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 > 第76章 深海网络(第1页)

第76章 深海网络(第1页)

“它……需要……载体……”“……不合格的……就是我们。”

“龙王”瘫在医疗舱的悬浮病床上,淡蓝色的无菌光幕在他周身流转,如同裹着一层冰冷的光晕。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与营养液混合的刺鼻气味;

那是“海神-VI型”生命维持系统的标志性味道,这种系统曾在去年北极科考队遇险时,硬生生将三名队员从极寒休克中拉回,如今却只能勉强维系“龙王”的生命体征。

他蜡黄色的皮肤紧紧贴在突出的颧骨上,仿佛一层脆弱的薄纸裹着嶙峋的骨骼,每一次呼吸时,锁骨下方的凹陷都会剧烈起伏,像被风掏空的山谷。

布满细密冷汗的额头还沾着几缕凌乱的黑发,那是他昨夜挣扎时蹭乱的,医疗舱的监控录像显示,他曾在凌晨2点突然坐起,双手疯狂抓挠胸口;

直到体力耗尽才重重摔回床上,此刻掌心还留着几道渗血的红痕,指甲缝里嵌着的纯棉床单纤维,经检测正是病床专用的医用棉材质。

干裂的嘴唇如同脱水三个月的胡杨树皮,泛着深褐色的死皮,每吐出一个字都要牵动颈部凹陷的青筋,仿佛全身的力气都汇聚在了舌尖。

护士递来的温水,他只能用颤抖的手指沾湿嘴唇,水珠顺着嘴角滑落,在下巴上积成小小的水洼,又很快被冷汗冲淡。

指节不受控制地抽搐着,监护仪上的肌电信号曲线因此频繁跳动,主治医生后来解释,这是神经末梢过度兴奋的典型症状;

常见于深度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但其强度比已知病例高出3倍,连镇定剂都只能暂时压制。

最令人心悸的是他的眼睛:

瞳孔放大到了近乎圆形的地步,直径足有5毫米(根据《军用医学手册》记载,正常成年人瞳孔直径仅2-4毫米,直径超过4.5毫米即属于病理性散大);

虹膜只剩下一圈狭窄的深褐色,像被墨色深渊吞噬的最后一缕光。他的目光没有焦点,却带着一种穿透性的恐惧,仿佛还在凝视着某种深海中盘旋的、轮廓扭曲的恐怖存在;

那存在或许长着无数发光的触须,每一根触须上都布满能感知神经信号的吸盘,吸盘内侧的纤毛会随着脑电波频率摆动,正缠绕着他的意识不断下坠。

医疗舱的心理评估师后来在报告中写道:“这种恐惧并非源于外部威胁,而是源于意识层面的‘侵蚀感’,患者的大脑仿佛在抗拒某种试图‘入驻’的异物。”

这番虚弱而恐惧的话语,如同零下二十度的冰水,顺着陆衍之的后颈猛地浇下去,他下意识地攥紧了口袋里的战术手套;

那是“龙王”去年在南海联合演习时送他的,手套内侧的防滑纹路是根据两人的指纹定制的,此刻却硌得指尖生疼。

指尖瞬间泛起刺骨的寒意,连指腹的毛细血管都因紧绷而泛白,他低头看了一眼,指节处的旧伤还在隐隐作痛,那是三年前和“龙王”一起执行“利维坦”项目时。

被深海设备碎片划伤的。后背的冷汗更是浸透了内层的凯夫拉作战服,黏腻地贴在皮肤上,让他想起东海“利维坦”项目时的深海低温;

当时他穿着重达80公斤的重型潜水服,仍能感受到海水透过装甲缝隙渗进来的冰冷,而此刻的寒意,却从心脏深处往外蔓延,连呼吸都带着冷意。

这不是他第一次面对战友的濒死状态。三年前东海“利维坦”项目中,他曾亲眼见过研究员张诚因神经崩溃而自残:

当时张诚蜷缩在信号解码室的角落,手里攥着一把拆解设备用的尖嘴钳,那是他平时用来维修信号接收器的工具,此刻却成了伤害自己的武器。

张诚疯狂地往自己太阳穴上戳,鲜血顺着脸颊流到下巴,滴在满是电路图的桌面上,将蓝色的电路图染成暗红。

他嘴里还反复喊着“蓝色的线在钻脑子”,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这和如今“龙王”的呓语如出一辙。

可那时的绝望远不及此刻:“龙王”是全军闻名的“神经耐受者”,曾在深海8000米处遭遇强信号冲击时,硬生生坚持了17分钟;

要知道,普通人在这种强度的信号下,3分钟就会出现意识模糊,5分钟即陷入昏迷。而“龙王”在那17分钟里;

不仅保持着清醒,还完成了3组关键数据传输,为后续的信号解析提供了核心依据,可现在,这位曾扛住深海极限环境的硬汉;

连完整的句子都无法说完,连呼吸都要依赖病床旁的氧气管,氧气管的流量阀显示,他每分钟需要8升氧气才能维持正常血氧,这是重度呼吸衰竭的标准。

载体?不合格?

这两个词像两把生锈的铁钥匙,带着暗红色的锈迹,狠狠撬开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猜想。陆衍之的脑海里瞬间闪过“涅盘”协议的所有电子档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是三年前由海洋生态学家陈岚博士主导起草的方案,最初科研团队根据深海网络传回的碎片化信号(多集中在1.8赫兹极低频段,这个频段的信号能穿透1000米深海,且衰减率仅0.2%);

推测这是一项旨在改造深海环境、缓解全球气候危机的“环境改造计划”。

陈岚博士当时在《深海生态学报》2022年第3期发表过相关论文,标题为《基于低频信号的深海浮游植物培育可行性分析》。

文中详细阐述了计划的核心逻辑:通过1.8赫兹极低频信号刺激深海浮游植物的叶绿体活性,加速其光合作用,从而提升海洋碳汇能力。

论文中还附上了为期6个月的模拟实验数据:在实验室搭建的深海环境中,经信号刺激的浮游植物繁殖速度是自然状态的2.3倍,碳吸收量提升30%,且未出现任何基因变异。

当时这篇论文引起了国际海洋学界的关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还专门刊发了评论文章,称其“为缓解全球变暖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陈岚博士的研究,能源学家李伟还提出了“深海热泉利用方案”。热泉是深海的天然能源库,其喷口处的温度可达400℃,同时富含硫化氢等化学物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侠客烽火传  长生血咒  别慌,我和高考状元儿子一起穿越  食人山庄之阴阳诡谋  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  黑爷,花儿爷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HP】我就是来度个假而已啊  天炎丹尊  HP白眼给你顶级魔药天赋  真实炮王日记  综武:开局洗髓,我在天龙开宝箱  领主:开局一石斧,爆肝建帝国  被调教成发情纯爱痴女的爱莉希雅在舰长调教中高潮迭起  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  我的母狗性奴女仆们  堕绿仙家  抽取粉丝约会的伪娘coser,却被催眠术调教成雌堕母犬  失业后,我靠刷朋友圈成神棍  官途:从救了美女书记开始  浸泡媚药的秦家仙子(NTL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