的手指在触控屏上飞掠(滑动速度约10cms),多重屏蔽室的实时监控画面立刻弹出——
那是个直径10米的圆形实验室,地面铺着2mm厚的防静电橡胶垫,中间的真空实验舱用超白玻璃(透光率92%)制成,多面体装置安静地躺在舱底的TC4钛合金托盘上(托盘长宽各15cm,厚度1cm);
表面的蓝色脉络像冻住的溪流,宽度约1.2mm,毫无动静。
“所有读数正常!”
路屿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急促,“SQUID检测到的磁场波动在±0.02纳特斯拉,比实验室外的地磁波动(±0.05纳特斯拉)还小;
粒子计数每平方米每小时2.7个,符合背景辐射水平(正常范围2-3个);热能值稳定在22.3℃,和实验室环境温度完全一致(误差≤0.1℃)!
连装置外壳的静电电压都没超过50伏(安全阈值100伏),我甚至查了舱内的气压记录,从昨晚22点到现在,真空度一直保持在10^-5帕斯卡(相当于月球表面的1100),没有任何活动痕迹!”
这诡异的结论让办公室陷入死寂,只有屏幕散热风扇的25dB“嗡嗡”声在空气中回荡。陆衍之走到落地窗前,看着远处实验室的轮廓——
那是用三层5cm厚的铅合金(每层重量80kg㎡)加两层碳纤维(抗拉强度3500MPa)建成的屏蔽室,连穿透力极强的中微子都很难穿透(中微子穿透铅的概率约10^-18);
更别说有意识信号能绕过它,精准“投”到龙王的脑子里。他抬手按了按眉心,那里因为长时间盯着屏幕(连续4小时),已经泛起一阵酸胀感——
他的视力原本是1.5,现在看5米外的标语牌,已经需要眯眼才能看清“严谨求实”四个字。“难道信号源不在装置本身?”
就在他皱眉沉思时,加密通讯器又接连震动——这次是三个不同部门的紧急报告,屏幕上依次跳出“陈砚-生物实验室”“李伟-机械维修部”“赵玥-情报分析室”的标识,
备注栏全写着“意识信号接收”(字体颜色为橙色,区别于龙王的红色)。
生物学家陈砚正负责分析“海龙”小队运载器残骸上的微生物样本。她在实验室的折叠床上小憩时,突然被“哨兵已激活”惊醒——
当时她的头靠在实验台上,脸颊贴着冰凉的玻璃培养皿(温度4℃),手里攥着一支没盖盖子的移液枪(量程10-100μL,误差≤1%)。
桌上的低温电子显微镜(FEITitanKriosG3i)还亮着,屏幕上定格着微生物的纳米级螺旋结构——那是从残骸内侧刮下来的未知生物;
直径约10纳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5000),螺距25纳米,之前用IlluminaNovaSeq6000DNA测序仪检测了三次,都没测出任何核酸序列(与已知生物的序列相似度<0.1%),团队一度以为是无机杂质。
喜欢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请大家收藏:()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浸泡媚药的秦家仙子(NTL改) 食人山庄之阴阳诡谋 我的母狗性奴女仆们 侠客烽火传 被调教成发情纯爱痴女的爱莉希雅在舰长调教中高潮迭起 综武:开局洗髓,我在天龙开宝箱 【HP】我就是来度个假而已啊 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 HP白眼给你顶级魔药天赋 失业后,我靠刷朋友圈成神棍 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 真实炮王日记 抽取粉丝约会的伪娘coser,却被催眠术调教成雌堕母犬 堕绿仙家 别慌,我和高考状元儿子一起穿越 天炎丹尊 长生血咒 黑爷,花儿爷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官途:从救了美女书记开始 领主:开局一石斧,爆肝建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