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医署的草药香
入夏的庐江总裹着一层黏腻的潮气,连医署院角的老槐树都像被泡软了,叶子垂头耷脑地挂着。素问一大早便把晒干的苍术、艾叶分装在粗布包里,青灰色的草药碎末从指缝漏出来,落在铺着竹席的石桌上,散出一股清苦又安稳的香气。
“阿禾,把那筐新采的紫苏搬过来。”素问的声音轻缓,却带着不容错漏的细致。她正蹲在石桌旁分拣草药,素色的布裙下摆沾了些泥土,鬓边别着的银簪子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阿禾应了一声,抱着半人高的竹筐快步走来。少年才十五六岁,眉眼间还带着稚气,却已经能熟练地帮素问打理医署的杂事。他把筐子放在石桌旁,看着里面叶片宽大的紫苏,忍不住问:“先生,紫苏也能防疫吗?上次您说它能治风寒,我还记在本子上呢。”
素问笑着抬眼,指了指竹筐里的紫苏:“这东西用处多,晒干了和苍术、艾叶混在一起点燃,消毒的效果更好。你去把后院的石臼搬来,咱们先把草药碾成末,等会儿百姓来了好用。”
阿禾点点头,转身往后院跑。路过医署门口时,他瞥见秦斩正站在老槐树下,手里拿着一张写满字的告示,身边跟着两个巡守队的队员。秦斩穿着深青色的铠甲,腰间别着佩剑,脸上没什么表情,却让人觉得踏实——自从去年洪水过后,这位将军就没少为庐江的百姓奔波,修河堤、建医点,连田间的稻种改良都要亲自过问。
“阿禾,过来帮个忙。”秦斩看到他,扬了扬手里的告示。阿禾跑过去,帮着队员把告示贴在医署门口的木板上。告示上的字是秦斩亲手写的,笔锋刚劲,每一条都写得清楚:“一、每日辰时点燃苍术艾叶,通风半个时辰;二、饭前便后需洗手,可用皂角或草木灰清洁;三、禁止饮用生水,需煮沸后方可饮用;四、若有发热、咳嗽、腹泻者,立即前往医署就诊,不得隐瞒。”
“将军,这告示写得真明白,百姓们一看就懂。”阿禾看着告示,心里佩服。秦斩嗯了一声,目光落在医署院里:“素问准备得怎么样了?昨天听巡守队说,西边的李村有两户人发热,虽不是疫病,但也得提前防着。”
“先生早就准备好了,草药都分好包了,就等百姓们来上课呢。”阿禾说着,指了指院里的长凳——他一大早便搬了十几张长凳放在老槐树下,还在石桌上摆了几个陶碗,里面盛着清水,供百姓们解渴。
说话间,院门外已经来了不少百姓。打头的是王阿婆,她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烙好的麦饼,看到素问就笑着走过去:“素问先生,我给你和阿禾带了点吃的,早上上课要讲那么久,别饿着。”
素问连忙接过竹篮,道谢后把麦饼放在石桌上:“阿婆,您太客气了。今天咱们讲防疫,您可得仔细听,回去好跟村里的人说说。”
“那肯定的!”王阿婆找了个长凳坐下,看着石桌上的草药,凑近闻了闻,“这就是能消毒的草药?上次我家孙子有点咳嗽,我要是早知道用这个,也不用急得半夜去敲医署的门了。”
周围的百姓们也纷纷附和。有个叫张二嫂的妇人,双手抱在胸前,语气带着点怀疑:“先生,这草药点燃了真能防疫病?以前也没听说过啊,不会是白费功夫吧?”
她这话一出,不少百姓都点头。庐江的百姓大多靠种地为生,以前遇到疫病,只能听天由命,要么求神拜佛,要么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从来没听说过“防疫”这说法。
素问没有急着反驳,而是拿起一包苍术和艾叶,走到张二嫂面前,把草药递到她手里:“二嫂,你先闻闻这味道,是不是觉得胸口敞亮了些?这苍术能祛湿,艾叶能散寒,两者混在一起点燃,烟气能杀死空气中的‘秽气’——就是让人生病的东西。去年咸阳那边闹疫病,就是用这法子防住的,十户人家里面,有九户都没被传染。”
张二嫂接过草药,放在鼻尖闻了闻,果然觉得一股清苦的香气钻进鼻子,之前因为天热闷出来的烦躁感少了些。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先生这么一说,我倒觉得这草药有点用了。那要是点燃了,会不会呛得人难受啊?”
“不会的,”素问耐心解释,“点燃后要把门窗打开,让烟气顺着风散出去,同时把‘秽气’带出去。每天辰时点燃一次,烧半个时辰就行,既不耽误干活,又能防疫。”
这时,秦斩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陶制的小炉子——是他让铁匠铺打的,底下有通风的小孔,正好用来烧草药。他把炉子放在石桌上,点燃一小块炭火,然后把草药末撒在上面。很快,青白色的烟气便冒了出来,带着苍术和艾叶的清苦香气,慢慢弥漫在院子里。
“大家看,就是这样用的。”秦斩说着,打开了医署的门窗,“每个村的医点都会分发这样的炉子和草药,巡守队会每天去村里检查,确保大家都用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百姓们凑过来看,有的还伸手摸了摸炉子,感受着上面的温度。李大叔是李村的,家里有个七岁的儿子,昨天刚有点发热,他心里正着急,这会儿连忙问道:“先生,将军,我家娃昨天有点发热,还咳嗽,会不会是疫病啊?我要不要把他锁在家里,不让他出来?”
素问一听,立刻问道:“孩子除了发热咳嗽,还有没有腹泻、呕吐的症状?身上有没有起疹子?”
李大叔想了想,摇摇头:“没有腹泻呕吐,也没起疹子,就是精神不太好,老想睡觉。”
“那应该不是疫病,”素问松了口气,“可能是天热着凉了,你等会儿带孩子来医署,我给他开点草药,再教你怎么用紫苏煮水给他喝。不过你要注意,这几天别让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家里每天都要烧草药消毒,你和孩子娘也要勤洗手,避免把‘秽气’带给孩子。”
李大叔连忙点头,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谢谢先生,谢谢先生!我这就回去把孩子带来。”
阿禾这时正忙着给百姓们分发草药包,每个包里都装着足够用十天的苍术、艾叶和紫苏,还有一张写着使用方法的纸条——是素问前几天写的,阿禾帮忙抄了几十张。他看到有个小孩盯着石桌上的紫苏看,便走过去,从包里拿出几片新鲜的紫苏叶,递给小孩:“这是紫苏,放在嘴里嚼一嚼,能治口臭,还能开胃呢。”
小孩接过紫苏叶,放进嘴里嚼了嚼,眼睛立刻亮了:“娘,这个好吃,有点甜!”
小孩的娘笑着对阿禾道谢:“多谢阿禾小哥,我家娃最近总不爱吃饭,正好让他嚼点紫苏叶。”
阿禾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不用谢,先生说紫苏用处多,你们要是觉得新鲜的好用,也可以自己去山上采,后院的菜园里也种了一些,要是不够,随时来医署要。”
接下来,素问开始教大家制作防疫香囊。她把苍术、艾叶、紫苏的粉末按比例混合好,放在粗布包里,然后用麻绳系紧,挂在腰间:“这香囊戴在身上,走路的时候会散出香气,能挡住‘秽气’,尤其是小孩和老人,最好每天都戴着。你们看,阿禾身上就戴着一个。”
大家都看向阿禾,阿禾连忙把腰间的香囊解下来,递给大家看。那是一个蓝色的粗布香囊,上面绣着一朵小小的艾草,是素问前几天教他绣的——阿禾手笨,绣了好几次才绣好,现在被大家盯着看,脸都红了。
“阿禾小哥的手真巧!”王阿婆笑着说,“我回去也给我家孙子绣一个,让他天天戴着。”
素问拿出准备好的布料和麻绳,分给百姓们:“这些布料都是医署买的,大家可以自己做香囊,要是不会做,阿禾可以教你们——他虽然绣得慢,但缝香囊还是很熟练的。”
阿禾连忙点头,拿起一块粉色的布料,演示怎么把草药末装进去,怎么缝边。百姓们围过来,有的跟着学,有的互相帮忙,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张二嫂学得最快,很快就做好了一个香囊,挂在女儿的脖子上:“你看,多好看,以后每天都戴着,别弄丢了。”
女儿点点头,摸着脖子上的香囊,笑得开心。
太阳渐渐升高,老槐树下的阴影也移了位置。素问看大家都学会了用草药和做香囊,便清了清嗓子:“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要是有不懂的,现在可以问,或者以后来医署问我和阿禾都可以。”
“先生,我想问一下,要是村里有人不愿意烧草药怎么办?”有个村民问道,“我们村的刘大爷就很固执,上次修河堤的时候,他就不愿意去帮忙,说那是白费力气。”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娇欲恶雌忙捡夫,全员疯批争求宠 和高冷学姐不认识,但孩子8岁了 我是你们白月光?不是绿茶男二吗 娱乐:我小鲜肉,开局杨老板带娃堵门! 穿成男频文里的极品炉鼎(修仙np) 高甜来袭,莲花楼里的两个剑神 名柯观影体:论犯人的多样性 快把这王位拿走 傅先生,偷偷领个证 人在末世,收容异常 重生88,带着三个哥分家致富 夜半惊情,霸道妖夫太黏人 诡异深空:我的小破船无限升级 顶级Beta,被AO倒认妻主 凌仙战纪:医道燃血破九域 霍格沃茨的日常系玩家 天道无私情 兽世生存与爱 午夜围炉茶话会 诡异末世降临,开局我就加入基地